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家用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4361发布日期:2018-12-14 23:08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家用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家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服务于家庭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为家庭的日常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然而这种机器人的出现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技术程度不完善,很多的家庭机器人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缺乏远程操控装置,使用起来不方便;很多家庭中都有小孩子或者老年人,小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新奇的事物都会有很大的兴趣,往往学习就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聪明才智来源于兴趣,当小孩子看到机器人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兴趣去了解它,学会使用它;而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随着年纪的增长,对于手机屏幕中的字看的也越来越不清楚,有时候需要了解一些资讯的时候无法了解到网上的最新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家里面的小孩或者老人使用且成年人能够实时掌握具体情况的多功能家用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家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接收装置、移动装置和物联网控制系统,所述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顶端,所述移动装置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所述物联网控制系统控制机器人运作,所述机器人本体分为机器人头部、机器人身部和手臂,所述机器人身部设置在所述机器人头部的下方、所述手臂设置在所述机器人身部的两侧,所述手臂的其中一个远离机器人身部的一端设置有输入板,所述输入板上设置有输入笔,所述机器人身部的中间设置有槽,所述槽内设置有话筒,所述机器人头部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上侧设有摄像装置;所述物联网控制系统由远程控制模板、信息接收模板、控制模板和辅助模板组成,所述控制模板基于手机app为依托。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身部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于输入板、输入笔、话筒、显示屏、摄像装置、接收装置和移动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收装置为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头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由支撑底板和滑轮组成,所述滑轮镶嵌在所述支撑底板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头部设有控制按钮和指示灯组,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所述指示灯组设置在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角。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为电容式触控屏幕,所述指示灯组为led灯。

优选地,所述信息接收模板包括计算机数据接收单元、计算机数据处理分析单元和计算机数据反馈单元。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板包括肢体运动单元、移动控制单元、语音控制模板和显示控制模板。

优选地,所述辅助模板包括视觉模板、故障检测模板和警报模板

优选地,所述输入板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输入笔放置在所述放置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输入板以及输入笔,能够方便孩子以及家中老人对信息查询、学习等,更大程度的激发孩子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心,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置摄像装置,能够对摄像装置所拍摄到的家里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以及对家中老人的情况进行了解;

通过在物联网控制系统中设置远程控制模板、信息接收模板、控制模板和辅助模板,利用远程控制模板中的手机app并结合信息接收模板的计算机数据接收单元、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单元和计算机数据反馈单元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操控,以物联网为依托,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家用机器人的物联网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家用机器人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头部11,显示屏111,控制按钮112,指示灯组113,语音播报装置114,机器人身部12,槽121,话筒122,手臂13,接收装置2,移动装置3,支撑底板31,滑轮32,物联网控制系统4,远程控制模板41,手机app411,信息接收模板42,计算机数据接收单元421,计算机数据处理分析单元422,计算机数据反馈单元423,控制模板43,肢体运动单元431,移动控制单元432,语音控制模板433,显示控制模板434,辅助模板44,视觉模板441,故障检测模板442,警报模板443,输入板5,输入笔51,摄像装置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家用机器人,本发明以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家用机器人为例子解释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能够方便孩子以及家中老人对信息查询、学习等,更大程度的激发孩子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心,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能够对摄像装置所拍摄到的家里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以及对家中老人的情况进行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家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接收装置2、移动装置3和物联网控制系统4,所述接收装置2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顶端,所述移动装置3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部,所述物联网控制系统4控制机器人运作,所述机器人本体1分为机器人头部11、机器人身部12和手臂13,所述机器人身部12设置在所述机器人头部11的下方、所述手臂13设置在所述机器人身部12的两侧,所述手臂13的其中一个远离机器人身部12的一端设置有输入板5,所述输入板5上设置有输入笔51,所述输入板5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输入笔51放置在所述放置槽中。输入笔51能够在所述的输入板5上进行文字书写、画画等操作,方便那些不懂得键盘输入等的人进行操作,所述机器人身部12的中间设置有槽121,所述槽121内设置有话筒122,所述机器人头部11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11,输入板5、输入笔51、显示屏111和话筒122等结合能更大程度的激发孩子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心,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此处的所述显示屏111为电容式触控屏幕,电容式触控屏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及良好的接触感,能够使操作更为简单也能长期使用,所述显示屏111的上侧设有摄像装置6;此处的摄像装置6为摄像头,摄像头能够对镜头所覆盖范围内的视角进行捕捉记载,能够观察到镜头前所发生的事情,能够对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家里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以及对家中老人的情况进行了解;

具体的,所述机器人身部12的内部设有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分别与输入板5、输入笔51、话筒122、显示屏111、摄像装置6、接收装置2和移动装置3电连接,设置在机器人内部的控制器7对各个组件进行控制,使整个机器人装置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完成传输指令所要求的各种功能、动作。

具体的,所述接收装置2为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头部的两侧,接收天线能够准确的接收来自控制系统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对得到的控制指令及时的进行传输。

具体的,所述移动装置3由支撑底板31和滑轮32组成,所述滑轮32镶嵌在所述支撑底板31的下方,通过设置移动装置3可以使机器人的操作更为灵活,极大地扩大了机器人的活动范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具体的,所述机器人头部11设有控制按钮112和指示灯组113,所述控制按钮112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11的下方,所述指示灯组113设置在远离所述显示屏111的一角。控制按钮112能够对整个机器人进行有效地控制,指示灯组113能够对机器人的指令以发光的形式显示,也能够将机器人的出现的一些情况反映出来,例如出现故障等,此处的指示灯组113优选为led灯。

具体的,所述物联网控制系统4由远程控制模板41、信息接收模板42、控制模板43和辅助模板44组成,所述远程控制模板41基于手机app为依托,所述信息接收模板42包括计算机数据接收单元421、计算机数据处理分析单元422和计算机数据反馈单元423,所述控制模板43包括肢体运动单元431、移动控制单元432、语音控制模板433和显示控制模板434,所述辅助模板44包括视觉模板441、故障检测模板442和警报模板443,通过在物联网控制系统4中设置远程控制模板41、信息接收模板42、控制模板43和辅助模板44,利用远程控制模板41中的手机app,411并结合信息接收模板42的计算机数据接收单元421、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单元422和计算机数据反馈单元423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操控,以物联网为依托,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发明具体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在物联网控制系统4中设置远程控制模板41、信息接收模板42、控制模板43和辅助模板44,利用远程控制模板4中的手机app411并结合信息接收模板42的计算机数据接收单元421、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单元422和计算机数据反馈单元423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操控,以物联网为依托,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控制模板43控制肢体的运动4、移动装置3的移动,使人能够有最舒服的操作位置,当人通过输入笔51在输入板5上进行人为操作时,计算机数据对得到的指令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显示屏111反映出来同时也能够进行语音播报,而摄像装置6能够对镜头前的人的实时反应的具体情况进行记载,便于后期的分析,当机器人出现故障的时候,故障检测模板442和警报模板443工作,将机器人故障的信息传递到手机app411中,并在机器人本身发生警报信号,指示灯亮起,提醒人们机器人发生了故障需要进行维修处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