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裁缆机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7984发布日期:2019-09-12 09:0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裁缆机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裁缆机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光纤裁缆机设有模切机构,模切机构主要由切台和切刀组成,切刀位于切台上方,切刀受电机驱动而上下位移从而实现裁缆操作。为了实现牵引光纤,模切机构上常需设置多个牵引棍辊,牵引棍辊需要能自转,因此每个牵引棍辊均需配备一台电机进行驱动,造成模切机构上的电机众多,众多电机一起运作时,产生的噪声十分巨大,因此需要噪声进行降噪。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裁缆机降噪装置来对光纤裁缆机中的噪声进行降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光纤裁缆机降噪装置,包括封闭箱体,所述光纤裁缆机的模切机构放置在箱体内,箱体的内表面都贴附有消音层;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供光纤进线的入料口和供光纤出线的出料口,入料口和出料口的开口处均设有消音海绵,消音海绵环绕在开口的边沿上;所述箱体上设有自箱体内贯穿至箱体外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具有消音结构,消音结构位于通风管的进风口与通风管的出风口之间。

其中,所述消音层远离箱体的表面贴附有防护板。

其中,所述消音层包括丁基橡胶层,丁基橡胶层贴附在箱体的内表面。

其中,所述消音层包括石油纤维绵层,石油纤维绵层贴附在丁基橡胶层上。

其中,所述消音层包括玻璃纤维绵层,玻璃纤维绵层的一侧贴附在石油纤维绵层上,另一侧贴附在防护板上。

其中,所述消音结构包括隔音板P1、隔音板P3、管道T1和管道T3,隔音板P1和隔音板P3把管道内部的空间分隔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依次设置的进风室、消音室和出风室;所述管道T1穿过隔音板P1,管道T1的两端分别位于进风室和消音室中;所述管道T3穿过隔音板P3,管道T3的两端分别位于消音室和出风室中,所述管道T1的管口与所述管道T3的管口相互错开。

其中,所述消音结构还包括隔音板P2和管道T2,隔音板P2把消音室分隔成从进风口到出风口依次设置的第一消音室和第二消音室;所述管道T1依次穿过隔音板P1和隔音板P2,管道T1的两端分别位于进风室和第二消音室中;所述管道T2穿过隔音板P2,管道T2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消音室和第二消音室中;所述管道T3依次穿过隔音板P2和隔音板P3,管道T3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消音室和出风室中。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光纤裁缆机的模切机构放置在封闭箱体内,并在箱体的内表面贴附消音层来对箱内噪声进行吸收;箱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供光纤进线的入料口和供光纤出线的出料口,其中入料口和出料口的开口边沿均环绕有一圈消音海绵,箱内噪声穿过入料口或出料口时被消音海绵吸收;由于需要对箱内进行通风,箱体上设有自箱体内贯穿至箱体外的通风管,其中通风管内具有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消音结构,箱内噪声穿过通风管时被消音结构消音,避免箱内噪声未经衰减地传播至箱体外,实现对箱内噪声的降噪。

附图说明

图1为光纤裁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体、消音层、防护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通风管放大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见图1,光纤裁缆机中,上料机构、纠偏机构和模切机构依次设置,纠偏机构位于上料机构与模切机构之间。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卷装光纤0的上料辊1,上料辊1上卷绕有光纤0,要进线时,上料辊1顺时针旋转从而推出卷绕在其上的光纤0。

纠偏机构包括滑轨21、纠偏滑辊22、控制器和气缸(控制器和气缸未在图中示出),控制器和气缸电连接从而控制气缸的伸缩。气缸竖直设置,并位于推杆的上方,气缸的推杆与纠偏滑辊22固定连接,滑轨21沿竖直方向设置,当气缸推出推杆时,纠偏滑辊22在推杆的驱动作用下沿滑轨21的轨迹下降;当气缸收回推杆时,纠偏滑辊22在推杆的驱动作用下沿滑轨21的轨迹上升。如此控制器即可通过控制气缸推杆的伸出距离来控制纠偏滑辊22的竖直高度。纠偏滑辊22的辊面向下压住位于上料机构与模切机构之间的光纤0,光纤裁缆机在工作过程中若出现上料机构进线过度,则控制器控制气缸推出,驱动纠偏滑辊22下降,从而拉动位于切刀32附近的光纤0回退至合适位置,实现自动,避免手动操作而带来安全隐患。

纠偏机构设有四个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定位辊23,其中每两个成一组,两组定位辊23分别位于纠偏滑辊22两侧,光纤0架在两组定位辊23上,其中定位辊23的位置均高于滑轨21的轨迹的最高处,以此实现纠偏滑辊22的辊面对光纤0的下压。

