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纺生产用剪裁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2323发布日期:2018-06-08 19:1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纺生产用剪裁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裁台,尤其涉及一种家纺生产用剪裁台,属于剪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剪裁台是用于服装或服装面料剪裁的工作台,裁缝或服装制作人员可以借助剪裁台对服装或服装面料进行各种款式、形状的剪裁,是服装加工厂的必备产品,目前的常规剪裁台的结构较为简单,主要为一平面台板,上端设有尺寸刻度以及用于剪裁的凹槽,上述结构基本能满足剪裁的需要,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两点,一是由于剪裁的凹槽底部为实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剪刀的走刀和裁剪力度;二是面料较长时,往往剪裁人员需要趴到台子上,这样比较影响剪裁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提高了剪裁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家纺生产用剪裁台,该剪裁台便于剪裁时剪刀的进刀和退刀,也便于长面料的剪裁,大大提高了剪裁的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家纺生产用剪裁台,包括剪裁台面、基座以及底部带有万向轮的支撑架,所述基座底部通过一转动轴和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形成转动式连接,所述剪裁台面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底面左侧通过第一连接块和所述基座上端左侧形成可拆式连接;所述第二面板底部右侧通过第二连接块和所述基座上端右侧形成可拆式连接;同时,所述第一、第二面板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从而形成一剪裁用的剪裁槽;并且所述两连接块后端还设有一伸缩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截面和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截面相同的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以及包括位于第一面板右侧的第一U型滑槽和位于第二面板左侧的第二U型滑槽,所述第一、第二伸缩板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第二U型滑槽内,同时,所述第一伸缩板后侧和第一U型滑槽后端之间,以及第二伸缩板后侧和第二U型滑槽后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第二面板之间的间距2-4公分。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底的剪裁槽结构,便于剪裁时剪刀的进刀和退刀,也更加便于提高剪刀的剪切力度;同时采用伸缩结构,避免了具有较长长度的面料剪裁时需要趴到剪裁台上的操作方式,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外观结构图;

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外观结构图;

其中:1、基座;2、万向轮;3、支撑架;4、第一面板;5、第二面板;6、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剪裁槽;9、第一伸缩板;10、第二伸缩板;11、第一U型滑槽;12、第二U型滑槽;13、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15、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结合图1和图2可知,一种家纺生产用剪裁台,包括剪裁台面、基座1以及底部带有万向轮2的支撑架3,基座1底部通过一转动轴15和支撑架3的上端形成转动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剪裁台面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面板4和第二面板5,第一面板4底面左侧通过第一连接块6和基座1的上端左侧形成可拆式连接;第二面板5的底部右侧通过第二连接块7和基座1的上端右侧形成可拆式连接;同时,第一面板4和第二面板5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从而形成一剪裁用的剪裁槽8。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第一面板4、第二面板5之间的间距2-4公分,也就是说,剪裁槽8的宽度为2-4公分,该剪裁槽8为无底结构,当面料铺设在第一面板4和第二面板5上后,将剪刀对准剪裁槽8进行剪裁时,更加便于剪刀的进刀和退刀,以及更加便于提高剪刀的剪切力度,从而提高剪裁的效率。

在第一面板4和第二面板5的后端还设有一伸缩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伸缩装置包括截面和第一面板4、第二面板5的截面相同的第一伸缩板9和第二伸缩板10,以及包括位于第一面板4右侧的第一U型滑槽11和位于第二面板5左侧的第二U型滑槽12。

上述结构中,第一伸缩板9、第二伸缩板10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U型滑槽11、第二U型滑槽12内,同时,在第一伸缩板9后侧和第一U型滑槽11的后端之间,以及第二伸缩板10后侧和第二U型滑槽12的后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弹簧13。

设置上述结构后,当面料需要剪裁的线路较长时,工人的身体随着剪裁的线路向前倾倒,以往倾倒到一定程度时,身体不可避免地会趴在台面上,现在倾倒到一定程度时,第一伸缩板9和第二伸缩板10会缩入第一U型滑槽11和第二U型滑槽12内,当剪裁完毕,工人身体恢复正常体位时,第一伸缩板9和第二伸缩板10会通过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弹簧13恢复到原来位置。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底的剪裁槽结构,便于剪裁时剪刀的进刀和退刀,也更加便于提高剪刀的剪切力度;同时采用伸缩结构,避免了具有较长长度的面料剪裁时需要趴到剪裁台上的操作方式,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