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递柜电控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5216发布日期:2019-09-20 21:05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递柜电控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递柜电控锁。



背景技术:

随着快递业的发展,智能快递柜技术兴起,在大城市的每个小区基本都设置智能快递柜,因此快递柜的使用量很大,有效的降低快递柜的使用成本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运营商的发展。智能快递柜上都得使用电控锁。如专利名为快递柜的电机驱动型电子锁,申请号为201620109528.7,公开的电子锁包括锁壳、可插入或脱离锁壳以实现箱门锁止或开启的锁鼻、驱动锁鼻插入或脱离锁壳的动力组件、连接于动力组件和锁鼻之间用于带动锁鼻插入或脱离锁壳的联动组件,动力组件和联动组件均安装于锁壳上;动力组件包括电机、连接于电机输出端的蜗轮、齿接于蜗轮的第一减速齿轮、齿接于第一减速齿轮的第二减速齿轮、齿接于第二减速齿轮的凸轮齿轮、可与凸轮齿轮连接或断开的定位开关、用于控制定位开关连接或断开的PCB板,所述凸轮齿轮、第二减速齿轮和第一减速齿轮均可旋转的安装于锁壳上。该电子锁的结构复杂,发生故障的概率高,制作使用成本都很高。而且没有意外断电解锁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快递柜电控锁。

一种快递柜电控锁,包括锁主体装置和锁扣,其特点是,锁主体装置的前部设置锁槽,在使用状态下锁扣插入锁槽内;锁主体装置包括后壳、前壳、电磁推杆和锁紧机构,后壳和前壳固定组成锁体外壳,电磁推杆的活动杆和锁紧机构相连,锁紧机构以活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锁体外壳内部,在后壳的第一侧板上设置后上方孔和后下方孔,前壳的第二侧板上设置前上方孔和前下方孔,后壳和前壳相互固定时,后上方孔、后下方孔分别正对前上方孔、前下方孔,在后上方孔和前上方孔之间固定上部支架,在后下方孔于前下方孔内固定底座,电磁推杆固定在底座和上部支架上。

优选的,后壳的第一侧板上设置第一围边板,第一围边板位于第一侧板边缘将第一侧板围成一圈,前壳的第二侧板上设置第二围边板,第二围边板位于第二侧板边缘将第二侧板围成一圈,第一侧板内设置第一内螺纹柱、第二内螺纹柱、第三内螺纹柱,在第二侧板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分别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在第一内螺纹柱、第二内螺纹柱、第三内螺纹柱内安装螺丝,第一围边板和第二围边板相扣,将后壳和前壳固定在一起;后壳的前端设置第一开口槽,前壳的前端设置第二开口槽,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共同组成锁槽。

优选的,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旋转摆杆、扭力弹簧和上下摇杆,旋转摆杆和上下摇杆分别以销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二内螺纹柱外壁和第一内螺纹柱外壁上,上下摇杆的两端分别和旋转摆杆、电磁推杆的活动杆滑动连接,扭力弹簧安装在旋转摆杆和后壳之间,用以为旋转摆杆提供预紧力,旋转摆杆上设置卡口结构用于卡住锁扣。

优选的,所述的上下摇杆中部设置轴孔,旋转摆杆左端的内部设置前端方孔,旋转摆杆的右端设置后端长槽,旋转摆杆左端外边上设置上翻边;旋转摆杆包括圆柱体,在圆柱体中心设置中心通孔,在圆柱体外壁上并列设置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中间部分构成中间槽,在圆柱体的底端设置底部圆柱,底部圆柱与圆柱体同心。

优选的,所述的扭力弹簧包括螺旋体和弹性支架,螺旋体的第二支脚和弹性支架固定连接,弹性支架为折弯框形,螺旋体安装在圆柱体上,螺旋体的第一支脚用于固定在后壳上,弹性支架用于固定在后挡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后壳上设置第一围板开口,前壳上设置第二底围板开口,第一围板开口和第二底围板开口组成拨杆孔,上下摇杆的右端伸出拨杆孔。

