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舌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0240发布日期:2020-04-14 19:2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斜舌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斜舌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全自动锁体斜舌机构,当电子锁的斜舌与门框的锁孔对位不精确时,关门后,门框会卡住斜舌,此时斜舌另一端的斜舌支架与斜舌拨叉相互抵接,使得斜舌拨叉难以转动,无法达到解锁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斜舌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斜舌传动机构,包括锁盒,斜舌,斜舌支架和斜舌拨叉;所述锁盒的侧板设有斜舌孔,所述锁盒设有用于使得斜舌支架复位的第一扭簧,以及用于使得斜舌拨叉复位的第二扭簧;所述斜舌穿过斜舌孔后与斜舌支架的前端连接,所述斜舌拨叉通过设有的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锁盒内,所述斜舌拨叉设有第一拨片点和第二拨片点,所述第一拨片点的边缘设有与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滚动设置在斜舌支架的后端面;

当门关后,斜舌在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伸出斜舌孔,第一滚动件抵接在斜舌支架的后端面,此时,斜舌锁死;

当外力驱动斜舌拨叉转动时,第一滚动件沿着斜舌支架的后端面滚动并脱离斜舌支架的后端面,此时,斜舌解锁。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转轴外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斜舌拨叉设有的固定孔固定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斜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滚动件为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且与第一拨片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外。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扭簧的转动脚与斜舌支架连接,第一扭簧的固定脚与锁盒连接;所述第二扭簧的转动脚与斜舌拨叉连接,第二扭簧的固定脚与锁盒连接。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门锁上后,当门框顶住斜舌和斜舌支架时,斜舌支架与第一滚动件相互抵接,由于第一拨片点边缘的第一滚动件与斜舌支架的后端面滚动连接,当转动斜舌拨叉时,第一拨片点带动第一滚动件沿着斜舌支架的后端面滚动并与斜舌支架的后端面脱离,此时,便可解除斜舌拨叉对斜舌支架抵接;同时由于在第一转轴外转动套设有第一轴承,斜舌拨叉可以轻易转动并解除对斜舌支架的抵接,因此即使斜舌和斜舌支架被顶住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转动斜舌拨叉解除对斜舌的抵接。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舌锁死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舌锁死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舌解锁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舌解锁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斜舌传动机构,包括锁盒10,斜舌40,斜舌支架50和斜舌拨叉60;锁盒10的侧板11设有斜舌孔,锁盒10设有用于使得斜舌支架50复位的第一扭簧20,以及用于使得斜舌拨叉60复位的第二扭簧30;斜舌40穿过斜舌孔后与斜舌支架50的前端连接,斜舌拨叉60通过设有的第一转轴70转动设置在锁盒10内,斜舌拨叉60设有第一拨片点61和第二拨片点62,第一拨片点61的边缘设有与第一转轴70平行的第一滚动件63,第一滚动件63滚动设置在斜舌支架50的后端面。

如图1至图4所示,斜舌40在外力的作用下向锁盒10内缩时,此时,第一扭簧20处于压缩状态;当外力去除后,斜舌40在第一扭簧20的弹力作用下伸出斜舌孔外。当斜舌拨叉60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时,第二扭簧30处于压缩状态,当外力除去时,第二扭簧30使得斜舌拨叉60复位。第一扭簧20和第二扭簧30分别设置在锁盒10内,第一扭簧20的转动脚与斜舌支架50连接,第一扭簧20的固定脚与锁盒10连接;第二扭簧30的转动脚与斜舌拨叉60连接,第二扭簧30的固定脚与锁盒10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当门关后,斜舌40在第一扭簧20的弹力作用下伸出斜舌孔,第一滚动件63抵接在斜舌支架50的后端面,此时,斜舌40锁死。

如图3和图4所示,当外力驱动斜舌拨叉60转动时,第一滚动件63沿着斜舌支架50的后端面滚动并脱离斜舌支架50的后端面,此时,斜舌40解锁。

如图3和图4所示,门锁上后,当门框卡住斜舌40和斜舌支架50时,斜舌支架50与第一滚动件63相互抵接,由于第一滚动件63与斜舌支架50的后端面滚动连接,当转动斜舌拨叉60时,第一拨片点61带动第一滚动件63沿着斜舌支架50的后端面滚动,之后脱离斜舌支架50的后端面,此时,便可解除斜舌拨叉60对斜舌支架50抵接,达到轻松解锁的目的。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转轴70外套设有第一轴承71,第一轴承71与第一转轴70转动连接,第一轴承71与斜舌拨叉60设有的固定孔固定连接。门锁上后,当门框顶住斜舌40和斜舌支架50时,斜舌支架50与第一滚动件63相互抵接,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转轴70外转动套设有第一轴承71,斜舌拨叉60可以轻易转动并解除对斜舌支架50的抵接,因此即使斜舌40和斜舌支架50被顶住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斜舌拨叉60叉解开斜舌。

如图1至图4所示,斜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转轴90,第一滚动件63为第二轴承,第二转轴90与第一转轴70平行设置且与第一拨片点61固定连接,第二轴承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70外。

如图1和图2所示,当门关上后,斜舌40在第一扭簧20的弹力作用下伸出斜舌孔,第一滚动件63抵接在斜舌支架50的后端,斜舌拨叉60和第一滚动件63顶住斜舌40往锁盒10内移动,此时,达到斜舌40锁死的目的。

如图3和图4所示,当外力驱动斜舌拨叉60转动一定角度时,第一滚动件63沿着斜舌支架50的后端面滚动并脱离斜舌支架50的后端面,斜舌达到解锁的目的。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斜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盒,斜舌,斜舌支架和斜舌拨叉;所述锁盒的侧板设有斜舌孔,所述锁盒设有用于使得斜舌支架复位的第一扭簧,以及用于使得斜舌拨叉复位的第二扭簧;所述斜舌穿过斜舌孔后与斜舌支架的前端连接,所述斜舌拨叉通过设有的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锁盒内,所述斜舌拨叉设有第一拨片点和第二拨片点,所述第一拨片点的边缘设有与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滚动设置在斜舌支架的后端面;

当门关后,斜舌在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伸出斜舌孔,第一滚动件抵接在斜舌支架的后端面,此时,斜舌锁死;

当外力驱动斜舌拨叉转动时,第一滚动件沿着斜舌支架的后端面滚动并脱离斜舌支架的后端面,此时,斜舌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斜舌拨叉设有的固定孔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滚动件为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且与第一拨片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簧的转动脚与斜舌支架连接,第一扭簧的固定脚与锁盒连接;所述第二扭簧的转动脚与斜舌拨叉连接,第二扭簧的固定脚与锁盒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舌传动机构,包括锁盒,第一扭簧,第二扭簧,斜舌,斜舌支架和斜舌拨叉;锁盒的侧板设有斜舌孔,斜舌与斜舌支架的前端连接,斜舌拨叉转动设置在锁盒内,斜舌拨叉设有第一拨片点,第一拨片点的边缘设有第一滚动件,第一滚动件滚动设置在斜舌支架的后端面;当门关后,斜舌在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伸出斜舌孔,第一滚动件抵接在斜舌支架的后端面,此时,斜舌锁死;当外力驱动斜舌拨叉转动时,第一滚动件沿着斜舌支架的后端面滚动并脱离斜舌支架的后端面,此时,斜舌解锁。它的优点是即使斜舌和斜舌支架被顶住的情况下,可以轻松转动斜舌拨叉解除对斜舌的抵接。

技术研发人员:饶琴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智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