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1739发布日期:2019-07-17 06:1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锁具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和安保等行业中,而随着人们对锁具的需求的变化,传统锁具受限于其开启便捷性、安全性和扩展性,已逐渐难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锁已渐渐的在锁具中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但是,常见的电子锁结构复杂,开启或者关闭时,锁体的动作精度低,容易导致锁体的开启或者关闭不到位,影响锁具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锁,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锁,包括面板、动力装置、锁体和主轴,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面板内,所述锁体上设有转块,所述动力装置套装在主轴的一端上,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与转块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面板能安装在需要封闭的物品上,如门,密码箱等,并能对里面的锁体和动力装置等结构进行保护,而动力装置能通过主轴带动锁体上的转块转动,从而实现锁体的开启或者关闭,而动力装置能保证锁体的动作精度高,以保证锁体的开启或者关闭到位。由此,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蜗杆、蜗轮、驱动板、磁钢和壳体,所述电机和蜗轮均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电机与蜗杆相连接,所述蜗杆和驱动板均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磁钢安装在蜗轮上,所述驱动板上设有用于感应磁钢的磁场变化的感应器,所述驱动板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蜗轮套装在主轴的一端上。由此,电机能通过带动蜗杆转动而使得蜗轮随动,而主轴能随蜗轮转动而转动,从而来带动锁体上的转块转动,以此实现锁体的开启或者关闭。而蜗轮在转动,则磁钢会随蜗轮的转动而转动,使得磁钢所发出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驱动板上的感应器能通过感应磁钢的磁场变化,来对应获得当前磁钢的位置信息,即获取到蜗轮的位置信息,根据此信息来对应控制电机的转动和制动,从而保证蜗轮转动精度,即保证主轴的转动精度以保证锁体的开启或者关闭的动作可靠性,降低锁体故障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套装在蜗杆的一端,所述下轴承套装在蜗杆的另一端,所述上轴承和下轴承均嵌装在壳体内。上轴承和下轴承的设置能便于对蜗杆于壳体内的位置进行固定,并能不影响蜗杆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前轴承和后轴承,所述蜗轮上设有前凸出端和后凸出端,所述前轴承套装在前凸出端上,所述后轴承套装在后凸出端上,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均嵌装在壳体内。前轴承和后轴承的设置能便于对蜗轮于壳体内的位置进行固定,并能不影响蜗轮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凸出端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凸出,所述第一凸出位于第一缺口内,所述后凸出端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凸出,所述第二凸出位于第二缺口内,所述面板设有第三凸出,所述第三凸出位于第二缺口内。由此,当蜗轮在转动到用户的极限位置时,由于第一凸出无法脱离第一缺口,而第二凸出和第三凸出均无法脱离第二缺口,即蜗轮会受到第一凸出、第二凸出和第三凸出的限制,避免蜗轮的继续转动造成本发明的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器为霍尔传感器或者干簧管。霍尔传感器或者干簧管均可以有效感应磁钢的磁场变化,并对应获得磁钢的位置变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包括机械锁头,所述机械锁头安装在锁体上。机械锁头的设置能方便用户使用钥匙等机械来打开或者关闭锁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械锁头设有锁孔,所述锁孔从面板上露出。锁孔从面板上露出,能便于钥匙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包括旋钮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和机械锁头连接,另一端与旋钮相连接。由此,用户可以通过转动旋钮,来转动机械锁头从而打开锁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包括锁钮和锁杆,所述锁体设有锁块,所述锁杆的一端与锁块相连接,另一端与锁钮相连接。由此,用户可以通过转动锁钮来转动锁块,从而将锁体锁死,使得锁体无法进行开启或者关闭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电子锁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电子锁的爆炸图。

图5为图1或者图2的电子锁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动力装置的爆炸图。

图7为图5的动力装置的蜗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的电子锁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2、图5、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锁,包括面板1、动力装置2、锁体3、主轴4、机械锁头5、锁钮8和锁杆9。

动力装置2包括电机21、蜗杆22、蜗轮23、驱动板24、磁钢25和壳体26、上轴承27、下轴承28、前轴承29和后轴承10。动力装置2上的壳体2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面板1内。

电机21可以为市售的减速电机,电机21的机身卡装在壳体26上,而电机21的转动轴与蜗杆22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蜗杆22上设有螺纹,蜗轮23上设有与螺纹相匹配的轮齿,通过螺纹和轮齿的啮合相连,使得蜗杆22和蜗轮23之间啮合连接。

