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拉手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992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拉手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内拉手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防盗门锁的内拉手总成存在如下不足。

1、一种内保险功能与内把手内开功能是相互独立的,内保险上锁后,必须先旋转内保险旋钮解开内保险,然后才能旋转内拉手开门,不利于快速逃生;另一种具备一键开锁功能的防盗锁,其主要动作机构或零件是设置在锁体上,往往导致锁体设计复杂,锁体内机构布局困难。

2、内把手与外把手要么相互联动使得操作手感偏重;要么在锁体内设置多个拨轴并配合两个方杆来实现内、外把手的独立操作,但因此成本增加且结构复杂。

3、拉手总成要么有区分左右,要么需要拆卸连接螺栓调整把手安装方向,比较复杂,对厂家、物流、销售及最终用户都造成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拉手总成,实现内外拉手独立驱动,简单快速地把手换向,旋转把手一键解保险、开锁的性能及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拉手总成,包括拉手壳体(01)、拉手盖板(02)、把手(03)、轴承(04)、拨轴一(05)、复位拨片(06)、换向板(07)、复位弹簧(08)、内保险旋钮(09)、内保险拨片(10)、解保险板(11)和拨轴二(12),其特征是:所述的内保险旋钮(09)驱动锁体内保险上锁,同时固设在其上的内保险拨片(10)推动解保险板(11)向上移动,旋转把手(03)时,固设在其上的拨轴一(05)及复位拨片(06)一起转动,复位拨片(06)推动解保险板(11)向下移动并推动内保险拨片(10)旋转从而解开锁体内保险,同时拨轴一(05)推动拨轴二(12)转动以解开锁体内各锁点,实现解保险、开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内保险旋钮(09)穿插设置在所述的拉手壳体(01)上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的内保险旋钮(09)设置有多个安装定位缺口(091),所述的内保险拨片(10)设置有通孔二(101),所述的内保险拨片(10)通过所述的通孔二(101)和所述的安装定位缺口(091)与所述的内保险旋钮(09)装配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解保险板(11)设置有导向孔一(111)、导向孔二(112、凸块三(113)和销钉一(131),所述的导向孔一(111)套穿在所述的内保险旋钮(09)上,所述的拉手壳体(01)上设置有导柱(011),所述的导向孔二(112)套设在所述的导柱(011)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的复位拨片(06)上设置销钉二(132),所述的销钉二(132)与所述的凸块三(113)活动配合,所述的内保险拨片(10)设置有驱动孔(102),所述的驱动孔(102)套设在所述的销钉一(131)上并与其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轴承(04)的外圈与所述的拉手壳体(01)的法兰孔(012)紧配固装,所述的拨轴一(05)设置有限位槽(051)和多边形定位柱(052),所述的把手(03)设置有相应多边形定位孔(031),所述的拨轴一(05)穿插通过所述的轴承(04)的中心孔与所述的把手(03)通过螺栓固联,且所述的多边形定位柱(052)与所述的多边形定位孔(031)配合的装配方向为所述的限位槽(051)在所述的把手(03)的长度方向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复位拨片(06)上设置卡脚(062)、避空孔(063)和凸块二(064),所述的拨轴一(05)设置有卡槽一(053)和卡槽二(054),所述的复位拨片(06)经所述的避空孔(063)套穿在所述的拨轴一(05)上,且所述的凸块二(064)嵌入所述的卡槽二(054)位置、所述的卡脚(062)则卡在所述的卡槽一(053)中,使得所述的复位拨片(06)与所述的拨轴一(05)卡接固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拉手壳体(01)设置有定向槽(013),所述的拨轴一(05)设置有限位缺口(057),所述的复位拨片(06)上设置有弹簧挂臂(061),所述的换向板(07)设置有限位头(071)、拨动头(072)和缺口(073),所述的复位弹簧(08)一端钩挂在所述的缺口(073)上,另一端钩挂在所述的弹簧挂臂(061)上并与其联动,所述的换向板(07)安放在所述的定向槽(013)中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的换向板(07)受所述的复位弹簧(08)的拉力作用,使得所述的限位头(071)始终抵住所述的拨轴一(05)的限位槽(051)或限位缺口(057)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拨轴二(12)设置有凸块四(121)、圆台(122),所述的拨轴一(05)设置有凸块一(056)和通孔一(058),所述的圆台(122)插在所述的通孔一(058)中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的凸块四(121)与所述的凸块一(056)活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拨轴二相对于拨轴一有独立的旋转角度,使得内、外把手动作不再联动,操作手感较轻;二、拉动换向板的拨动头移动,使得其上的限位头远离拨轴一,可轻松转动把手实现左拉手、右拉手的切换;三、旋转把手开锁的同时会先解开内保险,实现一键开锁的逃生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把手处于中间位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把手处于中间位置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把手处于右侧位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拨轴一的立体示意图1。