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9348发布日期:2018-11-27 22:4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属于石膏板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石膏线条在制作成型后会封包进行包装运输,受石膏线条本身特性的影响,需要先将石膏线条的外层敷上一层塑料薄膜,即可以防止弄脏污染,还能起到良好的防潮阻隔作用,由于石膏线条自身形状的尺寸较长,覆膜后的石膏线条需要依次经过切刀对薄膜进行切断,热封口机进行封口包装,然后再输送至下一工序。

刀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切割后锋利度下降,现有的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不便快捷打磨刀片,打磨过程繁琐,而且刀片出现松动后会出现切伤传送带的情况,同时由于切口浅导致不易察觉,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便于打磨刀片,保护传送带,功能齐全,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刀片打磨机构以及传送带保护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板一、支板二、辊轮一、辊轮二以及传送带,所述支板一设置在支板二右侧,所述辊轮一左端通过转轴与支板二相连接,所述辊轮一右端通过转轴与支板一左端相连接,所述辊轮二左端通过转轴与支板二相连接,所述辊轮二右端通过转轴与支板一左端相连接,所述辊轮一和辊轮二通过传送带相连接,所述刀片打磨机构包括滑槽一、凹槽、棉布块、磨刀石、滑槽二、矩形块以及通口,所述通口开设在支板一右端面,所述滑槽一开设在通口内部后端面,所述滑槽二开设在通口内部前端面,所述矩形块装配在支板一右端面,且矩形块左端穿过通口延伸至支板一左侧,所述凹槽开设在矩形块上端面,所述凹槽内部前端面装配有磨刀石,所述凹槽内部前端面装配有棉布块,所述棉布块设置在磨刀石左侧,所述传送带保护机构包括保护箱、警示灯、电动伸缩杆、压板一、行程开关、刀片、隔块以及压板二,所述支板一装配在保护箱下端面右侧,所述支板二装配在保护箱下端面左侧,所述警示灯装配在保护箱上端面,所述电动伸缩杆装配在保护箱内部上端面,且电动伸缩杆下端延伸至保护箱下侧,所述电动伸缩杆下端装配有刀片,所述刀片设置在传送带上侧,所述压板一装配在电动伸缩杆环形侧面左侧,所述行程开关装配在保护箱内,所述压板一设置在行程开关上侧,所述压板二装配在电动伸缩杆环形侧面右侧,所述隔块装配在保护箱内,所述压板二设置在隔块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箱内装配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行程开关和警示灯实现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块右端面装配有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棉布块和磨刀石均装配有两组,两组所述棉布块对称装配在凹槽内部左端面和右端面,两组所述磨刀石对称装配在凹槽内部左端面和右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一内装配有滑块一,所述滑槽二内装配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一前端面与矩形块相连接,所述滑块二后端面与矩形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板二左端面装配有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滑槽一、凹槽、棉布块、磨刀石、滑槽二、矩形块以及通口,该设计利用滑槽一和滑槽二使矩形块移动稳定,便于对刀片进行打磨,避免了刀片的拆卸,简化了打磨过程,提高了打磨效率,解决了现有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不便打磨刀片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保护箱、警示灯、电动伸缩杆、压板一、行程开关、刀片、隔块以及压板二,该设计利用行程开关和警示灯在刀片与传动带之间达到一定距离时发出报警信号,然后通过隔块阻止刀片继续向下移动,将传送带与刀片隔开,避免传送带被切伤,实现了保护传送带的目的。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蓄电池,该设计便于提供电能,另添加了拉杆,该设计便于推动矩形块,另添加了滑块一和滑块二,该设计有利于矩形块稳定移动,另添加了吸尘器,该设计便于吸收粉尘,本实用新型便于打磨刀片,保护传送带,功能齐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中刀片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中传送带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片打磨机构、2-传送带保护机构、3-支板一、4-支板二、5-辊轮一、6-辊轮二、7-传送带、11-滑槽一、12-凹槽、13-棉布块、14-磨刀石、15-滑槽二、16-矩形块、17-通口、21-保护箱、22-警示灯、23-电动伸缩杆、24-压板一、25-行程开关、26-刀片、27-隔块、28-压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刀片打磨机构1以及传送带保护机构2,装置主体包括支板一3、支板二4、辊轮一5、辊轮二6以及传送带7,支板一3设置在支板二4右侧,辊轮一5左端通过转轴与支板二4相连接,辊轮一5右端通过转轴与支板一3左端相连接,辊轮二6左端通过转轴与支板二4相连接,辊轮二6右端通过转轴与支板一3左端相连接,辊轮一5和辊轮二6通过传送带7相连接。

