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扣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6518发布日期:2018-11-09 21:0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扣子锁。



背景技术:

扣锁是一种常用的锁具,其用途十分广泛。传统的扣锁包括扣体和锁体两部分,所述扣体和锁体分别固定于两不同物体(如箱子的箱盖和箱体)的板面,以将所述两不同物体扣锁固定。现有扣锁大多还采用五金锁扣另加锁匙锁或机械密码锁方式进行加固防盗锁定,较为繁琐且比较机械化,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智能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扣子锁,其采用了电机及控制主板实现智能电子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扣子锁,包括锁体外壳、锁钩、电机驱动控制单元、锁杆和五金推板,所述锁钩设有安全带孔和锁杆卡位孔;所述锁体外壳包括主体壳和后盖,后盖上设有卡槽用于安装五金推板;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设于主体壳内,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由减速电机、马达杆、控制电路板组成,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检测开关A、检测开关B、检测开关C,控制电路板连接一电源,电源设于主体壳的底部;所述主体壳设有用于插接锁钩的锁钩孔,锁钩孔底部装有压块和弹簧C;主体壳设有锁杆孔用于安装锁杆,锁杆孔装有弹力防水硅胶和硅胶垫片,锁杆穿过弹力防水硅胶和锁杆孔至锁钩孔内,锁杆后面装有安装弹簧B的弹簧孔,弹簧B的另一端设于后盖,当主体壳和后盖组合后,弹簧B会把锁杆顶到锁杆孔内;把锁钩插入主体壳的锁钩孔内,锁杆会卡住锁钩上的锁杆孔内实现上锁。

所述减速电机的转轴头部连接马达杆,马达轴带动马达杆上下运动;所述锁钩插入到主体壳上的锁钩孔,当锁钩滑到锁杆位置时,由于锁杆后面装有弹簧B会把锁杆往锁钩孔内顶出,锁钩把锁杆顶往主体内部收缩,此时锁杆位置压到焊接在控制电路板上的检测开关B,当锁钩上的锁杆卡位孔滑动到锁杆位时,弹簧B把锁杆往锁钩孔方向顶,把锁杆卡在锁钩的锁杆卡位孔内,此时锁钩位置把装有弹簧C的压块压到焊接在控制电路板上的检测开关C,控制电路板检测到检测开关B和检测开关C的变化,控制电路板启动减速电机带动马达杆往锁杆方向转,当马达杆转到检测开关A位置时,电子控制器停止减速电机转动,此时马达杆刚好压住锁杆,而锁杆也卡住锁钩,令锁钩不能拔出来,起到上锁作用。

进一步所述主体壳上设有两个小出水孔,所述电源设于主体壳的底部,主体壳的底部设有电池安装腔和电池腔密封盖。

进一步所述锁体后盖设有自锁作用的滑钮件、弹簧A、垫片,卡槽;安装时,五金推板插到后盖卡槽,通过滑钮件锁住五金推板固定锁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方案设计的扣子锁,突破传统的钥匙开锁的机械机构,机械机构需要较多的组件,不易生产及组装,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本方案设计的扣子锁,开锁是通过控制电路板的蓝牙连接手机,通过手机发出控制指令至锁体的单片机控制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转动带动马达杆作后退运动离开压住锁杆位置,由于锁杆没有被马达杆压住恢复前后移动轨迹能力,可以手动把锁钩拔出来,起到开锁的作用。另外,通过上锁,上锁检测电路,当上锁后电路控制器将上锁状态反馈至手机实现智能控制。控制电路板集成的蓝牙电路、单片机电机控制电路、检测电路均为现有技术背景下的应用,所以本文并没有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壳结构内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A截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B-B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附图1-6,一种智能扣子锁,包括锁体外壳、锁钩1、电机驱动控制单元、锁杆18和五金推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1设有安全带孔101和锁杆卡位孔102;所述锁体外壳包括主体壳3和后盖7,后盖7上设有卡槽用于安装五金推板8;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设于主体壳3内,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由减速电机4、马达杆5、控制电路板组成,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检测开关A6、检测开关B12、检测开关C14,控制电路板13连接一电源,电源设于主体壳3的底部;所述主体壳3设有用于插接锁钩1的锁钩孔22,锁钩孔22底部装有压块2和弹簧C20;主体壳3设有锁杆孔24用于安装锁杆18,锁杆孔装有弹力防水硅胶19和硅胶垫片16,锁杆18穿过弹力防水硅胶19和锁杆孔24至锁钩孔22内,锁杆18后面装有安装弹簧B17的弹簧孔,弹簧B17的另一端设于后盖7,当主体壳3和后盖7组合后,弹簧B17会把锁杆18顶到锁杆孔内;把锁钩插入主体壳的锁钩孔内,锁杆会卡住锁钩上的锁杆孔内实现上锁。

所述减速电机4的转轴头部连接马达杆5,马达轴带动马达杆5上下运动;所述锁钩1插入到主体壳3上的锁钩孔22,当锁钩1滑到锁杆18位置时,由于锁杆18后面装有弹簧B17会把锁杆18往锁杆孔24内顶出,锁钩1把锁杆18顶往主体壳3内部收缩,此时锁杆1位置压到焊接在控制电路板13上的检测开关B12,当锁钩1上的锁杆卡位孔102滑动到锁杆18位时,弹簧B17把锁杆18往锁杆孔24方向顶,把锁杆18卡在锁钩1的锁杆卡位孔102内,此时锁钩1位置把装有弹簧C20的压块2压到焊接在控制电路板13上的检测开关C14,控制电路板13检测到检测开关B12和检测开关C14的变化,控制电路板13启动减速电机4带动马达杆5往锁杆18方向转,当马达杆5转到检测开关A6位置时,控制电路板13停止减速电机转动,此时马达杆5刚好压住锁杆18,而锁杆18也卡住锁钩1,令锁钩1不能拔出来,起到上锁作用。

进一步所述主体壳3上设有两个小出水孔301,所述电源设于主体壳3的底部,主体壳3的底部设有电池安装腔25和电池腔密封盖15。

进一步所述后盖7的卡槽设有自锁作用的滑钮件9、弹簧A10、垫片11,安装时,五金推板8插到后盖7的卡槽,通过滑钮件9锁住五金推板8固定锁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而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