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式按钮正反转人因工学起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4025发布日期:2020-08-28 18:29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气浮式按钮正反转人因工学起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动工具,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提供快速操作正反转切换功能的气浮式按钮的起动工具。



背景技术:

起动工具一般分为下压式、扳手式、弯头扳手及枪型等四种。不论哪一种都设有正反转开关,即正转锁螺丝,反转退螺丝。以气动起子为例,当锁附螺丝时,难免有误锁、滑牙与锁歪等不良附的情形,或是要维修产品需要有退螺丝的需求,一般分为维修与生产两大类,尤其是能快速的切换正反转开关,就能提高工作效率与产能。

现有的正反转开关(一般俗称为气阀)于市售中有两种:一为旋转式,二为按钮式。其中该旋转式主要固定正转锁螺丝用途,偶尔才会用到反转退螺丝功能,故在切换操作上较慢;该按钮式则是可以提供快速地退螺丝,但大都用于直立下压式机种。

上述旋转式或按钮式的正反转按钮或开关都不是设置在气动工具的正中央,大都偏左边或偏右边,普遍的使用情况是使用者以单手握住工具本体时,只能用大拇指按压控制起子反转,实际操作动作为单手四指握住该工具以正转起动达锁附螺丝,欲操控反转时以四指握住该工具,同时以大拇指快速按压开关以进行反转而达到退螺丝效用,但其缺点包括:仅适合惯用右手者使用,惯用左手者操作起来便显得有些困难与不便,长期使用下还可能造成腕隧道症候群,而不符合人因工学;其次是一般按钮(s)或开关(气阀)大都使用活塞式机构设计,如图1a和图1b所示,该按钮(s)或开关的下压方向,使内部的活塞(p1、p2)与气压流动压力形成逆向阻力效应,所以在操作下压该按钮(s)或开关(阀门)时的力量会随着气压愈大,阻力就愈大,容易造成操作者的手指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浮式按钮正反转人因工学起动工具,借以达到操作简单、轻松省力的操作使用效益,又能进一步达到防止操作员手部受伤的安全功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特别提供一种气浮式按钮正反转人因工学起动工具,气浮式按钮包括由一设置于起动工具内的气阀及一按钮构成,该气阀为三层式构造,包括有:一第一气阀,具有一将外部连结的高压气体引入的进气口;一第二气阀,与该按钮及一弹簧相结合,且会被该按钮推动而产生位移,同时放开该按钮时受弹簧作用而复位;一第三气阀,布设有至少一个能使马达正转启动的正转进气口及能使马达反转启动的反转进气口;及一气阀顶针,会被该第二气阀推动而位移;该第二气阀与第一气阀及第三气阀之间保留一定程度的空隙而不完全接触,以形成气浮状态。通过该按钮的按压或放松动作,会连带推动该气阀内的该正转进气口或反转进气口位于通气位置,进而控制该高压气体进入该气阀顶针位移作动而使该气阀板形成开放或关闭,如此得以视需求达到控制起动工具的正转或反转状态。

通过该按钮的按压或放松动作,会连带推动该气阀内的该正转进气口或反转进气口位于通气位置,进而控制该高压气体进入该气阀顶针位移作动而使该气阀板形成开放或关闭,如此得以视需求达到控制起动工具的正转或反转状态。

本发明具有下列的优点:1、使按钮使用平行式推力,高压气体的大小不会对该按钮产生逆向阻力,且因本发明设计的气浮效应,磨擦系数阻力就更小,所以只要轻压按钮即可进行切换成为反转,不会随着高压气体的压力变大,产生大压力造成下压按钮阻力过大、不易操作,产生手指疼痛。2、正反转切换设计在起动工具的中心线,当要正转就五个手指握住该起动工具下方,施力下压即可完成锁螺丝;同时,大拇指快速移到起动工具上方,四个手指握住工具,即可通过拇指操作切换成反转退螺丝。3、可以和一般型工具下压锁紧后,手不用换位置,直接用大拇指控制按钮切换达到反转退螺丝,也可视使用者的握持习惯,利用食指控制按钮切换而达到反转而退螺丝效用,而两指皆可选择作为控制切换反转的手段,更无惯用右手或惯用左手的专用性困扰,不仅符合现今的人因工学,又能防止操作人员扭伤及产生腕隧道症候群。5、在线上作业时,当锁紧螺丝后发觉有误锁或ng锁错时,只要切换成反转,便可立即快速操作退螺丝,而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a和图1b是现有活塞式的正反转手压按钮切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气浮式按钮设置于起动工具内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的气浮式按钮切换正反转的原理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发明的气浮式按钮未按压的结构暨剖视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本发明的气浮式按钮已按压的结构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起动工具(1)     马达(2)

