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探测用防碰撞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6906发布日期:2018-12-08 08:3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探测用防碰撞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质探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探测用防碰撞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在对地质探测的过程中很大一部份情况下需要控制智能机器人进行细致探测。

一般的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与外部岩石等坚硬材质产生碰撞,从而对机器人的外部结构造成损伤,从而间接的增加了对机器人的维护成本,并且严重影响机器人对地质探测的工作进度,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机器人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探测用防碰撞的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与外部岩石等坚硬材质产生碰撞,从而对机器人的外部结构造成损伤,从而间接的增加了对机器人的维护成本,并且严重影响机器人对地质探测的工作进度,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探测用防碰撞的机器人,包括防护挡板、缓冲底座和承压面板,所述防护挡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冲撞挡板,且冲撞挡板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丝,所述缓冲底座的上方连接有衔接底座,且缓冲底座位于防护挡板的上方,所述衔接底座的前后两端内部均设置有动力轴,且动力轴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动力传输装置,所述承压面板的上方设置有外包围,且承压面板位于衔接底座的上方,所述外包围的前方设置有距离感应器,且外包围的内部固定有内置基座,所述内置基座的上方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之间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包裹有轴套,且转轴的右侧连接有控制把,所述转轴的前方分别设置有限位轴和活动臂,且限位轴位于活动臂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底座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下层基座,且下层基座的上端内置有复合橡胶层,所述复合橡胶层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承压弹簧,且承压弹簧的上方设置有承压座,所述复合橡胶层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基座。

优选的,所述复合橡胶层的下端表面与下层基座的内部表面之间以及复合橡胶层的上端表面与上层基座的下端表面之间均紧密贴合,且上层基座的上端通过承压弹簧和承压座之间的配合与下层基座相连接,并且上层基座通过承压弹簧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输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履带,且活动履带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且主动轮的前端安装有固定螺母。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以等边三角形轨迹等距分布于主动轮的四周,且活动履带均匀包裹于传动轮的外部,并且主动轮通过固定螺母与动力轴的左右两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包围的下表面与承压面板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外包围、承压面板和内置基座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并且内置基座与支撑块之间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轴分别贯穿于轴套和支撑块的内部,且转轴的右侧与控制把之间为焊接,并且活动臂通过转轴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臂的前端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块的前方设置有照明灯,且照明灯的上方设置有遮光板。

优选的,所述活动臂的前端通过连接块之间的契合以及与固定螺栓之间的配合与照明灯相连接,且照明灯等距分布于连接块的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缓冲底座、下层基座、复合橡胶层、承压弹簧、承压座和上层基座的设置,通过复合橡胶层可以避免上层基座与下层基座内部的直接接触,减少使用过程中两者之间的磨损,并且通过承压弹簧和承压座的设置,可以对上方的操作台面形成缓振效果。

2.通过动力传输装置、活动履带、传动轮、主动轮和固定螺母的设置,依靠主动轮和传动轮之间的啮合传动形成整个装置的移动能力,并且活动履带可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设备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更加良好的抓地力,更加适用于山体凹凸不平道路。

3.通过承压面板、外包围、内置基座和支撑块的设置,承压面板、外包围以及内置基座三者之间的同轴度可以保持整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重心的稳定程度,避免因为重心的偏移导致整个设备的倾斜翻转。

4.通过支撑块、转轴、轴套、控制把和活动臂的设置,转轴的旋转可以带动活动臂的同步旋转,利用控制把和转轴之间的配个对活动臂进行调节、固定,而支撑块可以为上方的活动照明装置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

