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2018发布日期:2018-12-07 22:0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盗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盗筒。



背景技术:

在电力、水文监测、水利、环测等领域,存在相当量的设备都是安装于户外,但是,这些户外设备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安全保护装置,导致这些户外设备容易被恶意破坏及盗窃,严重影响使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全保护装置,以对户外设备进行保护,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筒,该防盗筒可对户外设备进行较好的防护,以较大程度地避免户外设备被恶意破坏、盗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筒,包括筒体、筒盖和锁件,所述筒体固定于地面,户外设备设置于所述筒体内部;所述锁件包括锁舌、锁扣和锁体,所述锁舌安装于所述筒盖的下端面,所述锁扣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外壁面,所述锁扣设有沿竖向的通孔,所述锁体设有沿竖向的锁孔;所述防盗筒处于闭合状态,所述锁舌能够插入所述通孔,所述锁舌设有外螺纹,所述锁孔设有内螺纹,所述锁体的转动能够使其拧接于所述锁舌,并进入所述通孔,直至与所述通孔的内壁相抵,以锁紧所述筒盖、所述筒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防盗筒,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可扣合于筒体,以对筒体内部的户外设备进行防护;且筒盖的下端面设有锁舌,该锁舌可插入设于筒体外表面的锁扣,然后可通过锁体与锁舌之间的螺纹配合,不断地拧紧锁体,直至锁体与通孔的内壁相抵接,即可牢靠地锁紧筒盖、筒体,可较大程度地避免户外设备被恶意破坏、盗窃。

可选地,所述通孔为阶梯孔,自上而下所述阶梯孔包括小径孔和大径孔,所述小径孔与所述大径孔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锁体与所述台阶面处于抵接状态时,能够对所述筒盖、所述筒体进行锁紧。

可选地,所述大径孔的高度大于所述锁体。

可选地,所述锁孔包括螺纹段和操作段,所述螺纹段设有所述内螺纹,所述操作段的横截面为非圆形;还包括钥匙,所述钥匙的头部的外形与所述操作段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锁孔包括螺纹段和操作段,所述螺纹段设有所述内螺纹,所述操作段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操作段的内壁设有沿周向的环槽,所述环槽的侧壁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锁杆;还包括钥匙,所述钥匙的头部能够伸入所述操作段,并与所述锁杆沿周向相抵,操作所述钥匙能够使得所述锁体转动。

可选地,所述钥匙的头部铰接有锁匙,所述钥匙与所述锁体处于插接状态,所述环槽的顶壁能够与所述锁匙相抵,并迫使所述锁匙绕其与所述头部的铰接点转动,直至所述锁匙横置于所述环槽;所述钥匙的转动能够使得所述锁匙与所述锁杆沿周向相抵。

可选地,所述钥匙还包括尾部,所述头部远离所述尾部的端面设有沿径向的横槽,所述锁匙铰接于所述横槽内。

可选地,所述锁孔包括螺纹段和操作段,所述螺纹段设有所述内螺纹,所述操作段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操作段的内壁设有沿周向的弧形槽;还包括钥匙,所述钥匙的头部能够伸入所述操作段,并与所述弧形槽的端壁沿周向相抵,操作所述钥匙能够使得所述锁体转动。

可选地,所述锁件为不锈钢材质。

可选地,所述筒体通过设于所述筒体内部的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防盗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筒体;

2筒盖;

3锁舌;

4锁扣、41通孔、411小径孔、412大径孔、413台阶面;

5锁体、51锁孔、511螺纹段、512操作段、512a环槽、512b锁杆;

6钥匙、61头部、62尾部、63锁匙、64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防盗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筒,包括筒体1和筒盖2,筒体1固定于地面。具体来说,可以在铺设地面时直接将筒体1埋入地面;或者,也可以通过设于筒体1内部的地脚螺栓与地面进行固定,由于地脚螺栓设于筒体1内,需要先打开筒盖2,才能够对该地脚螺栓进行操作,可较大程度地避免防盗筒1直接被整体搬走的情形。筒体1可以设有底板,也可以不设置底板,当不设置时,地面即相当于底板,户外设备可直接放置于地面上。筒盖2设于筒体1的上端部,具体可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于筒体1,以便于防盗筒的打开和关闭,处于关闭状态时,筒盖2可以扣合于筒体1的上部开口,以对设于筒体1内部的户外设备进行防护,基本可阻挡雨水、灰尘等对户外设备的侵蚀。

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该户外设备的种类及结构,具体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防盗筒的应用领域有关,若应用于电力领域,则该户外设备可以为小型的变压站等,而如果应用于水文监测领域,则该户外设备可以为水文监测仪等。

换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该防盗筒的应用领域,只要该领域存在安装于户外的设备,且该设备存在被盗窃及恶意损坏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防盗筒即可适用。事实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防盗筒也可以应用于室内某些设备的存放,具体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定。

