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机车龙头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260发布日期:2019-02-01 20:25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安全型机车龙头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型机车龙头锁。



背景技术:

机车为电动车及摩托车的统称。其主要是为了保证电动车或摩托车停放后的防盗性。即当电动车或摩托车停放后对其龙头实施锁定,防止不法份子对电动车或摩托车实施盗窃。

传统的机车龙头锁主要由锁体、设于锁体内的锁舌及与锁体连接并对锁舌实施驱动促使锁舌对龙头实施锁定或解锁的电机组成。

电机则通过按钮或其它触碰方式实施驱动。当机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如若驾驶员触碰到按钮时,则电机则会对锁舌实施驱动,促使锁舌对龙头实施锁定。此类情况发生后,轻则导致翻车,重责会导致车毁人亡。因此,目前龙头锁的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安全、结构简单的安全型机车龙头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机车龙头锁,包括有锁体、设于锁体内的锁舌及与锁体连接并对锁舌实施驱动促使锁舌延伸至锁体外或回复至锁体内的电机,电机与锁舌之间设有联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体内设有控制电机启停的电路板及与锁舌锁定或解锁且受外力驱动的限位组件,电路板与限位组件及锁舌之间分别设有感应机车龙头位置的位置感应组件、锁舌锁定及解锁感应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锁体内设置可对锁舌实施限位的限位组件,当机车停车及熄火后,将机体的龙头与车体实施倾斜,机车的龙头可对限位组件实施抵触,促使限位组件得到外力驱动;限位组件受到驱动后处于锁体内滑移,直至限位组件与电路板上的位置感应组件实施触碰或感应,电路板将该信号发送给电机,促使电机启动,电机启动后通过联动组件对锁舌实施驱动,促使锁舌对龙头实施锁定,当完成锁定后,锁舌与锁舌锁定感应组件触碰或感应,电路板将停机信号发送给电机,促使电机停止;当对龙头实施解锁时,电机驱动锁舌,锁舌完全延伸至锁体内且与龙头分离后,锁舌与锁舌解锁感应组件触碰或感应,电路板将该信号发送给电机,促使电机再次停机。上述设置使用安全。当驾驶者勿碰到用于锁定的锁定按钮时,如若龙头与机车没有处于锁定位置,则电机无法启动,锁舌也无法对龙头实施锁定,因此,提高了该龙头锁的安全性,防止机车在行驶过程中龙头锁实施锁定,并且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限位组件包括有与锁舌呈交错设置且可处于锁体内往复滑移的限位杆,限位杆的轴向任意一端端为可受外力驱动的驱动端,限位杆上设有与锁舌抵触或分离的限位件,锁舌相对于与联动组件联动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与限位件抵触或分离的限位条;所述的限位件包括有设于限位杆上的限位块,限位块的中部开设有解锁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未对龙头实施锁定时,限位杆的限位块对锁舌的限位条实施抵触,锁舌无法处于锁体内移动,因此无法延伸至锁体外;当需要对龙头实施锁定时,机体龙头与车体倾斜,龙头对限位杆的其中一个驱动端实施抵触,促使限位杆的另一驱动端朝向锁体外移动,移动至一定程度,限位杆上限位块的解锁槽与锁舌的限位条对应,促使锁舌失去限位,当电机通过联动组件驱动锁舌时,锁舌便可延伸至锁体外对龙头实施锁定。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联动性稳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联动组件包括有套设于电机的电机轴上的传动小齿轮、与传动小齿轮啮合的传动大齿轮、与传动大齿轮联动的输出小齿轮及与该输出小齿轮啮合的联动盘,联动盘的轴向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与输出小齿轮啮合的齿纹,联动盘朝向锁舌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弧状的渐变凸轮槽,锁舌上设有可处于该渐变凸轮槽内滑移促使锁舌延伸至锁体外实施锁定或回复至锁体内解锁的凸轮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联动性好,且便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位置感应组件、锁舌锁定及解锁感应组件分别包括有设于电路板上可与锁舌及限位组件联动的继电开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加工及装配方便,而且成本低廉,感应的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锁体包括有依此由上至下设置的联动组件外壳、锁舌安装座、限位组件安装座及底座,电机固设于联动组件外壳上,锁舌安装座上开设有供锁舌安装及滑动的导向通道,其侧壁上开设有与导向通道导通且供锁舌延伸至锁体外的锁孔,限位组件安装座上设有供限位组件滑移导向的滑动槽,所述的电路板设于底座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装配方便,使锁舌、限位组件及电路板皆可得到稳定的安装,同时保证锁舌、限位组件在滑移时的导向,使其可按照预定的方向实施移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及联动组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舌安装座及锁舌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安装座及限位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联动盘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所示的一种安全型机车龙头锁,包括有锁体1、设于锁体1内的锁舌2及与锁体1连接并对锁舌2实施驱动促使锁舌2延伸至锁体1外或回复至锁体1内的电机3,电机3与锁舌2之间设有联动组件4,锁体1内设有控制电机3启停的电路板5及与锁舌2锁定或解锁且受外力驱动的限位组件6,电路板5与限位组件6及锁舌2之间分别设有感应机车龙头位置的位置感应组件、锁舌锁定及解锁感应组件。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锁体1内设置可对锁舌2实施限位的限位组件6,当机车停车及熄火后,将机体的龙头与车体实施倾斜,机车的龙头可对限位组件6实施抵触,促使限位组件6得到外力驱动;限位组件6受到驱动后处于锁体1内滑移,直至限位组件6与电路板5上的位置感应组件实施触碰或感应,电路板5将该信号发送给电机3,促使电机3启动,电机3启动后通过联动组件4对锁舌2实施驱动,促使锁舌2对龙头实施锁定,当完成锁定后,锁舌2与锁舌锁定感应组件触碰或感应,电路板5将停机信号发送给电机3,促使电机3停止;当对龙头实施解锁时,电机3驱动锁舌2,锁舌2完全延伸至锁体1内且与龙头分离后,锁舌2与锁舌解锁感应组件触碰或感应,电路板5将该信号发送给电机3,促使电机3再次停机。上述设置使用安全。当驾驶者勿碰到用于锁定的锁定按钮时,如若龙头与机车没有处于锁定位置,则电机3无法启动,锁舌2也无法对龙头实施锁定,因此,提高了该龙头锁的安全性,防止机车在行驶过程中龙头锁实施锁定,并且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较为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组件6包括有与锁舌2呈交错设置且可处于锁体1内往复滑移的限位杆61,限位杆61的轴向两端分别为可受外力驱动的驱动端611(限位杆61的驱动端也可为轴向的任意一端),限位杆61的两驱动端611之间具有与锁舌2抵触或分离的限位件,锁舌2相对于与联动组件4联动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与限位件抵触或分离的限位条21;限位件包括有设于限位杆61上的限位块612,限位块612的中部开设有解锁槽613。当未对龙头实施锁定时,限位杆61的限位块612对锁舌2的限位条21实施抵触,锁舌2无法处于锁体1内移动,因此无法延伸至锁体1外;当需要对龙头实施锁定时,机体龙头与车体倾斜,龙头对限位杆61的其中一个驱动端611实施抵触,促使限位杆61的另一驱动端611朝向锁体1外移动,移动至一定程度,限位杆61上限位块612的解锁槽613与锁舌2的限位条对应,促使锁舌2失去限位,当电机1通过联动组件4驱动锁舌时,锁舌2便可延伸至锁体1外对龙头实施锁定。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联动性稳定。

