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开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6036发布日期:2019-12-17 21:0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智能门锁开关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开关机构。



背景技术:

防盗门是家庭安防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卡,安装在防盗门上的门锁对防盗门的安全性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现在的锁有采用钥匙开关的普通机械锁体和采用电机驱动的智能锁体,智能锁体一般采用密码、指纹等进行身份验证。由于使用习惯和价格的因素,现在使用机械锁体的用户还占据主流,使用机械锁体有下面两方面的不便,一是忘带钥匙或者钥匙丢了就要找专业开锁公司进行暴力开锁;二是,出门忘记使用钥匙锁主锁,只是简单的将门带一下,这会造成安全隐患,而智能锁体可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但是现在的智能锁体一般与传统的机械锁体结构完全不同,没有钥匙传动机构,一旦忘记密码或身份识别系统出现问题仍然要找专业人士解决,给使用造成麻烦。

因此,一种即具有传统机械锁体结构又具有智能开关锁功能的门锁成为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使传统的机械锁体既具有钥匙开关机构又具有电动智能开关机构,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其安装在锁体上,所述锁体上具有锁舌和通过连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动作的转动轴,所述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包括转动件、身份识别系统、电动驱动装置以及转筒;转动件用于与所述锁体上的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身份识别系统用于识别开锁者的身份;电动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还与所述身份识别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电动驱动装置根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的反馈结果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电动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转筒内,所述转筒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转筒被配置为可手动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安装在室内一侧,设置有转动件,该转动件与常规机械锁锁体上的转动轴连接,转动件和转动轴同步转动,当电动驱动装置带动转动件转动时,转动件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得锁舌伸出或退回,实现开锁或关锁,当用钥匙开锁或关锁时,转动轴跟随转动,此时,转动件跟随转动轴同步转动;另外还设置有可手动转动的转筒,由于转筒与转动件传动连接,转动转筒时,同样带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实现开、关锁;当在门外使用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进行开锁时,首先要通过身份识别系统的确认,电动驱动装置才启动工作,以确保安全;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利用原有的机械锁体结构,使得锁体在保留原有的钥匙开关机构的同时具有自动开关机构,当忘记钥匙时,通过身份验证后使用该开关机构即可实现开、关锁动作,使用方便。

较佳地,所述身份识别系统包括蓝牙识别系统、红外识别系统、wifi识别系统、生物识别系统、密码识别系统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较佳地,所述转动件包括一转动片和一转动套,所述转动片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套插接,所述电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第一齿轮机构,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动套通过所述第一齿轮机构传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转筒通过第二齿轮机构与所述转动套传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转动套套接在一传动轴上,所述转动套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齿轮和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用于力矩传动的第一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较佳地,所述第二齿轮机构包括环所述转筒内壁圆周设置的内齿和套设在所述转动套上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转动套同步转动,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内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力矩转动的第二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分别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内齿啮合。

较佳地,所述转筒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转动套转动角度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驱动所述转动套复位。

较佳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上的检测孔内设置有检测轴,所述检测轴的一端设置有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三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组与所述内齿或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较佳地,所述智能门锁开关机构还包括一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一盖板、一固定板以及至少一固定块,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转筒的靠近所述转动套的一端,盖板上于转动套所对应位置设置有供所述转动片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锁体的位于室内一侧的与所述转动轴连通的预留孔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动片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较佳地,所述固定块包括连接部和操作部,所述连接部向所述操作部弧形延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盖板枢接,所述固定板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连接部的缺口,所述缺口的边沿设置有卡凸,所述固定块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卡凸相适配的卡合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其中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之转动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之其中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之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之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之转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之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之固定板与固定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之固定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之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之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锁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之固定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结构特征、实现原理及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如图1、图2、图15和图16所示,该开关机构与传统的使用钥匙开、关锁的锁体7配合使用,而且无须改变原有的锁体7结构。传统的使用钥匙开锁的锁体7中的锁舌70一般有主锁舌700和副锁舌701,主锁舌700一般为柱体或筒状,副锁舌701一般为斜块,主锁舌700和副锁舌701通过一连动机构与转动轴71连接,将门关上时,副锁舌701自动进入门框上的锁槽,而主锁舌700需要使用钥匙才能启动关锁。开锁时,钥匙驱动锁芯转动,锁芯进而驱动转动轴71转动,转动轴71通过连动机构带动主锁舌700和副锁舌701动作,完成开锁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锁体7的中的连动机构和转动轴71的设置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常识,不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部分,故在此不对其做详细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5和图16,锁体7上一般都会在室内一侧预留有与转动轴71连通的预留孔72,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安装在锁体7上的室内一侧,其原理是通过该预留孔72,设置一与锁体7中的转动轴71连接的转动件1,转动件1与转动轴71同步转动,即转动件1可带动转动轴71转动,转动轴71也可带动转动件1转动。本实施例中,使用电动驱动装置带动转动件1转动,另外设置一身份识别系统,以验证开锁者的身份,电动驱动装置还与身份识别系统电性连接,电动驱动装置根据身份识别装置的反馈结果驱动转动件1转动,当身份验证通过后电动驱动装置启动,带动转动件1转动,转动件1进而带动锁体7中的转动轴71转动,从而达到开、关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还设置有一可手动转动的转筒3,转动件1和电动驱动装置设置于转筒3内,转筒3的一端与转动件1的另一端传动连接。转筒3转动时,带动转动件1转动,同样达到开、关锁的目的,利用该转筒3,在室内一侧可手动操作开锁和关锁。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不影响锁体7原有的钥匙开锁机构,使用钥匙同样可实现开关锁的目的,钥匙带动锁芯转动时,转动轴71带动转动件1转动,即无论是使用钥匙开锁或者是本实施例中的自动电动开锁,转动件1都与锁体7的开、关锁的状态保持同步。