在具体的方案中,筒体1与筒盖2之间还设有锁件,该锁件包括锁舌 3、锁扣4和锁体5,锁舌3安装于筒盖2的下端面,锁扣4安装于筒体1 的外壁面,锁扣4设有沿竖向的通孔41,锁体5设有沿竖向的锁孔51。可以理解,上述“竖向”的描述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垂直方向,只要大致为垂直方向即可,也可以与竖直方向呈现一定的角度,只要能够实现下述的效果。当防盗筒处于闭合状态时,锁舌3能够插入通孔41,锁舌3设有外螺纹,锁孔51设有内螺纹,转动锁体5,能够使得锁体5拧接于锁舌3,并进入通孔41,直至与通孔41的内壁相抵,即可牢靠地锁紧筒盖2、筒体1,从而可较大程度地避免户外设备被恶意破坏、盗窃。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该锁件的使用数量,在实际使用中,该锁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此时,锁件可以设置于筒体1和筒盖2 铰接处的相对端,以图1为视角,筒盖2的左端与筒体1铰接,锁件即可设置于筒体1、筒盖2的右端,以保证筒体1、筒盖2的锁紧效果;该锁件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各锁件可以沿周向间隔设置,以实现筒盖2周向多个位置与筒体1的锁紧,且在这种情形下,筒盖2可以仅通过锁件与筒体 1相连,即筒盖2与筒体1之间也可以不设置铰接端,当处于打开状态时,筒盖2可以整体从筒体1上挪开。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挂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防盗筒,其锁件属于暗锁,且其锁面朝下,锁体5自下而上逐渐拧紧于锁舌3。如此设置,一方面,可减轻雨水、灰尘等对锁件侵蚀,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锁件锈蚀;另一方面,在不熟悉该锁件结构的情况下,外人面对该防盗筒无从下手,甚至找不到锁件的具体设置位置,有利于提高该防盗筒的防盗性能,以对户外设备进行更好地保护。此外,该锁件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以与防盗筒一体设置,制造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使用。

在生产时,为进一步地降低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锁件锈蚀,上述描述中所涉及锁件的各结构部件,如锁舌3、锁扣4及锁体5等,均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以提高锁件的抗氧化、抗腐蚀能力。

需要指出,上述关于锁件具体用材的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描述,并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防盗筒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上述锁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或者方法进行制备,例如,该锁件也可以采用电镀防锈漆、电镀陶瓷或者电镀防锈涂层等方法进行制备。

如图2所示,设于锁扣4的通孔41具体可以为阶梯孔,自上而下该阶梯孔可以包括小径孔411和大径孔412,防盗筒处于闭合状态时,锁舌3 能够自小径孔411插入,并伸入大径孔412中。小径孔411与大径孔412 之间可形成台阶面413,在不断拧紧锁体5的过程中,若锁体5与台阶面 413相抵接,即表示锁体5已经安装到位,此时,即可对筒盖2及筒体1 进行锁紧。

进一步地,在锁体5与台阶面413相抵接时,锁体5可以完全陷入大径孔412中,即大径孔412的高度可以大于或等于锁体5。采用这种结构,在没有特定解锁工具的前提下,外人无法直接通过手对锁体5进行拧转,可保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防盗筒的防盗性能。

更进一步地,大径孔412的高度可以比锁体5的高度大10mm以上,如此,当锁体5拧紧于大径孔412时,锁体5可以深陷大径孔412内部,在不了解具体结构的情况下,外人甚至难以发现该锁体5,更遑论采用特定解锁工具进行开锁,可更大程度地提高该防盗筒的防盗性能。

如图3所示,锁体5的锁孔51可以包括螺纹段511和操作段512,螺纹段511可以设有内螺纹,用于和锁舌3、锁扣4相配合,以锁紧筒盖2 和筒体1,操作段512则可与钥匙6相配合,以便对锁体5进行拧紧及拧松操作。

操作段512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同样地,钥匙6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与之相适配,以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从三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出发,对操作段512及钥匙6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操作段512的横截面可以为非圆形,例如,可以为椭圆形、四边形或者六边形等,相应地,钥匙6的头部61的横截面也可以为椭圆形、四边形或者六边形等,以与操作段512相适配。实际上,在该实施方式中,钥匙6相当于内角扳手。

如此设置,当钥匙6的头部61与操作段512处于插接状态时,转动钥匙6,可使得头部61的外壁面与操作段512的内壁面沿周向相抵接,若继续转动钥匙6,即可实现锁体5的转动,从而锁紧或解锁筒盖2和筒体1。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操作段512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此时,若直接将钥匙6插入该操作段512中,钥匙6与锁体5之间不存在沿周向相抵接的位置,钥匙6无法对锁体5进行转动。

