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4312发布日期:2020-01-03 10:5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五金配件领域,尤其涉及合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自关门合页主要以扭力弹簧复位为主,扭力弹簧复位合页在实际使用过程线材强度高扭簧脚易断,强度低线材容易松弛,造成自关失效,而且其它压力弹簧复位的自关门合页要分左右方向安装,而且不能控制压力弹簧放能,合页由于受到弹簧压力处于闭合状态,安装时需要人工持续打开左右合页,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合页,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用压力弹簧储能,并且使用螺旋槽复位结构,可以不分左右方向安装合页,外表美观,而且能够控制压力弹簧放能,可调速度的独立缓冲油缸设置,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其它组件磨损产生异物,堵塞油路而造成缓冲关闭失效,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易于维修更换,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页,包括:凹页、凸页、传动套、上连接套、下连接套、螺旋轴套、内轴、压力弹簧,凹页与凸页通过上连接套和下连接套形成铰接,凹页包含有凹页页片、与凹页页片上部边缘相连接的上端圆管体以及与凹页页片下部边缘相连接的下端圆管体,凸页包含有凸页页片以及与凸页页片边缘相连接的凸页圆管体,传动套固装于上端圆管体的内腔上部,上连接套的上部伸入凹页的上端圆管体的内腔并进行活动连接,上连接套的下部伸入凸页圆管体的内腔并进行固接,下连接套的上部伸入凸页圆管体的内腔并进行活动连接,下连接套的下部伸入凹页的下端圆管体的内腔并进行固接,螺旋轴套包含轴杆部和螺旋槽筒部,螺旋槽筒部至少有一部分伸入上连接套的腔体中,轴杆部穿过上连接套并与上连接套活动连接,并且轴杆部的上部插入传动套,轴杆部与传动套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螺旋槽筒部的筒体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槽,上连接套的内壁轴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安装部,驱动轴穿过螺旋槽,驱动轴的两端插入安装部,内轴与螺旋槽筒部的下部连接,螺旋槽筒部的下端面下方至下连接套的上端面上方之间的内轴的柱身套装压力弹簧,内轴的下部插入下连接套。

进一步,一对安装部为上连接套在其管体上轴对称地设置的一对第一通孔。

进一步,内轴与螺旋槽筒部的下部连接的具体方式为:螺旋槽筒部的筒身下部轴对称地设置一对第二通孔,内轴的上端部设有横向通孔,内轴的上端部伸入螺旋槽筒部的筒身下部,销钉穿过第二通孔和横向通孔。

进一步,驱动轴在螺旋槽内的柱身套装有一个以上的呈圆管状的滑套。

进一步,内轴的轴身套装有套管,套管位于压力弹簧与内轴之间。

进一步,螺旋槽包含与轴线倾斜段以及与轴线垂直段。

进一步,与轴线垂直段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上连接套的上部设置缩径,上连接套的上部与上端圆管体的内壁之间有第一滚动轴承。

进一步,下连接套的上部设置缩径,下连接套上部与凸页圆管体的内壁之间有第二滚动轴承。

进一步,凸页圆管体的上端面与上端圆管体的下端面之间有第一平面轴承,凸页圆管体的下端面与下端圆管体的上端面之间有第二平面轴承。

进一步,轴杆部与传动套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的具体方式为:轴杆部的上部为花键轴,传动套内壁开设有适配的花键槽,轴杆部和花键轴之间通过花键轴和花键槽的配合实现同步转动以及轴向滑动连接。

进一步,在下连接套的内腔设置有液压缓冲机构,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连接。

进一步,液压缓冲机构包含油缸封盖、活塞、油封,油缸封盖与下连接套的下端部连接,活塞设置在内轴的下端部,油封设置在下连接套的内壁与内轴之间,油封的下端面至活塞的上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受压油腔,活塞的下端面至油缸封盖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连接的具体方式为内轴穿过油封且内轴的下端部与活塞相连接。

