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式联轴器中内外齿套的快速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1523发布日期:2019-12-06 18:37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齿式联轴器中内外齿套的快速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式联轴器中内外齿套的快速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通常,热轧齿式联轴器中齿套每三年需更换一次,备件齿套均为半成品。齿套端面、台阶孔及其端面上的圆周阵列布置的四十个定位销孔均需拆解后配做。由于拆解更换均需在机组定修期间的停机时间内完成,且配合精度要求高,以往均需采用高精度机床测量调整找正,时间难以把控,一般都需要在15小时以上,再加上其它机加工时间,总作业时间不少于36小时。其次,热轧齿式联轴器是轧机动力输出的核心部件,精度要求极高,同时还需与现场提供的齿套相配。

实际齿套更换作业时,外齿套和内齿套的齿面需要完全吻合,以便使直齿外齿轮能连接安装在内外齿套内,且齿面能相互啮合。但由于外齿套与内齿套调整采用人工敲击,促使其旋转,由机床打表检测,缺乏定位装置,且在敲击调整过程中受力位置关系,容易产生多方向性偏移,致使调整耗时费力。因此,齿式联轴器中齿套更换作业效率低,占用高精度机床,提高更换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式联轴器中内外齿套的快速定位工装,本工装有效解决外齿套和内齿套在上机调校过程中内齿在旋转方向定位困难、调整时间长的问题,减少齿套调整过程中的耗时,提高齿套更换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齿式联轴器中内外齿套的快速定位工装包括芯棒,所述芯棒前段和后段侧面加工成内陷平面,所述内陷平面居中设有圆柱形突起,所述芯棒前段在所述内陷平面沿轴线设有长腰孔。

进一步,所述圆柱形突起的弧形面与齿式联轴器内外齿套的相邻齿面匹配。

由于本实用新型齿式联轴器中内外齿套的快速定位工装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工装包括芯棒,所述芯棒前段和后段侧面加工成内陷平面,所述内陷平面居中设有圆柱形突起,所述芯棒前段在所述内陷平面沿轴线设有长腰孔。所述圆柱形突起的弧形面与齿式联轴器内外齿套的相邻齿面匹配。本工装有效解决外齿套和内齿套在上机校调过程中内齿在旋转方向定位困难、调整时间长的问题,减少齿套调整过程中的耗时,提高齿套更换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齿式联轴器中内外齿套的快速定位工装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工装安装于外齿套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工装快速定位内外齿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齿式联轴器中内外齿套的快速定位工装包括芯棒1,所述芯棒1前段和后段侧面加工成内陷平面11,所述内陷平面11居中设有圆柱形突起12,所述芯棒1前段在所述内陷平面11沿轴线设有长腰孔13。

优选的,所述圆柱形突起12的弧形面与齿式联轴器内外齿套的相邻齿面匹配。

如图4和图5所示,在齿式联轴器的外齿套和内齿套上机调校时,以三点定圆心的原理,在外齿套2圆周上120°均分安装芯棒1,芯棒1前段以圆柱形突起12的弧形面分别贴合外齿套2相邻齿面两侧,同时芯棒1暂时由螺栓4穿入芯棒前段的长腰孔通过螺母5拧紧夹持固定在最上部位置。

将外齿套2与内齿套3端面叠合,略微旋松螺母5,减小芯棒的夹持力,芯棒1缓慢下滑,基本卡在内齿套3上侧的倒角槽口处。

操作工慢慢敲击转动外齿套2,并轻轻向下敲击芯棒1,随即三根芯棒插入内齿套3的齿槽内,从而实现内外齿套的快速定位。

本工装根据三点定圆心的原理,设计三个插拔式芯棒,在外齿套圆周上120度均分安装三个插拔式芯棒,芯棒以圆柱形突起的弧形面分别贴合外齿套相邻齿面两侧,利用芯棒上部的长腰孔穿入螺栓,螺栓与螺母的小扭矩力使芯棒部分夹紧,达到芯棒的插拔作用,通过外齿套旋转调整,芯棒滑入内齿套的齿槽,达到快速定位的目的,提高齿套更换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