优选的,所述在旋转摆杆上设置限位杆,锁主体装置内还安装用于感应限位杆的接触开关。

优选的,第一侧板上设置固定销,接触开关直接插入固定销上进行固定,在前壳上设置用于顶住接触开关的内翻板。

优选的,所述的锁扣包括锁扣板和锁扣环,锁扣环垂直固定在锁扣板上,锁扣板上设置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递柜电控锁,可多方位的配合安装,通过电磁推杆、旋转摆杆、上下摇杆和扭力弹簧组成的杆结构,实现运动可靠结构紧凑的特点,制作成本低。其中上下摇杆右端伸出锁外,可手动操作开锁。内部设置的接触开关用于发出解锁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前视结构斜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前视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去前壳内部结构斜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后壳前视结构斜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后壳后视结构斜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前壳前视结构斜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上下摇杆结构斜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旋转摆杆前视结构斜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旋转摆杆后视结构斜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扭力弹簧结构斜视图。

其中:1-锁主体装置;2-锁扣;3-锁槽;4-拨杆孔;11-后壳;12-前壳;13-旋转摆杆;14-扭力弹簧;15-电磁推杆;16-上下摇杆;17-接触开关;18-底座;19-上部支架;21-锁扣板;22-锁扣环;211-固定孔;111-第一侧板;112-第一围边板;113-第一开口槽;114-第一围板开口;115-第一内螺纹柱;116-第二内螺纹柱;117-第三内螺纹柱;118-固定销;121-第二侧板;122-第二围边板;131-圆柱体;132-中心通孔;133-前挡板;134-后挡板;135-中间槽;136-底部圆柱;141-螺旋体;142-第一支脚;143-第二支脚;144-弹性支架;161-轴孔;162-前端方孔;163-后端长槽;164-上翻边;181-后下方孔;191-后上方孔;1211-第二开口槽;1212-内翻板;1213-前上方孔;1214-前下方孔;1215-第二底围板开口;1216-第一通孔;1217-第二通孔;1218-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前视结构斜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前视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结构分解图。一种快递柜电控锁,包括锁主体装置1和锁扣2,锁主体装置1的前部设置锁槽3,在使用状态下锁扣2插入锁槽3内。锁主体装置1包括后壳11、前壳12、电磁推杆15和锁紧机构,后壳11和前壳12固定组成锁体外壳,电磁推杆15的活动杆和锁紧机构相连,锁紧机构以活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锁体外壳内部,在后壳11的第一侧板111上设置后上方孔191和后下方孔181,前壳12的第二侧板121上设置前上方孔1213和前下方孔1214,后壳11和前壳12相互固定时,后上方孔191、后下方孔181分别正对前上方孔1213、前下方孔1214,在后上方孔191和前上方孔1213之间固定上部支架19,在后下方孔181于前下方孔1214内固定底座18,电磁推杆15固定在底座18和上部支架19上。用于固定电磁推杆15的底座18和上部支架19以插销的方式固定在后壳11和前壳12上,或者先将底座18和上部支架19以插销的方式固定在后壳11上,然后焊接固定牢,最后合上前壳12。通过将底座18和上部支架19分别与后壳11分体设计制作,使得生产制作工艺更简单,可减少生产成本。在使用本专利的电控锁时,可以将锁主体装置1和锁扣2分别固定安装在快递柜的内部柜壁和柜门上,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也可以在锁主体装置1上安装带孔的板件,通过螺栓将锁主体装置1和锁扣2分别固定在内部柜壁和柜门上。锁扣2包括锁扣板21和锁扣环22,锁扣环22垂直固定在锁扣板21上,锁扣板21上设置固定孔211。在使用时,锁扣2通过固定孔211固定在柜门上。当柜门关上时,锁扣环22插入锁槽3内,锁扣环22为环形,除开锁扣板21侧,锁扣环22其它三侧都可以插入中间槽135,因此,锁扣2可以垂直或者正对插入锁槽3内,被中间槽135锁住,使得本产品电控锁可适用于平开和平推门的使用。锁扣环22被旋转摆杆13上的中间槽135锁住,进而使得整个柜门连同锁扣2一起被固定。

