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钥匙开关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3072发布日期:2020-01-17 19:1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电子钥匙开关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钥匙开关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锁大多是通过手机对电子锁进行控制,通过手机控制电子锁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具有不够安全的问题,缺少相应的防护措施,容易被人破解电子锁,可能造成财物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安保护电柜内财物,更加安全的电子钥匙开关锁。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子钥匙开关锁,包括开关锁壳体和锁芯,所述锁芯的底端与开关锁壳体的上部贯穿连接,所述锁芯的底部包括第一转轴,所述锁芯与第一转轴的内部固定插接,所述开关锁壳体的内部包括卡接装置、卡接口、第一轴承、第二转轴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第二轴承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底部与开关锁壳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底部与开关锁壳体的底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顶部与第二转轴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与第一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接口位于第二转轴的左侧开设,所述卡接装置位于开关锁壳体右壁的底部安装,所述卡接装置的右端与卡接口卡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包括锁头,所述锁头的右端与第一齿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开关锁壳体的左壁包括开口,所述开口位于开关锁壳体左壁的中部开设。

所述开关锁壳体的内部包括伸缩装置、通槽、顶板、处理器、第二齿轮、手柄、弹簧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开关锁壳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与支撑板的上部分别连接,所述通槽位于顶板的中部开设,所述伸缩装置的底部与开关锁壳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顶部与手柄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手柄的中部与第二齿轮的中部插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上部与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开关锁壳体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器与开关锁壳体内部右侧的下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锁壳体的顶部包括锁芯盖板、卡槽和卡块,所述锁芯盖板的底部与开关锁壳体的顶部接触连接,所述卡块位于开关锁壳体的左右两侧安装,所述卡槽位于开关锁壳体的顶部安装,且卡槽与卡块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锁壳体的内部包括固定块、第一红外感应器和第二红外感应器,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第一齿轮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位于开关锁壳体左侧的上部安装,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位于开关锁壳体的底壁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锁壳体的顶部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位于开关锁壳体顶部的左侧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包括有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一齿轮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锁壳体的左侧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与开关锁壳体左侧的上部固定连接。

1、该电子钥匙开关锁,通过卡接装置与卡接口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第二转轴进行固定,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齿轮之间的传动可以带动锁头的左右运动,达到了卡接装置和第一转轴共同使用才能开锁的效果,解决了单一开锁方式不安全,容易造成财物损失的问题。

2、该电子钥匙开关锁,通过伸缩装置、第一转轴、手柄、第二齿轮和弹簧之间的连接,使得手柄可以弹出开关锁壳体外部和收缩进开关锁内部,并通过拧掉手柄可以控制锁头的移动,达到了方便使用且更加安全的效果,解决了手柄占据空间且容易被人从手柄处撬开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判定是否上锁示意图。