关于身份识别系统,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蓝牙识别系统,即在转筒3内安装蓝牙接收和管理器,当接收到预先注册的蓝牙设备信号后给电动驱动装置一启动信号,电动驱动装置启动开锁,关于蓝牙识别系统本身的详细技术原理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身份识别系统还可选择使用红外识别系统、wifi识别系统、生物识别系统(指纹、虹膜、人脸、语音、静脉)、密码识别系统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17,转动件1包括一转动片10、一转动套11,转动片10的一端与转动轴71连接,转动片10的另一端与转动套11插接,转动套11上设置有与转动片10插接的插槽110。如图5和图6所示,电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和第一齿轮机构,电机2与转动套11通过第一齿轮机构传动连接,为了方便电机2与转动套11的传动连接,请结合参阅图3,转动套11套接在一传动轴12上,转动套11通过该传动轴12与电机2传动连接。另外,如图7,转筒3通过第二齿轮机构与转动套11传动连接。通过齿轮机构传动,动作控制精细化程度高。较佳地,请再次参阅图5和图6,第一齿轮机构包括与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齿轮30和与传动轴12连接的第二齿轮31,第一齿轮30与第二齿轮31之间设置有用于力矩传动的第一传动齿轮组32,第一传动齿轮组32分别与第一齿轮30和第二齿轮31啮合。具体地,第一传动齿轮组32包括第一传动齿轮32a、第二传动齿轮32b、第三传动齿轮32c和第四传动齿轮32d,第一齿轮30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2a转动,第一传动齿轮32a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2b转动,第二传动齿轮32b带动第三传动齿轮32c转动,第三传动齿轮32c带动第四传动齿轮32d转动,最终第四传动齿轮32d带动第二齿轮31转动。由于转筒3的平面空间有效,通过多个传动齿轮的设计,可充分利用转筒3内的立体空间,便于优化整体结构。进一步地,如图7至图9,第二齿轮,机构包括环转筒3内壁圆周设置的内齿40和套设在转动套11上的第三齿轮41,第三齿轮41与转动套11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转动套11的外圆周壁上向外凸伸有四个连接齿111,该四个连接齿111位于同一圆周面上,转动套11通过该四个连接齿111与第三齿轮41传动连接。第三齿轮41与内齿40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力矩转动的第二传动齿轮组42,第二传动齿轮组42分别与第三齿轮41和内齿40啮合。具体地,第二传动齿轮组42包括第五传动齿轮42a和第六传动齿轮42d。

为了避免门被关上后忘记锁门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转筒3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转动套11转动角度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与电机2电性连接,电机2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驱动转动套11复位。当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被安装到锁体7上后,电机2的控制器会初始化其输出轴的状态,并将这一状态作记录,可将这一状态对应为锁舌70处于锁定状态,开锁后,电机2的输出轴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果电机2的输出轴在这一状态下超过预定时间,电机2开始反转,将电机2上的输出轴复位,从而通过第一齿轮30、第一传动齿轮组32和第二齿轮31将转动套11复位,进而使锁舌70伸出,恢复至锁定状态。转动套11转动的同时也带动转筒3复位。由此,当门被关闭一定时间后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可对锁体7进行自动上锁,避免忘记锁门的事情发生。

较佳地,如图7和图10,检测装置包括与电机2电性连接的角度传感器50,角度传感器50上的检测孔51内设置有检测轴52,检测轴52的一端设置有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三传动齿轮组53,第三传动齿轮组53与内齿40或第三齿轮41啮合。由于第一齿轮30、第二齿轮31、第三齿轮41和内齿40之间都是同步转动,第三传动齿轮组53无论是与内齿40啮合或与第三齿轮41啮合,皆可检测到电机2的输出轴的状态变化。本实施例中,第三传动齿轮组53包括第七53a传动齿轮和第八传动齿轮53b。

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11,还包括一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包括一盖板60、一固定板61以及至少一固定块62(本实施例中有两个),盖板60盖设在转筒3的靠近转动套11的一端,盖板60上于转动套11所对应位置设置有供转动片10通过的第一通孔600,固定板61安装在锁体7的位于室内一侧的与转动轴71连通的预留孔72处(如图17),固定板61上设置有供转动片10通过的第二通孔610,固定块62的一端与盖板60连接,固定块62的另一端与固定板61连接。通过盖板60和固定块62将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固定在固定板61上,转动片10通过第一通孔600和第二通孔610分别与转动套11和转动轴71连接。

较佳地,如图12和图13,固定块62包括连接部620和操作部621,连接部620向操作部621弧形延伸,连接部620与盖板60枢接,固定板61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容置连接部620的缺口611,缺口611的边沿设置有卡凸612,固定块62上还设置有与卡凸612相适配的卡合部622。安装时,通过操作部621将固定块62拉出,然后将连接部620对照固定板61上的缺口611放入,然后,转动操作部621,将卡凸612与固定块62上的卡合部622卡接在一起,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如图11中的固定块62’为打开状态,固定块62”为锁合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转筒3内还设置有电源盒8,该电源盒8可安装蓄电池或可充电电池,以给整个能门锁开关机构提供电源供给。

综上,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与传统的锁体7结合,在不改变原有的锁体7的锁合机构的前提下为锁体7增加了自动开关机构,利用该自动开关机构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可通过身份验证开锁,开锁一定时长后,利用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开关机构还能实现自动关锁,从而避免忘记锁门的情况,另外,在室内,还可通过操作转筒3手动开锁和关锁,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