手表后盖取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8110阅读:2769来源:国知局
手表后盖取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钟表维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盖取盖器。



背景技术:

手表通常体积较小,因此内部通常都是由需要细小的零部件后尘,各个部件的结构强度不会很大,维修难度很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现有技术中,例如福兰克穆勒手表,大多采用螺丝固定表壳后盖,即便卸下螺丝,后盖仍然深深伸入表壳中,没有缝隙;一般都采用起子直接伸入到螺丝孔,向外硬撬,此时对维修人员的用力大小和方向都有较高的要求,稍有差池机会使表壳螺丝孔变形,甚至打不开后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表后盖取盖器,该取盖器通过一对能调节间距的导向柱插入到手表后盖上对角线螺丝孔中,然后利用卡环勾住螺纹后拧紧锁紧螺母限定滑块的位置,再利用手柄轻轻一体即可取下后盖,不会留下翘痕或损坏螺丝孔,保障了被检修手表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表后盖取盖器,包括手柄和一对滑块,所述手柄的头部开设有沿轴向的滑槽,一对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且与手柄构成滑动副,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滑块的法向上还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底部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与手表后盖上的螺丝孔相配合。

所述手柄的顶端开有连通到滑槽的限位螺纹孔,所述限位螺纹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的一端为螺杆段且伸入到滑槽内顶住靠近手柄头部的滑块,限位螺杆的另一端为把手段位于手柄外。

所述限位螺杆为“7”形。

所述滑块包括从上向下顺次设置的螺纹段、限位段和凸台段,所述螺纹段穿过滑槽且与锁紧螺母相配合,所述限位段设置在滑槽中限制滑块的转动自由度,所述凸台段位于滑槽的下方且与锁紧螺母相配合夹紧手柄实现滑块的定位,所述导向柱设置在凸台段的底部。

所述锁紧螺母与滑槽之间还设置有垫圈。

所述的导向柱与凸台段之间光滑过渡。

所述手柄的中部设置有一内凹的手持部。

所述手柄的尾部还开设有悬挂孔。

本实用新型手表后盖取盖器通过一对能调节间距的导向柱插入到手表后盖上对角线螺丝孔中,然后利用卡环勾住螺纹后拧紧锁紧螺母限定滑块的位置,再利用手柄轻轻一体即可取下后盖,不会留下翘痕或损坏螺丝孔,保障了被检修手表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表后盖取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块及其配合零件示意图;

图中:1手柄、2滑块、3滑槽、4锁紧螺母、5导向柱、6卡环、7限位螺杆、8垫圈、11悬挂孔、12手持部、21螺纹段、22限位段、23凸台段、71螺杆段、72把手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手表后盖取盖器,包括手柄1和一对滑块2,所述手柄1的头部开设有沿轴向的滑槽3,一对所述滑块2设置在滑槽3内且与手柄1构成滑动副,所述滑块2上设置有锁紧螺母4,滑块2的法向上还设置有导向柱5,所述导向柱5的底部设置有卡环6,所述卡环6与手表后盖上的螺丝孔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能进一步锁定滑块2的位置,避免在用力时滑块2出现滑动,影响取盖操作,所述手柄1的顶端开有连通到滑槽3的限位螺纹孔,所述限位螺纹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杆7,所述限位螺杆7的一端为螺杆段71且伸入到滑槽3内顶住靠近手柄1头部的滑块2,限位螺杆7的另一端为把手段72位于手柄1外。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所述限位螺杆7为“7”形。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描述为,如图2所示,所述滑块2包括从上向下顺次设置的螺纹段21、限位段22和凸台段23,所述螺纹段21穿过滑槽3且与锁紧螺母4相配合,所述限位段22设置在滑槽3中限制滑块2的转动自由度,所述凸台段23位于滑槽3的下方且与锁紧螺母4相配合夹紧手柄1实现滑块2的定位,所述导向柱5设置在凸台段23的底部。

所述锁紧螺母4与滑槽3之间还设置有垫圈8。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美观,已经避免在使用时被部件边缘的棱角划伤,所述的导向柱5与凸台段23之间光滑过渡。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手持操作,所述手柄1的中部设置有一内凹的手持部12,手持部12为一对对称设置在手柄1两侧的圆弧形槽,操作时与技师的拇指和食指相配合,此时手柄1的尾部架设在虎口上,形成一个杠杆,以便于的技师用力。

考虑到本装置的整齐摆放,以免丢失,所述手柄1的尾部还开设有悬挂孔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