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小车的维修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3826发布日期:2018-09-18 18:4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设备维护检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小车的维修站。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飞速的发展,其生产工艺也越发复杂,为了迎合产品的生产需求,一些多功能的大型生产设备应运而生。这些大型的生产设备由多个功能区组合而成,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物料转移需要通过运输小车来实现。

基于自动化和安全性的需求,这些大型的生产设备一般采用封闭式的结构,在正常运作中工作人员无法接触到生产设备的内部,然而,为了对运输小车进行日常维护或检修,这些大型的生产设备还设有维修站。

待维护或检修的运输小车移动到维修站的操作平台后,维护人员才能对该运输小车进行维修操作。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维修站的操作台为固定的结构,维护人员只能在特定的位置对运输小车进行维修操作,从而导致了维修操作十分不便,且进展缓慢的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维修站,成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小车的维修站,以解决现有维修站的操作台的结构固定,从而导致运输小车的维修操作十分不便、进展缓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运输小车的维修站,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支撑部上方的旋转台,所述旋转台通过一个轴线垂直于地面的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部的支撑连接件;

所述旋转台包括第二支撑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中部的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开设有通孔;

所述转轴贯穿所述通孔并连接于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上端面;

所述旋转台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的架体,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为分别位于所述架体的相对两侧。

可选的,所述架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以及依次排列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

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杆和所述第二纵杆之间,且所述第一横杆垂直于所述第一纵杆;

所述第一纵杆的上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下端面,所述第二纵杆的上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的下端面。

可选的,所述操作台还包括转台固定装置;所述转台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栓、限位件、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以及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

所述限位件、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栓相匹配的转台限位孔,所述限位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转台限位孔;

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限位块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四限位块连接于所述第四横杆。

可选的,所述第四限位块还开设有定针连接孔,所述定针连接孔活动连接有定位栓。

可选的,所述架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横杆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连接块,顶针,以及套设于所述顶针外的缓冲弹簧;所述连接块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顶针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并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

可选的,所述缓冲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横杆的相对两端。

可选的,所述旋转台还包括第一转向手柄和第二转向手柄,所述第一转向手柄和第二转向手柄分别位于所述架体的相对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向手柄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转向手柄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相对两端。

可选的,所述维修站还包括控制系统以及转台定位模组;所述转台定位模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杆下端面的感应片,以及与所述感应片相匹配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电连接于控制系统。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面还设有若干个万向球,若干个所述万向球圆周阵列于第一支撑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小车的维修站,该维修站的操作台通过支撑部和旋转台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操作台的旋转功能,克服了原有维修站因操作台为固定结构,而导致维护人员操作不便的问题;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维修站,即使维护人员站在特定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转动旋转台,对运输小车的各个部位进行维护或检修,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操作台的装配图。

图示说明:10、操作台;110、支撑部;111、第一支撑板;112、支撑连接件;113、万向球;120、旋转台;121、第二支撑板;122、旋转连接件;12311、第一纵杆;12312、第二纵杆;12321、第一横杆;12322、第二横杆;12323、第三横杆;12324、第四横杆;1241、第一导轨;1242、第二导轨;1251、限位栓;1252、限位件;12531、第一限位块;12532、第二限位块;12533、第三限位块;12534、第四限位块;12535、转台限位孔;126、定位栓;1271、连接块;1272、顶针;1273、缓冲弹簧;1281、第一转向手柄;1282、第二转向手柄;1291、感应片;1292、感应器;1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该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该操作台10包括支撑部110,以及位于该支撑部110上方的旋转台120,该旋转台120通过一个轴线垂直于地面的转轴13转动连接于该支撑部110;

其中,支撑部110包括第一支撑板111,以及固定连接于该第一支撑板111中部的支撑连接件112;

该旋转台120包括第二支撑板121,以及固定连接于该第二支撑板121中部的旋转连接件122;且,旋转连接件122开设有通孔;

转轴13贯穿该通孔并连接于支撑连接件112的上端面;