进一步,内轴包括上下两个可驳接的部件。

进一步,活塞为具有单向过油功能的活塞,活塞内有活塞内部密封圈。

进一步,在合页中设置液压油流量控制机构。

进一步,液压油流量控制机构的具体结构为:从内轴的下端面沿轴线在轴身开设孔道,孔道有限地通至活塞之上的一定位置,在内轴的轴身上开设过油孔,过油孔位于活塞上端面之上的内轴轴身上,过油孔与孔道相通,在孔道内从下至上放置调速油针,调速油针在直径上呈现变径。

进一步,液压缓冲机构包含设置在下连接套内腔的独立油缸,独立油缸的活塞杆为内轴。

进一步,上端圆管体设置有压力打开机构,压力打开机构包含施压件和固定件,施压件用于将轴杆部压入,固定件用于将施压件固定于所需的位置。

进一步,固定件为轴向设置有螺纹孔的上封盖,施压件为与螺纹孔螺装的顶压螺丝钉。

进一步,螺纹孔上部设有卡簧。

进一步,在上端圆管体的上端部设置有上装饰盖,在下端圆管体的下端部设置有下装饰盖。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用压力弹簧的方式提供储能,并且使用螺旋槽复位结构,另外还装设了液压缓冲机构与液压油流量控制机构,页片复位时能根据用户的需要控制速度,能使页片不分左右地进行安装,且外表美观,设置有压力打开机构方便打开合页,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眀第一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及第三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眀第一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及第三个实施例的合页闭合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图2中上连接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图2中内轴及活塞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液压油流量控制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述实施例中螺旋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述实施例中传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9是第二个实施例及第三个实施例中活塞上下活动时的液压油流向示意图。

图中:1、凹页;101、凹页页片;102、上端圆管体;103、下端圆管体;2、凸页;201、凸页页片;202、凸页圆管体;3、传动套;301、花键槽;4、上连接套;401、安装部;402、驱动轴;403、滑套;5、下连接套;6、螺旋轴套;601、轴杆部;6011、花键轴;602、螺旋槽筒部;6021、螺旋槽;6022、通孔;603、销钉;7、内轴;8、压力弹簧;901、第一滚动轴承;902、第二滚动轴承;1001、第一平面轴承;1002、第二平面轴承;1101、油缸封盖;1102、活塞;1103、油封;1104、储油腔;1105、受压油腔;12、孔道;13、调速油针;14、过油孔;15、活塞内密封圈;1601、上封盖;1602、顶压螺丝钉;1603、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9进行阅读。

实施例一:

参考图1至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页,包括:凹页1、凸页2、传动套3、上连接套4、下连接套5、螺旋轴套6、内轴7、压力弹簧8,凹页1与凸页2通过上连接套4和下连接套5形成铰接,凹页1包含有凹页页片101、与凹页页片101上部边缘相连接的上端圆管体102以及与凹页页片101下部边缘相连接的下端圆管体103,凸页2包含有凸页页片201以及与凸页页片201边缘相连接的凸页圆管体202,传动套3固装于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上部,上连接套4的上部伸入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进行活动连接,上连接套4的下部伸入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进行固接,下连接套5的上部伸入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进行活动连接,下连接套5的下部伸入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并进行固接,螺旋轴套6包含轴杆部601和螺旋槽筒部602,螺旋槽筒部602至少有一部分伸入上连接套4的腔体中,轴杆部601穿过上连接套4并与上连接套4活动连接,并且轴杆部601的上部插入传动套3,轴杆部601与传动套3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螺旋槽筒部602的筒体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槽6021,上连接套4的内壁轴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安装部401,驱动轴402穿过螺旋槽6021,驱动轴402的两端插入安装部401,内轴7与螺旋槽筒部602的下部连接,螺旋槽筒部602的下端面下方至下连接套5的上端面上方之间的内轴7的柱身套装压力弹簧8,内轴7的下部插入下连接套5。

