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餐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4067发布日期:2020-06-16 22:36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取餐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饮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的取餐柜。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新零售迅猛发展,随着智能点餐、无人餐厅等的出现,取餐柜也营运而生。取餐柜通常具有许多存储空间并放置在餐厅内,后厨人员可以将做好的餐品放入指定的存储空间内,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对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操作来打开该储存空间所对应的柜门,进而取走预订的餐品。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取餐柜可以自动弹开柜门,方便顾客快速取走预订的餐品,但却需要顾客或店内员工手动关闭柜门,这不仅容易增加店内员工的工作负担,而且严重降低顾客的消费体验和满意度。此外,现有的取餐柜的柜门均是左右翻转的,导致其在重力作用容易发生轻微的倾斜,柜门的倾斜在轻微时虽不影响取餐柜的使用,但在频繁使用后容易因铰轴磨损不均而逐渐加重,严重时既能影响柜门的灵敏性,又能影响锁具的灵敏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餐柜,其具备自动开关柜门的功能,这不仅能有效降低店内员工的工作负担,而且能大幅度提高顾客的消费体验和满意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餐柜,包括柜体,具有存储空间;柜门,装配于所述柜体上,并能够敞开和关闭所述存储空间的取餐窗口;驱动组件,用来驱动所述柜门;感应模块,设于所述存储空间内,能够产生并在所述存储空间内的餐品被取走时发生第一预定变化的感应信号;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感应模块相连;信号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并在被操控或接收开启指令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开启信号。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构造成既能响应于所述开启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组件打开所述柜门,又能响应于所述感应信号的第一预定变化而有延迟地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关闭所述柜门。

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必要特征,取餐柜具备自动开关柜门的功能,无需店内人员和顾客柜门的开与关,这不仅能有效降低店内员工的工作负担,而且能大幅度提高顾客的消费体验和满意度。在取餐过程中,由于被打开的柜门不是立刻关闭而延迟(例如10s、30s或1min)关闭,给顾客留有一定时间来取走餐品,进行有效降低其在取餐过程中被关闭过程的柜门所伤的风险。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取餐柜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餐柜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餐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餐柜100的功能结构框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餐柜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取餐柜100包括具有存储空间101的柜体10及装配于柜体10上的柜门20。柜门20用于敞开和关闭存储空间101的取餐窗口。其中,存储空间101和柜门20的数量不做限定,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但通常为偶数个。

该取餐柜100还包括设置在柜体10上的驱动组件60。驱动组件60用于驱动柜门20以使其敞开或关闭存储空间101的取餐窗口。驱动组件60的选择与柜门20的开关形式密切相关,比如当柜门20选为与生活中常见的平开门相似的翻转门时,驱动组件60则选为翻转门驱动器;再比如当柜门20选为滑动门时,驱动组件60则选为滑动门驱动器。由于柜门20和驱动组件60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产品,为了节约篇幅起见,不再赘述。

该取餐柜100包括设于取餐柜100的柜体10上的感应模块51。感应模块51的感应信号能在存储空间101内的餐品被取走时发生第一预定变化,又能在餐品被放入所述存储空间内时引发其感应信号发生第二预定变化。在本实施例中,该感应模块51为红外测距传感器或称重传感器等。其中,该红外测距传感器设置在存储空间101的顶部、底部或侧部。例如,当餐品未被放入到存储空间101内时,顶部的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反应为其与存储空间10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当餐品放入到存储空间101内时,顶部的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感应信号的检测值先变小再稳定(即第二预定变化),稳定后的感应信号反应为其与餐品之间的距离,比如控制模块52能在判断得知该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检测值<设定阈值(应选为该变化过程的中间值)时判定为已产生第二预定变化;当从存储空间101取走餐品时,顶部的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感应信号的检测值先变大再稳定(即第一预定变化),稳定后的感应信号反应为其与存储空间10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比如控制模块52能在其判断得知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检测值>设定阈值(应选为该变化过程的中间值)时判定为已产生第一预定变化。称重传感器设置在存储空间101的底部。当餐品未被放入到存储空间101内时,称重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反应为无物品被称重,即为零;当餐品被放入到存储空间101内时,称重传感器的感应信号的检测值先变大再稳定(即第二预定变化),稳定后的感应信号反应为餐品的重量,控制模块52能在其判断得知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检测值>设定阈值x(0<x<餐品的重量)时判定为已产生第二预定变化;当从存储空间101取走餐品时,称重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先变小再稳定(即第一预定变化),稳定后的感应信号反应为无物品被称重,比如控制模块52能在其判断得知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检测值趋近于零(例如为1~5g)时判定为已产生第二预定变化。

