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0044发布日期:2020-05-01 17:15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阻尼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技术领域,具体是阻尼铰链。



背景技术:

铰链又称合页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阻尼铰链是指在开合或闭合时能够提供阻尼力的铰链,其在生活中被广泛的运用于,比如在机柜、通讯、轨道交通、家电等行业。现有的阻尼铰链均为对称式结构设计,如申请号为201610247566.3专利文献公开,其铰链轴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铰链座的两个固定耳上,活动铰链座转动配合于铰链轴上,导致铰链的安装位置受到限制,安装位置位于门体的中部位置,无法很好的适应一些场合的使用,如大巴车的行李仓门,无门框,铰链占用行李仓门的偏中间安装位置,不利于行李仓门的其它机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对称式设计的阻尼铰链,适应门体两端位置安装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尼铰链,包括第一铰链座、第二铰链座、铰链轴以及阻尼组件,第一铰链座设有管状枢接部,管状枢接部上设有装配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状枢接部轴向一端位置设置第二铰链座,铰接轴一端固定于第二铰链座上,铰接轴另一端穿设于装配孔内并经轴向限位件轴向限制在管状枢接部上,铰接轴旋转支承于管状枢接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铰链实现门体的安装、悬停、支撑等作用,取代现有市场上普通铰链加支撑的安装方式,节约了安装空间,安装流程简化,降低成本,在第一铰链座的管状枢接部一端位置设置第二铰链座,铰接轴一端固定在第二铰链座上,铰接轴支承在管状枢接部上并经轴向限位件限制在管状枢接部上,这样完成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可相对转动的组装一起;这样第二铰链座仅位于第一铰链座的管状枢接部一端位置,使得阻尼铰链可在门体两端位置安装,留出更大的中间空间。

优选的,所述管状枢接部轴向对应第二铰链座的一端与第二铰链座之间设有构成管状枢接部一端旋转支承于第二铰链座上的旋转支承机构,管状枢接部轴向另一端设有供铰接轴旋转支承的轴座,铰接轴旋转支承于轴座上。该结构设计下,第一铰链座的管状枢接部一端经旋转支承机构支承在第二铰链座上,第一铰链座的管状枢接部另一端经轴座支承在铰链轴上,从而使得第一铰链座与第二铰链座的配合更为稳固可靠。

优选的,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包括第二铰链座沿铰接轴轴向延伸的凸环,管状枢接部的装配孔一端端口具有旋转定位支承孔,凸环插于旋转定位支承孔内并转动支承于旋转定位支承孔内。该结构设计下,第二铰链座上伸出凸环,凸环插入装配孔端口形成的旋转定位支承孔内实现旋转支承,结构简单紧凑,装配方便。

优选的,所述凸环轴向凸起有限位凸指,所述旋转定位支承孔内设有限位凸台,相应的,在旋转定位支承孔内对应限位凸台位置具有供限位凸指伸入的活动槽腔,所述限位凸指在活动槽腔内活动并与限位凸台限位配合。该结构设计下,限位凸指与限位凸台配合实现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的旋转角度限制,利用旋转支撑机构处设计角度限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管状枢接部的装配孔远离第二铰链座的一端设有装配口,轴座固定盖于装配口上。该结构设计下,轴座实现铰链轴的定位和支承,同时实现将装配孔的装配口封闭,方便阻尼组件装配在装配孔内。

优选的,所述铰链轴的一端伸出轴座的轴孔并设有卡簧槽,所述轴向限位件为卡簧,卡簧装于卡簧槽内,卡簧与轴座限位配合。该结构设计下,铰链轴端部经卡簧实现将第一铰链座限制固定,铰链轴安装简单。

优选的,所述第二铰链座包括供铰链轴固定的铰轴固定座以及与铰轴固定座固定连接的安装臂板,安装臂板与铰链轴垂直,第一铰链座包括管状枢接部径向一侧凸起的第一铰链臂板,第一铰链臂板与安装臂板垂直。该结构设计下,方便铰链安装使用。

