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5133发布日期:2020-02-07 23:3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隐形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隐形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安防意识的增强,门禁设备作为一种管控人员进出的装置,已在各种出入口控制场所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银行、宾馆、机房、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场所。门禁设备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通讯、生物等诸多技术领域,是解决重要出入口场所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689295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隐形门禁装置,包括门禁箱体和翼板,翼板通过合页安装于门禁箱体边缘,翼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螺丝的通孔,门禁箱体的两侧边还设有滑动板凹槽,每个滑动板凹槽底部设有弹簧装置,每个滑动板凹槽内嵌有在滑动板凹槽内上下移动的滑动板,滑动板的侧面设有滑槽,门禁箱体上还设有遮盖板,遮盖板的两侧嵌入滑槽中,并在滑槽中来回移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翼板通过合页安装装置门禁箱体的边缘处,滑动板与翼板保持齐平,但是翼板高于墙体,翼板与墙体的隐形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形门禁装置,此门禁装置与墙面保持齐平,而且不影响遮盖板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隐形门禁装置,包括开设在墙体处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小于第二安装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放置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沿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滑动口,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放置有顶部开口状的放置筐,所述放置筐的侧壁对应第一板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放置筐靠近墙体一侧处通过第一螺栓与墙体连接;所述放置筐的内顶面和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条,所述放置条远离墙体的一侧与第一板内部靠近墙体的一侧齐平;所述放置条上通过弹性组件设置有盖板,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分别放置在两侧放置条上且一端伸入滑动口内的滑动条、固定连接在滑动条靠近盖板一侧处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滑动条的一侧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条靠近墙体一侧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滑条滑动位置的滑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盖板时,将盖板向靠近墙体的一侧处按压,弹簧压缩,然后将盖板向滑动口的一侧处进行滑动,此时滑动条滑动在放置条上,盖板便位于滑动口内,松开手,此时人手松开,人手与盖板脱离,盖板受到弹簧的弹力,使盖板位于滑动口内,人手便对放置筐内的按键进行按压;放置筐通过第一螺栓与墙体进行连接,方便将放置筐安装到墙体内部;滑动条通过滑动组件滑动在第一板上,避免滑动条从第一板上脱离;放置条远离墙体的一侧与第一板内部靠近墙体的一侧齐平,保证滑动条可以滑动在第一板和放置条上,滑动较为顺利;此门禁装置与墙面保持齐平,而且不影响遮盖板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条靠近墙体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第一板靠近墙体的一侧处开设有用于放置t形块的t形槽,t形槽远离放置筐的一侧为开口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t形块从第一板的开口一侧处插入t形槽内,使t形块滑动在t形槽内,当盖板从t形块的内滑出时,此时滑动条仍通过t形块与第一板进行连接,避免盖板从放置筐内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条远离墙体的一侧处连接有底杆,所述盖板相对底杆的一侧处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套设在所述底杆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簧具有弹性,盖板相对滑动条可以发生歪斜,导致使用时的效果不好,而设置顶杆与底杆,顶杆相对底杆进行滑动,便使盖板相对滑动条只能发生一个方向的滑动,从而使盖板不会发生歪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底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在盖板的底部,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滑动板的侧壁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杆通过第一螺纹杆连接在盖板靠近墙体的一侧处,底杆通过第二螺纹杆连接在滑动条上,方便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筐内侧壁的顶部对称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墙体的一侧处与放置筐的侧壁齐平,所述盖板相对挡板处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使用时,弹簧的拉伸长度较大,会出现盖板的顶部与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不齐平,而设置档板,盖板受到挡板的作用,设置第一放置槽,使盖板远离墙体的一侧处与盖板之间连接较好,整体性较好,较为隐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底部处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盖板上对应三角板处开设有第二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从滑动口滑动至放置筐内时,盖板需要与放置筐的上端面对齐,才能使盖板与第一放置槽对已对齐,设置三角板,滑动盖板时,第二放置槽的侧壁受到三角板的斜面受力,便可使第二放置槽位于三角板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沿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雨天,雨水可能会沿墙体滑落到盖板的上部,故而使两个挡板沿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对称设置,墙体上滑落的雨水被盖板阻隔在外,避免雨水对放置筐内的按钮造成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板远离放置筐的一侧的通孔内插接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远离放置筐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与第一板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板的滑动口一为开口状,由于墙体与第一板之间可能会出现连接不紧密的情况,故而设置有方形块和竖板,方形块插接在滑动口内,避免雨水从第一板的滑动口内进入到第一板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需要关闭盖板时,将盖板向墙体一侧进行按压,弹簧压缩,然后将盖板向放置筐内滑动,盖板位于放置筐内后,松开手,盖板受弹簧的弹力弹出,盖板与墙面保持齐平,而且不影响遮盖板的滑动;

