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芯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2930发布日期:2018-07-07 20:0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芯锁。



背景技术:

插芯锁也叫插芯门锁,安装在室内套装门、防盗门上居多,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锁具之一。现有的插芯锁一般都具有斜舌和方舌,关门时,一般不对斜舌上锁,也就是通过转动门外把手可随时将斜舌打开(也就是将斜舌缩回锁壳内),对于希望关门即可通过斜舌上锁的用户而言,这样的插芯锁难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插芯锁,关门即可对斜舌上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插芯锁,包括锁壳、面板、斜舌组件、上锁插舌组件和联动锁合组件;所述面板设于所述锁壳一侧封住所述锁壳,所述斜舌组件和上锁插舌组件均设于所述锁壳内,所述斜舌组件包括斜舌,所述上锁插舌组件包括上锁插舌和上锁插舌弹簧,所述斜舌和上锁插舌均设于所述锁壳内并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面板,所述上锁插舌弹簧设于所述上锁插舌后端用于始终推动所述上锁插舌伸出所述锁壳,所述联动锁合组件包括锁块、锁块复位弹簧、锁条以及上锁触发件;所述锁块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斜舌后端,用于向上移动时抵住所述斜舌避免斜舌缩回锁壳内或向下移动时释放所述斜舌使所述斜舌能够缩回锁壳内;所述锁块复位弹簧连接所述锁块,用于对锁块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所述上锁插舌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大于所述锁块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所述锁条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锁壳内,所述锁条的上端与所述锁块联动配合;所述上锁触发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内,并与所述锁条和所述上锁插舌联动配合;当所述上锁插舌伸出所述锁壳时,所述上锁触发件被压住从而向下压住所述锁条,所述锁条向下移动压住所述锁块,使得所述锁块向下移动从所述斜舌后端脱离;当所述上锁插舌缩回所述锁壳内时,所述上锁触发件被释放,从而所述锁条被释放,在所述锁块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所述锁块向上移动抵住所述斜舌的后端。关门时,上锁插舌被门框压入锁壳内,通过联动锁合组件的联动作用,锁块抵住斜舌后端阻止斜舌缩回锁壳内,从而起到关门即可对斜舌上锁的作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锁触发件包括触发转轴及固设于触发转轴侧壁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触发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内,所述第一臂与所述锁条配合,所述第二臂与所述上锁插舌配合。该结构非常简单,通过触发转轴的转动即可实现上锁插舌与锁条的联动配合,反应灵敏。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条的下端具有锁条挡板,所述第一臂呈钩状,勾住所述锁条挡板。本实施例的结构可靠性非常好。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锁合组件还包括解锁件,该解锁件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内;所述解锁件的一端与所述锁块配合,通过转动解锁件使锁块向下移动从而释放所述斜舌使所述斜舌能够缩回锁壳内。通过转动解锁件即可解除对斜舌的锁定作用,使用上较为方便。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斜舌组件还包括用于拨动斜舌回撤的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安装于所述锁壳内;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换向块、第一拨动件以及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分别设于所述换向块的两侧,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中的一个与所述换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换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用于分别与门内把手和门外把手连接;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或所述第二拨动件的外壁设有解锁推块,所述解锁推块与所述解锁件的一端配合,用于推动解锁件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门内把手或门外把手可以解除对斜舌的锁定,顺利地将斜舌缩回锁壳内。在仅第一拨动件或第二拨动件设置解锁推块的实施例中,将设置有解锁推块的第一拨动件或第二拨动件与门内把手连接,从而,可以达到通过门内把手对斜舌解锁,而门把把手无法对斜舌解锁的目的,避免了门外开锁的情况。