见图1,模切机构包括切台31,光纤裁缆机的切刀32位于切台31的上方,切刀32与切台31之间留有供光纤0穿过的缝隙,光纤0从缝隙处穿过。切台31上具有两个进线牵引辊33,进线牵引辊33位于纠偏滑辊22与切刀32之间,光纤0被夹于两个进线牵引辊33之间,其中每个进线牵引辊33均配备有步进电机(图中未示出)来驱动进线牵引辊33转动,转动过程中进线牵引辊33把光纤0推向切刀32,实现进线。切台31远离纠偏滑辊22的一端延伸至出料口,该端部处设有两个出线牵引辊4,光纤0被夹于两个出线牵引辊4之间,每个出线牵引辊4也均配备有步进电机(图中未示出)来驱动其转动从而实现出线牵引。

光纤裁缆机工作时,上料机构进线,经过纠偏机构调整位于切刀32附近的光纤0至合适位置后,切刀32切下实现裁缆。裁缆后光纤0断开,则位于图1中切刀32右侧的光纤0在两个出线牵引辊4的出线牵引下,被送出出料口外,实现出料;位于图1中切刀32左侧的光纤0会被两个进线牵引辊33夹住,避免光纤0掉出切台31,待出料完成后,两个进线牵引辊33被步进电机驱动进线转动,从而将光纤0推向切刀32,实现进线,光纤0进线至合适位置时,步进电机停止驱动,此时切刀32再次切下,实现下一轮的裁缆。

进一步地,在切台31上设置多个滚轴34来定位光纤0的位置,对光纤0的位置进线调整。

见图1,为了对光纤裁缆机进行降噪,将会产生噪声的纠偏机构和模切机构放置在封闭箱体5中,并在箱体5的全部内表面均贴附一层如图2所示的消音层6,其中消音层6为多层结构,具体地,见图2,消音层6的内层为贴附在箱体5内表面的丁基橡胶层61,丁基橡胶层61具有良好的减震、耐高温特性,且可吸收箱内噪声中的低频成分;消音层6的中间层为石油纤维绵层62,石油纤维绵层62贴附在丁基橡胶层61上,其对高频噪音的吸收能力较强;消音层6的外层为玻璃纤维绵层63,玻璃纤维绵层63贴附在石油纤维绵层62上,其除了能吸收噪声外,还具有防腐防潮特性,可提升光纤裁缆机的防潮能力。为增强消音层6的抗应力能力,消音层6远离箱体5的表面贴附有防护板,其中防护板具体采用硬塑料板7,其板体上开有常规的均匀分布的通孔71,以便噪声穿过。

见图1,为使得光纤可进出箱体5,箱体5的两侧分别开有供光纤进线的入料口51和供光纤出线的出料口52,其中入料口51和出料口52的开口处均设有图中未示出的消音海绵,消音海绵环绕在开口的边沿上,当箱内噪声穿过入料口51或出料口52时,噪声被消音海绵吸收,实现降噪。

由于需要对箱内进行通风,箱体5上设有自箱体5内贯穿至箱体5外的通风管53,其中通风管53内具有消音结构,见图3,消音结构位于通风管53的进风口531与通风管53的出风口532之间,当箱内噪声穿过通风管53时,噪音被消音结构消音,避免箱内噪声未经衰减地传播至箱体5外。具体地,见图3,消音结构由隔音板P1、隔音板P2、隔音板P3、管道T1、管道T2和管道T3组成,其中隔音板P1、隔音板P2、隔音板P3把管道内部的空间分隔成从进风口531到出风口532依次设置的进风室R1、第一消音室R2、第二消音室R3和出风室R4。管道T1依次穿过隔音板P1和隔音板P2,其两端分别位于进风室R1和第二消音室R3中;管道T2穿过隔音板P2,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消音室R2和第二消音室R3中;管道T3依次穿过隔音板P2和隔音板P3,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消音室R2和出风室R4中。其中,管道T1、管道T2和管道T3的管口相互错开,通风过程中,噪声随风穿过进风口531,进入进风室R1,并撞在隔音板P1,撞击过程中噪声的能量被衰减;然后噪声经管道T1进入第二消音室R3,在第二消音室R3中再次撞上隔音板P3,噪声能量被再次衰减;然后噪声经管道T2兜回第一消音室R2中,在第一消音室R2中撞上隔音板P1从而再次衰减;最后噪声经管道T3流至出风室R4,并经出风口532流出至箱体5外,此时由于噪声被消音结构多次衰减,其能量水平已经降低,噪声不会过大,实现降噪。

需说明的,本实施例的箱体5顶部设有常规的翻盖结构来供后期工作人员开箱维修,其中翻盖的边缘具有常规的密封胶圈来实现合盖时的密封效果,由于翻盖结构及其边缘设置胶圈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