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滑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923发布日期:2018-10-19 22:19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撑,尤其涉及一种重型滑撑。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窗开合的滑撑,由于滑撑结构的限制,无法实现大角度的打开,满足不了通风要求,同时需要对外部扇面清洗时,传统的滑撑结构小角度的开合对外部扇面清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甚至需要将窗体卸下。同时传统的滑撑基本上仅采用自攻螺丝进行安装,而自攻螺丝安装过程中会对窗体型材结构破坏,使扣紧的牙数只有2-3个,连接不稳定可能出现窗体坠落的情况,不够安全。再次传统的滑撑安装不方便,需要事先在窗扇型材和垫片上开定位孔,并在窗框型材上开槽,而且当窗框型材上的槽宽度不一时,就需要更换对应宽度的滑撑,不然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大角度开合、结构稳定安全、安装简单方便的重型滑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型滑撑,包括安装在窗体上的顶杆10和安装在窗框上的底杆20,所述的顶杆10与底杆20之间还设置有巨臂杆30和短悬杆40;顶杆10上设置有第一支点32,底杆20上设置有第二支点31,巨臂杆3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点32和第二支点31上,巨臂杆30通过第二支点31相对底杆20转动,顶杆10通过第一支点32相对巨臂杆30转动;顶杆20上设置有第三支点11,底杆20上设置有第四支点21,短悬杆4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支点11和第四支点21上,短悬杆40通过第四支点21相对底杆20转动,顶杆10通过第三支点11相对短悬杆40转动;转动顶杆10使顶杆10与底杆20之间形成0-89°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杆10上设置有窗体安装限位器12,所述的窗体安装限位器12竖向的设置在顶杆10上,窗体安装限位器12插入至窗体边框的直角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杆10上还设置有末端卡件13,所述的末端卡件13设置在窗体安装限位器12之后,所述的底杆20上设置有卡位凹槽23,顶杆10与底杆20形成0°夹角时,末端卡件13置于卡位凹槽23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杆10、底杆20、巨臂杆30、短悬杆40和卡位凹槽23的材质为均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支点21通过限位装置50固定在底杆20 上,所述的限位装置50的材质为加纤尼龙。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装置50上靠近第二支点31的一侧设置有凸台51,巨臂杆30上设置有抬高位33,顶杆10与底杆20形成0°夹角时抬高位33置于凸台51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杆10上还设置有紧定螺丝14和自攻螺丝安装孔15。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杆20底部还设置有卡扣片24,所述的卡扣片24的其中一端通过第五支点25设置在底杆20上,底杆20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6和第二定位孔27,卡扣片24的另一端择一的置于第一定位孔26或者第二定位孔27内。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重型滑撑,该滑撑的材质几乎全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保证了滑撑结构的稳定。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滑撑结构简单精巧,使窗体的最大开合角度达到89°,方便通风需求,同时也方便清洗窗体外部扇面。第四支点处采用加纤尼龙材质的材料,减少窗体在开合过程中短悬杆与底杆之间的摩擦力,延长滑撑的使用寿命。且在安装过程中采用紧定螺丝和自攻螺丝双重固定,极大提高安全保障。最后,本实用新型的滑撑还设置有卡扣片,使该滑撑可适用欧标体系中的C槽和K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重型滑撑,包括安装在窗体上的顶杆10和安装在窗框上的底杆20,所述的顶杆10与底杆20之间还设置有巨臂杆30和短悬杆40;顶杆10上设置有第一支点32,底杆 20上设置有第二支点31,巨臂杆3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点32 和第二支点31上,巨臂杆30通过第二支点31相对底杆20转动,顶杆10通过第一支点32相对巨臂杆30转动;顶杆20上设置有第三支点11,底杆20上设置有第四支点21,短悬杆4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支点11和第四支点21上,短悬杆40通过第四支点21相对底杆 20转动,顶杆10通过第三支点11相对短悬杆40转动;转动顶杆10 使顶杆10与底杆20之间形成0-89°的夹角。图1中所示的角度是窗体打开到89°时的示意,需要将窗体关闭时,施加一个拉力给窗体,顶杆10是安装在窗体上的,拉动窗体等于施加力给顶杆10,顶杆10在第二支点31的作用下,相对巨臂杆30转动,而这时短悬杆 40与顶杆10之间则通过第三支点11相对转动,迫使巨臂杆30与短悬杆40分别通过第二支点31和第四支点21相对底杆20转动,减少顶杆10与底杆20的角度,达到关窗目的,当顶杆10与底杆20的角度为0°时,顶杆10重合在底杆20上,这时,顶杆10、底杆20、短悬杆40和巨臂杆30均在同一直线上。需要将窗体打开时,施加一个推力给窗体,相关的原件反向运动,达到开窗目的。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杆10上设置有窗体安装限位器12,所述的窗体安装限位器12竖向的设置在顶杆10上,窗体安装限位器12插入至窗体边框的直角内。该种安装方式首先给窗体安装时一个定位,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重新定位增加安装难度,同时也是顶杆10与窗体安装的结构更加稳定,保证安全性能。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杆10上还设置有末端卡件13,所述的末端卡件13设置在窗体安装限位器12之后,所述的底杆20 上设置有卡位凹槽23,顶杆10与底杆20形成0°夹角时,末端卡件 13置于卡位凹槽23内。末端卡件13和卡位凹槽23的配合,使窗体在闭合时减少窗体与窗框之间形成的缝隙,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同时也增加了防盗性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顶杆10、底杆20、巨臂杆30和短悬杆40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材质,保证了材料的强度。同时也限定了限位装置50的材质,限位装置50的材质为加纤尼龙,可以减少短悬杆40与底杆 20之间的摩擦,延长滑撑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装置50上靠近第二支点31 的一侧设置有凸台51,巨臂杆30上设置有抬高位33,顶杆10与底杆20形成0°夹角时抬高位33置于凸台51上。窗体在打开的过程中,由于支撑力主要是由短悬杆40和巨臂杆30提供支撑力,越远离底杆20窗体越会产生下沉,因此为了避免窗体下沉,在巨臂杆30上设置有抬高位33,提高窗体位置,避免窗体开合不顺畅,同时也保证窗体在关闭时不下沉。

实施例6

如图1、2所示,所述的顶杆10上还设置有紧定螺丝14和自攻螺丝安装孔15,本实施例安装过程中中采用紧定螺丝和自攻螺丝双重固定窗体,提高安全保障。

实施例7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杆20底部还设置有卡扣片24,所述的卡扣片24的其中一端通过第五支点25设置在底杆20上,底杆20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6和第二定位孔27,卡扣片24的另一端择一的置于第一定位孔26或者第二定位孔27内。卡扣片24的其中一端固定在第五支点25上且可通过第五支点25转动,另一端择一的置于第一定位孔26或者第二定位孔27内,这样就可以使卡扣片 24可沿底杆20方向调节形成不同的宽度,当需要变窄该宽度时可以将卡扣片24的另一端置于第一定位孔26内,当需要加宽该宽度时可以将卡扣片24的另一端置于第二定位孔27内,使其适用于欧标的C 槽和K槽。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