其中,旋转台120还包括连接于第二支撑板121上端的架体,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1241和第二导轨1242,该第一导轨1241和第二导轨1242为分别位于架体的相对两侧。

具体的,待维修的运输小车可通过第一导轨1241和第二导轨1242移动到操作台10上,然后,维护人员即可对该运输小车进行维护或检修。

进一步的,该架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杆12311和第二纵杆12312,以及依次排列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杆12321、第二横杆12322,第三横杆12323和第四横杆12324;

其中,第一横杆12321、第二横杆12322,第三横杆12323和第四横杆12324分别连接于第一纵杆12311和第二纵杆12312之间,且第一横杆12321垂直于第一纵杆12311;

第一纵杆12311的上端面连接于第一导轨1241的下端面,第二纵杆12312的上端面连接于第二导轨1242的下端面。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小车的维修站,该维修站的操作台10通过支撑部110和旋转台120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操作台10的旋转功能,克服了原有维修站因操作台为固定结构,而导致维护人员操作不便的问题;利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维修站,即使维护人员站在特定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转动旋转台120,对运输小车的各个部位进行维护或检修,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该图示为操作台的装配图;如图2所示,该操作台10还包括转台固定装置;转台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栓1251、限位件1252、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块12531和第二限位块12532,以及第三限位块12533和第四限位块12534;

该限位件1252、第一限位块12531、第二限位块12532、第三限位块12533,第四限位块12534均开设有与限位栓1251相匹配的转台限位孔12535,限位栓1251可活动连接于转台限位孔12535;

第一限位块12531和第二限位块12532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21的相对两侧,第三限位块12533连接于第一横杆12321,第四限位块12534连接于第四横杆12324。

具体的,限位件1252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固定安装在地上,在实际的操作中,维护人员只需转动旋转台120,使第一限位块12531、第二限位块12532、第三限位块12533,第四限位块12534之中的一个限位块与限位件1252上下对齐,再利用限位栓1251同时穿过限位块与限位件1252的限位孔,即可固定旋转台120,可防止旋转台120在维修中发生转动。

进一步的,第四限位块12534还开设有定针连接孔,定针连接孔活动连接有定位栓126。

具体的,在实际操作中,当运输小车移动到旋转台120上,可利用定位栓126将该运输小车固定,防止运输小车在维修中发生相对旋转台120的偏移,从而保障了维修操作可有效进行。

进一步的,架体还包括连接于第四横杆12324的缓冲件,该缓冲件包括连接块1271,顶针1272,以及套设于顶针1272外的缓冲弹簧1273;连接块1271开设有安装通孔,顶针1272穿过安装通孔并活动连接于连接块1271。

进一步的,缓冲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缓冲件分别连接于第四横杆12324的相对两端。

具体的,在实际的操作中,运输小车进入维修站时,由于其自身的重量,具有一定运动惯性,如果直接停靠在操作台10上,运输小车会对操作台10造成一定冲击,而本实施例中的缓冲件能起到缓冲效果,防止操作台10被撞坏。

请参阅图1至图2。

进一步的,旋转台120还包括第一转向手柄1281和第二转向手柄1282,第一转向手柄1281和第二转向手柄1282分别位于架体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的,第一转向手柄128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于第一导轨1241的相对两端;第二转向手柄128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于第二导轨1242的相对两端。

具体的,在架体上设置的转向手柄便于维护人员抓握,使转动旋转台120的操作更轻便。

进一步的,维修站还包括控制系统以及转台定位模组;转台定位模组包括连接于第一纵杆12311下端面的感应片1291,以及与感应片1291相匹配的感应器1292;感应器1292电连接于控制系统。

具体的,第四限位块12534和限位件1252对齐时,将该状态的旋转台120预设为原始位置;感应器1292通过对感应片1291进行感应,可向控制系统反馈旋转台120是否位于原始位置,以便于运输小车顺利进入或离开操作台10。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111的上端面还设有若干个万向球113,若干个万向球113圆周阵列于第一支撑板111上。

具体的,万向球113可以对旋转台120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保障整个操作台10的正常运转。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