如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去前壳内部结构斜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后壳前视结构斜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后壳后视结构斜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前壳前视结构斜视图。

后壳11的第一侧板111上设置第一围边板112,第一围边板112位于第一侧板111边缘将第一侧板111围成一圈,前壳12的第二侧板121上设置第二围边板122,第二围边板122位于第二侧板121边缘将第二侧板121围成一圈,第一侧板111内设置第一内螺纹柱115、第二内螺纹柱116、第三内螺纹柱117,在第二侧板121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通孔1216、第二通孔1217、第三通孔1218,分别穿过第一通孔1216、第二通孔1217、第三通孔1218在第一内螺纹柱115、第二内螺纹柱116、第三内螺纹柱117内安装螺丝,第一围边板112和第二围边板122相扣,将后壳11和前壳12固定在一起。后壳11的前端设置第一开口槽113,前壳12的前端设置第二开口槽1211,第一开口槽113和第二开口槽1211共同组成锁槽3。本专利中锁体外壳采用前后分体外壳设计,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安装维护方便。第一侧板111、第一围边板112、第二围边板122和第二侧板121组成内部为空腔的封闭结构,其中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21分别组成锁体的后面和前面。电磁推杆15和锁紧机构都位于封闭结构内。当前壳12和后壳11固定在一起时,第一开口槽113和第二开口槽1211处于正对的位置,共同组成锁槽3,便于锁扣2的插入。后壳11上设置第一围板开口114,前壳12上设置第二底围板开口1215,第一围板开口114和第二底围板开口1215组成拨杆孔4,上下摇杆16的右端伸出拨杆孔4。本专利中的通过设置拨杆孔4,上下摇杆16的右端伸出拨杆孔4充当手动开关的作用。当外界断电时,电磁推杆15失踪处于上推状态,导致中间槽135一直锁住锁扣2,当需要取件时,因为没电,将不能取快递。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造成纠纷。当没电时,通过手动下拨上下摇杆16的右端,即可解锁旋转摆杆13。当然,手动开关不能直接暴露在外面,否则任何人都可以打开快递门。可以将手动开关设置在带钥匙锁的暗门内,只有通过运营商才能打开。安全又方便。

如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上下摇杆结构斜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旋转摆杆前视结构斜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旋转摆杆后视结构斜视图。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旋转摆杆13、扭力弹簧14和上下摇杆16,旋转摆杆13和上下摇杆16分别以销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二内螺纹柱116外壁和第一内螺纹柱115外壁上,上下摇杆16的两端分别和旋转摆杆13、电磁推杆15的活动杆滑动连接,扭力弹簧14安装在旋转摆杆13和后壳11之间,用以为旋转摆杆13提供预紧力,旋转摆杆13上设置卡口结构用于卡住锁扣2。本专利中电磁推杆15通电时活动杆向下运动,拉动上下摇杆16围绕第一内螺纹柱115顺时针摆动,其中上下摇杆16的右端向下摆动,同时上下摇杆16的左端向上摆动,与上下摇杆16的左端滑动连接的旋转摆杆13做略微的围绕第二内螺纹柱116摆动,直到旋转摆杆13与上下摇杆16脱离连接,旋转摆杆13在扭力弹簧14的作用下围绕第二内螺纹柱116逆时针旋转,使得旋转摆杆13上的卡口与锁扣2脱离连接,进而可以打开柜门。活动杆相对于上下摇杆16在上下摇杆16延伸方向滑动连接。在断电情况下,电磁推杆15的活动杆向上运动,活动杆向上推动上下摇杆16的右端,使得上下摇杆16围绕第一内螺纹柱115逆时针摆动。此时旋转摆杆13仍处于解锁状态,即旋转摆杆13的卡口处于左端。当需要关门时,推动锁扣2插入锁槽3,同时克服扭力弹簧14的弹力,推动旋转摆杆13顺时针旋转。

