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门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7573发布日期:2018-11-07 11:1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电磁门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房屋装修用品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门吸。

背景技术

门吸是目前家用木门的基本配件,用于使开启状态的木门固定在靠墙位置。由于目前的门吸均由永磁体构成,对门体具有稳定的磁吸力,故在吸住门体后,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才能将门体从门吸上拉开,对于小孩而言较为吃力;并且在拉开的瞬间,由于磁吸力骤减,极容易使身体发生大幅度摇晃,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摔跤或者茶水外溢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门吸,该电磁门吸可以轻松地释放被吸住的门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该电磁门吸包括固定于竖直墙体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端板及一段从端板水平向前延伸的永磁管体;所述永磁管体内设有装载电池的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外设有与永磁管体同轴的螺线管;所述永磁管体外部套设有支承弹簧,所述支承弹簧的外端连接一个与所述永磁管体同轴的铁磁吸帽;所述螺线管的一端与所述电池腔内的电池负极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支承弹簧电性连接至所述铁磁吸帽内端的动触头;所述永磁管体的外端设有与所述动触头相匹配的静触头,在门体后方的门吸柱被所述电磁门吸自然吸合的状态下,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静触头电性连接所述电池腔内的电池正极;所述支承弹簧向内压缩一段距离后,所述动触头、静触头相互接触,此时所述螺线管被接通,并产生与所述永磁管体的永磁场相互抵消的电磁场。

作为优选,所述铁磁吸帽的外端形成凹腔,以便于与门体后方的门吸柱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动触头包括有一段向所述永磁管体延伸的导电弹簧,在门体后方的门吸柱被所述电磁门吸自然吸合的状态下,所述导电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静触头之间具有间隔。

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开门时,门体后方不带磁性的门吸柱靠近所述电磁门吸时,受到所述永磁管体的吸引,使门吸柱顶在所述铁磁吸帽上,并使磁吸力与所述支承弹簧的弹力达到平衡;而在需要关门时,只需将门体进一步向墙面推进,直至所述铁磁吸帽内端的动触头与永磁管体外端静触头相互接触,此时,所述螺线管被接通,所述永磁管体被消磁;而此时放手后,所述支承弹簧将给门体提供一个反弹力,门体得以在弹力作用下远离电磁门吸;由于在使门体离开墙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拉力骤减的现象,因此不会造成身体的大幅摇晃,并且无需消耗较大力气克服永磁管体的磁吸力,可见,该电磁门吸可以轻松地释放被吸住的门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该电磁门吸包括固定于竖直墙体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端板及一段从端板水平向前延伸的永磁管体;所述永磁管体内设有装载电池的电池腔;所述永磁管体外部套设有支承弹簧,所述支承弹簧的簧丝表面设有绝缘层;所述支承弹簧的外端连接一个与所述永磁管体同轴的铁磁吸帽;所述支承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电池腔内的电池负极电性连接,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铁磁吸帽内端的动触头;所述永磁管体的外端设有与所述动触头相匹配的静触头,在门体后方的门吸柱被所述电磁门吸自然吸合的状态下,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静触头电性连接所述电池腔内的电池正极;所述支承弹簧向内压缩一段距离后,所述动触头、静触头相互接触,此时所述支承弹簧被接通,由该支承弹簧本身构成电感线圈,并产生与所述永磁管体的永磁场方向相反的电磁场。

作为优选,所述支承弹簧还串接限流电阻。

作为优选,所述动触头包括有一段向所述永磁管体延伸的导电弹簧,在门体后方的门吸柱被所述电磁门吸自然吸合的状态下,所述导电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静触头之间具有间隔。