其中,1开关锁壳体、2锁芯盖板、3锁芯、4第一转轴、5第一齿轮、6锁头、7开口、8固定块、9卡接装置、10卡接口、11第一轴承、12第二转轴、13第一红外感应器、14第二轴承、15伸缩装置、16通槽、17顶板、18处理器、19挡板、20第二齿轮、21手柄、22弹簧、23第二红外感应器、24支撑板、25卡槽、26卡块、27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钥匙开关锁,包括开关锁壳体1和锁芯2,锁芯2的底端与开关锁壳体1的上部贯穿连接,开关锁壳体1的顶部包括锁芯盖板2、卡槽25和卡块26,锁芯盖板2的底部与开关锁壳体1的顶部接触连接,卡块26位于开关锁壳体1的左右两侧安装,卡槽25位于开关锁壳体1的顶部安装,且卡槽25与卡块26配合连接,通过卡槽25与卡块26之间的配合,方便锁芯盖板2与开关锁壳体1之间的拆卸,锁芯盖板2的两侧为软质材质,受力会变形,使得卡块26脱离卡槽25,将锁芯盖板2与开关锁壳体1分离,锁芯2的底部包括第一转轴4,锁芯2与第一转轴4的内部固定插接,开关锁壳体1的内部包括卡接装置9、卡接口10、第一轴承11、第二转轴12和第二轴承14,第一转轴4的底端与第二轴承14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二轴承14的底部与开关锁壳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第一轴承11的底部与开关锁壳体1的底壁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一轴承11的顶部与第二转轴12的底端活动连接,第二转轴12的顶端与第一齿轮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转轴4的外表面包括有齿条,齿条与第一齿轮5配合连接,卡接口10位于第二转轴12的左侧开设,卡接装置9位于开关锁壳体1右壁的底部安装,卡接装置9的右端与卡接口10卡接,卡接装置9是可以进行收缩的装置,通过收缩可以插入卡接口10和脱离卡接口10,实现对第二转轴12的定位,当卡接装置9不脱离卡接口10时无法开锁,第一齿轮5的左侧包括锁头6,锁头6的右端与第一齿轮5的左侧固定连接,开关锁壳体1的左壁包括开口7,开口7位于开关锁壳体1左壁的中部开设,开关锁壳体1的左侧包括挡板19,挡板19的右侧与开关锁壳体1左侧的上部固定连接。

开关锁壳体1的内部包括伸缩装置15、通槽16、顶板17、处理器18、第二齿轮20、手柄21、弹簧22和支撑板24,支撑板24的底部与开关锁壳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顶板17的左右两侧与支撑板24的上部分别连接,通槽16位于顶板17的中部开设,伸缩装置15的底部与开关锁壳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伸缩装置15的顶部与手柄21的底部固定连接,伸缩装置15是可以进行上下收缩的装置,手柄21的中部与第二齿轮20的中部插接,手柄21的顶端与开关锁壳体1的顶端贯通连接,利用伸缩装置15带动手柄21向上移动,第二齿轮20的上部与弹簧22的底端固定连接,弹簧22的顶端与开关锁壳体1的顶壁固定连接,处理器18与开关锁壳体1内部右侧的下部固定连接,开关锁壳体1的内部包括固定块8、第一红外感应器13和第二红外感应器23,固定块8的底部与第一齿轮5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一红外感应器13位于开关锁壳体1左侧的上部安装,第一红外感应器13可以感应与固定块8之间的距离,作为门磁信号,并将门磁信号的数据上传到处理器18内,第二红外感应器23位于开关锁壳体1的底壁安装,第二红外感应器23感应与第二齿轮20之间的距离,作为手柄信号,并将手柄信号的数据上传到处理器18内,通过第一红外感应器13和第二红外感应器23,共同判断是否上锁,开关锁壳体1的顶部包括报警器27,报警器27位于开关锁壳体1顶部的左侧安装,报警器27在开关锁壳体1受到破坏后进行报警。

首先对电控锁的无源锁芯进行编码,通过后台管理平台对钥匙分配开锁权限,通过手机app登录个人账户,并将收集蓝牙与钥匙连接,下载开锁任务,通过工具将锁芯盖板2打开,将钥匙出入锁芯3,报警器“嘀”短鸣三声,使得卡接装置9与卡接口10分离,拧掉钥匙,通过第一转轴4与第一齿轮5的连接,使得锁头6向右移动,实现开锁,伸缩装置15向上顶起,将手柄21向外弹出,通过旋转手柄21,利用第二齿轮20与第一转轴4的传动,带动第一齿轮5转动,进而实现锁头6向右移动进行开锁,伸缩装置15收缩,弹簧22的弹力使得手柄21复位向开关锁壳体1内部收缩弹簧22的拉力使得第二齿轮20转动,通过第一转轴4和第一齿轮5的左右使得锁头6向左移动,进行上锁,第一红外线感应器23感应与固定块8之间的距离,第二红外线感应器23感应与第二齿轮20之间的距离,并将数据传输到处理器18内,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判断机柜门是否上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