2、设置t形块以及t形槽,使滑动条滑动在第一板上,且使盖板不会从放置筐内脱离;

3、顶杆通过第一螺纹杆连接在盖板上,底杆通过第二螺纹杆连接在滑动条上,顶杆滑动在底杆上,方便将盖板安装到滑动条上,整体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用于表现盖板与第一板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用于表现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墙体;11、第一安装槽;111、放置筐;112、通孔;12、放置条;13、挡板;131、三角板;2、第二安装槽;3、第一板;31、滑动口;32、方形块;33、竖板;34、螺栓;4、弹性组件;41、滑动条;42、弹簧;43、盖板;431、第一放置槽;432、第二放置槽;44、第二螺纹杆;441、底杆;45、第一螺纹杆;451、顶杆;5、滑动组件;51、t形块;52、t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隐形门禁装置,包括开设在墙体1侧壁处的第一安装槽11、开设在第一安装槽11一侧处的第二安装槽2,第一安装槽11的深度小于第二安装槽2的深度,第一安装槽11内放置有第一板3,第一板3沿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2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滑动口31,滑动口31靠近第二安装槽2和远离第二安装槽2的一侧处均为开口状;第二安装槽2内放置有顶部为开口状的放置筐111,放置筐111的侧壁处对应滑动口31处开设有通孔112。

参照图3-4,放置筐111内部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条12(图2中示出),放置条12远离墙体1的一侧处与滑动口31(图2中示出)靠近墙体1的侧壁齐平,放置条12远离墙体1的一侧处通过弹性组件4连接有盖板43。弹性组件4包括滑动条41、弹簧42、盖板43。滑动条41分别放置在两个放置条12远离墙体1的一侧处,滑动条41的长度大于放置筐111的长度,滑动条41的一端伸入至滑动口31内;在滑动条41远离墙体1的一侧处均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纹杆44,盖板43上相对底杆441处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5,第二螺纹杆4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杆441,第一螺纹杆45的底部处固定连接有顶杆451,顶杆451均套设在底杆441的外部;弹簧42设置四个且均套接在顶杆451与底杆441之间,套设在顶杆451与底杆441外部,方便将连接盖板43与滑动条41;使盖板43在向墙体1一侧进行移动时,盖板43相对滑动条41不会发生错位的情况。

参照图2,滑动条41靠近墙体1一侧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动条41滑动位置的滑动组件5,滑动条41靠近墙体1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t形块51,t形块51的平直部靠近墙体1的一侧处,第一板3靠近墙体1的一侧处开设有供t形块51滑动的t形槽52,t形槽52远离放置筐111的一侧为开口状。

参照图2-3,当需要打开盖板43时,将盖板43向靠近墙体1的一侧处按压,弹簧42压缩,人手推动盖板43向滑动口31的一侧处进行滑动,此时滑动条41滑动在放置条12上,盖板43便位于滑动口31内。

参照图3,为了避免弹簧42在使用一端时间之后,弹簧42的拉伸长度较大,会出现盖板43的顶部与第一安装槽11的侧壁不齐平,故而在放置筐111内侧壁的顶部对称连接有两个挡板13,挡板13远离墙体1的一侧处与放置筐111的侧壁齐平,盖板43相对挡板13处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431。

参照图3,使用时,盖板43可能会挡板13不贴合,故而在挡板13的底部处固定连接有三角板131,盖板43的上端面对应三角板131处开设有第二放置槽432,滑动盖板43时,第二放置槽432的侧壁受到三角板131的斜面受力,便可使第二放置槽432位于三角板131的底部。

参照图1-2,由于雨天,雨水可能会沿墙体1滑落到盖板43的上部,故而使两个挡板13沿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2对称设置、从墙体1上滑落的雨水滑落至挡板13上部,避免雨水进入至第一安装槽11内。

参照图2,第一板3远离放置筐111的一侧的通孔112内插接有方形块32,方形块32远离放置筐111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竖板33,竖板33与第一板3通过螺栓34连接。竖板33的侧壁与第一板3的侧壁连接。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需要打开盖板43时,将盖板43向靠近墙体1的一侧处按压,弹簧42压缩,然后将盖板43向滑动口31的一侧处进行滑动,此时滑动条41滑动在放置条12上,盖板43便位于滑动口31内,松开手,此时人手松开,人手与盖板43脱离,盖板43受到弹簧42的弹力,使盖板43位于滑动口31内,人手便对放置筐111内的按键进行按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