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压板拆卸更换清洁的精密四柱裁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4324发布日期:2019-07-06 10:5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压板拆卸更换清洁的精密四柱裁断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裁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压板拆卸更换清洁的精密四柱裁断机。



背景技术:

四柱裁断机的全名是液压精密四柱裁断机,它属于二十一世纪新产品,区别于七十年代的机械式、九十年代油压平面式、九十年代末期油压四柱单杆式裁断机,整体意大利款式,技术更先进,性能更卓越。它广泛地运用在手袋、箱包、鞋业、皮具、丝花、泡棉、吸塑、毛绒玩具、运动用品、汽车用品、EVA等行业的裁料加工工序。裁断机的英文名称为Cutter Maching,意思是切割机。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用来冲裁各种柔性物料的加工机器。这种机器根据各地的习惯匹配了很多不同的称呼。在国外,人们称其为切割机,在台湾,人们根据其译文的译音同汉语意思的巧合称为裁断机;在香港,人们根据其功能而称其为啤机;在大陆,人们又根据其用途称为下料机。

现有的精密四柱裁断机在使用时不方便调节下压板的工作位置,且下压板拆卸更换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下压板拆卸更换清洁的精密四柱裁断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精密四柱裁断机在使用时不方便调节下压板的工作位置,且下压板拆卸更换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下压板拆卸更换清洁的精密四柱裁断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压板拆卸更换清洁的精密四柱裁断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均为竖直设置,所述底座的上侧侧壁通过伸缩装置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移动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腔,且移动板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安装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的一侧侧壁设置,且两个第一转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移动板的下侧侧壁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一齿槽,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移动板上竖杆,所述竖杆的一端贯穿第二安装腔设置,且竖杆的另一端贯穿移动板的下侧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下压板,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转杆,两个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均贯穿第二安装腔的一侧侧壁设置,且两个第二转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竖杆的两侧侧壁均设有第二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槽。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上侧侧壁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板与第三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与第三支板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板的侧壁转动连接,且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三支板并与第三支板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板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伸缩套杆与底座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套杆分别位于伸缩装置的两侧,且两个伸缩套杆的上端均与第一支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包括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为中空结构,且第二支杆插设在第一支杆中,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通过缓冲装置与第一支杆的底壁固定连接,且第二支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杆的侧壁并与第一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杆内转动连接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杆的侧壁设置,且第三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支杆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三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三齿槽。

优选地,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安装槽,所述下压板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支杆,且第三支杆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安装槽底部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有滑板,且第三支杆与滑板相抵,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环形卡槽和多个竖直设置的滑槽,且多个滑槽均与环形卡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板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锁块,且第一滑动锁块贯穿螺纹杆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杆内设有与第三齿轮啮合设置的齿条,且齿条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弹簧与第一支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拉杆,且拉杆贯穿第一支杆的侧壁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杆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锁块,所述第二滑动锁块贯穿拉杆设置。

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四支板与第五支板,且第四支板与第五支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三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板与第一支杆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且第五支板与第一支杆的底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有益效果如下:

1、转动螺纹杆能够带动第三支板运动,从而使第三支板与第二支板相互配合将硬质材料夹紧,便于硬质材料的加工,第一滑动锁块能将螺纹杆锁紧,保证螺纹杆工作状态的稳定;

2、转动第一转杆能够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使下压板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调节工作位置,转动第二转杆能够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竖杆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使下压板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调节工作位置,从而能够多角度的调节下压板的工作位置;

3、转动第三转杆能够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支杆上下移动,根据硬质材料厚度的不同对夹持装置的初始工作高度进行调节,第四支板与第五支板在多个第三弹簧的辅助下使第二支杆在完成工作后能够快速复位;

4、推动第三支杆带动滑动块在滑槽上滑动,当滑动块滑动至滑槽与环形卡槽的连通处时,转动第三支杆带动滑动块转动,使滑动块转动至环形卡槽中,完成下压板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压板拆卸更换清洁的精密四柱裁断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板、3拉杆、4移动板、5第一安装腔、6第一转杆、7第一齿轮、8第二安装腔、9竖杆、10第二转杆、11第二齿轮、12第一支板、13第二支板、14第三支板、15螺纹杆、16安装块、17下压板、18第一支杆、19第二支杆、20伸缩套杆、21第三转杆、22第一滑动锁块、23第三齿轮、24安装槽、25第三支杆、26滑动块、27滑板、28环形卡槽、29滑槽、30第二滑动锁块、31齿条、32第四支板、33第五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下压板拆卸更换清洁的精密四柱裁断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2,且两个固定板2均为竖直设置,底座1的上侧侧壁通过伸缩装置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板12,第一支板12的上侧侧壁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板13与第三支板14,第二支板13与第三支板14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螺纹杆15,螺纹杆15的一端与第二支板13的侧壁转动连接,且螺纹杆15的另一端贯穿第三支板14并与第三支板14螺纹连接,第三支板14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锁块22,且第一滑动锁块22贯穿螺纹杆15设置,转动螺纹杆15能够带动第三支板14运动,从而使第三支板14与第二支板13相互配合将硬质材料夹紧,便于硬质材料的加工,第一滑动锁块能将螺纹杆15锁紧,保证螺纹杆15工作状态的稳定;