刀片打磨机构1包括滑槽一11、凹槽12、棉布块13、磨刀石14、滑槽二15、矩形块16以及通口17,通口17开设在支板一3右端面,滑槽一11开设在通口17内部后端面,滑槽二15开设在通口17内部前端面,矩形块16装配在支板一3右端面,且矩形块16左端穿过通口17延伸至支板一3左侧,凹槽12开设在矩形块16上端面,凹槽12内部前端面装配有磨刀石14,凹槽12内部前端面装配有棉布块13,棉布块13设置在磨刀石14左侧,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不便打磨刀片26的问题。

传送带保护机构2包括保护箱21、警示灯22、电动伸缩杆23、压板一24、行程开关25、刀片26、隔块27以及压板二28,支板一3装配在保护箱21下端面右侧,支板二4装配在保护箱21下端面左侧,警示灯22装配在保护箱21上端面,电动伸缩杆23装配在保护箱21内部上端面,且电动伸缩杆23下端延伸至保护箱21下侧,电动伸缩杆23下端装配有刀片26,刀片26设置在传送带7上侧,压板一24装配在电动伸缩杆23环形侧面左侧,行程开关25装配在保护箱21内,压板一24设置在行程开关25上侧,压板二28装配在电动伸缩杆23环形侧面右侧,隔块27装配在保护箱21内,压板二28设置在隔块27上侧,该设计实现了保护传送带7的目的。

保护箱21内装配有蓄电池,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行程开关25和警示灯22实现电性连接,矩形块16右端面装配有拉杆,棉布块13和磨刀石14均装配有两组,两组棉布块13对称装配在凹槽12内部左端面和右端面,两组磨刀石14对称装配在凹槽12内部左端面和右端面,滑槽一11内装配有滑块一,滑槽二15内装配有滑块二,滑块一前端面与矩形块16相连接,滑块二后端面与矩形块16相连接,支板二4左端面装配有吸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当需要打磨刀片26时,工作人员向左推动拉杆,使通口17内的矩形块16分别通过滑块一和滑块二沿着滑槽一11和滑槽二15向左移动,然后刀片26右端逐渐进入凹槽12,然后两组棉布块13分别在刀片26前端面和后端面向右移动,刀片26因为与两组棉布块13相互摩擦使粉尘被清除,然后两组磨刀石14分别在刀片26前端面和后端面向右移动,刀片26因为与两组磨刀石14相互摩擦使锋利度上升,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向右拉动拉杆,使矩形块16向右移动,当刀片26与两组棉布块13分离时,刀片26表面因打磨而产生的的铁屑被两组棉布块13清除,解决了现有用于石膏线条覆膜的输送切断装置不便打磨刀片26的问题。

当切割时,工作人员使保护箱21内的电动伸缩杆23向下伸长,电动伸缩杆23带动刀片26向下移动,同时电动伸缩杆23带动压板一24和压板二28向下移动,当刀片26与传送带7之间达到一定距离时,压板一24挤压并闭合行程开关25,进而使警示灯22电路闭合,蓄电池通过导线将电能传递给警示灯22,使警示灯22工作,进而发出报警信号,同时电动伸缩杆23继续向下移动,然后压板二28与隔块27接触,使电动伸缩杆23停止向下移动,避免刀片26与传送带7接触,当工作人员观察到报警信号后及时做出调整,实现了保护传送带7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