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拨轴一的立体示意图2。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复位拨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拨轴二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01拉手壳体、011导柱、012法兰孔、013定向槽、02拉手盖板、03把手、031多边形定位孔、04轴承、05拨轴一、051限位槽、052多边形定位柱、053卡槽一、054卡槽二、056凸块一、057限位缺口、058通孔一、06复位拨片、061弹簧挂臂、062卡脚、063避空孔、064凸块二、07换向板、071限位头、072拨动头、073缺口、08复位弹簧、09内保险旋钮、091安装定位缺口、10内保险拨片、101通孔、102驱动孔、11解保险板、111导向孔一、112导向孔二、113凸块三、12拨轴二、121凸块四、122圆台、131销钉一、132销钉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内拉手总成,包括拉手壳体(01)、拉手盖板(02)、把手(03)、轴承(04)、拨轴一(05)、复位拨片(06)、换向板(07)、复位弹簧(08)、内保险旋钮(09)、内保险拨片(10)、解保险板(11)和拨轴二(12),其特征是:所述的内保险旋钮(09)驱动锁体内保险上锁,同时固设在其上的内保险拨片(10)推动解保险板(11)向上移动,旋转把手(03)时,固设在其上的拨轴一(05)及复位拨片(06)一起转动,复位拨片(06)推动解保险板(11)向下移动并推动内保险拨片(10)旋转从而解开锁体内保险,同时拨轴一(05)推动拨轴二(12)转动以解开锁体内各锁点,实现解保险、开锁功能,所述的解保险板(11)设置有导向孔一(111)、导向孔二(112、凸块三(113)和销钉一(131),所述的导向孔一(111)套穿在所述的内保险旋钮(09)上,所述的拉手壳体(01)上设置有导柱(011),所述的导向孔二(112)套设在所述的导柱(011)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的复位拨片(06)上设置销钉二(132),所述的销钉二(132)与所述的凸块三(113)活动配合,所述的内保险拨片(10)设置有驱动孔(102),所述的驱动孔(102)套设在所述的销钉一(131)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的轴承(04)的外圈与所述的拉手壳体(01)的法兰孔(012)紧配固装,所述的拨轴一(05)设置有限位槽(051)和多边形定位柱(052),所述的把手(03)设置有相应多边形定位孔(031),所述的拨轴一(05)穿插通过所述的轴承(04)的中心孔与所述的把手(03)通过螺栓固联,且所述的多边形定位柱(052)与所述的多边形定位孔(031)配合的装配方向为所述的限位槽(051)在所述的把手(03)的长度方向一侧,所述的复位拨片(06)上设置卡脚(062)、避空孔(063)和凸块二(064),所述的拨轴一(05)设置有卡槽一(053)和卡槽二(054),所述的复位拨片(06)经所述的避空孔(063)套穿在所述的拨轴一(05)上,且所述的凸块二(064)嵌入所述的卡槽二(054)位置、所述的卡脚(062)则卡在所述的卡槽一(053)中,使得所述的复位拨片(06)与所述的拨轴一(05)卡接固装在一起,所述的拉手壳体(01)设置有定向槽(013),所述的拨轴一(05)设置有限位缺口(057),所述的复位拨片(06)上设置有弹簧挂臂(061),所述的换向板(07)设置有限位头(071)、拨动头(072)和缺口(073),所述的复位弹簧(08)一端钩挂在所述的缺口(073)上,另一端钩挂在所述的弹簧挂臂(061)上并与其联动,所述的换向板(07)安放在所述的定向槽(013)中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的换向板(07)受所述的复位弹簧(08)的拉力作用,使得所述的限位头(071)始终抵住所述的拨轴一(05)的限位槽(051)或限位缺口(057)处,所述的拨轴二(12)设置有凸块四(121)、圆台(122),所述的拨轴一(05)设置有凸块一(056)和通孔一(058),所述的圆台(122)插在所述的通孔一(058)中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的凸块四(121)与所述的凸块一(056)活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3所示状态,向上移动拨动头072,换向板07的限位头071脱离限位槽051,此时依据装门方向,旋转把手03至所需一侧略大于90度,松开拨动头072,换向板07受复位弹簧08拉力作用,其限位头071落入限位缺口057中,再松开把手03,复位拨片06受复位弹簧08拉力作用,使得凸块一056抵住限位头071,即把手仅受弹簧力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完成把手的快速换向动作,在换向过程中,与复位拨片06的弹簧挂臂061相连的复位弹簧08的弹簧挂钩可无阻碍地从弹簧挂臂061的中间位置移动弹簧挂臂061的一端位置,见图2、图4所示;如示例图4的视角,此时凸块一056抵住凸块四121,逆时针向下旋转把手03,也即与把手固设在一起的拨轴一05逆时针旋转,拨轴一05推动拨轴二12逆时针转动,实现对锁体的各锁点开锁动作。

如示例图4的视角下,旋转内保险旋钮09,使得内保险拨片10顺时针转动,驱动孔102带动销钉一131运动,即解保险板11向上运动,凸块三113抵近销钉二132,内保险旋钮09受锁体内扭簧作用力会拨动解保险板11抵近并最终处于上保险的终止位置;此时逆时针向下旋转把手03,复位拨片06上的销钉一131抵住并推动解保险板11向下运动,当把手03旋转一定角度后,内保险旋钮09受锁体内扭簧作用力会加速逆时针转动,也即拉动解保险板11加速下移至保险未上锁的初始状态,继续逆时针转动把手03,也即拨轴一05继续推动拨轴二12逆时针转动,完成对锁体的各锁点开锁动作。

如果外把手开锁时,拨轴二12会随外把手转动,同样在示例图4的视角下,拨轴二12是逆时针转动,此时原来相接触的凸块一056和凸块四121则分离,即此时拨轴二12的转动不造成内把手联动,也即实现了内、外把手独立动作的性能。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所做出若干简单修改、替换、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