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拨动件设有连接柱,所述换向块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拨动件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柱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换向块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均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采用螺钉穿过第一拨动件或第二拨动件的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固定连接第一拨动件和换向块或固定连接第二拨动件和换向块。该实施例结构非常简单,仅需要更换连接的螺钉,即可改变换向块与第一拨动件、第二拨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使用非常简单方便。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方舌组件,所述方舌组件包括方舌和方舌连板,所述方舌设于所述锁壳内并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面板,所述方舌连板设于方舌的后端,用于带动方舌向前移动伸出锁壳或向后移动缩回锁壳;所述方舌连板的后端设有凹槽;所述插芯锁还包括自动上锁组件,该自动上锁组件包括:方舌拨件、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电机,第一锥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内,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用于驱动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用于驱动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设有通孔,所述方舌拨件包括拨件转轴和拨件臂,所述拨件臂设于所述拨件转轴一侧,所述拨件转轴穿过所述通孔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内,所述拨件臂的自由端插入方舌连板的凹槽中,用于拨动方舌连板移动,所述拨件转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配合由第一锥齿轮的转动带动方舌拨件转动;当电机正向转动时,驱动第二锥齿轮正向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做顺时针运动,第一锥齿轮推动方舌拨件转动,拨件臂以拨件转轴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从而推动方舌连板向后移动,方舌缩回锁壳内;当电机反向转动时,驱动第二锥齿轮反向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做逆时针运动,第一锥齿轮推动方舌拨件转动,拨件臂以拨件转轴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从而推动方舌连板向前移动,方舌伸出锁壳外;插芯锁还包括控制电机工作的电路控制模块,该电路控制模块与电机连接,给电机发送控制命令从而控制电机工作;所述上锁插舌组件一侧设有上锁插舌行程开关,该上锁插舌行程开关与电路控制模块连接,当上锁插舌缩回锁壳时,上锁插舌组件触发该上锁插舌行程开关,通过电路控制模块控制电机工作,电路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控制电机正向转动,使得方舌伸出锁壳。本实施例中,关门时,即可通过斜舌上锁,还可同时控制方舌伸出锁壳,通过方舌进行上锁,实现了关门即上锁的目的。该实施例采用电机等结构进行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方舌组件一侧设有连接电路控制模块的方舌行程开关,当方舌伸出锁壳进行上锁时,触发该方舌行程开关,从而电路控制模块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连接有计数器,该计数器用于计算电机的转动圈数,当电机转动圈数达到预设的数值时控制电机停止转动。该实施例可以精确地控制电机的停止时间,且其结构更加简单,反应更加快速。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计数器包括计数电路板、计数端子以及计数感应块,该计数电路板与电机连接,该计数端子通过变速器与电机的转轴连接,该计数感应块设于所述计数端子一侧并与计数电路板连接,用于检测计数端子的转动圈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插芯锁,关门时,上锁插舌被门框压入锁壳内,上锁触发件朝远离面板的方向移动,推动锁条向上移动,释放锁块,在锁块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锁块向上移动抵住所述斜舌的后端阻止斜舌缩回锁壳内,从而起到关门即可对斜舌上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插芯锁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插芯锁的一实施例处于上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插芯锁的一实施例处于门内手动开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插芯锁的一实施例处于门外通过电机开锁瞬间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插芯锁的一实施例处于开锁后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插芯锁的斜舌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斜舌组件的爆炸图;

