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9490发布日期:2020-03-06 07:4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预防盗窃丢失、预防混乱的智能自助交互设备。



背景技术:

防盗柜凭借其较高的安全性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智能的防盗柜成为了现今研究的方向。

目前,市场上的防盗柜由于结构的缺陷,一般为纯机械式的结构或者为机械电子的结构,但是上述的防盗柜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性较差,使用混乱的问题,影响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以在主体部分上报警部分、监控部分以及启闭部分,起到防盗、提高安全性的作用,同时,于主体部分内还设置若干带有下翻门结构的存储层和控制存储层的内部操作面板结构,实现对各存储层的单独锁紧,使得只有对应权限的使用者才能打开对应的存储层,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利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主体部分、报警部分、监控部分以及启闭部分,

主体部分包括柜体和安全门,柜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存储层和用于控制各存储层启闭的内部操作面板结构;

报警部分设置于柜体上,用于发出警报和进行语音播报;

监控部分设置于柜体上,用于对柜体前方区域进行视频监控;

启闭部分包括人机交互结构和锁紧结构,人机交互结构设置于安全门的外侧,人机交互结构用于识别权限特征,锁紧结构设置于安全门的内侧,锁紧结构用于锁紧和打开安全门。

上述的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其中,人机交互结构包括脸部识别部、指纹识别部以及显示部,脸部识别部、指纹识别部以及显示部集成于同一结构上。

上述的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其中,锁紧结构包括电子锁、门禁开关、机械锁、锁板以及导向柱,若干导向柱垂直设置于安全门的内侧,锁板平行于安全门设置,锁板上开设有水平布置的滑槽,导向柱插设于滑槽内,机械锁和门禁开关均固定于安全门的内侧,机械锁的钥匙孔伸出至安全门的外侧,且门禁开关的锁芯连接于锁板上,机械锁的锁芯连接有一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子锁,且电子锁的锁芯与锁板上的锁孔对应。

上述的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其中,连接板呈三角形设置,连接板的其中一个顶角连接于安全门的内壁上,连接板的剩余两个顶角分别连接机械锁的锁芯和电子锁。

上述的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其中,锁紧结构还包括门锁手柄,门锁手柄设置于安全门的外侧,且一端伸入至安全门的内侧并与锁板连接。

上述的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其中,门锁手柄与锁板之间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一端固定于门锁手柄上并跟随门锁手柄绕门锁手柄的轴心转动,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锁板上。

上述的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其中,柜体内的每一存储层均包括下翻门板和电磁锁,下翻门板铰接于每一存储层的开口处,电磁锁设置于柜体内且其锁头朝向下翻门板一侧设置。

上述的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其中,下翻门板与柜体之间设置有阻尼结构,且阻尼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柜体的内壁和下翻门板的内侧。

上述的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其中,下翻门板与柜体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的一端连接于下翻门板的内侧,限位结构的另一端滑设于柜体的内壁上。

上述的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其中,还包括震动报警器和温度报警器,震动报警器和温度报警器均设置有于安全门的内侧,震动报警器用于监测周围的声波震动,温度报警器用于监测周围的温度变化。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智能自助交互设备,通过设置主体部分、报警部分、监控部分以及启闭部分,实现了对设备所处环境的监控以及后续的报警处理,同时,设置有机械锁、电子锁、门禁开关以及电磁锁,分别实现了对安全门的锁紧以及对柜体内的各存储层的锁紧,并通过人机交互结构实现对安全门的启闭,通过内部操作面板结构实现对各存储层的启闭,使得只有对应权限的使用者才能打开对应的存储层,设备更加智能、安全,更利于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视角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中:1、主体部分;11、柜体;12、安全门;13、存储层;14、内部操作面板结构;131、下翻门板;2、报警部分;21、报警器;22、语音播报器;3、监控部分;4、启闭部分;41、人机交互结构;42、锁紧结构;411、脸部识别部;412、指纹识别部;413、显示部;421、电子锁;422、门禁开关;423、机械锁;424、锁板;425、导向柱;426、门锁手柄;4241、滑槽;4242、连接板;4261、连杆;5、电磁锁;6、阻尼结构;7、限位结构;8、震动报警器;9、温度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自助交互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视角的部分剖视图。如图1、图2以及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包括:主体部分1、报警部分2、监控部分3以及启闭部分4,且报警部分2、监控部分3以及启闭部分4均设置于主体部分1上。