上述第二种技术方案与第一种技术方案相比,直接由所述支承弹簧取代了所述的螺线管,使结构更为精简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磁门吸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电磁门吸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电磁门吸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中,该电磁门吸包括固定于竖直墙体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端板11及一段从端板水平向前延伸的永磁管体12;所述永磁管体12内设有装载电池的电池腔120;所述电池腔120外设有与永磁管体12同轴的螺线管13;所述永磁管体12外部套设有支承弹簧2,所述支承弹簧2的外端连接一个与所述永磁管体12同轴的铁磁吸帽3;所述螺线管13的一端与所述电池腔120内的电池负极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支承弹簧2电性连接至所述铁磁吸帽3内端的动触头311;所述永磁管体12的外端设有与所述动触头311相匹配的静触头111,在门体后方的门吸柱(未图示)被所述电磁门吸自然吸合的状态下,所述动触头311与静触头111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静触头111电性连接所述电池腔120内的电池正极;所述支承弹簧2向内压缩一段距离后,所述动触头311、静触头111相互接触,此时所述螺线管13被接通,并产生与所述永磁管体12的永磁场相互抵消的电磁场。

上述的电磁门吸,所述铁磁吸帽3的外端形成凹腔,以便于与门体后方的门吸柱配合。

上述的电磁门吸,在开门时,门体后方不带磁性的门吸柱靠近所述电磁门吸时,受到所述永磁管体12的吸引,使门吸柱顶在所述铁磁吸帽3上,并使磁吸力与所述支承弹簧2的弹力达到平衡;而在需要关门时,只需将门体进一步向墙面推进,直至所述铁磁吸帽3内端的动触头311与永磁管体12外端静触头111相互接触,此时,所述螺线管13被接通,所述永磁管体12被消磁;而此时放手后,所述支承弹簧2将给门体提供一个反弹力,门体得以在弹力作用下远离电磁门吸;由于在使门体离开墙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拉力骤减的现象,因此不会造成身体的大幅摇晃,并且无需消耗较大力气克服永磁管体的磁吸力,可见,该电磁门吸可以轻松地释放被吸住的门体。

实施例二:

对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动触头311包括有一段向所述永磁管体12延伸的导电弹簧3111;在门体后方的门吸柱被所述电磁门吸自然吸合的状态下,所述导电弹簧3111的自由端与所述静触头111之间具有间隔。图2中考虑到图面清晰度,省略了一小部分支承弹簧2。

实施例二的有益效果在于,门体在支承弹簧2的弹力作用下离开墙体的过程中,呈压缩状态的导电弹簧3111逐渐回弹伸展,以使静触头111和动触头311的接通时间大幅提高,从而使门体所受到的反弹力大幅延长,可更有效地将门体推离墙面。

实施例三: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三中,该电磁门吸包括固定于竖直墙体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端板11及一段从端板11水平向前延伸的永磁管体12;所述永磁管体12内设有装载电池的电池腔120;所述永磁管体12外部套设有支承弹簧2,所述支承弹簧2的簧丝表面设有绝缘层;所述支承弹簧2的外端连接一个与所述永磁管体12同轴的铁磁吸帽3;所述支承弹簧2的一端与所述电池腔120内的电池负极电性连接,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铁磁吸帽3内端的动触头311;所述永磁管体12的外端设有与所述动触头311相匹配的静触头111,在门体后方的门吸柱被所述电磁门吸自然吸合的状态下,所述动触头311与静触头111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静触头111电性连接所述电池腔120内的电池正极;所述支承弹簧2向内压缩一段距离后,所述动触头311、静触头111相互接触,此时所述支承弹簧2被接通,由该支承弹簧2本身构成电感线圈,并产生与所述永磁管体12的永磁场方向相反的电磁场。另外,所述支承弹簧2还可以串接一个限流电阻,以防止励磁电流过大。

与实施例二一样,,所述动触头311包括一段向所述永磁管体12延伸的导电弹簧3111,在门体后方的门吸柱被所述电磁门吸自然吸合的状态下,所述导电弹簧3111的自由端与所述静触头111之间具有间隔。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二相比,直接由所述支承弹簧2取代了所述的螺线管13,使结构更为精简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