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5332发布日期:2019-11-19 21:54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



背景技术:

传统的窗户都是通过人为的推拉来完成窗户的开启和闭合的,存在着诸多的不便与局限,如果窗的体积较大、较重,开闭的位置设计得较高较远,就可能造成不方便手工开闭等问题,在高档写字楼、酒店、机场、体育中心、大型厂房等场所表现尤为突出。

为了解决手工开闭窗户不便的问题,很多建筑开始使用电动开窗器来实现窗户的开启与关闭。电动开窗器通常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窗户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传动机构可实现窗户的开启和关闭,该电动开窗器可以实现窗体面积较大、较重,开闭位置较高、较远的窗户的开启和关闭。

当建筑物的窗户处于开启状态时,室内又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如果遇到下雨天气,由于窗户不能自动关闭,极易造成雨水进入室内,使得室内的物品受到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窗扇的开启角度可任意控制,遇到雨天时,雨滴传感器感应到雨水后窗户自动关闭,闭合时锁头的阻力小,容易闭合,闭合后窗户的密封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包括窗框、以及安装在所述窗框上的窗扇,所述窗扇的内侧面设有手锁,所述窗扇的外侧面设有雨滴传感器、太阳能集电板,所述太阳能集电板连接有蓄电池,所述雨滴传感器、蓄电池共同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窗扇底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一侧夹持有挡板,所述挡板另一端连接有两个翘板,两个所述翘板顶端转动连接有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上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设有供所述圆柱体陷入的半圆形让位槽,所述滑块顶端还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窗扇底部,所述滑块顶端还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另一端与所述窗框转动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翘板之间还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接触条、下接触条,所述上接触条与所述挡板底部接触。

具体的,所述夹板远离所述电磁阀一端设有凹槽,所述挡板一端可插入所述凹槽内。

具体的,所述窗扇与所述窗框的交接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内侧固定有传动板,所述手锁与所述传动板啮合连接,所述滑动条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限位凸、第二限位凸,所述窗框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凸、第二限位凸的第一直角挡板、第二直角挡板,所述滑动条一侧还滑动连接有锁扣板,所述锁扣板靠向所述手锁一侧设有立式挡板,所述立式挡板下侧固定有斜挡板,所述窗框对应于所述立式挡板的位置设有锁头。

具体的,所述手锁包括固定在所述窗扇内侧的外壳、连接在所述外壳外侧的手柄、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的转动件,所述手柄伸入所述外壳内与所述转动件连接。

具体的,所述转动件上设有若干限位齿,所述限位齿为n个,所述传动板靠向所述手锁一侧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m个,所述限位齿与所述限位槽啮合连接,m、n均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具体的,所述滑动条上固定有两个圆头铆钉,所述锁扣板中部设有第三滑槽,两个所述圆头铆钉均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平开窗,在窗扇外侧增加一个雨滴传感器,雨滴传感器感应到雨水后窗户自动关闭,且增加了太阳能集电板和蓄电池,窗户不用外接电路即可自动供电,独立性强;

第二,窗户的锁结构,自动闭合时,锁头扣入立式挡板内侧,再向下转动手锁,第一限位凸、第二限位凸分别上移至第一直角挡板、第二直角挡板,锁紧窗扇,打开窗扇时,向上转动手锁,锁头经过斜挡板后与立式挡板分离,第一限位凸、第二限位凸分别下移,即可打开,闭合时锁头的阻力小,容易闭合,闭合后窗户的密封性好,操作简单,结构巧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关闭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开窗后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开窗的结构原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开窗的结构原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翘板、圆柱体、转轴、扭转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开窗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开窗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图9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锁、滑动条、传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窗框1、第一直角挡板11、第二直角挡板12、锁头13、窗扇2、第二滑槽21、滑动条22、圆头铆钉221、传动板23、限位槽231、第一限位凸24、第二限位凸25、锁扣板26、立式挡板261、斜挡板262、第三滑槽263、手锁3、外壳31、手柄32、转动件33、限位齿331、雨滴传感器41、太阳能集电板42、蓄电池43、电路板44、第一滑槽51、电磁阀52、夹板53、凹槽531、挡板54、翘板55、圆柱体56、滑块57、半圆形让位槽571、拉伸弹簧58、支杆59、转轴61、扭转弹簧62、上接触条621、下接触条6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照图1-11所示:

