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芯的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2789发布日期:2019-03-22 21:0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锁芯的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锁芯的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生活与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家居相关的硬件已经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由于无须携带钥匙,电子锁使用便利,解决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痛点,因而已经得到迅速普及。目前,大部分电子锁都是以整锁方式生产和销售,不但成本高,而且与现有锁具的形状尺寸区别较大,安装难度大。仅仅是需要专业人员安装这一点,就大大地增加了电子锁的使用门槛。与整锁形式的电子锁相比,电子锁芯的成本低且安装方式与机械锁芯类似,因而获得广泛的关注。

然而,电子锁芯的内部机械结构非常紧密,内部空间难以同时容纳机械开锁和电子开锁所需的结构部件。因此,现有的产品基本上是单功能电子锁芯,其中省略了机械开锁功能,而以电子驱动的电子锁芯部分为主。

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760277.9公开了一种电子锁芯的实现方法。该申请公开的电子锁芯包括前把手和后把手。前把手包括指纹、密码认证系统,后把手包括相关的认证电子电路。前把手与后把手的内部是一体的,能够共同自由转动。后把手外壳与拨轮是一体的,后把手的转动会带拨轮转动达到开门和锁门目的。在没有正确身份认证时,前把手和后把手的内部部分为自由空转状态,不能带动拨轮转动,因此不能开门或锁门。后把手内装有离合器。当有正确身份认证后(例如,通过指纹或密码),通过后把手内离合器运动实现后把手的内部与后把手的外壳连接起来。此时,转动前把手带动后把手的内部转动,后把手内部转动又带动后把手外壳转动,从而带动拨轮转动,达到开门或锁门的目的。

