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固定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7514发布日期:2018-11-07 11:1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沉式固定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下沉式固定锁。

背景技术

行李箱在托运过程中,进出海关时,海关人员有权打开行李箱进行检查。而普通的锁具一般均为强制打开,所以在打开之后就无法再次使用,故需要一种便于海关查验且不会影响后续正常使用的锁具。海关锁,是指美国海关对转关行李货物及运输海关监管货物进行安全性检测,须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而采用国际海关全球通用的万能tsa(u.s.transportationsecurityadministration的缩写)专用钥匙。

现有的海关锁包括拉片锁,即下沉式固定锁,目前这种锁大多数在海关检查的过程中不具有开锁提示的功能,导致出现多次重复开锁和重复检查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沉式固定锁,达到在海关检查的过程具有开锁提示功能,避免多次重复开锁和重复检查等现象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下沉式固定锁,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的钥匙组件,钥匙组件包括锁仁,还包括设于壳体的指示块,指示块设有海关开锁显示区域,壳体开设有提示显示窗口,指示块与钥匙组件联动联接;

通过钥匙组件开锁时,开锁钥匙插入锁仁带动锁仁转动,锁仁转动带动指示块运动,指示块运动至海关开锁显示区域对应提示显示窗口;锁仁闭锁时,海关开锁显示区域保持对应提示显示窗口的位置状态。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钥匙组件还包括与锁仁联动联接的挡板,指示块转动连接于壳体;

锁仁转动时带动挡板转动,挡板转动实现解锁,同时挡板转动时推动指示块转动至海关开锁显示区域对应提示显示窗口。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壳体设有弹性舌片,弹性舌片包括与壳体连接的连接端和可相对连接端产生弹性形变的自由端;

指示块运动至海关开锁显示区域对应提示显示窗口的过程中,指示块挤压弹性舌片的自由端进而越过弹性舌片的自由端,指示块运动至海关开锁显示区域对应提示显示窗口后,弹性舌片的自由端对指示块限位防止自动复位。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指示块与壳体之间设有指示块复位弹簧,指示块运动至海关开锁显示区域对应提示显示窗口时,指示块复位弹簧产生弹性形变;本固定锁的密码组件和钥匙组件都与本固定锁的连板联动联接,连板与壳体之间设有连板复位弹簧,连板移动实现解锁时,连板复位弹簧产生弹性形变,连板上设有压块;

本固定锁通过密码组件解锁时,按压按钮推动连板移动实现解锁时,压块压住弹性舌片的自由端,使得弹性舌片下压解除对指示块的限位,指示块复位弹簧产生弹性形变驱动指示块复位。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指示块的海关开锁显示区域设置显示颜色,显示颜色区别于指示块的其他地方的颜色,以便于区分显示已开锁和未开锁。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显示颜色为红色、绿色或黄色。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本固定锁的密码组件包括密码轮组和中心杆,中心杆靠近按钮端设有辅助块,辅助块和/或按钮开设有辅助斜面,本固定锁的连板的一端套设在辅助块;密码轮组解锁后,按压按钮,按钮推动中心杆移动,中心杆推动连板移动实现解锁。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密码组件还包括拖板,壳体内还安装有连杆和连杆复位弹簧;

密码轮组上锁时,密码轮组挤压拖板,拖板推动连杆移动,连杆复位弹簧产生弹性形变,连杆的限位部移动隔档在按钮下方,使得按钮无法向下移动;密码轮组解锁时,密码轮组失去对拖板的挤压力,连杆复位弹簧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驱动连杆移动,连杆移动使得限位部与按钮错开,解除对按钮的限位,可按压按钮实现解锁。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本固定锁的锁钩组件包括框架和安装于框架的两组锁钩组,每组锁钩组均包括转动连接于框架的勾件、设于框架与勾件之间的勾件复位扭簧、转动连接于框架的挡块以及设于挡块与框架之间的挡块复位扭簧,本固定锁的挡块与勾件和连板均联动连接;