一种下雨自动锁闭的平开窗,包括窗框1、以及安装在窗框1上的窗扇2,窗扇2的内侧面设有手锁3,窗扇2的外侧面设有雨滴传感器41、太阳能集电板42,太阳能集电板42连接有蓄电池43,雨滴传感器41、蓄电池43共同连接有电路板44,窗扇2底部设有第一滑槽51,第一滑槽51内设有与电路板44电连接的电磁阀52,电磁阀52的输出端连接有夹板53,夹板53一侧夹持有挡板54,挡板54另一端连接有两个翘板55,两个翘板55顶端转动连接有圆柱体56,圆柱体56上侧设有滑块57,滑块57底部设有供圆柱体56陷入的半圆形让位槽571,滑块57顶端还连接有拉伸弹簧58,拉伸弹簧58另一端固定在窗扇2底部,滑块57顶端还连接有支杆59,支杆59另一端与窗框1转动连接,挡板54与翘板55之间还设有转轴61,转轴61外套设有扭转弹簧62,扭转弹簧62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接触条621、下接触条622,上接触条621与挡板54底部接触。

优选地,夹板53远离电磁阀52一端设有凹槽531,挡板54一端可插入凹槽531内。

优选地,窗扇2与窗框1的交接面设有第二滑槽21,第二滑槽2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条22,滑动条22内侧固定有传动板23,手锁3与传动板23啮合连接,滑动条22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限位凸24、第二限位凸25,窗框1上设有对应于第一限位凸24、第二限位凸25的第一直角挡板11、第二直角挡板12,滑动条22一侧还滑动连接有锁扣板26,锁扣板26靠向手锁3一侧设有立式挡板261,立式挡板261下侧固定有斜挡板262,窗框1对应于立式挡板261的位置设有锁头13。

优选地,手锁3包括固定在窗扇2内侧的外壳31、连接在外壳31外侧的手柄32、以及安装在外壳31内部的转动件33,手柄32伸入外壳31内与转动件33连接。

优选地,转动件33上设有若干限位齿331,限位齿331为n个,传动板23靠向手锁3一侧设有若干限位槽231,限位槽231为m个,限位齿331与限位槽231啮合连接,m、n均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优选地,滑动条22上固定有两个圆头铆钉221,锁扣板26中部设有第三滑槽263,两个圆头铆钉221均位于第三滑槽263内。

具体操作如下:

关窗操作:拉动手锁3,使窗扇2与窗框1闭合,此时锁头13扣合在立式挡板261内侧,然后向下转动手柄32,由于限位齿331和限位槽231的配合,传动板23带动滑动条22向上移动,然后第一限位凸24、第二限位凸25分别位于第一直角挡板11、第二直角挡板12内侧,限制了第一限位凸24、第二限位凸25的移动,从而锁紧窗扇2;

开窗操作,向上转动手柄32,锁头13沿着斜挡板262向下移动,最终锁头13与锁扣板26分离,同时第一限位凸24、第二限位凸25向下移动,第一限位凸24、第二限位凸25与第一直角挡板11、第二直角挡板12分离,从而打开窗扇2;

遇水自锁:下雨天时,雨水滴落至雨滴传感器41表面,雨滴传感器41感应到雨水,产生瞬间电流而传递到电路板44上,电路板44上的芯片控制蓄电池43给电磁阀52提供电能,电磁阀52通电后其输出轴收缩,带动了夹板53向左移动,挡板54脱离凹槽531,挡板54在扭转弹簧62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翘起,从而翘板55、圆柱体56向下转动,圆柱体56从半圆形让位槽571中脱离,滑块57底部无支撑作用,然后,滑块57在拉伸弹簧58的弹性作用下在第一滑槽51内收缩,收缩时支杆59带动窗扇2关闭。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