针对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可在操作段512的内壁设置沿周向的环槽 512a,如图3所示,该环槽512a由顶壁、底壁及侧壁围合而成,其侧壁可以设置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锁杆512b。具体来说,该锁杆512b可以与环槽 512a及锁体5一体形成;或者,也可以先加工环槽512a,然后在锁体5 的周壁开设沿径向的安装孔,可以理解,安装孔与环槽512a加工的先后顺序可以改变,实际上,若锁体5为铸件,二者也可以同时形成,该安装孔可以连通环槽512a,进而可将锁杆512b自外部插接于该安装孔中,并使得锁杆512b可以自环槽512a侧壁沿径向向内伸出,最后再采用盖板等对锁体5外壁面的安装孔进行遮挡、封堵,也可以获得自环槽512a侧壁沿径向向内伸出的锁杆512b。实际上,该操作段512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阶梯孔,自上而下,该阶梯孔包括大径孔段和小径孔段,该大径孔段与螺纹段511 邻接,其就相当于前述的环槽512a。

当钥匙6伸入操作段512中时,钥匙6的头部61与锁杆512b沿周向相抵,如此,转动钥匙6,即可驱使锁体5转动,以完成锁体5的拧紧、拧松操作。

具体地,如图4所示,钥匙6可以包括头部61和尾部62,其尾部62 可以设置沿径向延伸的操作杆64,通过人手或者其他工具驱动操作杆64 可方便地对钥匙6进行转动。钥匙6的头部61可以铰接有锁匙63,结合图3,当钥匙6向操作段512中伸入时,环槽512a的顶壁能够与锁匙63 相抵,并对锁匙63产生抵接力,以迫使锁匙63转动,直至锁匙63能够横置于环槽512a。此时,转动钥匙6,即可使得锁匙63与锁杆512b沿周向抵接,如继续转动钥匙6,即可驱使锁体5转动。

需要指出,在驱使钥匙6向操作段512插入时,应当提前拨动一下锁匙63,以驱使锁匙63绕其与头部61的铰接点预先转动一个角度,使得锁匙63的轴向与竖向可以呈现夹角,如图4中所示,此时,锁匙63更容易与环槽512a的顶壁相抵接,且环槽512a对锁匙63所产生的抵接力更容易迫使锁匙63绕其与头部61的铰接点继续转动,以使得锁匙63最终能够横置于环槽512a中。

在使用时,如果出现钥匙6的头部61只插入锁孔51一小部分就不能继续插入的情形(与正常使用时的插入深度存在明显差异),可沿轴向转动钥匙6,以避免出现锁匙63远离头部61的一端与锁杆512b远离环槽512a 侧壁的一端(即锁杆512b的内端)直接相抵的情形。

更为具体地,头部61远离尾部62的端面,反映于附图4即头部61 的上端面,设有沿径向的横槽,锁匙63可以铰接于该横槽中。在使用时,该横槽既是锁匙63的容置槽,也是导向槽,当环槽512a的顶壁对锁匙63 产生沿向下的抵接力时,该横槽的设置可以导引锁匙63的转动方向,以较大程度地避免锁匙63转动过程的卡滞现象。

第三种实施方式中锁体5及钥匙6的结构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相类似,其区别在于,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操作段512的内壁可以设有沿周向的弧形槽,该弧形槽内无需设置锁匙63,其端壁即相当于锁匙63。

当钥匙6的头部61伸入操作段512时,弧形槽的顶壁可与锁匙63相抵,并对锁匙63产生抵接力,以迫使锁匙63转动,直至锁匙63能够横置于弧形槽中。此时,转动钥匙6,即可使得锁匙63与弧形槽的端壁相抵,进而推动锁体5转动。

比较而言,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锁体5及钥匙6 的结构最为简单,制造及使用成本也最低。第二种、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涉及锁体5、钥匙6的结构则相对复杂,但防盗性能更好,如果没有相应的钥匙6,外人很难通过其他工具打开锁件,可对防盗筒内的户外设备形成更好的保护,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方案。

进一步地比较,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钥匙6在使用时,需要适当地沿轴向转动钥匙6,以调整锁匙63的朝向,使得锁匙63在进入锁孔51时能够准确地与弧形槽的顶壁相抵接,而如果钥匙6的朝向不对,锁匙63即不能横置于弧形槽中,也就不能够实现锁体5的转动,相对而言,防盗系数更高;而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钥匙6的使用则更为简便,只要在使用前稍微拨动锁匙63,使得锁匙63的轴向与竖向呈现夹角(如图4所示),然后将钥匙6插入锁孔51,基本即可保证锁匙63与环槽512a的顶壁抵接,进而使得锁匙63横置于环槽512a中,然后即可对锁体5进行操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