伸缩装置包括第一支杆18与第二支杆19,第一支杆18为中空结构,且第二支杆19插设在第一支杆18中,第二支杆19的一端通过缓冲装置与第一支杆18的底壁固定连接,且第二支杆19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杆18的侧壁并与第一支板12固定连接,第一支杆18内转动连接有第三转杆21,第三转杆21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杆18的侧壁设置,且第三转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3,第二支杆19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三齿轮23啮合设置的第三齿槽,缓冲装置包括第四支板32与第五支板33,且第四支板32与第五支板33之间通过多个第三弹簧固定连接,第四支板32与第一支杆18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且第五支板33与第一支杆18的底壁固定连接,转动第三转杆21能够带动第三齿轮2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支杆19上下移动,根据硬质材料厚度的不同对夹持装置的初始工作高度进行调节,第四支板32与第五支板33在多个第三弹簧的辅助下使第二支杆19在完成工作后能够快速复位;

第一支杆18内设有与第三齿轮23啮合设置的齿条31,且齿条31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弹簧与第一支杆18的侧壁固定连接,齿条3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拉杆3,且拉杆3贯穿第一支杆18的侧壁设置,第一支杆18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锁块30,第二滑动锁块30贯穿拉杆3设置,拉杆3能够带动齿条31运动,使齿条31与第三齿轮23啮合或脱离,第二滑动锁块30能将拉杆3锁紧,保证拉杆3工作状态的稳定;

两个固定板2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移动板4,两个固定板2上均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腔5,且移动板4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安装腔5设置,两个第一安装腔5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6,两个第一转杆6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2的一侧侧壁设置,且两个第一转杆6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移动板4的下侧侧壁设有与第一齿轮7啮合设置的第一齿槽,转动第一转杆6能够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4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使下压板17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调节工作位置;

移动板4上设有第二安装腔8,移动板4上竖杆9,竖杆9的一端贯穿第二安装腔8设置,且竖杆9的另一端贯穿移动板4的下侧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6,安装块16上设有下压板17,第二安装腔8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转杆10,两个第二转杆10的一端均贯穿第二安装腔8的一侧侧壁设置,且两个第二转杆10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竖杆9的两侧侧壁均设有第二齿轮11啮合设置的第二齿槽,转动第二转杆10能够带动第二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竖杆9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使下压板17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调节工作位置;

安装块16上设有安装槽24,下压板17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支杆25,且第三支杆25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26,安装槽24底部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有滑板27,且第三支杆25与滑板27相抵,安装槽24的侧壁设有环形卡槽28和多个竖直设置的滑槽29,且多个滑槽29均与环形卡槽28连通,推动第三支杆25带动滑动块26在滑槽29上滑动,当滑动块26滑动至滑槽29与环形卡槽24的连通处时,转动第三支杆25带动滑动块26转动,使滑动块26转动至环形卡槽24中,完成下压板17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硬质材料进行加工时,转动第三转杆21能够带动第三齿轮2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支杆19上下移动,根据硬质材料厚度的不同对夹持装置的初始工作高度进行调节,将硬质材料放置在第一支板12上,转动螺纹杆15能够带动第三支板14运动,从而使第三支板14与第二支板13相互配合将硬质材料夹紧,便于硬质材料的加工,转动第一转杆6能够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4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使下压板17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调节工作位置,转动第二转杆10能够带动第二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竖杆9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使下压板17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调节工作位置,从而能够多角度的调节下压板17的工作位置,当需要拆卸下压板17时,转动第三支杆25带动滑动块26在环形卡槽24内转动,当滑动块26滑动至滑槽29与环形卡槽24的连通处时,拉动第三支杆25,使滑动块26滑入滑槽29,便于下压板17的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