图8是本发明插芯锁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插芯锁的锁条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插芯锁的上锁触发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插芯锁的第一锥齿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插芯锁的方舌拨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插芯锁的电机及与电机连接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7所示,一种插芯锁,包括锁壳11、面板12、斜舌组件2、方舌组件3、上锁插舌组件4、联动锁合组件5、自动上锁组件6以及手动开锁组件7。所述面板12设于所述锁壳11一侧封住所述锁壳11,所述斜舌组件2、方舌组件3、上锁插舌组件4和自动上锁组件6均设于所述锁壳11内。

所述斜舌组件2包括斜舌21,所述方舌组件3包括方舌31,所述上锁插舌组件4包括上锁插舌41和上锁插舌弹簧42。所述斜舌21、方舌31和上锁插舌41均设于所述锁壳11内并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面板12。所述上锁插舌弹簧42设于所述上锁插舌41后端用于始终推动所述上锁插舌41伸出所述锁壳11。

所述联动锁合组件5包括锁块51、锁块复位弹簧52、锁条53以及上锁触发件55。所述锁块51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斜舌21后端,用于向上移动时抵住所述斜舌21避免斜舌21缩回锁壳11内或向下移动时释放所述斜舌21使所述斜舌21能够缩回锁壳11内。所述锁块复位弹簧52连接所述锁块51,用于对锁块5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得所述锁块51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所述上锁插舌弹簧42的弹性作用力大于所述锁块复位弹簧52的弹性作用力。所述锁条53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锁壳11内,所述锁条53的上端与所述锁块51联动配合,也就是,当锁条53向下移动时可带动锁块51向下移动,反之,当所述锁块51向上移动时可带动所述锁条53向上移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锁条53的上端具有弯钩结构530,该弯钩结构530勾住所述锁块51。所述上锁触发件55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11内,并与所述锁条53和所述上锁插舌41联动配合。

当所述上锁插舌41伸出所述锁壳11时,所述上锁触发件55被压住从而向下压住所述锁条53,所述锁条53向下移动压住所述锁块51,使得所述锁块51向下移动从所述斜舌21后端脱离,此时斜舌21可缩回锁壳11内;

当所述上锁插舌41缩回所述锁壳11内时,所述上锁触发件55被释放,从而所述锁条53被释放,在所述锁块复位弹簧52的弹性作用力下,所述锁块向上移动抵住所述斜舌21的后端,此时斜舌21无法缩回锁壳11内,起到斜舌21上锁的作用。

关门时,上锁插舌41被门框压入锁壳11内,通过联动锁合组件5的联动作用,锁块51抵住斜舌21后端阻止斜舌21缩回锁壳11内,从而起到关门即可对斜舌21上锁的作用。

本文中,“前”指的是朝向靠近面板12的方向,“后”指的是朝向远离面板12的方向,“上”指的是安装于门上时相对靠上的位置,“下”指的是安装于门上时相对靠下的位置,下文与此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块复位弹簧52和所述上锁插舌弹簧42均为压缩弹簧,但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请参考图9、10所示,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锁触发件55包括触发转轴550及固设于触发转轴550侧壁的第一臂551和第二臂552,所述触发转轴55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11内,所述第一臂551与所述锁条53配合,所述第二臂552与所述上锁插舌41配合。该结构非常简单,通过触发转轴550的转动即可实现上锁插舌41与锁条53的联动配合。当上锁插舌41压住所述第二臂552,第一臂551随之转动压住锁条53的下端,使得锁条53向下移动;当所述上锁插舌41释放所述第二臂552时,所述锁条53即可被释放,在锁块51的带动下,锁条53可向上移动,从而锁条53可带动第一臂551反向转动,第二臂552随之反向转动。该实施例仅通过上锁触发件55这一个元件即可实现上锁插舌41与锁条53的联动配合,结构简单,反应灵敏。

请参考图9、10所示,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条53的下端具有锁条挡板531,所述第一臂551呈钩状,勾住所述锁条挡板531,该结构可靠性非常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舌21为双向斜舌21,双向斜舌21的设计能够增加插芯锁的适用性,不管开门的方向朝向哪个方向都适用。

请参考图5、6所示,所述斜舌组件2还包括:斜舌杆22、限位板23、第一复位弹簧24、限位块25、第二复位弹簧26以及用于拨动斜舌21回撤的拨动组件27。所述斜舌杆22连接所述斜舌21的后端,所述限位板23固设于所述锁壳11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4套设于所述斜舌杆22外且抵压于所述斜舌21和所述限位板23之间,始终推动所述斜舌21伸出所述面板12外,所述限位块25连接所述斜舌杆22的后端,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6一端连接所述限位块25,另一端连接所述锁壳11。