具体的,主体部分1包括柜体11和安全门12,通过安全门12实现对柜体11的启闭,提高了主体部分1的防盗性能,同时,于柜体1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存储层13和用于控制各存储层13启闭的内部操作面板结构14,使得在打开安全门12后,还需要通过内部操作面板打开对应的存储层13,防止了使用者打开安全门12后能打开其他的存储层13,防止了使用混乱的问题,使得使用者只能根据权限打开对应的存储层13,防盗性能更好。

具体的,报警部分2设置于柜体11上,报警部分2包括报警器21和语音播报器22,报警器21用于在非正常情况下发出警报,语音播报器22则可在使用操作时进行语音播报,既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提高设备与使用者互动的能力,提高设备的智能性。

具体的,监控部分3设置于柜体11上,用于对柜体11前方区域进行视频监控,使得能通过对柜体11前方的区域实施视频监控,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智能化程度更高。

具体的,启闭部分4包括人机交互结构41和锁紧结构42,人机交互结构41设置于安全门12的外侧,方便人机交互结构41与使用者进行人机互动,且人机交互结构41用于识别权限特征,能识别使用者关于语音和指纹等方面的特征信息,提高设备的智能性和安全性。另外,锁紧结构42设置于安全门12的内侧,锁紧结构42用于锁紧和打开安全门12,实现了对安全门12启闭的控制,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更加具体的,设置于安全门12的外侧的人机交互结构41又包括脸部识别部411、指纹识别部412以及显示部413通过脸部识别部411实现对使用者脸部特征的提取,通过指纹识别部412实现对使用者指纹特征的提取,从而为使用者打开安全门12和对应的存储层13提供了权限数据,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并且,脸部识别部411、指纹识别部412以及显示部413集成于同一结构上,实现了人机交互结构41的模块化设置,方便了制造和安装,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设置于安全门12的内侧的锁紧结构42又包括电子锁421、门禁开关422、机械锁423、锁板424以及导向柱425,若干导向柱425垂直设置于安全门12的内侧,锁板424平行于安全门12设置,且锁板424上开设有水平布置的滑槽4241,导向柱425插设于滑槽4241内,使得锁板424能通过滑槽4241在导向柱425上滑动,实现锁板424在安全门12上的平行移动,从而使得锁板424的一侧能卡入或脱离柜体11上的锁孔,实现安全门12和柜体11的锁紧和分离。另外,机械锁423和门禁开关422均固定于安全门12的内侧,机械锁423的钥匙孔伸出至安全门12的外侧,使得使用者能通过钥匙孔对机械锁423进行启闭控制,并且门禁开关422安装于锁板424后方的一侧,实现锁紧机构42的锁紧和打开,当锁板424向左滑移,则与门禁开关422脱离,门禁开关422开启,当锁板424向右滑移,则与门禁开关422触碰,门禁开关422闭合,从而实现对安全门12的启闭操作的监控,并且,机械锁423的锁芯连接有一连接板4242,连接板4242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子锁421,且电子锁421的锁芯与锁板424上的锁孔对应,使得能通过机械锁423的推拉动作带动连接板4242运动,并通过连接板4242带动电子锁421运动,实现电子锁421的锁芯通锁板424上的锁孔的分离,或直接通过电子锁421控制其锁芯从锁孔内分离,即取消了机械锁423或电子锁421对锁板424的限制,使得锁板424能自由动作,从而实现安全门12在柜体11上的启闭,提供了多种开锁方式,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更加具体的,设置于机械锁423和电子锁421之间的连接板4242呈三角形设置,连接板4242的其中一个顶角铰接连接于安全门12的内壁上,连接板4242的剩余两个顶角分别铰接连接机械锁423的锁芯和电子锁421,使得在机械锁423的锁芯做推拉动作时,能通过连接板4242将水平的运动转化为竖直方向的运动,从而实现电子锁42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从而使得电子锁421的锁芯从锁板424上的锁孔内分离,取消对锁板424的限制,从而方便实现安全门12在柜体11上的启闭,即通过机械锁423和连接板4242的作用,实现对安全门12的启闭控制,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更加具体的,锁紧结构42还包括门锁手柄426,门锁手柄426设置于安全门12的外侧,且一端伸入至安全门12的内侧并与锁板424铰接,使得在接触锁板424运动限制的情况下,使用者能通过转动门锁手柄426来移动锁板424,从而实现对安全门12的开启和关闭。另外,为保证转动门锁手柄426时锁板424能移动,于门锁手柄426与锁板424之间还设置有连杆4261,连杆4261的一端固定于门锁手柄426上并跟随门锁手柄426绕门锁手柄426的轴心转动,连杆4261的另一端铰接于锁板424上,使得在使用者转动门锁手柄426时,门锁手柄426带动连杆4261转动,使得连杆4261带动与之铰接的锁板424平移,从而实现对安全门12的启闭。