本固定锁的连板移动实现解锁时,连板带动挡块转动,挡块复位扭簧产生弹性形变,挡块转动带动勾件转动实现解锁,勾件复位扭簧产生弹性形变。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本固定锁的按钮暴露在壳体外的端部设有硅胶罩。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海关需要开箱检查时,开锁钥匙插入锁仁带动锁仁转动,锁仁转动实现解锁的同时带动指示块运动,指示块运动至海关开锁显示区域对应提示显示窗口,且锁芯闭锁时,海关开锁显示区域保持对应提示显示窗口,通过提示显示窗口看到海关显示区域则意味着已经进行了开箱检查,从而在海关检查的过程中起到开锁提示功能,有效地避免多次重复开锁和重复检查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下沉式固定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下沉式固定锁中按钮、密码组件、钥匙组件、连板、连杆和锁钩组件的配合关系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下沉式固定锁去除锁壳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下沉式固定锁中钥匙组件、连板和锁钩组件的配合关系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1、锁壳;111、提示显示窗口;12、底盖;121、弹性舌片;1211、连接端;1212、自由端;2、按钮;21、按钮复位弹簧;22、硅胶罩;3、密码组件;31、定位块;32、密码轮组;321、数字轮;322、内套;33、中心杆;331、辅助块;100、辅助斜面;34、拖板;35、变号组件;36、中心杆复位弹簧;4、钥匙组件;41、锁仁;42、挡板;421、推动部;5、连板;51、压块;500、连板复位弹簧;6、锁钩组件;61、框架;62、锁钩组;621、勾件;622、勾件复位弹簧;623、挡块;624、挡块复位弹簧;7、连杆;71、限位部;8、连杆复位弹簧;9、指示块;91、海关开锁显示区域;900、指示块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下沉式固定锁,如图1所示,其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的各种零部件。壳体安装有按钮2、密码组件3、钥匙组件4、连板5和锁钩组件6,本固定锁有两种开锁方式:一是通过密码组件3和按钮2开锁,密码组件3输入正确的数字密码后,按压按钮2,按钮2推动连板5移动,连板5带动锁钩组件6运动实现解锁;二是通过开锁钥匙和钥匙组件4配合开锁,钥匙组件4带动锁钩组件6运动实现解锁。壳体包括锁壳11和底盖12。

如图2所示,密码组件3包括定位块31、密码轮组32、中心杆33、拖板34和变号组件35,定位块31用于实现密码轮组32和拖板34在壳体内位置的相对固定。密码轮组32包括三组相互配合的数字轮321和内套322,内套322套设在中心杆33上,数字轮321套设在内套322上,拖板34实现三组相互配合的数字轮321和内套322之间的间隔设置,且限位使得数字轮321和内套322只能转动而不能沿中心杆33轴向移动。中心杆33靠近按钮2端设有辅助块331,中心杆33上套设有中心杆复位弹簧36,中心杆复位弹簧36一端抵触在辅助块331的一侧断面,另一端抵触在就近的内套322的侧端面。辅助块331和/或按钮2设有辅助斜面100,按压按钮2时,按钮2通过辅助斜面100推动中心杆33移动。连板5的一端套设在辅助块331,按钮2推动中心杆33移动时,中心杆33推动连板5移动实现解锁。按钮2与底盖12之间设有按钮复位弹簧21,按压按钮2时,按钮复位弹簧21产生弹性形变。按钮2暴露在壳体外的端部设有硅胶罩22,硅胶罩22设有摩擦条纹。壳体内还安装有连杆7和连杆复位弹簧8,连杆7用于实现密码组件3上锁时对按钮2的限位。三个数字轮321任意一个不是正确的解锁数字时,数字轮321对应的内套322向下挤压拖板34,拖板34推动连杆7移动,连杆复位弹簧8产生弹性形变,连杆7的限位部71隔档在按钮2下方,使得按钮2无法向下移动;三个数字轮321均是正确的解锁数字时,拖板34失去内套322的挤压力,连杆复位弹簧8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驱动连杆7移动,连杆7移动使得限位部71与按钮2错开,解除对按钮2的限位,可按压按钮2实现解锁。连板5与底盖12之间设有连板复位弹簧500,连板5移动实现解锁时,连板复位弹簧500产生弹性形变。