所述拨动组件27包括:换向块271、第一拨动件272以及第二拨动件273,所述第一拨动件272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73均设有用于拨动斜舌21回撤的拨动臂274,所述第一拨动件272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73分别设于所述换向块271的两侧,所述第一拨动件272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73中的一个与所述换向块2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拨动件272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73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换向块27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拨动件272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73用于分别与门内把手和门外把手连接。“所述第一拨动件272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73用于分别与门内把手和门外把手连接”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第一拨动件272用于和门内把手连接,第二拨动件273用于和门外把手连接;另一种是第一拨动件272用于和门外把手连接,第二拨动件273用于和门内把手连接。

所述拨动组件27安装于所述锁壳11内,所述第一拨动件272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73的拨动臂274均设于所述限位块25一侧用于分别拨动斜舌21回撤。第二复位弹簧26给限位块25提供弹性回复力,当撤去拨动组件27施加在限位块25上的力后,第二复位弹簧26将限位块25弹回,从而推动斜舌杆22进而推动斜舌21从面板12的一侧伸出。

由于第一拨动件272和第二拨动件273中的一个与换向块271固定连接,第一拨动件272和第二拨动件273中的另一个与换向块271可转动连接,因此,第一拨动件272和第二拨动件273可进行相对转动,当转动第一拨动件272时,第一拨动件272的拨动臂274可拨动斜舌21回撤,此时第二拨动件273不需要发生转动;同样地,当转动第二拨动件273时,第二拨动件273的拨动臂274可拨动斜舌21回撤,此时第一拨动件272不需要发生转动,由此可见,第一拨动件272和第二拨动件273可以独立控制斜舌21回撤,两者互不影响。装配使用时,第一拨动件272和第二拨动件273分别与门内把手和门外把手连接,从而门内把手和门外把手可独立控制斜舌21回撤,因此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请参考图6、7所示,所述第一拨动件272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73上均设有用于安装门内把手或门外把手的把手安装槽2720,以便于安装门内把手和门外把手。

所述第一拨动件272设有连接柱2721,所述换向块271设有第一连接孔2711,所述第二拨动件273设有第二连接孔2731,所述连接柱2721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2711和第二连接孔2731;所述换向块271设有第一固定孔2712,所述第一拨动件272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73均设有与第一固定孔2712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2702,采用螺钉穿过第一拨动件272或第二拨动件273的第二固定孔2702和第一固定孔2712固定连接第一拨动件272和换向块271或固定连接第二拨动件273和换向块271。该结构非常简单,容易装配,且容易拆卸,当需要更换和换向块271固定连接的元件时,例如将“第一拨动件272和换向块271固定连接”变换为“第二拨动件273和换向块271固定连接”,或者反过来,只需要通过螺钉重新安装即可,非常方便。

所述斜舌组件2还包括第三复位弹簧28,所述斜舌杆22的后端设有止挡部221,所述限位块25设有台阶状的限位通孔251,所述斜舌杆22穿过所述限位通孔251,所述第三复位弹簧28套设于所述斜舌杆22外且抵压于所述止挡部221和限位通孔251的台阶之间。当拨动臂274拨动限位块25时,限位块25先压缩第三复位弹簧28,第三复位弹簧28压缩一定程度后推动斜舌杆22的止挡部221,接着斜舌杆22带动斜舌21缩回锁壳11内,第三复位弹簧28提供了一定的弹性力,具有缓冲作用,从而在回撤斜舌21时用户体验更好。