如图1所示,该取餐柜100还包括信号模块55。该信号模块55包括开关模块和/或无线通讯模块等。当信号模块55仅包括点触开关或按钮开关等开关模块时,顾客能通过点击或按压等触发动作来操控信号模块55并使之产生打开信号。当信号模块55仅包括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等无线通讯模块时,顾客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向信号模块55发送开启指令,以便其在接收指令后将打开信号发生给控制模块52。当该信号模块55同时包括开关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二者均可独立地将打开信号发生给控制模块52。

如图1所示,该取餐柜100还包括控制模块52。控制模块52与驱动组件60、感应模块51和信号模块55相连。控制模块52构造成既能响应于开启信号而控制驱动组件打开柜门,又能响应于感应信号的第一预定变化而有延迟地控制驱动组件关闭所述柜门。因此,取餐柜100具备自动开关柜门20的功能,无需店内人员和顾客进行柜门20的开与关,这不仅能有效降低店内员工的工作负担,而且能大幅度提高顾客的消费体验和满意度。在取餐过程中,由于被打开的柜门20不是立刻关闭而延迟(例如10s、30s或1min)关闭,给顾客留有一定时间来取走餐品,进行有效降低其在取餐过程中被关闭过程的柜门20所伤的风险。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52通常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模块统(如plc或cpu)、存储器和与可编程逻辑控制模块相连的电子元件等,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产品,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1所示,取餐柜100还包括与控制模块52相连的检测模块54。检测模块54的检测区域比感应模块51的感应区域更靠近柜门20。检测模块54用于检测是否有障碍物(例如手臂)进入存放存储空间101的检测区域内,其产生的检测信号能够在检测区域内进入障碍物时发生预知变化。控制模块52响应于检测信号的预知变化而阻止驱动组件关闭被打开中的柜门20,以起到防夹手功能。该检测模块54为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或光电开关传感器等。当该检测模块54为红外测距传感器时,所述预知变化为红外测距传感器产生超过误差变化时的变化,比如控制模块在其判断得知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检测值已经低于设定阈值(应选为该变化过程的中间值)时判定为已产生预知变化。当检测模块54为红外测温传感器时,所述预知变化为红外测温传感器在其检测温度先变化再稳定在37°左右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化,比如控制模块在其判断得知红外测温传感器的检测值为36~38°时判定为已产生预知变化。当检测模块54为光电开关传感器时,所述预知变化为光电开关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从有到无的变化,比如控制模块在其判断得知光电开关传感器的检测值近似为0时判定为已产生预知变化。

快餐柜100还包括与控制模块52相连的餐品就位提醒模块53。该餐品就位提醒模块53为设置在柜体10上的指示灯、扬声器和/或显示屏。控制模块52既能响应于感应模块51的感应信号的第二预定变化而开启餐品就位提醒模块53的提醒功能,也响应于感应模块51的感应信号的第一预定变化而关闭开启餐品就位提醒模块53的提醒功能。其中指示灯的提醒功能选为亮起状态;扬声器的提醒功能选为播报语言,例如播报“柜门已开”的音频;显示屏的提醒功能选为显示提醒标识,例如显示“柜门已开”的文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阵列排布的指示灯与阵列排布的柜门20一一对应设置,亮起的指示灯除了提醒柜门已开启的功能之外,还具备定位指引的功能,以引导顾客快速找到个人餐品所在的存储空间101。类似的,扬声器或显示屏也可以增加柜门特征(例如编号)的功能来实现同样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柜门20构造成这样,即柜门20既能够相对于柜体10按照预定方向翻转以敞开存储空间101的取餐窗口,又能够相对于柜体10按照预定方向的反向翻转以关闭存储空间101的取餐窗口,其中预定方向为由下向上或由上向下。其中,柜门20既可以选择为翻转门,该翻转门的铰轴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以保证柜门20能够朝向上下方向翻转,也可选为既能翻转又能向内滑动的柜门,但其铰轴也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以保证柜门20能朝向上下方向翻转。与现有技术中左右方向翻转的柜门相比,上下翻转的柜门20不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倾斜,即便在频繁使用后也不易引起铰轴磨损不均,故而更加不易出现严重倾斜的情况,因而可以有效降低因此而对柜门和锁具的灵敏性产生的影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快餐柜100既可以包括用于锁住柜门20的锁具,也可以不包括用于锁住柜门20的锁具。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