上轴承27则套装在蜗杆22的一端上,下轴承28套装在蜗杆22的另一端上,且上轴承27和下轴承28均嵌装在壳体26内,由此蜗杆22安装在壳体26内,并且蜗杆22能于壳体26内转动。

蜗轮23上则设有前凸出端231和后凸出端232,前轴承29套装在前凸出端231上,后轴承210套装在后凸出端232上,前轴承29和后轴承210均嵌装在壳体26内,由此蜗轮23安装在壳体26上,并且蜗轮23能进行转动。另外,蜗轮23的轮齿位于壳体26内,而蜗轮23的前凸出端231的端部和后凸出端232的端部均从壳体26上露出,且前凸出端231套装在主轴4的一端上。

锁体3可以为市售的常见锁体,其锁体3上设有转块31,主轴4的另一端与转块31固定连接,使得蜗轮23能通过主轴4带动转块31的转动,且锁体3上还设有锁舌30,随着转块31的转动方向的不同,能带动锁舌30的伸出或者缩回。

磁钢25则固定嵌装在蜗轮23的一个轮齿上,使得蜗轮23在转动时,磁钢25能随蜗轮23的转动而转动,驱动板2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壳体26内,且驱动板24上设有用于感应磁钢25的磁场变化的感应器,感应器可以为市售的霍尔传感器或者干簧管,本实施例中,感应器优选为霍尔传感器。而驱动板24通过导线与电机21实现电性连接,使得驱动板24可以控制电机21的工作。

蜗轮23的前凸出端231上还设有第一缺口2311,壳体26的上则设有第一凸出2601,第一凸出2601位于第一缺口2311内,而蜗轮23的后凸出端232上还设有第二缺口2321,壳体26上还设有第二凸出602,第二凸出602位于第二缺口321内。则当动力装置2的工作发生问题,使得蜗轮23在工作到位后,依然继续转动,则由于第一凸出2601能挡住第一缺口2311,第二凸出2602能挡住第二缺口2321,最终使得蜗轮23无法继续转动,以避免动力装置2的错误影响锁体3的开启或者关闭。

机械锁头5可以为市售的机械锁头5,且机械锁头5固定嵌装在锁体3,且机械锁头5上设有锁孔51和锁芯52,锁孔51从面板1上露出,则用户可以将钥匙插入到机械锁头5的锁孔51,来转动机械锁头51中的锁芯52,从而带动锁体3的锁舌30伸出或者缩回。

锁体3上还设有锁块32,锁杆9的一端与锁块32通过卡簧固定连接,另一端嵌装在锁钮8内,以实现和锁钮8的连接。则用户可以通过转动锁钮8,从而转动锁块32,以此将锁体3锁死在开启或者关闭状态。

本发明在使用时,面板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需要封闭的物品,如门,保险箱等物品上。锁体3上的锁舌30的缩回和伸出,则对应则锁体3的开启或者关闭。

当需要开启或者关闭锁体3时,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钥匙等来触发驱动板24,使得驱动板24启动电机21,电机21带动蜗杆22转动,蜗杆22的转动带动蜗轮23的转动,而蜗轮23再通过主轴4带动锁体3上的转块31转动,以此实现锁体3的开启或者关闭。同时,蜗轮23在转动时,则安装在蜗轮23的磁钢25也会随其转动,随着磁钢25的位置改变,磁钢25的磁场会相应发生变化,而驱动板24上的感应器能通过感应磁钢25的磁场变化,从而对应出当前磁钢25的位置,即对应出蜗轮23的当前位置,当蜗轮23转动到位时,即锁体3的开启或者关闭到位时,则驱动板24对电机21发出制动指令,使得电机21制动,从而使得蜗轮23停止转动,保证锁体3的开启或者关闭动作的可靠性。

用户还可以通过机械钥匙插入到机械锁头5的锁孔51内,来转动锁芯52,从而开启或者关闭锁体3。

而当用户希望将锁体3维持在开启或者关闭状态时,用户可以转动锁钮8,使得锁钮8通过锁杆9带动锁块32转动,从而将锁体3锁死,以使得锁体3维持在开启或者关闭状态。

实施例2

参考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锁,包括面板1、动力装置2、锁体3、主轴4、机械锁头5、旋钮6、连杆7、锁钮8和锁杆9。

动力装置2包括电机21、蜗杆22、蜗轮23、驱动板24、磁钢25和壳体26、上轴承27、下轴承28、前轴承29和后轴承10。动力装置2上的壳体2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面板1内。