5.通过活动臂、连接块、固定螺栓、照明灯和遮光板的设置,照明灯可以保持该装置在夜间或光线效果较差的环境中拥有足够的照明,保持对地质探测的进度,并且遮光板在保持光线集中的前提现可以对照明灯进行保护,同时通过活动臂可以改变照明灯的照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侧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动力传输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挡板;2、冲撞挡板;3、固定螺丝;4、缓冲底座;401、下层基座;402、复合橡胶层;403、承压弹簧;404、承压座;405、上层基座;5、衔接底座;6、动力轴;7、动力传输装置;701、活动履带;702、传动轮;703、主动轮;704、固定螺母;8、承压面板;9、外包围;10、距离感应器;11、内置基座;12、支撑块;13、转轴;14、轴套;15、控制把;16、限位轴;17、活动臂;18、连接块;19、固定螺栓;20、照明灯;21、遮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质探测用防碰撞的机器人,包括防护挡板1、缓冲底座4和承压面板8,防护挡板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冲撞挡板2,且冲撞挡板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丝3,缓冲底座4的上方连接有衔接底座5,且缓冲底座4位于防护挡板1的上方,缓冲底座4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下层基座401,且下层基座401的上端内置有复合橡胶层402,复合橡胶层4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承压弹簧403,且承压弹簧403的上方设置有承压座404,复合橡胶层402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基座405,复合橡胶层402的下端表面与下层基座401的内部表面之间以及复合橡胶层402的上端表面与上层基座405的下端表面之间均紧密贴合,且上层基座405的上端通过承压弹簧403和承压座404之间的配合与下层基座401相连接,并且上层基座405通过承压弹簧403构成弹性结构,通过缓冲底座4、下层基座401、复合橡胶层402、承压弹簧403、承压座404和上层基座405的设置,通过复合橡胶层402可以避免上层基座405与下层基座401内部的直接接触,减少使用过程中两者之间的磨损,并且通过承压弹簧403和承压座404的设置,可以对上方的操作台面形成缓振效果,衔接底座5的前后两端内部均设置有动力轴6,且动力轴6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动力传输装置7,动力传输装置7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履带701,且活动履带701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轮702,传动轮702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703,且主动轮703的前端安装有固定螺母704,传动轮702以等边三角形轨迹等距分布于主动轮703的四周,且活动履带701均匀包裹于传动轮702的外部,并且主动轮703通过固定螺母704与动力轴6的左右两端相连接,通过动力传输装置7、活动履带701、传动轮702、主动轮703和固定螺母704的设置,依靠主动轮703和传动轮702之间的啮合传动形成整个装置的移动能力,并且活动履带701可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设备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更加良好的抓地力,更加适用于山体凹凸不平道路,承压面板8的上方设置有外包围9,且承压面板8位于衔接底座5的上方,外包围9的前方设置有距离感应器10,且外包围9的内部固定有内置基座11,外包围9的下表面与承压面板8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外包围9、承压面板8和内置基座11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并且内置基座11与支撑块12之间为一体式结构,通过承压面板8、外包围9、内置基座11和支撑块12的设置,承压面板8、外包围9以及内置基座11三者之间的同轴度可以保持整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重心的稳定程度,避免因为重心的偏移导致整个设备的倾斜翻转,内置基座11的上方连接有支撑块12,且支撑块12之间固定有转轴13,转轴13的外部包裹有轴套14,且转轴13的右侧连接有控制把15,转轴13分别贯穿于轴套14和支撑块12的内部,且转轴13的右侧与控制把15之间为焊接,并且活动臂17通过转轴13构成旋转结构,通过支撑块12、转轴13、轴套14、控制把15和活动臂17的设置,转轴13的旋转可以带动活动臂17的同步旋转,利用控制把15和转轴13之间的配个对活动臂17进行调节、固定,而支撑块12可以为上方的活动照明装置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转轴13的前方分别设置有限位轴16和活动臂17,且限位轴16位于活动臂17的中部,活动臂17的前端固定有连接块18,且连接块18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19,连接块18的前方设置有照明灯20,且照明灯20的上方设置有遮光板21,活动臂17的前端通过连接块18之间的契合以及与固定螺栓19之间的配合与照明灯20相连接,且照明灯20等距分布于连接块18的前端,通过活动臂17、连接块18、固定螺栓19、照明灯20和遮光板21的设置,照明灯20可以保持该装置在夜间或光线效果较差的环境中拥有足够的照明,保持对地质探测的进度,并且遮光板21在保持光线集中的前提现可以对照明灯20进行保护,同时通过活动臂17可以改变照明灯20的照射角度。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地质探测用防碰撞的机器人时,首先整个装置在使用前需要在衔接底座5内部安装相对应的动力输出设备,可以采用5ik40gn-c型电动机,并且通过衔接底座5实现上下结构之间的相连接,其次也可以根据使用者或地址探测的需要安装相对应的监测设备,安装完毕后便可以使用该装置,使用时电动机通过动力轴6带动主动轮703的旋转,从而实现传动轮702和活动履带701的旋转,依靠主动轮703和传动轮702之间的啮合传动形成整个装置的移动能力,并且活动履带701可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设备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更加良好的抓地力,更加适用于山体凹凸不平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依靠距离感应器10进行距离上的定位操作,使该装置更具有可控性,其中距离感应器10采用型号为rs232,照明灯20可以保持该装置在夜间或光线效果较差的环境中拥有足够的照明,保持对地质探测的进度,而在整个装置底部固定的防护挡板1和冲撞挡板2,可以有效的减少该设备在行驶过程中因碰撞受到的损伤,并且防护挡板1和冲撞挡板2的连接方式操作起来也较为简单方便,便于批量生产随时更换,这就是该地质探测用防碰撞的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