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双扇门五金系统的长拉键转向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5595发布日期:2019-09-20 21:1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双扇门五金系统的长拉键转向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门窗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双扇门五金系统的长拉键转向角。



背景技术:

1、厨房是需要单方面隔离的场所,但现在大多高档酒店为满足顾客需求,要求厨房为开放式的,所以,对厨房的建造要求特别高,厨房用的门窗玻璃占较大面积。但无论厨房怎样建造,由于现有的厨房门均为整门扇单开,在与外交流,或传递厨房必须品时,必须从外推门进入,造成卫生隐患。2、现代年轻人追求时尚、个性、现有市场的门窗的开启方法毫无新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年轻人的需求。3、别墅住宅中,后花园门,通常采用普通整扇开启,因别墅后花园一般空气比较清新,屋主喜欢开着后花园门以增大通风换气,但不能保证一定的阻隔性,不能防止小孩自己跑出去,而发生危险的事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双扇门五金系统的长拉键转向角,采用使用该长拉键转向角的五金系统的双扇门既能实现整扇开启,又能实现主动扇单独开启或内倒,开启简单方便,锁闭可靠性高,防盗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双扇门五金系统的长拉键转向角,包括转向角、盘头螺钉和一端部固定有锁座p的锁座传动板;转向角包括外固定条板和可滑动地卡接在外固定条板角部内的角形传动板;转向角的外固定条板的横壁内腔有与锁座传动板相匹配的横向轨道,其竖壁内腔有与传动杆的传动条板相匹配的竖向轨道;锁座传动板远离锁座的一端插入横向轨道内,连接固定在转向角的角形传动板的一端;锁座p为开口方向与锁座传动板的宽度方向一致的U型锁座,也就是与锁座p相匹配的锁点P在锁座p内能沿锁座传动板的宽度方向移进和移出;角形传动板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件。

使用时,将传动杆的传动条板插入竖向轨道内,连接在连接件上;锁座传动板的另一端可以与其它件的传动条板连接,也可以不连接其它件。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双扇门的从动扇的转角处,而将与其配合使用的带圆柱锁点的普通转向角安装在主动扇上;通过主动扇上的圆柱锁点与本实用新型的锁座p的配合使用,可以使主动扇五金系统的旋转来带动从动扇五金系统的旋转,使安装在主动扇上的一个执手就能带动主、从动扇的整体开启和关闭,主动扇单独开启和内倒。采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五金系统的双扇门既能实现整扇开启,又能实现主动扇单独开启或内倒,开启简单方便,锁闭可靠性高,防盗效果好,可应用在住宅、酒店、娱乐等场所的厨房使用,也可用作别墅住宅的后花园门使用,还可使用在喜欢个性化门窗的人们的住宅门的使用;总之,其使用范围非常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座传动板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座传动板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角的角形传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角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与带圆柱锁点的普通转向角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长拉键转向角1包括转向角2、盘头螺钉3和一端部固定有锁座p 5的锁座传动板4。转向角2包括外固定条板19和可滑动地卡接在外固定条板19角部内的角形传动板14。转向角1的外固定条板19的横壁内腔有与锁座传动板4相匹配的横向轨道10,其竖壁内腔有与传动条板20相匹配的竖向轨道11。锁座p 5为由固定在锁座传动板4上的两个挡板7和8围成的U型锁座,其开口方向与锁座传动板4的宽度方向一致,也就是与锁座p 5相匹配的锁点P 18在锁座p 5内能沿锁座传动板4的宽度方向移进和移出。在锁座传动板4的两端不同的端面(也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同端面)分别固定有一个连接凸起13和两个连接凸起12。锁座传动板4远离锁座p 5的一端插入横向轨道10内,连接固定在转向角2的角形传动板14有两个连接孔15的一端,角形传动板14有三个连接孔16的一端固定连接件9。传动条板20的一端插入竖向轨道11内,连接固定在连接件9上。6为外固定条板19上与盘头螺钉3相匹配的安装孔。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双扇门的从动扇的转角处,而将与其配合使用的带圆柱锁点18的普通转向角17安装在主动扇上;通过主动扇上的圆柱锁点18与本实用新型的锁座p 5的配合使用,可以使主动扇五金系统的旋转来带动从动扇五金系统的旋转,使安装在主动扇上的一个执手就能带动主、从动扇的整体开启和关闭,主动扇单独开启和内倒。

上述实施例仅是优选的和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的描述进行等同技术的改进,其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