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837发布日期:2018-12-14 23:06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是指数码轮式机械密码锁。



背景技术:

在旅行箱包中,一般都装有密码锁。有装常规的密码锁,也有装同时具有钥匙锁组件和密码锁组件的TSA认证的便于通关的海关锁。密码锁主要由芯杆、调码轮、数码轮及锁机等组件构成。调码轮套在芯杆外,密码轮套在调码轮外。芯杆的主体部分是非圆形截面,调码轮的套孔也设成与前者形状匹配的非圆形孔,而芯杆的在正常状态下正对调码轮的那截设成允许调码轮自由转动的圆形截面。正常状态下,密码轮和调码轮是同步转动的,转动密码轮的同时调码轮转动,当转动至正确密码时调码轮的套孔刚好转至与芯杆形状吻合,也就是说调码轮和芯杆在轴向上没有干涉阻挡,此时可推动芯杆移动,进而解锁由芯杆锁控的锁机,密码锁处于开锁状态;而当数码轮是非正确密码时,调码轮的套孔是转为与芯杆形状周向错开,也就是说调码轮和芯杆在轴向上形成干涉阻挡,此时无法推动芯杆,把锁机锁死,密码锁处于上锁状态。而需要重新设置密码时,在开锁状态下,移动调码轮,使调码轮与数码轮分离,此时数码轮可自由转动,转动数码轮至设定的密码后,松开调码轮,调码轮反向移动复位,与数码轮重新啮合同步连接,密码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目前,这种密码锁的调码方式都是设成在锁体的侧端按推调码轮,用户在设置密码时非常不便。而且调码轮的复位大都是采用了弹簧复位,在有限的空间内需要设计弹簧的安装结构,无形中增加了设计和装配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设置密码的密码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密码锁,包括有芯杆、套在芯杆外的调码轮、套在调码轮外的数码轮、受控于芯杆的锁机滑座、设在芯杆与调码轮之间保持调码轮于锁控位置的第一弹簧、以及保持锁机滑块上锁位置的第二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于芯杆往复移动的调码块,调码块与调码轮之间设成当调码移动调码块后驱使调码轮移至调码位置,且调码块与芯杆之间设成开锁方向移动芯杆后驱使调码块移动复位。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锁机滑座与调码块之间设成当调码块移至调码位置时锁机滑座卡挡调码块阻挡调码块移动复位。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调码块形成有阻挡调码块移动复位的倒齿,锁机滑座形成有卡挡倒齿的横挡。

在上述基础上,设一按钮,按钮与芯杆抵接,且芯杆与锁机滑座抵接。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调码块设在芯杆的开锁方向端,调码块与调码轮之间设有隔座,且调码块与芯杆以及隔座之间均设成斜面配合,其中调码块与芯杆的对接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锁机滑座形成有锁舌。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密码锁用于海关锁。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对于箱包的密码锁,其密码锁一般是横置在锁壳内,亦即是密码锁的芯杆横置在锁壳内。而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的调码块是设成横向于芯杆往复移动,这样将调码块设在锁壳的面板上,直接在面板侧操作调码块,是的用户设置密码非常方便。由于调码块的复位是通过推动芯杆来驱使调码块复位,取消了传统的需要弹簧复位,使得密码锁的结构更加简单,有效降低了设计和装配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的海关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锁扣为打开状态);

图2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的海关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锁扣为锁上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密码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码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以采用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的海关锁举例说明。相对于密码锁,海关锁只是在密码锁的基础上加装了可用海关专用钥匙打开的钥匙锁组件,当中的密码锁组件结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

