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1720发布日期:2018-09-25 21:37阅读:9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固定分线盒的工具,具体说,涉及一种钉锤。



背景技术:

房建工程中电气配管是一项与土建紧密穿插施工的工序,在完成底层钢筋的捆扎及固定后,下一道工序为电气配管,导管的敷设、分线盒的安装,分线盒四周钉上钉子,用铁丝绑紧,防止分线盒与模板有间隙造成灌浆,电气配管完成后进行二层钢筋的捆扎。为了缩短工期,导管、分线盒的固定与二层钢筋的捆扎同时施工。

由于分线盒的施工空间狭小,不便于固定分线盒,给现场施工带来困难,影响了施工进度。手工固定分线盒时,需要手工扶正铁钉进行锤敲,将铁钉钉到模板当中,因为电气部件的隐蔽施工是配合土建工作完成的,所以这种方式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土建工程中绑钢筋的极大限制,施工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钉锤,能够缩短工序间交接的时间,保证施工进展,使分线盒的固定过程变得更加简捷。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钉锤,包括主柱、锤体;主柱在柱体上设置有第一锤卡,在顶端设置有第二锤卡,在下部设置有钉槽,钉槽的开口位于柱体的侧壁上;锤体的轴线位置开有通孔,主柱的柱体穿在通孔内,锤体位于第一锤卡和第二锤卡之间。

进一步:钉槽包括钉帽槽和钉体槽,钉帽槽和钉体槽相连通。

进一步:钉帽槽在顶端设置有凹坑。

进一步:钉帽槽和钉槽的开口位于柱体的外壁上,钉帽槽的宽度大于钉槽的宽度。

进一步:钉帽槽和钉槽在轴线位置的槽体形状为圆柱形,轴线外侧的槽体形状为扇形柱体。

进一步:主柱在顶端设置有螺纹沉孔,第一锤卡包括卡板和螺纹杆,螺纹杆的端部连接在卡板的底面上,螺纹杆连接在螺纹沉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利用本实用新型外形细长的特性,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中完成分线盒的固定,并且可以在二层钢筋捆扎后进行固定,能够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

本实用新型我们有了辅助工具以后,可以直接将钉子、锤子形成一个整体,单手即可完成钉钉工作,而且细长的工具特性,可以在二层筋绑完之后进行分线盒的固定。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及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钉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H位置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示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钉锤的结构示意图。

钉锤的结构包括:主柱1、锤体2;主柱1在柱体上设置有第一锤卡11,在顶端设置有第二锤卡12,在底端设置有钉槽(包括:钉帽槽13和钉体槽14,钉帽槽13和钉体槽14相连通);锤体2的轴线位置开有通孔,主柱1的柱体穿在通孔内,锤体2位于第一锤卡11和第二锤卡12之间。

主柱1在顶端设置有螺纹沉孔;第一锤卡11包括:卡板和螺纹杆,螺纹杆的端部连接在卡板的底面上,螺纹杆连接在螺纹沉孔内。第一锤卡11与主柱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安装锤体2。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H位置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A-A向的剖视图。

钉帽槽13和钉槽14的开口位于柱体的外壁上,钉帽槽13的宽度大于钉槽14的宽度;钉帽槽13和钉槽14在轴线位置的槽体形状为圆柱形,轴线外侧的槽体形状为扇形柱体。钉帽槽13在顶端设置有凹坑15,可以在凹坑内设置磁体,也可以将主柱1的端部磁化。

钉锤的整体外形为细长形,便于直接伸到预定的位置进行钉钉工作,避免了与钢筋工穿插施工影响工期,减少人员窝工现象。

将钉子的钉帽放到钉帽槽13中,钉体放到钉槽14中,钉帽吸附在凹坑15内,钉子卡到钉帽槽13、钉槽14钉槽中;将钉锤的下部伸到分线盒附近,找准位置后,将钉子顶到模板上;手持锤体2向下击打第二锤卡12,即可将钉子钉在模板中,再将铁丝绑到钉帽部位,四个钉子十字交叉绑住分线盒,从而使分线盒与模板之间无间隙,到达固定分线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