所述限位块25的外壁设有限位凸部252,所述锁壳11设有限位孔111,所述限位凸部252伸入所述限位孔111内并与所述限位孔111滑动配合。限位孔111限制了限位凸部252可滑动的距离,也就限制了限位块25的移动距离,避免斜舌21回撤的距离过长,起到限位的保护作用。所述限位孔111为长条孔,所述限位块25为椭圆柱形,但不限于此,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请参考图1、7、8所示,所述联动锁合组件5还包括解锁件56,该解锁件56通过转动轴56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11内。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拨动件272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73的外壁均设有解锁推块2732,所述第一拨动件272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73的解锁推块2732均与所述解锁件56的一端配合,用于推动解锁件56转动,所述解锁件56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块51配合,用于在解锁推块2732推动解锁件56转动时使锁块51向下移动从而释放所述斜舌21使所述斜舌21可以缩回锁壳11内。由于第一拨动件272和第二拨动件273的外壁均设有解锁推块2732,且两个解锁推块2732均与解锁件56的一端配合,第一拨动件272和第二拨动件273分别连接门内把手和门外把手,因此,转动门内把手和门外把手中的任意一个时,均可以使锁块51向下移动,从而可以顺利地将斜舌21缩回锁壳11内。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仅第一拨动件272和第二拨动件273中的一个的外壁设有解锁推块2732,设有解锁推块2732的第一拨动件272或第二拨动件273用于与门内把手连接,从而,只能通过转动门内把手把斜舌21缩回锁壳11内,而转动门外把手无法将斜舌21缩回锁壳11内,避免了仅通过斜舌21上锁(不通过方舌31上锁)时,门外也可以开门的情况。

请参考图1所示,所述方舌组件3还包括方舌连板32,该方舌连板32设于方舌31的后端,用于带动方舌31向前移动伸出锁壳11或向后移动缩回锁壳11。所述方舌连板32的后端设有凹槽321。

请参考图1、11、12所示,所述自动上锁组件6包括:方舌拨件61、第一锥齿轮62、第二锥齿轮63和电机64,第一锥齿轮6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11内,所述第二锥齿轮63与第一锥齿轮62相啮合,用于驱动第一锥齿轮62转动,所述电机64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63,用于驱动第二锥齿轮63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62设有通孔621,所述方舌拨件61包括拨件转轴611和拨件臂612,所述拨件臂612设于所述拨件转轴611一侧,所述拨件转轴611穿过所述通孔62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11内,所述拨件臂612的自由端插入方舌连板32的凹槽321中,用于拨动方舌连板32移动,所述拨件转轴61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2配合由第一锥齿轮62的转动带动方舌拨件61转动。当电机64正向转动时,驱动第二锥齿轮63正向转动(图中从左往右转动),第二锥齿轮63带动第一锥齿轮62做正向转动(即顺时针运动),第一锥齿轮62推动方舌拨件61转动,拨件臂612以拨件转轴611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从而推动方舌连板32向后移动,方舌31缩回锁壳11内,完成开锁动作。当电机64反向转动时,驱动第二锥齿轮63反向转动(图中从右往左转动),第二锥齿轮63带动第一锥齿轮62做反向转动(即逆时针运动),第一锥齿轮62推动方舌拨件61转动,拨件臂612以拨件转轴611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从而推动方舌连板32向前移动,方舌31伸出锁壳11外,完成上锁动作。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锥齿轮62为大齿轮,第二锥齿轮63为小齿轮,第二锥齿轮63设于第一锥齿轮62上表面。

请参考图1、2所示,一般地,插芯锁还包括控制电机64工作的电路控制模块65,该电路控制模块65与电机64连接,给电机64发送控制命令从而控制电机64工作。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锁插舌组件4一侧设有上锁插舌行程开关43,该上锁插舌行程开关43与电路控制模块65连接,当上锁插舌41缩回锁壳11时,上锁插舌组件4触发该上锁插舌行程开关43,通过电路控制模块65控制电机64工作。具体而言,关门时,上锁插舌41被门框压入锁壳11内,触发上锁插舌行程开关43,电路控制模块65接收到信号控制电机64正向转动,使得方舌31伸出锁壳11,从而自动上锁。

一实施例中,所述方舌组件3一侧设有连接电路控制模块65的方舌行程开关33,当方舌31伸出锁壳11进行上锁时,触发该方舌行程开关33,从而电路控制模块65控制电机64停止转动,从而完成上锁动作。