如图2所示,钥匙组件4包括锁仁41及与锁仁41联动联接的挡板42,挡板42与连板5联动联接。开锁钥匙插入锁仁41带动锁仁41转动,锁仁41带动挡板42转动,挡板42转动推动连板5移动实现解锁。如图1和图2所示,本固定锁还包括安装于壳体的指示块9,指示块9位于钥匙组件4旁。指示块9设有海关开锁显示区域91,锁壳11开设有提示显示窗口111。结合图3和图4所示,指示块9转动连接于壳体,挡板42设有推动部421,挡板42转动时通过推动部421推动指示块9转动,指示块9转动至海关开锁显示区域91对应提示显示窗口111,通过提示显示窗口111观察到海关开锁显示区域91则意味着已经过钥匙开锁。指示块9的海关开锁显示区域91设置显示颜色,显示颜色区别于指示块9的其他地方的颜色,以便于区分显示已开锁和未开锁。显示颜色优选为红色、黄色或绿色等,此外也可在海关开锁显示区域91设置简洁易懂的提示字。为防止指示块9在锁仁41复位后自动复位影响提示作用,底盖12设有弹性舌片121,弹性舌片121包括与底盖12连接的连接端1211和可相对连接端1211产生弹性形变的自由端1212。指示块9转动至海关开锁显示区域91对应提示显示窗口111的过程中,指示块9可挤压弹性舌片121的自由端1212进而越过弹性舌片121的自由端1212,指示块9转动至海关开锁显示区域91对应提示显示窗口111后,弹性舌片121的自由端1212对指示块9限位防止自动复位。指示块9与壳体之间设有指示块复位弹簧900,指示块9转动至海关开锁显示区域91对应提示显示窗口111后,指示块复位弹簧900产生弹性形变。连板5上设有压块51,连板5移动实现解锁时,压块51压住弹性舌片121的自由端1212,使得弹性舌片121下压解除对指示块9的限位。钥匙插入锁仁41解锁时,由于挡板42的推动部421对指示块9也存在限位,使得尽管连板5的压块51压住了弹性舌片121,指示块9也无法转动复位;锁仁41转动复位带动挡板42的推动部421解除对指示块9的限位后,连板5同时移动复位,连板5的压块51脱离弹性舌片121的自由端1212,使得弹性舌片121的自由端1212复位对指示块9进行限位;在通过密码组件3进行解锁时,按压按钮2推动连板5移动实现解锁时,在连板5的压块51压住弹性舌片121的自由端1212时,指示块9受指示块复位弹簧900形变产生的弹力驱动转动复位。

如图4所示,锁钩组件6包括框架61和安装于框架61的两组锁钩组62,每组锁钩组62均包括转动连接于框架61的勾件621、设于框架61与勾件621之间的勾件复位扭簧622、转动连接于框架61的挡块623以及设于挡块623与框架61之间的挡块复位扭簧624,挡块623与勾件621和连板5均联动连接。连板5移动实现解锁时,连板5带动挡块623转动,挡块复位扭簧624产生弹性形变,挡块623转动带动勾件621转动实现解锁,勾件复位扭簧622产生弹性形变。

海关在进行开锁检查时,利用开锁钥匙插入锁仁41带动锁仁41转动,锁仁41转动带动挡板42转动,挡板42转动推动连板5移动,连板5移动推动挡块623转动,挡块623转动带动勾件621转动实现解锁,同时挡板42转动时通过推动部421推动指示块9转动,指示块9转动至海关开锁显示区域91对应提示显示窗口111,通过提示显示窗口111看到海关开锁显示区域91则意味着已经进行了检查,避免多次重复开锁和重复检查。在利用密码组件3进行解锁时,三个数字轮321均输入正确的解锁数字时,连杆7受连杆复位弹簧8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的驱动移动复位,连杆7的限位部71与按钮2错开,按压按钮2,按钮2推动中心杆33移动,中心杆33推动连板5移动,连板5移动推动挡块623转动,挡块623转动带动勾件621转动实现解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