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及其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4895发布日期:2020-05-22 20:2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及其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及其智能锁。



背景技术:

前市场上大部分自动售货机的开关门都采用机械锁,其特征在于不同锁需配不同的钥匙,但现在一名配送员负责多台自动售货机,每次增添货品时都必需带大量钥匙随行,开门繁琐,降低了配送员工作效率,而且钥匙过多容易遗忘或丢失,导致门体无法正常开启。还有部分单门售货机采用的机械锁安装于门体内,由于单门结构的特殊性,导致门体加工工艺复杂,安装步骤繁琐。

区别于机械锁,智能锁具有自动电子感应锁定系统,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由此开始广泛应用于自动售贩机、物流柜、储物柜、信报箱、寄存柜、文件柜、电表箱、衣柜、手机柜、鞋柜等集中控制箱柜。但是现有的智能锁中零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力的传输和智能锁的小型化,且增大了内部零件卡接不好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及其智能锁,其利用复位组件导电性及钛合金丝通电受热收缩原理来驱动锁舌组件,设计合理,结构更加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锁舌组件的驱动杆、用于复位锁舌组件的复位组件、钛合金丝及电源组件,所述钛合金丝与驱动杆驱动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复位组件、钛合金丝依次串联成电路,当电源组件通电时,所述钛合金丝通电受热、发生收缩形变,以带动驱动杆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复位组件、钛合金丝通过电线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线分别包括正极电线、中间电线和负极电线,所述正极电线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其另一端与钛合金丝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电线一端与钛合金丝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复位组件连接,所述负极电线一端与复位组件连接、其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螺旋弹簧及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负极电线连接、其另一端与螺旋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中间电线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控制电路断开、连接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上述所述的钛合金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利用复位组件导电性及钛合金丝热胀冷缩的特性,通过将电源组件、复位组件、钛合金丝依次串联成电路,当电源组件通电时,钛合金丝通电受热、发生收缩形变以拉动驱动杆,进而驱动锁舌组件开锁;关闭电源组件使得电路断开,钛合金丝冷却后恢复原来的长度,在复位组件的驱动下,锁舌组件复位。这样的组成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适于智能锁的小型化的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钛合金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外壳;2-锁舌组件;3-驱动杆;4-复位组件;5-钛合金丝;6-螺旋弹簧;7-扭簧;8-正极电线;9-中间电线;10-负极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锁舌组件的驱动杆3、用于复位锁舌组件的复位组件、钛合金丝5及电源组件(图中并未示出),所述钛合金丝5与驱动杆3驱动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复位组件、钛合金丝5依次串联成电路,当电源组件通电时,所述钛合金丝5通电受热、发生收缩形变,以带动驱动杆3运动。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利用复位组件导电性及钛合金丝5热胀冷缩的特性,通过将电源组件、复位组件、钛合金丝5依次串联成电路,当电源组件通电时,钛合金丝5通电受热、发生收缩形变以拉动驱动杆3,进而驱动锁舌组件开锁;关闭电源组件使得电路断开,钛合金丝5冷却后恢复原来的长度,在复位组件的驱动下,锁舌组件复位。这样的组成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适于智能锁的小型化的生产制造。

具体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图中并未示出)和控制电路断开、连接的开关(图中并未示出),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螺旋弹簧6及扭簧7,所述电池、复位组件、钛合金丝5通过电线连接。具体地,所述电线分别包括正极电线8、中间电线9和负极电线10,所述正极电线8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其另一端与钛合金丝5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电线9一端与钛合金丝5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螺旋弹簧6一端连接,所述螺旋弹簧6的另一端与扭簧7的一端连接,所述负极电线10一端与扭簧7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开关也可同样通过电线与电池、复位组件、钛合金丝5串联成电路,也可采取其他方式连接,在此不再赘述。由于锁舌组件及智能锁其他组成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关于一种智能锁,所述智能锁包括外壳1及安装于外壳1内的锁舌组件2、钛合金驱动组件,所述钛合金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锁舌组件2的驱动杆3、用于复位锁舌组件2的复位组件4、钛合金丝5及电源组件(图中并未示出),所述钛合金丝5与驱动杆3驱动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复位组件4、钛合金丝5依次串联成电路,其具体如何连接在此不再赘述。当电源组件通电时,所述钛合金丝5通电受热、发生收缩形变,以拉动驱动杆3,进而驱动锁舌组件2开锁;关闭电源组件使得电路断开,钛合金丝5冷却后恢复原来的长度,在复位组件4的驱动下,锁舌组件2复位。这样的组成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适于智能锁的小型化的生产制造。具体地,所述钛合金丝5的一端与驱动杆3连接、其另一端与外壳1连接。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驱动锁舌组件的驱动杆、用于复位锁舌组件的复位组件、钛合金丝及电源组件,所述钛合金丝与驱动杆驱动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复位组件、钛合金丝依次串联成电路,当电源组件通电时,所述钛合金丝通电受热、发生收缩形变,以带动驱动杆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复位组件、钛合金丝通过电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分别包括正极电线、中间电线和负极电线,所述正极电线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其另一端与钛合金丝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电线一端与钛合金丝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复位组件连接,所述负极电线一端与复位组件连接、其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螺旋弹簧及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负极电线连接、其另一端与螺旋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中间电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控制电路断开、连接的开关。

6.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钛合金驱动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钛合金驱动组件及其智能锁,智能锁包括了外壳及安装于外壳内的锁舌组件和钛合金驱动组件,而钛合金驱动组件主要包括用于驱动锁舌组件的驱动杆、用于复位锁舌组件的复位组件、钛合金丝及电源组件,钛合金丝与驱动杆驱动连接,电源组件、复位组件、钛合金丝依次串联成电路,当电源组件通电时,钛合金丝通电受热、发生收缩形变,以带动驱动杆运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利用复位组件导电性及钛合金丝通电受热收缩原理来驱动锁舌组件,占用空间小,适于智能锁的小型化的生产制造。

技术研发人员:廖道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凯思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2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