但不限于此,请参考图1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64连接有计数器641,该计数器641用于计算电机64的转动圈数,当电机64转动圈数达到预设的数值时控制电机64停止转动。该方式可以精确地控制电机64的转动圈数,从而精确地控制方舌31的位移。所述计数器641可以为电磁感应计数器或红外感应计数器,均具有准确的计数效果,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一实施例中,所述计数器641包括计数电路板6411、计数端子6412以及计数感应块6413,该计数电路板6411与电机64连接,该计数端子6412通过变速器与电机64的转轴连接,该计数感应块6413设于所述计数端子6412一侧并与计数电路板6411连接,用于检测计数端子6412的转动圈数。所述计数端子6412的转动速度是所述第二锥齿轮63的转动速度的150-250倍。计数端子6412的转动速度相对于第二锥齿轮63的转动速度的倍数越高,其对第二锥齿轮63的转动控制越精确,也就能够越精确地控制方舌31的位移,从而精确控制方舌31上锁或开锁。该实施例通过计数器641来控制电机64何时停止转动,而不通过方舌行程开关33来控制,该实施例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由于方舌行程开关33需要通过电路控制模块65来控制电机64停止,所涉及的电子元件更多,存在反应延迟的问题;而本实施例中,计数器641可以直接控制电机64停止,相对于通过方舌行程开关33进行控制的方式而言其控制过程更加简单,反应更加快速。

请参考图1、8所示,所述手动开锁组件7包括拨片71,所述拨片71通过一拨片安装柱7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11内,所述换向块271设有卡槽2710,所述拨片71的一端伸入所述卡槽2710中与卡槽2710相配合,通过转动换向块271带动拨片71转动。所述拨片71的另一端与方舌拨件61的拨件臂612配合,用于拨动方舌拨件61的拨件臂612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方舌31缩回锁壳11内。由于所述换向块271与第一拨动件272或第二拨动件273固定连接,第一拨动件272和第二拨动件273分别连接门内把手和门外把手,从而通过转动门内把手或门外把手即可将方舌31缩回锁壳11内,完成手动开锁。通常情况下,用户仅希望通过门内把手进行手动开锁,因此,安装时,将与门内把手连接的第一拨动件272或第二拨动件273与换向块271固定连接,也就是,如果门内把手与第一拨动件272连接,则第一拨动件272与换向块271固定连接,而第二拨动件273与换向块271可转动连接;如果门内把手与第二拨动件273连接,则第二拨动件273与换向块271固定连接,而第一拨动件272与换向块271可转动连接。这样,只能通过门内把手进行手动开锁,而门外把手转动时并不能进行手动开锁,只能通过刷卡或输入密码、指纹等开锁信息,通过电机64转动带动方舌31回撤进行开锁。

请参考图11所示,为了使得方舌拨件61可以顺利转动,即方舌拨件61转动时不受固定不动的第一锥齿轮62的影响,所述第一锥齿轮62的通孔621包括相连通的圆孔部6211和扇形孔部6212,所述方舌拨件61的拨件转轴611外壁设有与扇形孔部6212配合的凸块6111,所述拨件转轴611穿过圆孔部6211,所述凸块6111可活动地伸入所述扇形孔部6212内。拨片71推动拨件臂612转动时,拨件臂612带动拨件转轴611转动,此时,凸块6111在扇形孔部6212内移动,从而第一锥齿轮62不会阻碍方舌拨件61的转动,方舌拨件61可以顺利地将方舌31推回锁壳11内,完成手动开锁动作。进一步地,对电机64进行控制程序设计时,将电机64转动设计为方舌31伸出锁壳11完成上锁动作后,电机64反向回转一定角度,使得第一锥齿轮62反向回转,从而使得拨件转轴611上的凸块6111从抵靠扇形孔部6212的一端变换为抵靠扇形孔部6212的另一端,从而保证手动开锁时,凸块6111可以在扇形孔部6212内移动,从而第一锥齿轮62不会阻挡方舌拨件61的转动。

