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张紧绳索传动装置-窗升降器的鲍登线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7093发布日期:2019-04-17 04:15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用于张紧绳索传动装置-窗升降器的鲍登线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补偿绳索传动装置-窗升降器内部的绳索松动的设备,所述绳索传动装置-窗升降器的绳索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部段,所述至少一个部段具有鲍登索,其中,容纳鲍登索端部的绳索引导元件能够在容纳部、尤其绳索输出壳体中轴向移动地并且通过弹簧预张紧地支承。



背景技术:

由de202007007032u1和de19852977c1已知这种用于具有容纳鲍登管端部的绳索引导元件的鲍登索-窗升降器的设备,所述绳索引导元件能够移动地支承在底部侧的容纳部中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压力弹簧抵靠鲍登管端部弹性地预张紧。只要例如在向窗玻璃的关闭位置运动的情况下绳索力超出压力弹簧的最大张紧力,则绳索引导元件轴向地在容纳部中移动,直至所述绳索引导元件碰到所配属的止挡部上或弹簧到达阻挡状态。

在到达阻挡状态或止挡部的情况下,通常出现应该避免或至少衰减的噪声。

在de202008011934u1中,描述一种绳索引导元件,所述绳索引导元件由两种材料的组合构成,其中,两种材料中的一种可以由相对更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并且适合于,构成衰减噪声的止挡部。

然而,已经证实为不利的是,不能够在充分长的时间段上确保弹性部件的耐用性。当弹性材料在窗升降器的阻挡状态中、即在窗玻璃的关闭位置中在长的时间段上保持压缩并且同时经受升高的温度时,导致材料的所谓的沉陷。因此,材料厚度减小并且材料硬化。因此阻尼器的作用明显地减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以如下问题为基础:构造这种设备,使得当系统——在所述系统中包括用于补偿绳索松动的设备——对于相对长的时间段并且在不利的热条件下处于其阻挡状态中时,也得到弹性材料的持久良好的衰减作用。

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解决。因此,在绳索引导元件与其容纳部之间构造有两个止挡对,使得在绳索力超出弹簧的张紧力的情况下,第一止挡对的止挡部首先与其之间设置的弹性阻尼器彼此接合,其中,但是,阻尼器仅部分地压缩。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因此确保,在阻尼器的压缩的结构上预给定的路径之后,第二止挡对的止挡部彼此接合,使得使弹性材料负载过大的另一应力被排除。

在此,第二止挡对的止挡部完全不能起衰减作用,即构造为硬的止挡部,使得借助其接合,禁止阻尼器在第一止挡对的止挡部之间的每个继续压缩。因此通过阻尼元件禁止过大的噪声形成,其方式为:在第二止挡对的止挡部彼此接合并且因此阻止阻尼元件的过大应力之前,绳索引导元件的动能的一大部分在其压缩的情况下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型方案也可行的是,第二止挡对配备有阻尼元件,其中,但是,所述阻尼元件非常更硬地并且因此能够更小地压缩地构型。当然,在对第一止挡对的阻尼元件确定尺寸的情况下在所述变型方案中能考虑更硬的阻尼元件的压缩的路径。所述变型方案尽管技术上有些更耗费,但是其在衰减作用方面也更有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止挡对的止挡部一方面通过弹簧壳体的外部边沿并且另一方面通过绳索引导元件的头部的面向所述边沿的面构成。第一止挡对的设置在这些止挡部之间的阻尼元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构造为由弹性体或由橡胶构成的单独的元件。然而,也可以在应用双组分注塑技术的情况下模制在绳索引导元件的头部处或在容纳部的弹簧壳体的自由边沿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型方案,在第一止挡对的止挡部之间设置有阻尼元件,所述阻尼元件构造为弹簧壳体的集成的组成部分。在此,弹簧壳体具有窗式的缺口,使得弹性的部段在侧向支撑部之间延伸。当在绳索引导元件的头部处模制的突出作用于弹性的部段时,所述弹性的部段最后作用为阻尼元件。当头部的侧向邻接突出部的区域放置在更小弹性的侧向支撑部的所配属的止挡面上时,弹簧作用几乎结束。

第二止挡对的、应可靠地阻止弹性的阻尼元件的过大应力的止挡部一方面通过在容纳部的内部通道中突出的内部止挡部并且另一方面通过绳索引导元件的内部引导轴的自由端部构成。如上所述,内部止挡部或内部引导轴的自由端部配备有阻尼元件,所述阻尼元件具有比另一阻尼元件显著更小的弹性以及显著更高的持续负荷能力。

在这一点上应该指出,容纳部对于绳索引导元件不一定——如一般通常的那样——必须是窗升降器驱动器的绳索输出壳体的组成部分。容纳部也可以是门模块的另一承载元件的、例如承载板的部分。

本发明也包括如下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构造运动学的反转,其中,更有弹性的止挡部设置在第二止挡对的区域中并且更小弹性的或更硬的止挡部设置在第一止挡对的区域中。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两个实施例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具有能够弹性地移动的绳索引导元件和绳鼓轮的绳索输出壳体的分解示图;

图2示出根据图1的组合结构的立体示图;