如图1-4所示,一种密码锁,包括有芯杆1、套在芯杆1外的调码轮2、套在调码轮2外的数码轮3、受控于芯杆1的锁机滑座4、设在芯杆1与调码轮2之间保持调码轮2于锁控位置的第一弹簧5、以及保持锁机滑块4上锁位置的第二弹簧6。还包括横向于芯杆1往复移动的调码块7,调码块7与调码轮2之间设成当调码移动调码块7后驱使调码轮2移至调码位置,且调码块2与芯杆1之间设成开锁方向移动芯杆1后驱使调码块2移动复位。该密码锁采用常规的横置式布局,将密码锁组件横置在锁壳8内。亦即是芯杆1是横着安置在锁壳8内。一般地,箱包的密码锁都是设置三位密码,三套调码轮2和数码轮3是沿着芯杆1的轴向布设,这样数码轮3的轮面就会露出锁壳8面板表面,以便于使用者操作。可以知晓的是,调码轮2在芯杆1的其它主体部分只能轴向移动而不能转动的,只有在正常使用状态时其所在位置的那截芯杆1设成可容其自由转动,而该位置也即是调码轮2的锁控位置。因此,调码轮2只有转动至与芯杆1主体部分的截面完全吻合的这个位置才能相对芯杆1轴向移动,亦即是开锁位置;而转动其它位置都是与芯杆1主体部分的截面不吻合的,在轴向上和芯杆1形成干涉阻挡,无法相对轴向移动,亦即是上锁位置。而且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调码轮2是与数码轮3通过键槽同步连接的,数码轮3的套孔内壁布设有对应每一个数字的凹槽,调码轮2的外壁则设置凸键2.1。调码轮2与数码轮3键槽连接后两者同步转动,而调码轮2与数码轮3键槽分离后数码轮3可自由转动。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调码块7是横向于芯杆1设置,这样调码块7就可设成露出锁壳8面板表面,以便于使用者操作。设置密码时,使用者用原密码转动数码轮3带动调码轮2转动至开锁位置,使密码锁处于开锁状态,接着就可在面板上按下调码块7,调码块7驱使调码轮2轴向移动与数码轮3键槽分离,亦即是调码轮2移至调码位置,调码轮2无法转动,然后就可转动数码轮3来设定密码。设置好密码后,沿开锁方向推动芯杆1,芯杆1就可驱使调码块7反向移动复位。调码块7复位后,失去调码块7驱使的调码轮2在第一弹簧5作用下复位至锁控位置,与数码轮3同步连接,密码锁又重新处于正常实用状态。密码锁在开锁状态下,推动芯杆1可驱动锁机滑座4移动至开锁位置,进行开锁动作;松开芯杆1后,锁机滑座4在第二弹簧6的作用下往回移动复位。

为防止按下的调码块7在调码时移动复位,所述锁机滑座4与调码块7之间设成当调码块7移至调码位置时锁机滑座4卡挡调码块7阻挡调码块7移动复位。具体的,所述调码块7形成有阻挡调码块7移动复位的倒齿7.1,锁机滑座4形成有卡挡倒齿7.1的横挡4.1。按下调码块7后,当调码块7的倒齿7.1碰到锁机滑座4的横挡4.1后会推动锁机滑座4偏移,容许倒齿7.1越过横挡4.1后,锁机滑座4在第二弹簧6的作用下往回移动复位,横挡4.1卡挡住倒齿7.1,使调码块7无法上移复位,此时使用者就可进行调码操作。设定好密码后,开锁方向推动芯杆1,芯杆1先驱使锁机滑座4偏移,解除对倒齿7.1的卡挡,芯杆1继续移动驱使调码块7上移复位。

为便于使用者操作密码锁,本实用新型设置一按钮9,按钮9与芯杆1抵接,且芯杆1与锁机滑座4抵接。按钮9是驱使芯杆1动作的,因此将按钮9设置在芯杆1的与开锁方向相反的那端。具体的,可在芯杆1的端部形成端板1.1,端板的外侧与按钮9抵接,内侧与锁机滑座4抵接。这样按动按钮9就可驱使芯杆1和锁机滑座4同时动作,而调码时调码块7驱使的锁机滑座4的偏移动作不会干涉到芯杆1。

为了使得密码锁的结构更加合理,所述调码块7设在芯杆1的开锁方向端,调码块7与调码轮2设有隔座10,且调码块7与芯杆1以及隔座10之间均设成斜面配合,其中调码块7与芯杆1的对接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具体的,调码块7和隔座10均设成可容芯杆1穿过的中空的座体,两座体两侧之间设成斜面相抵,调码块7中空的内顶与芯杆1设成斜面相对,且对接面之间的间距设成当按下调码块7后两对接面才可相抵。

通常,锁机滑座4是执行上锁和开锁动作的,可直接在锁机滑座4形成锁舌4.2,锁舌4.2与锁扣等部件配合完成上锁和开锁动作。

该密码锁不但可作为单独使用的密码锁,也可装配在海关锁中。比如本实施例中的海关锁,具有两锁扣11、12,锁扣11固定在其中一侧箱体,锁扣12固定在另一侧箱体,且锁扣12通过连杆架13与锁壳8铰接,使得锁扣12与锁壳8之间可折叠,打开后锁扣12可锁壳8均与连杆架13呈直角,并安装保持打开趋势的弹簧。其中锁扣11与锁壳8扣接,锁扣12与锁机滑座4的锁舌4.2扣接。上锁时,合上两侧的箱体,先将锁壳8与锁扣11扣接,然后按下锁体,使锁壳8向着锁扣12折叠,直至锁扣12与锁舌4.2扣接,这样就可把锁体所在两锁扣之间,从而把两侧箱体锁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