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用型工艺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638发布日期:2019-11-12 23:4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耐用型工艺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耐用型工艺爪。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的轮状的工件需要在轮面上进行冲孔加工时,工人通常使用三点固定的方式对轮状工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铣床或者攻丝机等设备对轮状的工件进行冲孔加工。

三点固定方式即在轮状工件的边缘处放置三个量夹持片,这种专门用于夹持轮状工件的夹持片称为工艺爪;三个工艺爪分布位置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状;三个工艺爪将工件的外部夹紧后,由于三角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的效果将工件固定;其中,每个工艺爪均包括弧形的爪体,爪体内侧开设有弧形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互相平行,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的两端均呈敞口状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存在有分隔棱,分隔棱将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离,第二卡槽的宽度小于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中设置有顶紧件;使用时,工件的侧面放置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然后通过第一卡槽中的锁紧件对工件顶紧,由于第二卡槽的宽度小于第一卡槽的宽度,使工件在定位时,第二卡槽对工件提供了预定位的效果,防止工件在顶紧过程中的移动;顶紧件顶紧后,第二卡槽对工件辅助限位,逐个卡盘进行固定后,便完成了工件的固定步骤。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艺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第二卡槽的尺寸小于第一卡槽的尺寸,从而使分隔棱朝向的第二卡槽的面被严重摩损,摩损后会造成第二卡槽的尺寸出现较大偏差,使第二卡槽使用效果下降,使工艺爪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耐用型工艺爪,达到降低由于分隔棱摩损而造成第二卡槽的使用效果下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耐用型工艺爪,包括爪体,爪体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存在有分隔棱,第一卡槽中设置有顶紧件,所述爪体与分隔棱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贯通分隔棱;连通孔的侧面连接到第二卡槽的底壁;连通孔中螺纹连接有耐摩杆,耐摩杆靠近第二卡槽的侧面与第二卡槽的底壁平滑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第一卡槽主要对工件进行顶紧,第二卡槽主要通过自身的槽形对工件提供引导和辅助定位的效果,当分隔棱出现大量的摩损时,设置的耐摩杆由于摩损量较小,从而保持对工件约束的状态,使耐摩杆与第二卡槽剩余的部分继续对工件进行约束,并且由于耐摩杆与连通孔之间的连接形式为螺纹连接形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证耐摩杆能够长时间的代替分隔棱对工件进行约束,达到降低由于分隔棱摩损而造成第二卡槽的使用效果下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摩杆选用碳化铬材质制成的耐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化铬具有较好的耐摩性能,从而能够降低耐摩杆的摩擦损耗,进而延长了耐摩杆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第二卡槽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达到降低由于分隔棱摩损而造成第二卡槽的使用效果下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摩杆靠近第二卡槽的端头处的周向侧壁呈光滑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滑状的端头能够更好的与工件抵接,使分隔棱被大量损耗,耐摩杆代替分隔棱对工件进行约束时,能够保持对工件的约束效果,提高了耐摩杆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孔包括连接部与支撑部,连接部位于爪体内部,支撑部位于分隔块的内部,支撑部的孔径大于连接部的孔径;耐摩杆的形状与连接孔的形状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部的尺寸大于连接部的尺寸,当形状与连通孔相配合的耐摩杆插入后,连接部与支撑部的连接处能够对于耐摩杆进行约束,放置耐摩杆缩回到连通孔中,进而提高了耐摩杆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摩杆中设置有增摩组件,增摩组件进一步的增加耐摩杆的耐摩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增摩组件能够增加耐摩杆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耐摩杆与工件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减少了耐摩杆的使用摩耗,提高了耐摩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摩组件包括增摩腔,增摩腔位于耐摩杆靠近第二卡槽的端头;耐摩杆靠近第二卡槽的端头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槽,连通槽与第二卡槽连通;增摩腔中填充有耐摩软体;增摩腔远离分隔棱的一侧连通有增摩孔,增摩孔中螺纹连接有增摩杆,增摩杆一端卡设在增摩腔中,另一端贯穿耐摩杆远离的第二卡槽的端头,增摩杆与增摩孔螺纹连接;增摩杆挤压耐摩软体后,耐摩软体从连通槽中挤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增摩杆对耐摩软体进行挤压后,耐摩软体通过连通槽向外侧挤压,对于耐摩杆抵接的工件提供压力,进一步的提高了耐摩杆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达到了增摩组件的使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爪体侧面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对于耐摩杆与爪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进一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锁紧组件能够对于耐摩杆与爪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使耐摩杆与爪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防止耐摩杆出现滑动的情况,保证了耐摩杆的使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孔,锁紧孔的轴线垂直于连通孔的轴线;锁紧孔中螺纹连接有锁紧杆,锁紧杆拧紧后顶紧连接杆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孔与锁紧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进行连接,螺纹连接的形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使锁紧杆保持对耐摩杆的顶紧状态,防止耐摩杆与爪体之间出现相对滑动,达到了锁紧组件的使用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连通孔与耐摩杆的配合使用达到降低由于分隔棱摩损而造成第二卡槽的使用效果下降的效果;