在本实施例中,凹页与传动套、轴杆部及螺旋槽筒部及下连接套同步运动,而凸页与上连接套及驱动轴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凸页是指凸页页片与一个凸页圆管体整体构成的形象表达,而凹页是指凹页页片、与凹页页片上部边缘相连接的上端圆管体以及与凹页页片下部边缘相连接的下端圆管体,三者整体构成的形象表达,凸页与凹页在形状上是互相配合使用的。而凸页页片与凹页页片的具体形状根据所安装的门扇或门框连接需要而决定。

在本实施例中,实际应用场景如下:

当有外力打开合页时,凹页与凸页沿轴线相对往外转动,由于凹页与传动套、轴杆部及螺旋槽筒部及下连接套同步运动,而凸页与上连接套及驱动轴同步运动,因此,驱动轴的在螺旋槽中转动,也即沿螺旋槽轴向向上升程滑移,压制螺旋槽筒部使其产生轴向下运动,螺旋槽筒部602的下端面至下连接套5的上端面之间的内轴7的柱身套装的压力弹簧受到螺旋槽筒部602的下端面的挤压从而回缩储能;当打开合页的外力消失时,压力弹簧释放压力推动螺旋槽筒部向上运动,驱动轴沿螺旋槽降程滑移使得螺旋槽筒部602作轴向向上加旋转运动,合页则自动闭合。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驱动轴的两端是伸入位于上连接套的管体的安装部的,因此,无需在凸页上开设安装部,这样,在外观上,凸页无孔洞,外形上也更加美观。驱动轴的两端利用凸页管体内壁作为轴向限位,更加牢靠,并且螺旋槽套在上连接套内腔运动,减低凸页管体内孔加工精度要求,有效提高品质及生产效率。

使用本技术方案,由于利用了压力弹簧储能以及螺旋槽复位结构,可以不分左右方向安装合页,结构合理,生产便利,使用亦方便,易于维修更换,解决了使用扭力弹簧复位的通病,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进一步,一对安装部401为上连接套4在其管体上轴对称地设置的一对第一通孔。当然,安装部也可以是上连接套在其管体上对称的凹坑。总之,只要能使得驱动轴稳固地与凸页圆管体202轴线垂直地设置即可,当然,设计成通孔,制造及安装都很方便。

进一步,内轴7与螺旋槽筒部602的下部连接的具体方式为:螺旋槽筒部602的筒身下部轴对称地设置一对第二通孔6022,内轴7的上端部设有横向通孔,内轴7的上端部伸入螺旋槽筒部602的筒身下部,销钉603穿过第二通孔6022和横向通孔。采用这种方式连接内轴7与螺旋槽筒部602,制造以及安装都很方便。

进一步,驱动轴402在螺旋槽6021内的柱身套装有1个以上的呈圆管状的滑套403。使得驱动轴与螺旋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并减少噪音。

进一步,内轴7的轴身套装有套管,套管位于压力弹簧8与内轴7之间。使用套管,使得压力弹簧与内轴之间不发生直接的摩擦,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少噪音。

进一步,螺旋槽6021包含与轴线倾斜段以及与轴线垂直段。其中,与轴线倾斜段的用于开合门扇、压缩或松弛压力弹簧,而与轴线垂直段是用于,当驱动轴两端位于该段时,合页处于常开状态。