中国专利申请CN201520877874.5公开了一种电子锁芯。该电子锁芯外侧(相对于门安装的外面)有个把手。在把手内部装有指纹识别、蓝牙等相关电子部件,并且安装有离合器。当用户通过指纹识别后,则驱动把手内离合器与锁芯本体结合,然后可以通过转动外把手带动锁芯内拨轮打开锁舌。该电子锁芯不能采用钥匙进行机械开锁,属于单功能电子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锁芯的离合机构,能够提供了一种新的离合机构,前、后把手组件的结合及分开更加稳定,结构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子锁芯的离合机构,包括沿着轴向组装的前把手组件、后把手组件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锁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把手组件包括有机械锁头、可转动的前主轴以及位于前主轴内且相对于其可轴向活动的以实现离合机构,前主轴位于锁芯壳体内,所述的后把手组件包括后把手、后主轴、连接于后主轴上的拨轮,后主轴位于锁芯壳体内且与后把手在转动方向上联动设置,所述的后主轴套接于前主轴设置,所述的前主轴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于离合机构与后主轴内壁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离合部且离合部位于离合机构的侧部,所述的后主轴内壁上设置有与离合部对应的缺口,所述的离合机构在轴向的活动时可驱动离合部向通孔外侧活动使离合部部分位于该缺口内、部分位于通孔内以实现前主轴与后主轴在转动方向上实现联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离合机构与前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用于驱动离合机构回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有活动套以及插销本体,所述的活动套部分套接于插销本体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第二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通孔在前主轴侧壁成对设置,两个缺口在后主轴的内壁上对应设置,两个通孔内分别设置有离合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插销本体上设置有在其向后把手组件运动方向上截面逐渐减小的圆锥体端部,所述的离合部位于锥体端部的侧部且在插销本体向后把手组件方向上活动时驱动于离合部使其沿着通孔向缺口处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离合部为与通孔截面大小相适配的滚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两个通孔分别设置在插销本体同一轴向位置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前主轴上还设有弹性抵于后主轴内壁的手感滚珠,后主轴内壁上设置有与该手感滚珠对应的手感缺口,当前主轴相对于后主轴转动一定形成时,手感滚珠滚动至手感缺口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离合机构的轴向活动,此时活动套与插销本体一起向后主轴方向活动,在活动的活动中,此时第一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压缩弹簧驱动插销本体使其在驱动滚珠沿着通孔向缺口处运动时,处于一个弹性驱动的状态,避免了硬接触,能够通过第一压缩弹簧的驱动使滚珠减少对后主轴内壁的挤压,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当滚珠运动至缺口时,能够帮助其运动至缺口内,此时前、后主轴通过滚珠实现联动,此时转动前把手时即可实现开锁,本结构运作稳定,且结构更加简单,能够方便实现前主轴、后主轴的离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电子锁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电子锁芯装置前把手与后把手联动状态下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电子锁芯装置前把手与后把手接触离合状态下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前把手组件;11-前把手;11a-通孔;12-前主轴;13-插销本体;13a-圆锥体端部;14-活动套;15-第一压缩弹簧;16-第二压缩弹簧;17-滚珠;18-手感滚珠;2-后把手组件;21-后把手;22-后主轴;22a-缺口;23-滚珠;3-锁芯壳体;3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一种电子锁芯的离合机构,包括沿着轴向组装的前把手组件1、后把手组件2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锁芯壳体3,所述的前把手组件1包括有前把手11、可转动的前主轴12以及位于前主轴12内且相对于其可轴向活动的离合机构,在电子锁芯领域,一般通过电机、机械锁头等其他机构驱动离合机构活动(本实施例中省略对该部分的描述),前主轴12位于锁芯壳体3内,所述的后把手组件2包括后把手21、后主轴22、连接于后主轴22上的拨轮,后主轴22位于锁芯壳体3内且与后把手21在转动方向上联动设置,所述的后主轴22套接于前主轴12设置,所述的前主轴12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于离合机构与后主轴22内壁的通孔11a,所述的通孔11a内设置有离合部且离合部位于离合机构的侧部,所述的后主轴22内壁上设置有与离合部对应的缺口22a,所述的离合机构在轴向的活动时可驱动离合部向通孔11a外侧活动使离合部部分位于该缺口22a内、部分位于通孔11a内以实现前主轴12与后主轴22在转动方向上实现联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有活动套14以及插销本体13,所述的活动套14部分套接于插销本体13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第二压缩弹簧16。所述的离合机构与前主轴12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5,本实施例中即活动套14和前主轴12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16,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15用于驱动离合机构回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通孔11a在前主轴12侧壁成对设置,两个缺口22a在后主轴22的内壁上对应设置,两个通孔11a内分别设置有离合部。两个通孔11a分别设置在插销本体13同一轴向位置的两侧,所述的插销本体13上设置有在其向后把手组件2运动方向上截面逐渐减小的圆锥体端部13a,所述的离合部位于圆锥体端部13a的侧部且在插销本体13向后把手组件2方向上活动时驱动于离合部使其沿着通孔11a向缺口22a处运动,离合部为与通孔11a截面大小相适配的滚珠17,能够便于被其被圆锥体端部13a驱动从通孔11a内推至缺口22a内,且当开锁结束后,能够便于其与缺口22a实现脱离回至通孔11a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主轴12上还设有弹性抵于后主轴22内壁的手感滚珠18,后主轴22内壁上设置有与该手感滚珠18对应的手感缺口,本实施例中,手感缺口是由缺口22a设置成长条状以与手感滚珠18实现配合,当前主轴12相对于后主轴22转动一定形成时,手感滚珠17滚动至手感缺口内。后主轴22与锁芯壳体3之间也设置有类似的当后主轴22转动至一定的行程,通过在两者之间设置有滚珠23以及缺口31结构,能够通过两者结合时“咯噔”一声回馈给使用者已经转了一周的转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离合机构的轴向活动,此时活动套14与插销本体13一起向后主轴22方向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插销本体13是被活动套14驱动从而实现轴向活动的,此时第一压缩弹簧15、第二压缩弹簧16都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压缩弹簧15驱动插销本体13使其在驱动滚珠17沿着通孔11a向缺口22a处运动时,处于一个弹性驱动的状态,避免了硬接触,能够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5的驱动使滚珠17减少对后主轴22内壁的挤压,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当滚珠17运动至缺口22a时,能够帮助其运动至缺口22a内,此时前、后主轴22通过滚珠17实现联动,此时转动前把手11时即可实现开锁,当结束开锁时,前把手11自动回转,回转过程中,第二压缩弹簧16驱动活动套14回位,解除了插销本体13对于滚珠17的弹性挤压,此时活动套14与插销本体13之间的第一压缩弹簧15处于解除压缩的状态,滚珠17能够自动从缺口22a内脱离,同时驱动插销本体13后退至活动套14内,前把手11与后把手21实现解锁,本结构运作稳定,且结构更加简单,能够方便实现前主轴12、后主轴22的离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