2、设置的增摩组件的进一步的达到降低由于分隔棱摩损而造成第二卡槽的使用效果下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高耐用型工艺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展示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了展示增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使用状态图。

图中,1、爪体;11、第一卡槽;111、顶紧件;1111、顶紧孔;1112、顶紧杆;12、第二卡槽;13、分隔棱;2、连通孔;21、连接部;22、支撑部;3、耐摩杆;4、增摩组件;41、增摩腔;42、连通槽;43、耐摩软体;44、增摩孔;45、增摩杆;46、挤压板;5、锁紧组件;51、锁紧孔;52、锁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高耐用型工艺爪,如图1所示,包括弧形的爪体1,爪体1内侧开设有弧形的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12,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12互相平行,第一卡槽11与第二卡槽12的两端均呈敞口状设置,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12之间存在有截面形状为方形的分隔棱13,分隔棱13将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12分离,第二卡槽12的宽度小于第一卡槽11,第一卡槽11中设置有顶紧件111,顶紧件111包括顶紧孔1111,顶紧孔1111位于第一卡槽11远离第二卡槽12的位置,顶紧孔1111中螺纹连接有顶紧杆1112,顶紧杆1112连接到第一卡槽11的内部。

爪体1在与分隔棱13相对的位置处开设有带有螺纹的连通孔2,连通孔2贯穿分隔棱13;连通孔2分为连接部21与支撑部22,连接部21位于爪体1内部,支撑部22位于分隔块的内部,连接部21与支撑部22连通;支撑部22的孔径大于连接部21的孔径,支撑部22的侧面连接到第二卡槽12的底壁。连通孔2中螺纹连接有碳化铬材质制成的耐摩杆3,耐摩杆3的形状与连接孔的形状相配合,耐摩杆3位于支撑部22的端头的周向侧壁呈光滑状设置,耐摩杆3靠近第二卡槽12的侧面与第二卡槽12的底壁平滑连接。

耐摩杆3中设置有增摩组件4,增摩组件4包括开设在耐摩杆3靠近第二卡槽12的端头的圆柱状的增摩腔41,耐摩杆3靠近第二卡槽12的端头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直腰型的连通槽42,连通槽42一侧与第二卡槽12连通,另一侧与增摩腔41连通;增摩腔41中填充满有硅胶材质制成的耐摩软体43;增摩腔41远离分隔棱13的一侧连通有增摩孔44,增摩孔44中螺纹连接有增摩杆45,增摩杆45一端位于增摩腔41中且固定连接有圆形的挤压板46,另一端贯穿耐摩杆3远离第二卡槽12的端头,增摩杆45与增摩孔44螺纹连接;增摩杆45挤压耐摩软体43后,耐摩软体43从连通槽42中挤出。

爪体1侧面设置有锁紧组件5,锁紧组件5包括圆形的锁紧孔51,锁紧孔51的轴线垂直于连通孔2的轴线,锁紧孔51与连通孔2连通,锁紧孔51中螺纹连接有圆柱状的锁紧杆52,锁紧杆52拧紧后顶紧连接杆的外壁,锁紧杆52远离连接杆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前先将耐摩杆3与连通孔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连接,连接完成后,再使用锁紧组件5对于耐摩杆3固定。

在对工件进行固定时,首先通过顶紧件111将工件与工艺爪固定,固定完成后,工人拧紧增摩杆45使增摩杆45与挤压板46配合对于耐摩软体43挤压,使耐摩软体43从连通槽42中挤出并与对工件提供压力,使工件与第二卡槽12之间连接更为紧密,耐摩软体43同时能够代替部分耐摩杆3的摩擦损耗保持第二卡槽12的使用效果。分隔棱13出现的较大的摩损现象时,设置的耐摩杆3代替分隔棱13对工件进行约束,保证第二卡槽12的原有使用效果。综上,通过上述步骤,达到降低由于分隔棱13摩损而造成第二卡槽12的使用效果下降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