更加具体的,柜体11内的每一存储层13均包括下翻门板131和电磁锁5,下翻门板131铰接于每一存储层13的开口处,电磁锁5设置于柜体11内且其锁头朝向下翻门板131一侧设置,使得柜体11内的每一存储层13均能通过电磁锁5实现对下翻门板131的锁紧,从而实现对存储层13的关闭,使得每一存储层13均具有独立的锁闭结构,通过脸部识别部411和指纹识别部412,识别使用者的权限,防止没有相应权限的使用者打开其他的存储层13,避免了使用出现混乱的问题,安全性更高,设备更加智能。

更加具体的,下翻门板131与柜体11之间还设置有阻尼结构6,且阻尼结构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柜体11的内壁和下翻门板131的内侧,使得在下翻门板131做下翻或上翻运动而打开或关闭存储层13时,能通过阻尼结构6的阻尼特性实现下翻门板131的缓慢打开或缓慢关上,保证了下翻门板131启闭的稳定性,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下翻门板131上与柜体11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7,限位结构7的一端连接于下翻门板131的内侧,限位结构7的另一端滑设于柜体11的内壁上,使得在下翻门板131下翻过程中,能通过限位结构7实现对下翻门板131的拉紧,防止下翻门板131过渡下翻而造成设备的损坏,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于安全门12的内侧还设置有震动报警器8和温度报警器9,能通过震动报警器8监测周围的声波震动,并通过温度报警器9监测周围的温度变化,使得设备在被暴力破坏时,震动报警器8能接受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声波震动,温度报警器9能检测到破坏过程中因形变而导致的温度升高的情况,为后期发出警报提供了数据信息,提高了设备防盗性能,智能化程度更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板4242与机械锁423的锁芯的铰接处以及连接板4242与电子锁421的铰接处的铰接孔均为条状孔,能更好的适应推拉和升降过程中的距离变化,结构适应性更高,设计更合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锁板424上且位于门锁手柄426的位置开设有一条形孔,且条形孔沿锁板424的移动方向设置,使得在锁板424移动时,门锁手柄426不会对锁板424的移动造成干扰,同时,门锁手柄426还能为锁板424的运动提供导向,结构设计更合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自助交互设备,包括主体部分1、报警部分2、监控部分3以及启闭部分4;将报警部分2和监控部分3设置于主体部分1上,实现了对设备所处环境的监控,并于非正常情况下发出警报,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智能化程度更高,另外,启闭部分4中的人机交互结构41、机械锁423、电子锁421以及门禁开关422能实现对主体部分1的安全门12的启闭控制,主体部分1的柜体11内的内部操作面板结构14和电磁锁5能实现对各存储层13的下翻门板131进行启闭,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且使得每一存储层13均需要各自对应的权限才能打开,防止了使用过程中出现混乱的问题,安全性更高,更加智能化。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