进一步,与轴线垂直段设置有凹槽。该凹槽的使用是当其与驱动轴卡合时,起到门吸的功能,稳定门扇。

进一步,上连接套4的上部设置缩径,上连接套4的上部与上端圆管体102的内壁之间有第一滚动轴承901。

进一步,下连接套5的上部设置缩径,下连接套5上部与凸页圆管体202的内壁之间有第二滚动轴承902。

一滚动轴承的作用是使凸页页片与凹页页片之间形成滚动铰接,使得合页开合更顺畅、减少磨损。第二滚动轴承的作用亦是如此。

进一步,凸页圆管体202的上端面与上端圆管体102的下端面之间有第一平面轴承1001,凸页圆管体202的下端面与下端圆管体103的上端面之间有第二平面轴承1002。第一平面轴承与第二平面轴承的作用是使得凸页圆管体的端面与凹页的上端圆管体的端面及下端圆管体的端面之间减少磨损,使得合页的开合更加顺畅。

进一步,轴杆部601与传动套3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的具体方式为:轴杆部601的上部为花键轴6011,传动套3内壁开设有适配的花键槽301,轴杆部601和花键轴6011之间通过花键轴6011和花键槽301的配合实现同步转动以及轴向滑动连接。花键轴与花键槽的配合使得传动套与轴杆部能更精确地实现同步转动及轴向滑动连接,且部件加工亦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1-图9所示,

进一步,在下连接套5的内腔设置有液压缓冲机构,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7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优点外,使用液压缓冲机构能有效地控制门扇的关闭速度,减小关门噪音。

更具体化地,

液压缓冲机构包含油缸封盖1101、活塞1102、油封1103,油缸封盖1101与下连接套5的下端部连接,活塞1102设置在内轴7的下端部,油封1103设置在下连接套5的内壁与内轴7之间,油封1103的下端面至活塞1102的上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受压油腔1105,活塞1102的下端面至油缸封盖1101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1104,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7连接的具体方式为内轴7穿过油封1103且内轴7的下端部与活塞1102相连接。当有外力打开合页时,凸页与凹页沿轴线相对往外转动,由于凹页与传动套、轴杆部及螺旋槽筒部及下连接套同步运动,而凸页与上连接套及驱动轴同步运动,因此,驱动轴的在螺旋槽中转动,也即沿螺旋槽轴向向上升程滑移,压制螺旋槽筒部使其产生轴向下运动,螺旋槽筒部602的下端面至下连接套5的上端面之间的内轴7的柱身套装的压力弹簧受到螺旋槽筒部602的下端面的挤压从而回缩储能,同时,液压缓冲机构的活塞杆亦即是内轴向下移动,推动活塞使得储油腔里的液压油流向受压油腔。当打开合页的外力消失时,压力弹簧释放压力推动螺旋槽筒部向上运动,驱动轴沿螺旋槽降程滑移使得螺旋槽筒部602作轴向向上加旋转运动,合页则自动闭合。内轴提拉活塞使得受压油腔的液压油流向储油腔,从而控制内轴向上运动的速度,实现液压缓冲关闭。

进一步,内轴7包括上下两个可驳接的部件。分成两个可驳接部件进行生产加工,方便生产,也方便安装。

进一步,活塞1102为具有单向过油功能的活塞,活塞1102内有活塞内部密封圈15。

实际应用场景如下:

当有外力打开合页时,凸页与凹页沿轴线相对往外转动,由于凹页与传动套、轴杆部及螺旋槽筒部及下连接套同步运动,而凸页与上连接套及驱动轴同步运动,因此,驱动轴的在螺旋槽中转动,也即沿螺旋槽轴向向上升程滑移,压制螺旋槽筒部使其产生轴向下运动,螺旋槽筒部602的下端面至下连接套5的上端面之间的内轴7的柱身套装的压力弹簧受到螺旋槽筒部602的下端面的挤压从而回缩储能,同时,液压缓冲机构的活塞杆亦即是内轴向下移动,推动活塞使得储油腔里的液压油流向受压油腔。在图8中可看到液压油的走向,当活塞为单向过油功能的活塞时,内轴向下移动,则活塞内部密封圈向上升,于是在活塞与凹页圆管体之间产生一个油的通路,即会使得储油腔里的液压油通过活塞与凹页圆管体之间的通路流向受压油腔,也有一部分储油腔里的液压油通过孔道流向过油孔,再通过过油孔流向受压油腔。当打开合页的外力消失时,压力弹簧释放压力推动螺旋槽筒部向上运动,驱动轴沿螺旋槽降程滑移使得螺旋槽筒部602作轴向向上加旋转运动,合页则自动闭合。内轴提拉活塞使得受压油腔的液压油流向储油腔,在图9中可看到液压油的走向,当活塞为单向过油功能的活塞时,内轴向上移动,则活塞内部密封圈向下沉,于是在活塞与凹页圆管体之间产生的油的通路被关闭,即会使得受压油腔里的液压油通过过油孔流入孔道,然后再通过孔道流向储油腔。从而控制内轴向上运动的速度,实现液压缓冲关闭。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优点外,使用液压缓冲机构能控制门扇的关闭速度,减小关门噪音。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9所示,

