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手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2614发布日期:2019-01-14 19:1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手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手臂。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提高,利用机械手臂抓取目标物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攀爬机器人的手臂、分拣物体机器人的手臂等。现有的机器人手臂的腕部关节分布于机械臂末端,造成机器人关节负载过大,整体质量偏重,能量利用率低,且承载能力低。机器人手爪采用关节实时控制的夹持方式,控制复杂,夹持力有限,稳定性差,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机器人手臂,具有结构紧凑、灵活轻巧、承载能力大的手腕结构,以及一个控制简单和具有自锁功能的手爪。

本发明机器人手臂,包括机器人手腕与机器人手抓。

所述机器人手腕包括小臂、驱动机构与腕体。其中,小臂前端安装腕体,腕体为由驱动机构驱动,可实现腕体有绕两个相互垂直方向转动的自由度,进而带动安装于腕体上的手爪运动。本发明中上述驱动机构采用绳驱动方式,使动力输出远离腕体。

所述机器人手爪具有主动手指和从动手指,主动手指和从动手指末端均设计为齿轮结构,相互啮合,由电机驱动,蜗杆与蜗轮轴传动控制主动手指和从动手指间的开闭,实现物体的夹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机器人手臂中,手腕关节采用绳驱动的形式,电机安装位置可以远离手腕末端,机构的有效载荷与自重比高,同时简化了手腕关节的结构,提高了手腕结构的承重性;

2、本发明机器人手臂中,手爪的传动部分采用涡轮蜗杆的传动方式,实现夹持机构的自锁功能,控制简单,在无需动力源的情况下也可保证夹持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器人手臂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器人手臂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中:

1-机器人手腕2-机器人手爪101-小臂

102-第一电机103-第一转向轮104-第二电机

105-第二转向轮106a-第一驱动绳106b-第二驱动绳

106c-第一弹簧106d-第二弹簧106e-调向圆环

106f-转动轴106g-第一腕体轴座106h-第二腕体轴座

201-手板202-第三电机203-蜗杆

204-涡轮轴205-主动手指206-从动手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机器人手臂包括机器人手腕1与机器人手爪2,如图1所示。

所述机器人手腕1包括小臂101、第一电机102、第一转向轮103、第二电机104、第二转向轮105与腕体。其中,小臂101为中空结构,后端连接机械臂,前端安装腕体。小臂101内部空腔中设置第一电机102、第一转向轮103、第二电机104和第二转向轮105,以此减少腕体的质量,使腕体结构简化。

其中,第一电机102与第二电机104一后一前布置,且分别固定于小臂101的两个垂直的侧壁;同时,第一电机102输出轴沿左右方向,第二电机104输出轴垂直于第一电机102输出轴。第一转向轮103通过轮架固定于小臂侧壁,轴线与第一电机102输出轴轴线平行,位于第一电机102输出轴左上方,且与第一电机102输出轴同时相切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转向轮105通过轮架固定于小臂101的侧壁,轴线与第二电机104输出轴轴线平行,位于第二电机102输出轴右上方侧,且与第二电机104输出轴同时相切于同一竖直平面。

所述腕体包括第一驱动绳106a、第二驱动绳106b、第一弹簧106c、第二弹簧106d、调向圆环106e、转动轴106f、第一腕体轴座106g与第二腕体轴座106h。

其中,第一腕体轴座106g与第二腕体轴座106h固定安装于小臂101的前端中部,且第一腕体轴座106g与第二腕体轴座106h的轴孔轴线重合,并沿左右方向。

转动轴106f具有矩形主体,矩形主体周向两个相对侧面上设计有轴线重合的一对轴端a,周向上另两个相对侧面上设计有轴线重合的一对轴端b,且轴端a与轴端b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对轴端a分别与第一腕体轴座106g和第二腕体轴座106h的轴孔间通过轴承连接。一对轴端b用来实现机器人手爪2的连接。

调向圆环106e套于第一腕体轴座106g和第二腕体轴座106h外侧,固定在机器人手爪2上,其径向中心平面的原点位于转动轴106f中轴端a与轴端b轴线构成的平面上。调向圆环106e周向上均匀设计有4个连接位,其中相邻两个连接位作为弹簧连接位,分别用来连接第一弹簧106c与第二弹簧106d;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一端均固定于小臂101前端面上,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弹簧连接位处。调向圆环106e上另两个连接位作为驱动绳连接位,分别用来连接第一驱动绳106a与第二驱动绳106b。

第一驱动绳106a缠绕于第一电机102输出轴上的绕绳槽内,固定端与第一电机102输出轴固定,同时第一驱动绳106a沿上下方向绕过第一转向轮103后,驱动端固定于调向圆环106e上的一个驱动绳连接位处。同样,第二驱动绳106b缠绕于第二电机104输出轴上的绕绳槽内,固定端与第二电机104输出轴固定,同时第二驱动绳106b沿左右方向绕过第二转向轮105后,驱动端固定于调向圆环106e上的另一个驱动绳连接位处。上述第一驱动绳106a与第二驱动绳106b分别由第一电机102与第二电机104拉紧,处于绷紧状态,且均与小臂101轴向平行。在初始状态时,调向圆环106e所在平面与小臂101的轴线垂直,第一弹簧106c和第二弹簧106d为拉伸状态。此时通过第一电机102的输出轴缠绕或输送第一驱动绳106a,拉动调向圆环106e绕转动轴106f的一对轴端a转动,为机器人手腕1的第一个自由度;通过第二电机104的输出轴缠绕或输送第二驱动绳106b,拉动调向圆环绕转动轴106f的一对轴端b转动,为机器人手腕1的第二个自由度。在机器人手爪抓取物体的时候,通过调向圆环106e调节机器人手爪的方向,从而由机器人手爪抓取目标物体。

所述机器人手爪2包括手板201、第三电机202、蜗杆203、涡轮轴204、主动手指205与从动手指206。

其中,手板201为两个,上下对称设置,末端分别固定于调向圆盘106e的上下对称位置上,且两个手板201末端具有轴孔,分别与转动轴106的另一对轴端b间通过轴承连接。两个手板201前端左右两侧通过转轴分别安装有主动手指205和从动手指206,主动手指205和从动手指206末端均设计为齿轮结构,相互啮合。主动手指205和从动手指206相对手板201的中轴镜像对称,共同构成钳型手爪。

上述两个手板201上的主动手指205与从动手指206由第三电机202驱动,蜗杆203与蜗轮轴204传动,实现同步开合运动,进行物体的夹持,且借助涡杆203与涡轮轴204间的自锁性能,使机器人手爪抓紧物体后不会松开。

所述第三电机202、蜗杆203与涡轮轴204均位于两个手板201之间;其中第三电机202与手板201间固定,输出轴沿小臂轴向。蜗杆203同轴固定于第三电机输出轴上。涡轮轴204垂直于第三电机输出轴设置,与蜗杆203啮合,位于两个手板201之间,两端分别与两个手板201上主动手指205的转轴同轴相连。由此通过蜗杆203与蜗轮轴204将动力输出至两个手板201上的主动手指206,进而通过主动手指205与从动手指206间齿轮啮合传动,带动两个手板201上的从动手指206一并运动。

本发明机器人手臂的后端与机械臂之间和安装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输出轴沿小臂轴向方向设置,固定于机械臂上,输出轴固定安装于机器人手臂末端;由此为机器人手腕1增加一个自由度,提高机器人手臂的灵活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