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铝合金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4876发布日期:2018-11-02 21:4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智能铝合金推拉窗。



背景技术:

推拉窗分左右、上下推拉两种。推拉窗有不占据室内空间的优点,外观美丽、价格经济、密封性较好。配上大块的玻璃,既增加室内的采光,又改善建筑物的整体形貌。

目前的推拉窗普遍需要人工手动打开或关闭,非常费力,并且不可根据外部环境(如雨水、风力、温度等)进行自动控制打开或关闭,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推拉窗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铝合金推拉窗,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推拉窗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铝合金推拉窗,包括一固定框、两用于固定玻璃的第一活动框、一用于固定纱网的第二活动框、一控制器、一驱动装置以及一感应模块;该固定框至少具有一框口;两第一活动框可横向来回推拉地设置于框口内,第二活动框位于两第一活动框的内侧并可横向来回推拉地设置于固定框上,该第二活动框、第一活动框和固定框均为铝合金材质;该控制器设置于固定框的内侧;该驱动装置设置于固定框上并带动其中一第一活动框横向来回活动,驱动装置连接控制器;该感应模块设置于固定框的外侧,感应模块连接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选法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传动皮带和电机,该传动皮带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框上并横向延伸,其中一第一活动框与传动皮带固定连接,该电机固定于固定框上带动传动皮带运转,电机与控制器的输出模块导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法方案,所述固定框包括有左框条、右框条、上框条、下框条和分隔框条,该上框条的两端分别与左框条的上端和右框条的上端固定连接,下框条的两端分别与左框条的下端和右框条的下端固定连接,该分隔框条的两端分别与左框条和右框条固定连接,分隔框条的上方和下方均形成有一前述框口,前述第一活动框和第二活动框位于下方的框口内。

作为一种优选法方案,所述感应模块为雨水感应器、风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红外探测器中的一个或多个,雨水感应器、风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红外探测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入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法方案,所述控制器的输入模块还连接有电源和控制按钮,控制器的输出模块还连接有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感应模块感测外界环境,可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由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开启而带动第一活动框横向来回活动,从而实现了门窗的自动开启或关闭,无需人为操纵,省时省力更省心,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控制原理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固定框 11、左框条

12、右框条 13、上框条

14、下框条 15、分隔框条

101、框口 20、第一活动框

30、第二活动框 40、控制器

41、输出模块 42、输入模块

50、驱动装置 51、传动皮带

52、电机 60、感应模块

61、雨水感应器 62、风力传感器

63、温度传感器 64、红外探测器

71、电源 72、控制按钮

73、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一固定框10、两用于固定玻璃的第一活动框20、一用于固定纱网的第二活动框30、一控制器40、一驱动装置50以及一感应模块60。

该固定框10至少具有一框口101;具体而言,所述固定框10包括有左框条11、右框条12、上框条13、下框条14和分隔框条15,该上框条13的两端分别与左框条11的上端和右框条12的上端固定连接,下框条14的两端分别与左框条11的下端和右框条12的下端固定连接,该分隔框条15的两端分别与左框条11和右框条12固定连接,分隔框条15的上方和下方均形成有一前述框口101。

两第一活动框20可横向来回推拉地设置于框口101内,第二活动框30位于两第一活动框20的内侧并可横向来回推拉地设置于固定框10上,该第二活动框30、第一活动框20和固定框10均为铝合金材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活动框20和第二活动框30位于下方的框口101内。

该控制器40设置于固定框10的内侧;该驱动装置50设置于固定框10上并带动其中一第一活动框20横向来回活动,驱动装置50连接控制器40;具体而言,所述驱动装置50包括有传动皮带51和电机52,该传动皮带51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框10上并横向延伸,其中一第一活动框20与传动皮带51固定连接,该电机52固定于固定框10上带动传动皮带51运转,电机52与控制器40的输出模块41导通连接,并且,该传动皮带51收纳于分隔框条15内。

该感应模块60设置于固定框10的外侧,感应模块60连接控制器40。具体而言,所述感应模块60为雨水感应器61、风力传感器62、温度传感器63和红外探测器64中的一个或多个,雨水感应器61、风力传感器62、温度传感器63和红外探测器64连接控制器40的输入模块42。

以及,所述控制器40的输入模块42还连接有电源71和控制按钮72,控制器40的输出模块41还连接有指示灯73。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固定框10嵌入墙体中固定,玻璃固定于第一活动框20内,纱网固定于第二活动框30内;通过人为按压控制按钮72或者手机APP连接控制器40,可通过控制器40控制驱动装置50开启或关闭,开启时,该驱动装置50带动其中一第一活动框20横向来回活动,实现人为开窗或关窗。在无人为控制的使用过程中,感应模块60实时感测外界的雨水、风力、温度等,并根据设定的数值,自动开启驱动装置50,实现自动开窗或关窗。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利用感应模块感测外界环境,可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由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开启而带动第一活动框横向来回活动,从而实现了门窗的自动开启或关闭,无需人为操纵,省时省力更省心,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