在合页中设置液压油流量控制机构。

进一步,液压油流量控制机构的具体结构为:从内轴7的下端面沿轴线在轴身开设孔道12,孔道12有限地通至活塞1102之上的一定位置,在内轴7的轴身上开设过油孔14,过油孔14位于活塞1102上端面之上的内轴7轴身上,过油孔14与孔道12相通,在孔道内从下至上放置调速油针13,调速油针13在直径上呈现变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用了调速油针,可以结合实施例二得知,调速油针更加精确地对在孔道内流动的液压油量进行控制。如图所示,由于调速油针的相关部位是呈现粗细不同的特点,当从顶部调整调速油针进入孔道的深度时,即可以改变在孔道内流动的液压油量,让使用者根据需要控制合页闭合的速度,从而控制了门扇等的闭合速度。调速油针优选地,可以选择锥形。

进一步,液压缓冲机构包含设置在下连接套5内腔的独立油缸,独立油缸的活塞杆为内轴7。使用独立油缸的优点在于更加方便组合生产和安装。

进一步,上端圆管体102设置有压力打开机构,压力打开机构包含施压件和固定件,施压件用于将轴杆部601压入,固定件用于将施压件固定于所需的位置。

进一步,固定件为轴向设置有螺纹孔的上封盖1601,施压件为与螺纹孔螺装的顶压螺丝钉1602。

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压力打开机构时,使用者用适配工具转动顶压螺丝钉1602,使得顶压螺丝钉1602下端面与轴杆部601上端面抵靠,使得轴杆部601向下移动,驱动轴的在螺旋槽中转动,也即沿螺旋槽轴向向上升程滑移,压制螺旋槽筒部使其产生轴向下运动,凸页页片与凹页页片沿轴线相对打开,这个打开状态是固定的状态,使用者这时可以方便地安装该合页;安装完成后,退回顶压螺丝钉1602,使得顶压螺丝钉1602的下端面不再与轴杆部601上端面抵靠,合页就可以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了。压力打开机构的设置使得用户能十分方便地安装合页,而无需另施精力去持续打开页片。

进一步,螺纹孔上部设有卡簧1603。卡簧1603用于防止顶压螺丝钉1602退出。这样,顶压螺丝钉1602就能固定后退止点,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合页工作状态是很稳定的。

进一步,在上端圆管体102的上端部设置有上装饰盖,在下端圆管体103的下端部设置有下装饰盖。

其中,上装饰盖可以由上封盖体现其功能,也即是,可以有单独的上封盖和上装饰盖,也可以是上封盖本身就体现了上装饰盖的功用。下装饰盖可以由油缸封盖体现其功能,也即是,可以有单独的油缸封盖和下装饰盖,也可以是油缸封盖本身就体现了下装饰盖的功用。

上装饰盖与下装饰盖的使用一是美化,二是保护内部零件,防止灰尘堆积。

在本实用新型中,轴杆部601与螺旋轴套可以一体化制造。这样,加工和安装亦很方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合页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