离合器(3)      扭力筒(4)

连接轴(5)      顶针(6)

气阀板(61)     气阀(7)

第一气阀(71)    进气口(711)

第二气阀(72)    弹簧(721)

第三气阀(73)    正转进气口(731)

反转进气口(732)  气阀顶针(74)

按钮(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浮式按钮正反转人因工学起动工具,主要是该起动工具1设有一控制正、反转作用的按钮8,该起动工具在本实施例中乃使用一下压式气动起子为例子做一详细说明;该起动工具1的具体构造至少包括有:一马达2、一离合器3、一扭力筒4、一连接轴5、一顶针6等基础的动力、传动与扭力单元,并在该马达2上方位置布设有一气阀7且被一附具切换功能的按钮8所穿设,同时,该顶针6上设有一气阀板61。

上述起动工具1的一般锁附作业为:操作人员以单手握住该起动工具1向下压,使顶针6被迫向上位移连带使该气阀板61位移形成开放状态,顺利将外部连接的高压气体引入该起动工具1内,使该高压气体通过该气阀7进入该马达2内,以带动该马达2形成正转状态,利于进行锁螺丝作业。

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本发明设计的气阀7为一三层式构造,进一步包括有:一第一气阀71,具有一将外部连结的高压气体引入的进气口711;一第二气阀72,与该按钮8及一弹簧721分别结合,并会被该按钮8推动产生位移,放开该按钮8时则受弹簧721恢复力而复位;一第三气阀73,布设有一个以上促使马达2正转启动的正转进气口731及促使马达2反转启动的反转进气口732;及一气阀顶针74,会被该第二气阀72推动而位移推开气阀板61,形成通气状态;特别是:该气阀7中的第二气阀72与第一气阀71及第三气阀73之间保留一定程度的空隙而不完全接触,形成气浮状态。

通过操作该按钮8的按压或放松动作,会连带推动高压气体进入该正转进气口731或反转进气口732,同时控制该气阀顶针74位移作动而使该气阀板61形成开放或关闭,以视需求使起动工具达到所需的正转或反转状态;本发明特别利用气浮效应来设计7,主要使该气阀7中的第二气阀72与第一、第三气阀71、73间的摩擦系数变小,相对地阻力也会变小,所以只要轻压该按钮8即可进行该气阀7的切换作用而将正转状态转换成为反转状态,且不会随着高压气体的压力变大,甚至产生如大压力造成操作该按钮8时的阻力过大、不易操作,产生手指疼痛情形。

请再一并参阅图4a、图4b、图5a和图5b所示,本发明设计气阀7与按钮8的实际作动方式:当手握起动工具1施力向下,使连接轴5下压,会将顶针6连同气阀板61往上推形成开放,使外部高压气体顺利进入气阀7内,通过第一气阀71的进气口711,再进入第三气阀73的正转进气口731排出进入马达2内,此时该马达2呈现正转旋转状态,可用于锁螺丝作业,当该连接轴5达到预设特定扭力后,通过离合器3作用会将该气阀板61往下带封闭该气阀7,使该马达2停止运转,完成锁附。

反之,欲进行起动工具1的反转作业时,只需要将按钮8轻松按下推入,该气阀7内的第二气阀72会封闭住该正转进气口731而换置成反转进气口73的通气位置,并连带将该气阀顶针74往上推,使该气阀板61也会跟着往上推而开启,此时高压气体会进入该第一气阀71的进气口711,再进入该第三气阀73的反转进气口732排出进入该马达2内,此时该马达2呈现反转旋转状态,可用于退螺丝作业;当按钮8放开后,通过弹簧721将该第二气阀72推回,使正转进气口731复位,该气阀顶针74也回复原本位置,该气阀板61回复其正转功能位置。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的气浮式按钮主要提供方便单手握持且能同时轻松地施力于按钮的操作方式,并借此获致控制该起动工具的正转与反转状态,达到正转锁螺丝、反转退螺丝的功效,符合螺锁作业的各种线上作业的经常性需求,相当便利;同时在操作上也非常地轻松省力,且对于不论是惯用右手或左手使用者而言,均能无碍的正常使用;再者,对于使用者手部的伤害能有效地降低,可谓一兼具使用便利、安全实用的优异发明。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