图3a示出具有设置在绳索引导元件的头部与弹簧壳体的自由边沿之间的(还)未压缩的阻尼元件的截面示图;

图3b示出如图3a那样的、然而具有压缩的阻尼元件的截面示图;

图4a示出具有安装位置中的单独的阻尼元件的绳索引导元件的截面示图;

图4b示图如图3a那样的、然而具有在功能位置中的密封元件的截面示图,所述密封元件也可以注塑在绳索引导元件的头部处;

图5a示出具有集成在弹簧壳体中的接片式的阻尼元件的发明变型方案的立体示图;

图5b示出根据图5a的设备的截面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典型的绳索输出壳体1的原理性结构,所述绳索输出壳体是在此未更详细示出的窗升降器驱动器的组成部分,其中,壳体1适合于,通过其具有承载件以及马达式驱动器的固定凸圆18连接在承载件的干空间侧上。待通过马达式驱动器操纵的绳索传动装置与绳鼓轮2力传递地连接。通过主轴颈17,绳鼓轮2支承在绳鼓轮壳体16中。在两侧从绳鼓轮2离开的绳索部段(未示出)首先通过绳索通道15延伸并且然后在引导轴30的通道30a中穿过内部通道14以及绳索输出壳体1的容纳部1a的弹簧壳体11。

绳索引导元件3具有内部引导轴30,通过所述内部引导轴,绳索引导元件3能够在容纳部1a的通道14中移动地引导。在内部引导轴30处,连接有外部轴31,螺旋状盘绕的压力弹簧35支承在所述外部轴31上。绳索引导元件3的外部自由端部形成头部32,在所述头部的指向容纳部1a的面处设置有弹性的阻尼元件33。

在组合结构状态(参见图2)中,弹簧35一方面在弹簧壳体11内部支撑在支撑面13处并且另一方面支撑在头部32或位于之前的阻尼元件33处。内部引导轴30的绳索通道30a在连接在其上的外部引导轴31的区域中扩展至鲍登管-容纳部34,使得弹簧35的张紧力可以对鲍登管40施加轴向压力,以便将在其中引导的绳索保持绷紧。

图3a的截面示出绳索引导元件3,所述绳索引导元件的阻尼元件33尽管已经触碰弹簧壳体11的自由边沿12,然而不压缩所述阻尼元件。在内部引导轴30的自由端部300与壳体1的容纳部1a的止挡部10之间明显可看出间隙100。在绳索力继续升高的情况下,所述止挡部10、300才彼此接合(参见图3b),其中,阻尼元件33挤压到压缩的对于所述尺寸最大可行的值。因此,确保阻尼元件33不能够负载过大并且其衰减特性持久地保持。

借助图4a和图4b的示图表明,阻尼元件33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引入到或集成到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中。因此,不仅可提供单独的阻尼元件33,而且可以所谓的双组分注塑工艺的方式注塑密封元件33,在所述双组分注塑工艺中,首先产生一部件、例如阻尼元件33的基体,并且随后产生另一部件、例如密封元件33的部件,其中,产生不可松脱的连接。当然,也可行的是,将阻尼元件33注塑到弹簧壳体11的自由边沿12处。

图5a和图5b示出本发明的变型方案,所述变型方案不具有单独的元件并且也不具有用于阻尼元件的另一材料。为了产生所希望的衰减作用,弹性的弹簧元件33a集成到弹簧壳体11中。为此,在弹簧壳体11中设置有窗式的缺口11a,使得在侧向的、轴向指向的支撑部11b之间在弹簧壳体11的自由端部处,延伸有对此横向伸展的弹簧弹性的接片,所述接片形成阻尼元件33a。在绳索引导元件3的头部32的下侧处模制的突出部32a确保,绳索力限定地引入到集成的阻尼元件33a的中心区域中。

尺寸确定如此进行,使得弹性的接片33a的弯曲相应于头部32的突出部32a的轴向尺寸并且在此,不能够出现阻尼元件33a的负载过大。只要达到阻尼元件33a的最大弹性变形,则止挡面在侧向支撑部11b的上方与在突出部32a侧向的头部32的所配属的面接合并且因此防止集成的阻尼元件33a的负载过大。

在本实施例中,类似于根据图3a和图3b的已经描述的变型方案,附加地(但是不一定必需)设置有另一对止挡部10、300。因此,绳索引导元件3在绳索力升高的情况下进一步移动到容纳部1a中,更确切地说直至越过在止挡部10、300之间的间隙100。当弹簧壳体11的侧向支撑部11b不适合于能够承载最大可能的支撑力时,应该应用所述止挡部。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绳索输出壳体

1a用于绳索引导元件3的容纳部

10内部止挡部

11弹簧壳体

11a缺口

11b侧向支撑部

12外部止挡部;弹簧壳体11的自由边沿

13用于弹簧35的支撑面

14内部通道

15绳索通道

16绳鼓轮壳体

17主轴颈

18固定凸圆

100间隙

2绳鼓轮

3绳索引导元件

30内部引导轴

30a引导轴的绳索通道

31外部引导轴

32头部

32a突出部

33单独构造的弹簧弹性的阻尼元件

33a集成的弹簧弹性的阻尼元件

34鲍登管容纳部

300自由端部

4绳索

40鲍登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