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刀片的植物叶盘制作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5911发布日期:2019-03-08 17:24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更换刀片的植物叶盘制作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实验室常用器械,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物叶盘制作可进行刀片更换的打孔器。



背景技术:

农杆菌介导法以其费用低、拷贝数低、遗传稳定、重复性好、转育周期短及能转化较大片段等独特优点而备受科学工作者的青睐。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常采用的方法是叶盘法、真空渗入法及原生质体法。

打孔器是植物遗传转化过程中常用的器械。我们常用的打孔器制作的叶盘圆形。并且目前我们使用的打孔器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容易出现打孔器打孔的开口处变钝,在制作植物叶盘时,使植物叶盘受损严重,不利于植物叶盘的后续操作与培养等,以及常规打孔器需要每次进行灼烧灭菌。而利用剪刀剪取叶盘或者手术刀切取比较费时,而且制作的叶盘也存在大小差异。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植物遗传转化过程中叶盘制备的这些问题,实现植物叶盘制备的规模化、简便高效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叶盘制作并可以进行刀片更换的打孔器;该打孔器将解决植物遗传转化过程中叶盘制备时叶盘受损严重、不能规模化、高效操作的问题,从而达到操作简便、高效等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更换刀片的植物叶盘制作打孔器,由操作杆、操作管体及手柄、管状刀片卡口与管状刀片组成,操作杆置于操作管体内,其长度长于操作管体,管状刀片卡口在操作管体的下部,管状刀片正好卡在管状刀片卡口。

所述的操作管体为长度8-10cm,操作管体开口为直径1cm。

所述的操作杆长度为9-11cm。

所述的管状刀片卡口宽度为1-2mm,长度1cm。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打孔器能够解决叶盘制备时叶盘受损严重、不能规模化、高效操作的问题,通过管状刀片的更换,使植物叶盘制备时减少其损伤,便于后续实验的进行。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更换管体开口初的刀片,而实现叶盘更好的制备,减少污染,并且该实用新型打孔器也可实现叶盘规范化、规模化操作,简便、快速。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盘为方形植物打孔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盘为圆形形植物打孔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杆,2、操作管体及手柄,3、管状刀片卡口,4、管状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打孔器,包括操作杆1、操作管体及手柄2、管状刀片卡口3及管状刀片4,操作杆1在操作管体内,用于将植物叶盘推出操作管体,操作杆1长度为9-11cm;操作管体2为长度8-10cm,管体开口为直径1cm;管状刀片卡口3宽度为1-2mm,长度1cm;管状刀片4,开口直径1cm,长度1cm,可将植物叶片制作成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叶盘如图1所示,或直径1cm的圆形叶盘如图2所示,管状刀片4正好卡在管状刀片卡口上,管状刀片4可以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烟草组织培养试验中,通常在遗传转化之前,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植物叶片制备,制作成1cm正方形或圆形叶盘。普通打孔器在制备植物叶盘时,使用时间较长后,会出现打孔器的开口处变钝,对制作的叶盘有更大的损伤,不利于植物叶盘的后续试验操作。而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更换管体开口初的刀片,而实现叶盘更好的制备,减少污染,并且该实用新型打孔器也可实现叶盘规范化、规模化操作。也比用剪刀剪取或手术刀切取更加规范、简便、快速。

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植物遗传转化的叶盘制备过程,并实现植物叶盘制备的规模化、简便高效操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