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和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8327发布日期:2020-02-21 20:5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智能锁和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锁和安全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锁作为保障人们生命与财产安全的第一道关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市场上多是半自动锁,智能化程度不高,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锁和安全门,提高智能锁的自动化程度。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锁,包括智能锁壳体、触摸屏、信息采集器、控制器、控制按键、自动开关锁电机、锁芯和电源;

所述智能锁壳体包括智能锁体前壳和智能锁体后壳;

所述触摸屏、信息采集器设置在所述智能锁体前壳,并且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所述自动开关锁电机、所述锁芯设置在所述智能锁体后壳,所述自动开关锁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自动开关锁电机与所述锁芯连接;

所述电源和控制按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锁上还设置有人体感应器,所述人体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器包括人脸识别器、数字密码接收器、指纹识别器、掌纹静脉识别器以及磁卡阅读器的至少一种;

所述数字密码接收器、人脸识别器、掌纹静脉识别器、磁卡阅读器设置在所述触摸屏上;

所述指纹识别器设置在所述智能锁体前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识别器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调节器。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器上还设置有红外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键包括锁门按键、门铃按键和开关门按键;

所述锁门按键与所述门铃按键设置在所述触摸屏上;

所述开关门按键设置在所述智能锁体后壳上。

进一步地,智能锁壳体上还设置有陀螺仪检测器,所述陀螺仪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锁壳体上设置有钥匙孔和usb插孔;

所述钥匙孔和usb插孔设置有隐藏盖,所述隐藏盖与所述智能锁壳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有信号交互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信号交互器与移动设备交互。

一种安全门,包括门身和智能锁;

所述智能锁设置在所述门身上;且

所述门身上还设置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本实施例包括一种智能锁和安全门,当用户靠近门锁时,智能锁的信息采集器能够自动识别用户信息,然后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自动开关锁电机开门,实现自动开锁,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全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的正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的后视图。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智能锁可以包括智能锁壳体、触摸屏102、信息采集器103、控制器104、控制按键105、自动开关锁电机106、锁芯107和电源108。

智能锁壳体包括智能锁体前壳1011和智能锁体后壳1012,控制器104可以包括信息识别控制器1041和开锁控制器1042。触摸屏102、信息采集器103可以设置在智能锁体前壳1011,并且与控制器104中的信息识别控制器1041相连;自动开关锁电机106、锁芯107可以设置在智能锁体后壳1012,具体地,自动开关锁电机106可以与控制器104中的开锁控制器1042相连,自动开关锁电机106还可以与锁芯107连接;电源108可以与控制器104中的开锁控制器1042相连,控制按键105可以与控制器104相连。

具体地,为了方便使用,电源108可以设置成可拆卸模式。电源108可以包括主电池1081和备用电池1082,电源108可以连接电量检测器109,当主电池1081电力不足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池1082供电,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及时充电或者更换电池。

具体地,可以在智能锁中设置人体感应器111,人体感应器111和控制器104相连。当用户经过智能锁,进入人体感应器111的识别范围后,人体感应器111将这一信息传递给控制器104,智能锁开始工作。如此一来,用户不必再触摸智能锁将智能锁唤醒,而是可以实现冷屏唤醒。

具体地,信息采集器103可以包括人脸识别器1031、数字密码接收器1032、指纹识别器1033、掌纹静脉识别器1034以及磁卡阅读器1035,其中,人脸识别器1031和人脸影像屏117相连,人脸识别器1031所识别的信息可以通过人脸影像屏117显示,人脸影像屏117显示还可以显示时间等信息。

人脸识别器1031、数字密码接收器1032、掌纹静脉识别器1034以及磁卡阅读器1035的信息接收端可以设置在触摸屏102上。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人脸影像屏117、数字密码接收器1032、掌纹静脉识别器1034以及磁卡阅读器1035的信息接收端合为一体,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器1033可以设置在智能锁体前壳1011上,指纹识别器1033接收端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本实施例将指纹识别器1033设置为圆形,如图2所示。

具体地,可以在人脸识别器1031上设置可转动的调节器10311。当用户站在门口准备开门时,人体感应器111能够识别用户的身高,人体感应器111将用户的身高信息传递给控制器104,控制器104控制调节器10311根据用户的身高自由转动,成年人和儿童都能够正常使用。在人脸识别器1031上还可以设置红外灯10312,能够配合人脸识别器1031在夜间采集图像。

具体地,可以在智能锁上设置控制键105,控制键105可以包括锁门按键1051、门铃按键1052和开关门按键1053。优选地,锁门按键1051和门铃按键1052可以设置在触摸屏102上,开关门键1053可以设置在智能锁体后壳1012上,如图2和图3所示。

具体地,如图2所示,可以在智能锁体前壳1011上设置声音播放器118,声音播放器118与控制器104相连,能够实时播报智能锁的状态;可以在壳体后壳1012上设置门铃喇叭119,如图3所示,当有人摁门铃时,门内的人能够及时得知。

具体地,在智能锁壳体101上还可以设置陀螺仪检测器112,陀螺仪检测器112与所述控制器104相连,陀螺仪检测器112可以检测智能锁的动态信息,并将动态信息传递给控制器104。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智能锁壳体上还设置有钥匙孔1141,当有特殊情况出现时,用户可以使用钥匙孔1141开门,在智能锁壳体上,还设置有usb插孔1142,usb插孔1142可以用来给本实施例的智能锁充电,或者传输信息。如图2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将钥匙孔1141和usb插孔1142设置在一个隐藏盒内。在隐藏盒上可以设置隐藏盖114,隐藏盖114能够固定在隐藏盒上。为了防止隐藏盖114丢失,可以设置隐藏线1143将隐藏盖114与智能锁壳体101连接在一起,还可以将隐藏盖1143设置成推拉式或者平开式。

具体地,可以在控制器104上设置信号交互器,信号交互器可以移动设备115连接,移动设备115可以包括遥控器和移动终端。

现有技术中,遥控器一般使用红外线传递命令,为了能够接收遥控器的指令,可以在智能锁体后壳设置红外线检测器113,红外线检测器113与控制器104相连。

还可以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等与信号交互器连接。当有客人到访时,信号交互器可以把信息采集器103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远程控制智能锁开门。

本实施例的智能锁上还可以设置报警器116,当智能锁遭遇不法分子的暴力拆卸时,报警器116发出声音警报,并且拨打预设电话报警。此时信息采集器103可以采集不法分子的信息,将这些信息通过信号交互器传递到与之相连的移动终端,协助人们抓捕不法分子。

当用户靠近智能锁时,本实用新型的信息采集器103能够自动识别用户信息,然后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104,控制器控制104自动开关锁电机106开门,实现自动开锁,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实施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全门的正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安全门包括门身21和智能锁22,智能锁22设置在门身21上。并且门身21上设置有驱动器23,驱动器23与智能锁22的控制器相连。

当用户解锁成功以后,智能锁22自动开锁,控制器控制驱动器23控制门身21自动打开到合适的角度,用户进门后,智能锁22的人体感应器感应到用户走开,控制器控制驱动器23自动关门。

本实施例包括一种安全门。安全门包括门身21和实施例一中的智能锁22。门身21上还设置有驱动器23,驱动器23与控制器相连。参照实施例一,当用户靠近智能锁时,智能锁的信息采集器103能够自动识别用户信息,然后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104,控制器控制104自动开关锁电机106开门,控制器控制驱动器23控制门身21自动打开到合适的角度,用户进门后,智能锁22的人体感应器感应到用户走开,控制器控制驱动器23自动关门,实现自动开锁,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