为了便于锁舌2、限位组件6及电路板5可稳定的处于锁体1内。锁体1包括有依此由上至下设置的联动组件外壳11、锁舌安装座12、限位组件安装座13及底座14,电机3固设于联动组件外壳11上,锁舌安装座12上开设有供锁舌2安装及滑动的导向通道121,其侧壁上开设有与导向通道121导通且供锁舌2延伸至锁体1外的锁孔122,限位组件安装座13上设有供限位组件6滑移导向的滑动槽131,电路板5设于底座14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联动组件4包括有套设于电机3的电机轴上的传动小齿轮41、与传动小齿轮41啮合的传动大齿轮42、与传动大齿轮42联动的输出小齿轮43及与该输出小齿轮43啮合的联动盘44,联动盘44的轴向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与输出小齿轮43啮合的齿纹441,联动盘44朝向锁舌2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弧状的渐变凸轮槽442,锁舌2上设有可处于该渐变凸轮槽442内滑移促使锁舌2延伸至锁体1外实施锁定或回复至锁体1内解锁的凸轮轴22。渐变凸轮槽442具有启端及始端,槽深由启端朝向始端逐渐变深,凸轮轴22处于该渐变凸轮槽442内移动时,由于锁舌2受到锁舌安装座12中导向通道121的限位,因此锁舌2仅可受到凸轮轴22的驱动处于导向通道121内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位置感应组件、锁舌锁定及解锁感应组件分别包括有设于电路板5上可与锁舌2及限位组件6联动的继电开关51。当然,也可为霍尔传感元气件,也是可行的。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这样的改变是无需付出任何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便可实现的。锁舌2的限位条21为条状体,条状体朝向继电开关51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211,凹槽211的侧壁为斜面212,其侧壁为与继电开关51抵触的抵触端面。限位组件安装座13朝向继电开关51的端面上开设有通孔132,通孔132内设有当限位杆61处于限位组件安装座13上滑移时受限位杆51抵触可延伸至通孔132外对继电开关51抵触的钢珠133,当然,也可为伸缩杆或抵触杆也是可行的,主要是为了对继电开关51实施触动。

为了便于龙头对限位杆61的驱动端611实施抵触,锁体1位于限位杆61的驱动端611处设有与锁体1铰接连接的摆臂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