电机21可以为市售的减速电机,电机21的机身卡装在壳体26上,而电机21的转动轴与蜗杆22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蜗杆22上设有螺纹,蜗轮23上设有与螺纹相匹配的轮齿,通过螺纹和轮齿的啮合相连,使得蜗杆22和蜗轮23之间啮合连接。

上轴承27则套装在蜗杆22的一端上,下轴承28套装在蜗杆22的另一端上,且上轴承27和下轴承28均嵌装在壳体26内,由此蜗杆22安装在壳体26内,并且蜗杆22能于壳体26内转动。

蜗轮23上则设有前凸出端231和后凸出端232,前轴承29套装在前凸出端231上,后轴承210套装在后凸出端232上,前轴承29和后轴承210均嵌装在壳体26内,由此蜗轮23安装在壳体26上,并且蜗轮23能进行转动。另外,蜗轮23的轮齿位于壳体26内,而蜗轮23的前凸出端231的端部和后凸出端232的端部均从壳体26上露出,且前凸出端231套装在主轴4的一端上。

锁体3可以为市售的常见锁体,其锁体3上设有转块31,主轴4的另一端与转块31固定连接,使得蜗轮23能通过主轴4带动转块31的转动,且锁体3上还设有锁舌30,随着转块31的转动方向的不同,能带动锁舌30的伸出或者缩回。

磁钢25则固定嵌装在蜗轮23的一个轮齿上,使得蜗轮23在转动时,磁钢25能随蜗轮23的转动而转动,驱动板2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壳体26内,且驱动板24上设有用于感应磁钢25的磁场变化的感应器,感应器可以为市售的霍尔传感器或者干簧管,本实施例中,感应器优选为霍尔传感器。而驱动板24通过导线与电机21实现电性连接,使得驱动板24可以控制电机21的工作。

蜗轮23的前凸出端231上还设有第一缺口2311,壳体26的上则设有第一凸出2601,第一凸出2601位于第一缺口2311内,而蜗轮23的后凸出端232上还设有第二缺口2321,壳体26上还设有第二凸出602,面板1上设有第三凸出11,第二凸出602和第三凸出11均位于第二缺口321内。则当动力装置2的工作发生问题,使得蜗轮23在工作到位后,依然继续转动,则由于第一凸出2601能挡住第一缺口2311,第二凸出2602和第三凸出11均能挡住第二缺口2321,最终使得蜗轮23无法继续转动,以避免动力装置2的错误影响锁体3的开启或者关闭。

机械锁头5可以为市售的机械锁头5,且机械锁头5固定嵌装在锁体3,且机械锁头5上设有锁孔51和锁芯52,连杆7的一端和机械锁头5的锁芯52固定连接,连杆7的另一端嵌装在旋钮6内以实现和旋钮6的固定连接,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旋转旋钮6,来转动机械锁头5的锁芯52,以此来带动锁体3的锁舌30伸出或者缩回。

锁体3上还设有锁块32,锁杆9的一端与锁块32通过卡簧固定连接,另一端嵌装在锁钮8内,以实现和锁钮8的连接。则用户可以通过转动锁钮8,从而转动锁块32,以此将锁体3锁死在开启或者关闭状态。

本发明在使用时,面板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需要封闭的物品,如门,保险箱等物品上。锁体3上的锁舌30的缩回和伸出,则对应则锁体3的开启或者关闭。

当需要开启或者关闭锁体3时,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钥匙等来触发驱动板24,使得驱动板24启动电机21,电机21带动蜗杆22转动,蜗杆22的转动带动蜗轮23的转动,而蜗轮23再通过主轴4带动锁体3上的转块31转动,以此实现锁体3的开启或者关闭。同时,蜗轮23在转动时,则安装在蜗轮23的磁钢25也会随其转动,随着磁钢25的位置改变,磁钢25的磁场会相应发生变化,而驱动板24上的感应器能通过感应磁钢25的磁场变化,从而对应出当前磁钢25的位置,即对应出蜗轮23的当前位置,当蜗轮23转动到位时,即锁体3的开启或者关闭到位时,则驱动板24对电机21发出制动指令,使得电机21制动,从而使得蜗轮23停止转动,保证锁体3的开启或者关闭动作的可靠性。

用户还可以通过旋转旋钮6,使得旋钮6通过连杆7带动机械锁头5的锁芯52转动,以此来带动锁体3的锁舌30伸出或者缩回,从而开启或者关闭锁体3。

而当用户希望将锁体3维持在开启或者关闭状态时,用户可以转动锁钮8,使得锁钮8通过锁杆9带动锁块32转动,从而将锁体3锁死,以使得锁体3维持在开启或者关闭状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