请参考图8所示,所述手动开锁组件7还包括助力扭簧73,该助力扭簧73的一端连接拨片安装柱72,另一端连接方舌拨件61,用于给方舌拨件61提供转动的助力,当拨片71拨动方舌拨件61顺时针转动至一定角度时,该助力扭簧73可以给方舌拨件61提供顺时针转动的扭矩力(助力),也就是此时,两个力(拨片71的推力和助力扭簧73的扭矩力)施加在方舌拨件61上使方舌拨件61做顺时针转动,从而方舌拨件61更容易转动,进而更顺利地带动方舌31缩回至锁壳11内。本实施例中,设置助力扭簧73使得手动开锁更加顺畅,使用体验更好。

请参考图2-5,本发明插芯锁的工作原理如下:

关门时,上锁插舌41被压进锁壳11内,此时上锁插舌41的移动触发上锁插舌行程开关43,电路控制模块65控制电机64反向转动,驱动第二锥齿轮63反向转动,第二锥齿轮63带动第一锥齿轮62做逆时针运动,第一锥齿轮62推动方舌拨件61转动,拨件臂612以拨件转轴611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从而推动方舌连板32向前移动,方舌连板32推动方舌31伸出锁壳11外,完成上锁动作,如图2所示。此时,斜舌21始终伸出锁壳11外。上锁插舌41被压进锁壳11时,通过联动锁合组件5的联动作用,上锁触发件55被释放,从而锁条53被释放,在锁块复位弹簧52的弹性作用力下,锁块51向上移动抵住斜舌21的后端阻止斜舌21缩回锁壳11内,从而起到关门即可对斜舌21上锁的作用,此时锁条53被锁块51带动向上移动。

关门后,可通过转动门内把手进行开锁:转动门内把手时,与门内把手相连的第一拨动件272(或第二拨动件273)的解锁推块2732推动解锁件56转动,解锁件56的另一端将锁块51压下,从而锁块51撤去对斜舌21的阻挡作用,同时第一拨动件272(或第二拨动件273)的拨动臂274推动斜舌组件2使得斜舌21顺利地缩回锁壳11内,如图3所示。与此同时,由于安装时与门内把手连接的第一拨动件272(或第二拨动件273)与换向块271固定连接,因此转动门内把手即可转动换向块271,换向块271转动带动拨片71转动,拨片71的另一端推动方舌拨件61转动,方舌拨件61推动方舌连板32移动,从而带动方舌31缩回锁壳11内,由此实现手动开锁,如图3所示,为手动开锁瞬间状态。

关门后,转动门外把手无法进行开锁:转动门外把手时,与转动门内把手同理,可将斜舌21缩回锁壳11内;但是,由于换向块271不会发生转动,因此方舌31仍然保持伸出锁壳11的状态,因此,转动门外把手并不能实现手动开锁。

开门时,通过输入指纹、密码或刷卡、脸部识别等动作给电路控制模块65传输信号,电路控制模块65控制电机64正向转动,驱动第二锥齿轮63正向转动,第二锥齿轮63带动第一锥齿轮62做顺时针运动,第一锥齿轮62推动方舌拨件61转动,拨件臂612以拨件转轴611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从而推动方舌连板32向后移动,方舌连板32带动方舌31缩回锁壳11内,完成开锁动作,如图4所示。此时,转动门外把手,可将斜舌21缩回锁壳11内,如图5所示。

开门后,如图5所示,方舌31缩回锁壳11内,上锁插舌41在上锁插舌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伸出锁壳11外,则上锁插舌41压住所述上锁触发件55的第二臂552,上锁触发件55的第一臂随之转动压住所述锁条53的下端使所述锁条53向下移动,由于所述上锁插舌弹簧42的弹性作用力大于所述锁块复位弹簧52的弹性作用力,因此,锁条53将锁块51压住向下移动,从而所述锁块51从所述斜舌21后端脱离,斜舌21可自由地缩回锁壳11内。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