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料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4054发布日期:2019-11-12 23:5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捞料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单晶硅切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捞料盒。



背景技术:

中国光伏市场装机量需求增长迅猛。但目前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太阳能厂商对自动化设备需求提升,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良率有者显著的效果。如图1所示,现有的捞料盒3为长方体形,其靠近清洗设备的插片工作区(也可称为上料区),脱胶后硅片,经物料运送车5运输至插片工作区1附近,需要由员工4搬运承载硅片的料托2并转身180°后(图中箭头示出了转身动作),行走至捞料盒3处,将料托2放置于捞料盒3内,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存在大量的行走、搬运等多余动作。且由于长方体形捞料盒自身结构的限制,其一次只能放置一刀料(一般4个料托承载的硅片为一刀),使得物料运送车5及清洗设备均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捞料盒,用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及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捞料盒,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

所述盒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盒段、第二盒段及第三盒段;

沿一时针方向,所述第一盒段与所述第二盒段弯折连接,所述第二盒段与所述第三盒段弯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段与所述第三盒段通过所述第二盒段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段、所述第二盒段和所述第三盒段中,至少一个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段、所述第二盒段和所述第三盒段中,至少一个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段、所述第二盒段和所述第三盒段均为沿直线方向延伸的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段与所述第二盒段弯折连接的角度,及所述第二盒段与所述第三盒段弯折连接的角度均为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段、所述第二盒段和所述第三盒段,垂直于其自身延伸方向的截面均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框架式的支架。

本申请的方案中,由于顺次设置了沿一时针方向弯折连接的,第一盒段、第二盒段及第三盒段,则第一盒段、第二盒段及第三盒段围成了类似C形或U形的结构,其中心的空位置为员工的操作位,员工可以从物料运送车搬运料托后转身90°左右,即可将料托放置于该捞料盒内,而不需要走动,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及操作效率。另外,每一个盒段均可以放置一刀料,并且相邻盒段连接处亦可放置一定量的料,则该捞料盒一次至少可以放置3刀料,因此降低了物料运送车及清洗设备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捞料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捞料盒,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盒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盒段10、第二盒段7及第三盒段11;沿一时针方向,第一盒段10与第二盒段7弯折连接,第二盒段7与第三盒段11弯折连接。

本文所指的沿一时针方向可以是指沿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是沿逆时针方向。

上述方案中,由于顺次设置了沿一时针方向弯折连接的,第一盒段10、第二盒段7及第三盒段11,则第一盒段10、第二盒段7及第三盒段11围成了类似C形或U形的结构,其中心的空位置为员工的操作位。工作时,员工4位于操作位内,可以从物料运送车5搬运料托后转身90°左右,即可将料托放置于该捞料盒内,而不需要走动,有利于提升操作效率。并且一个员工仅需通过转身即可操作三个盒段,将三个盒段内的硅片放置到插片工作区1,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另外,每一个盒段均可以放置一刀料,并且相邻盒段连接处亦可放置一定量的料,则该捞料盒一次至少可以放置3刀料,减少了硅片的运送次数,降低了物料运送车5及清洗设备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采用该捞料盒后,每班可以节省输送硅片人员1人,每个工段减少物料运送车5及传统捞料盒28台,可提高清洗机产能5%以上。

进一步地,第一盒段10与第三盒段11通过第二盒段7相连通,此种结构,使得三个盒段连通成了一个整体。工作时,盒体内盛有工作液(例如为水或水溶液),在第一盒段10与第三盒段11的料托2上的硅片向插片工位放置时,可以尽量将硅片在第一盒段10或第三盒段11内,移动到第二盒段7后再取出放置在插片工作区1,在硅片从第二盒段7取出前,硅片都浸在工作液中,尽量降低空气对硅片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在工作结束或需要进行工作液更换时,将盒体内的液体排出,则在第一盒段10、第二盒段7和第三盒段11中,至少一个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6。例如,在第二盒段7的底部设置排液口6。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向盒体内注入液体,则在第一盒段10、第二盒段7和第三盒段11中,至少一个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液口9。例如,在第一盒段10的侧壁上部设置进液口9,进液口9可以通过软管8与清洁设备连接,从清洁设备内放水到盒体内。

进一步地,第一盒段10、第二盒段7和第三盒段11均为沿直线方向延伸的槽,也即第一盒段10、第二盒段7和第三盒段11均为直槽,采用此种结构,利于加工;并且,与料托2的形状相对应,空间利用率高。

进一步地,第一盒段10与第二盒段7弯折连接的角度,及第二盒段7与第三盒段11弯折连接的角度均为90°。此种结构,形成了三边的直角结构,工作人员距离各盒段的距离都比较适中,便于员工4位于工作位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第一盒段10、第二盒段7和第三盒段11,垂直于其自身延伸方向的截面均为矩形。也可以说各个盒段均为长方体或立方体,采用此种结构,可通过长方形或矩形的钢板通过焊接即可构成该盒体,便于加工,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盒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框架式的支架。该框架式的支架可以是焊接的支架。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