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移动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2638发布日期:2019-01-14 19:1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移动底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移动底盘。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的蓬勃发展和人力成本的上升,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极大地替代了人工,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了生产的效率。

现有生产线上,机器人大多以机械手臂的形式进行工件的取放、焊接或者组装,而机械手臂无法移动,限制了使用的范围,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移动底盘,进行机械手臂的承载和移动,提升机械手臂的使用范围。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器人移动底盘,包括:伺服电机、控制器、底盘、支架、顶板、定向轮和转向轮,所述支架设置在底盘上方,所述顶板水平设置在支架的顶部,所述定向轮和转向轮分别设置在底盘下方,所述转向轮上同心设置有被动齿轮,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被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伺服电机的转轴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线性连接进行旋转控制。

其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数个螺纹孔。

其中,所述底盘的外侧面设置有橡胶弹性护套。

其中,所述定向轮的数量为2个,所述转向轮的数量为1个,2个定向轮和1个转向轮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其中,所述定向轮为电动轮,所述控制器与定向轮线性连接,所述底盘中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蓄电池。

其中,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机器人移动底盘,机械手臂可以安装在顶板,利用定向轮驱动底盘移动,带动机械手臂的移动,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向轮的扭转而实现底盘移动过程中的转向,抵达最终的目的地,控制灵活,提升了机械手臂的使用范围,进一步解放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器人移动底盘,包括:伺服电机8、控制器7、底盘1、支架5、顶板3、定向轮6和转向轮10,所述支架5设置在底盘1上方,所述顶板3水平设置在支架5的顶部,所述顶板3上设置有数个螺纹孔4,方便了机械手臂的安装。

所述定向轮6和转向轮10分别设置在底盘1下方,所述定向轮6的数量为2个,所述转向轮10的数量为1个,2个定向轮6和1个转向轮10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稳定性高。

所述转向轮10上同心设置有被动齿轮11,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减速器2,所述减速器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被动齿轮11啮合的主动齿轮9,所述减速器2的输入轴与伺服电机8的转轴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与伺服电机8线性连接进行旋转控制,驱动底盘1的转向,控制灵活。

所述底盘1的外侧面设置有橡胶弹性护套12,橡胶弹性护套12减少了底盘1与外部障碍物碰撞后的损伤,使用更加安全。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与控制器7线性连接的视觉检测装置13,可以对周围的景象进行识别,避免碰撞问题,实现自身的定位,提升移动精度和安全性。

所述定向轮6为电动轮,所述控制器7与定向轮6线性连接,所述底盘1中设置有与控制器7相连接的蓄电池,可以充电,提升底盘1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所述控制器7上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模块,控制器7可以根据既定路线进行移动,还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模块进行路线的更新和实时远程控制,提升使用范围。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移动底盘,其包括:伺服电机、控制器、底盘、支架、顶板、定向轮和转向轮,所述支架设置在底盘上方,所述顶板水平设置在支架的顶部,所述定向轮和转向轮分别设置在底盘下方,所述转向轮上同心设置有被动齿轮,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被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伺服电机的转轴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线性连接进行旋转控制。本发明所述的机器人移动底盘,机械手臂可以安装在顶板,利用定向轮驱动底盘移动,带动机械手臂的移动,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向轮的扭转而实现底盘移动过程中的转向,抵达最终的目的地,控制灵活,提升了机械手臂的使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杨士付;魏玉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海神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30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