上下摇杆16中部设置轴孔161,旋转摆杆13左端的内部设置前端方孔162,旋转摆杆13的右端设置后端长槽163,旋转摆杆13左端外边上设置上翻边164。旋转摆杆13包括圆柱体131,在圆柱体131中心设置中心通孔132,在圆柱体131外壁上并列设置前挡板133和后挡板134,前挡板133和后挡板134中间部分构成中间槽135,在圆柱体131的底端设置底部圆柱136,底部圆柱136与圆柱体131同心。底部圆柱136的端面积小于底部圆柱136的端面积,底部圆柱136主要用于安装旋转摆杆13时,避免底部圆柱136或者前挡板133、后挡板134与第一侧板111面接触,造成内部磨损。上下摇杆16通过轴孔161以销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内螺纹柱115上。电磁推杆15的活动推杆上安装带环形槽的卡头,卡头的环形槽嵌入旋转摆杆13右端的后端长槽163内,使得电磁推杆15的活动推杆上下运动时,能自然带动上下摇杆16转动,带环形槽的卡头在上下摇杆16延伸方向能滑动,避免卡头和后端长槽163卡死。后挡板134的尖形前端插入前端方孔162内。当上下摇杆16上下摆动时,后挡板134相对于前端方孔162上下滑动,同时后挡板134带动旋转摆杆13略微的摆动,同时前端方孔162有足够的长度,使得后挡板134在前端方孔162内摆动时不被卡死。当上下摇杆16的左端上升得足够高时,后挡板134与前端方孔162脱离连接,使得旋转摆杆13解锁,旋转摆杆13在扭力弹簧14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从而前挡板133和后挡板134一起向左摆动,中间槽135的槽口对准锁槽3,被扣在中间槽135内的锁扣2被解锁,从而锁扣2可脱离锁主体装置1的连接,柜门就可以打开。当需要关闭柜门时,锁扣2通过锁槽3进入中间槽135,继续推动后挡板134向右摆动。此时,电磁推杆15处于断电状态,电磁推杆15的活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向上推起,上下摇杆16的右端向上转,同时上下摇杆16的左端向下旋转。此时,后挡板134先通过上翻边164逐渐向右摆,当到达前端方孔162位置时,后挡板134被卡入前端方孔162,从而旋转摆杆13被固定住。与此同时中间槽135转过90°左右,槽口朝上,与锁槽3错开,进而锁扣2被锁入中间槽135内。在旋转摆杆13上设置限位杆,锁主体装置1内还安装用于感应限位杆的接触开关17。当旋转摆杆13被解锁,在扭力弹簧14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当中间槽135开口对准锁槽3时,锁扣2被解锁,此时,限位杆正好碰到接触开关17,使得接触开关17向外接系统发出门已经打开的信号。接触开关17可以采用电磁式或者压力式开关,优选压敏式,使得发出的信号更准确。第一侧板111上设置固定销118,接触开关17直接插入固定销118上进行固定,在前壳12上设置用于顶住接触开关17的内翻板1212。接触开关17通过固定销118固定在第一侧板111上。当后壳11和前壳12固定连接时,前壳12上的内翻板1212位于接触开关17处,从而顶住接触开关17。

如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锁扭力弹簧结构斜视图。所述的扭力弹簧14包括螺旋体141和弹性支架144,螺旋体141的第二支脚143和弹性支架144固定连接,弹性支架144为折弯框形,螺旋体141安装在圆柱体131上,螺旋体141的第一支脚142用于固定在后壳11上,弹性支架144用于固定在后挡板134上。扭力弹簧14的螺旋体141为圆柱形,可以直接套接在圆柱体131上,且螺旋体141的内径大于圆柱体131的外径,使得螺旋体141具有弹性变形的自由空间,避免被卡死,不利于产生弹力。扭力弹簧14的第一支脚142用于固定在后壳11上,扭力弹簧14的第二支脚143和弹性支架144一起固定在后挡板134上。从而为后挡板134提供回位弹性,通过折弯框形的弹性支架144,抱住后挡板134,使得扭力弹簧14安装更方便,固定后挡板134牢靠。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