优选的,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钩状阻尼件以及插置销,插置销插设于装配孔内,插置销与铰接轴同一轴向布置,钩状阻尼件包括卡扣部和尾椎,卡扣部呈过盈配合套设于铰接轴上,尾椎卡于插置销上。该结构设计下,阻尼组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优选的,所述插置销为片材卷绕形成的、具有径向弹性形变能力的弹簧销。该结构设计下,插置销对钩状阻尼件具有更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局部的钩状阻尼件受力较大时,弹簧销提供弹性形变缓冲效果,使得阻尼铰链沿铰链轴轴向受力均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阻尼铰链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阻尼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阻尼铰链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插置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阻尼铰链,包括第一铰链座1、第二铰链座2、铰链轴3以及阻尼组件,第一铰链座1设有管状枢接部11,管状枢接部11上设有装配孔111,在所述管状枢接部11轴向一端位置设置第二铰链座2,铰接轴3一端固定于第二铰链座2上,第二铰链座2上设有安装轴孔,铰接轴3插入安装轴孔的一端设有滚花,铰接轴3另一端穿设于装配孔111内并经轴向限位件4轴向限制在管状枢接部11上,铰接轴3旋转支承于管状枢接部11上。阻尼铰链实现门体的安装、悬停、支撑等作用,在第一铰链座的管状枢接部一端位置设置第二铰链座,铰接轴一端固定在第二铰链座上,铰接轴支承在管状枢接部上并经轴向限位件限制在管状枢接部上,这样完成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可相对转动的组装一起;这样第二铰链座仅位于第一铰链座的管状枢接部一端位置,使得阻尼铰链可在门体两端位置安装,留出更大的中间空间;在安装使用时取代现有市场上普通铰链加支撑的安装方式,节约了安装空间,安装流程简化,降低成本。

其中,所述第二铰链座2包括供铰链轴3固定的铰轴固定座21以及与铰轴固定座21固定连接的安装臂板22,安装臂板22与铰链轴3垂直,第一铰链座1包括管状枢接部11径向一侧凸起的第一铰链臂板12,第一铰链臂板12与安装臂板22垂直。这样设计下,更利于阻尼铰链应用于无框门体上,方便铰链安装使用。当然根据需要安装臂板以及第一铰链臂板的安装朝向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设置。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管状枢接部11轴向对应第二铰链座2的一端与第二铰链座2之间设有构成管状枢接部11一端旋转支承于第二铰链座2上的旋转支承机构,管状枢接部11轴向另一端设有供铰接轴3旋转支承的轴座5,铰接轴3旋转支承于轴座5上。第一铰链座的管状枢接部一端经旋转支承机构支承在第二铰链座上,第一铰链座的管状枢接部另一端经轴座支承在铰链轴上,从而使得第一铰链座与第二铰链座的配合更为稳固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包括第二铰链座2沿铰接轴3轴向延伸的凸环23,管状枢接部11的装配孔111一端端口具有旋转定位支承孔11-1,凸环23插于旋转定位支承孔11-1内并转动支承于旋转定位支承孔11-1内。第二铰链座上伸出凸环,凸环插入装配孔端口形成的旋转定位支承孔内实现旋转支承,结构简单紧凑,装配方便。

而且,在所述凸环23轴向凸起有限位凸指231,所述旋转定位支承孔11-1内设有限位凸台11-2,相应的,在旋转定位支承孔11-1内对应限位凸台11-2位置具有供限位凸指231伸入的活动槽腔11-11,所述限位凸指231在活动槽腔11-11内活动并与限位凸台11-2限位配合。限位凸指在活动槽腔内活动行程即对应第一铰链座与第二铰链座的旋转开合的行程,利用旋转支撑机构处设计角度限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

另外,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钩状阻尼件7以及插置销6,插置销6插设于装配孔111内,插置销6与铰接轴3同一轴向布置,钩状阻尼件7包括卡扣部71和尾椎72,卡扣部71呈过盈配合套设于铰接轴3上,尾椎72卡于插置销6上。在实际应用时钩状阻尼件数量根据需要进行设置,阻尼组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当然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行的方案,阻尼组件还可采用其它结构形式,如橡胶阻尼套等,本具体实施例不再列举。所述插置销6为片材卷绕形成的、具有径向弹性形变能力的弹簧销。插置销对钩状阻尼件具有更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局部的钩状阻尼件受力较大时,弹簧销提供弹性形变缓冲效果,使得阻尼铰链沿铰链轴轴向受力均衡。

为方便阻尼组件的安装,所述管状枢接部11的装配孔111远离第二铰链座2的一端设有装配口11-3,轴座固定盖于装配口11-3上。轴座实现铰链轴的定位和支承,同时实现将装配孔的装配口封闭,方便阻尼组件装配在装配孔内。

在所述铰链轴3的一端伸出轴座5的轴孔并设有卡簧槽31,所述轴向限位件4为卡簧,卡簧装于卡簧槽31内,卡簧与轴座5限位配合。铰链轴端部经卡簧实现将第一铰链座限制固定,铰链轴安装简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