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刀头剃须刀刀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2220发布日期:2020-03-13 07:05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多刀头剃须刀刀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剃须刀,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刀头剃须刀刀头结构。



背景技术:

多刀头剃须刀具有快速均匀剃须的效果,因而相比于单刀头的剃须刀,多刀头的剃须刀具有各方面的优势。

而现有的多刀头的剃须刀多个刀头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如最为常见的三刀头和四刀头结构,便是同时将三个或是四个刀头同时可翻转的固定在一个连接底座上,然后剃须的过程中通过刀网与人脸部相接触,接触之后通过刀头内置的刀片旋转,将伸入到刀网内的胡须进行剪切剔除,如此实现一个剃须的过程,然而上述剃须的过程中,被刀片剔除下来的胡须便会存放在刀头座内,因此现有技术中基本都是设置一个刀网可打开的结构来实现对于刀头座内的清洁,现有技术中的刀网与刀头座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弹性铰接的方式,即通过设置两个卡止位的方式实现刀网盖在刀头座上,或是从刀头座上打开,然而由于采用了弹性铰接,一方面需要设置一个铰接轴,另一方面还需要设置扭簧的方式来实现弹性的效果,如此便会导致刀头内部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而且在刀网打开以后,刀网还是与刀头座处于连接状态的,因此在清洗的过程中就很容易遗留夹缝难以进行清洗,因此存在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清洗方便的多刀头剃须刀刀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刀头剃须刀刀头结构,包括连接底座和连接在连接底座上的多个刀头,所述刀头包括刀头座、刀片和刀网,所述刀片可旋转的设置在刀头座内,所述刀网可拆卸的连接在刀头座上,所述刀网包括网体和连接外壳,所述网体嵌设在连接外壳内,所述连接外壳的下侧边固定连接有一阶卡扣和二阶卡扣,所述连接外壳通过一阶卡扣和二阶卡扣与刀头座卡接,刀网拆卸时,一阶卡扣先与刀头座分离后二阶卡扣与刀头座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阶卡扣包括扣钩,该扣钩固定在连接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刀头座的上侧相对于扣钩的位置上设有辅助倒钩,当连接外壳安装到刀头座上时,辅助倒钩与扣钩相互勾连扣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阶卡扣包括扣片和钩体,所述扣片呈长条状,其一端连接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钩体固定连接,所述刀头座的上侧相对于扣片的位置上设有卡边,所述卡边的上侧边向内延伸有卡沿,当连接外壳安装到刀头座上时,钩体勾在卡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头座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刀网同轴的抵接环,所述抵接环与卡边连接,在卡边形成供钩体伸入的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刀头座、刀片和刀网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构成一个剃须的刀头结构,而通过将刀网设置成网体和连接外壳组合的方式,便可有效的实现利用连接外壳上的一阶卡扣和二阶卡扣与刀头座之间可拆卸连接了,并且在拆卸的过程中是顺序分离一阶卡扣和二阶卡扣的,因此便可实现拆卸的过程中为翻转拆卸,这样避免拆卸时因为卡震导致的连接外壳内的网体跳出,使得原件散乱的问题,因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弹性铰接的方式,一方面结构更为简单,另一方面在清洗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夹缝难以清洗的问题,可以直接拆下来进行清洗,因而清洗也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刀头剃须刀刀头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刀头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刀网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其中本实施例中关于内外上下的描述以图1中为准,将图1中中心处的刀头作为中心点,那么相应的朝向该刀头的一侧为内侧,背向的一侧为外侧,同时上下则是该中心点的上下两侧。

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刀头剃须刀刀头结构,包括连接底座1和连接在连接底座1上的多个刀头2,所述刀头2包括刀头座21、刀片22和刀网23,所述刀片22可旋转的设置在刀头座21内,所述刀网23可拆卸的连接在刀头座21上,所述刀网23包括网体231和连接外壳232,所述网体231嵌设在连接外壳232内,所述连接外壳232的下侧边固定连接有一阶卡扣3和二阶卡扣4,所述连接外壳232通过一阶卡扣3和二阶卡扣4与刀头座21卡接,刀网23拆卸时,一阶卡扣3先与刀头座21分离后二阶卡扣4与刀头座21分离,在需要清洗本实施例的刀头2的时候,只需要用手抓住连接外壳232的内侧,然后将连接外壳232向上翘起,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刀片22是通过一个压环与连接外壳232固定压装到网体231上的,因此在连接外壳232翘起的过程中,刀片22和网体231便会被同步带起,并且在该翘起的过程中是先解除一阶卡扣3的扣合,再解除二阶卡扣4的扣合,如此便可实现分段的将连接外壳232拆卸下来,在保证了连接牢固度的同时,还提供了与现有技术中多刀头清洗过程中先将连接外壳232翻起的效果,如此一方面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因为弹性铰接导致的清洗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直接更改为卡扣连接导致的在拆卸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零件散乱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阶卡扣3包括扣钩31,该扣钩31固定在连接外壳232的内侧壁上,所述刀头座21的上侧相对于扣钩31的位置上设有辅助倒钩211,当连接外壳232安装到刀头座21上时,辅助倒钩211与扣钩31相互勾连扣合,通过扣钩31和倒钩211的配合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连接外壳232与刀头座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二阶卡扣4包括扣片41和钩体42,所述扣片41呈长条状,其一端连接外壳2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钩体42固定连接,所述刀头座21的上侧相对于扣片41的位置上设有卡边212,所述卡边212的上侧边向内延伸有卡沿213,当连接外壳232安装到刀头座21上时,钩体42勾在卡沿213上,采用钩体42与卡沿213配合的方式,一方面在拆卸的过程中,用户可以保持钩体42与卡沿213之间的连接,如此便可实现连接外壳232可翻转的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二阶卡扣4的位置设置在现有技术中刀网23与刀头座21相铰接的位置上,而在需要将连接外壳232拆下来的时候,只需要用手轻轻移动连接外壳232,使得钩体42与卡沿213分离即可,十分的简单方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刀头座21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刀网23同轴的抵接环214,所述抵接环214与卡边212连接,在卡边212形成供钩体42伸入的凹口,通过抵接环214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与连接外壳232内用于顶住刀片22的压板相抵,增强压板连接的牢固性,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凹口,利用凹口来对扣片41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使得扣片41能够更好的带着钩体42伸入到卡沿213内,与卡沿213相勾。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刀头结构,通过一阶卡扣3和二阶卡扣4的设置,便可实现在基于翻转打开的情况下刀网23与刀头座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弹性铰接的方式,在清洗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夹缝难以清洗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