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闭机构及锁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4379发布日期:2020-09-04 13:2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锁闭机构及锁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闭机构及锁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门窗的锁闭机构通道强风等突发情况时,难以自动锁闭。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锁闭机构难以自动锁闭的问题,提供一种锁闭机构及锁合装置。

一种锁闭机构,用于配合外部锁扣,所述锁闭机构包括:

底座;

滑动板,开设有贯穿所述滑动板的侧端面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在所述侧端面形成开口,且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收容槽的开口处形成有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具有背离所述收容槽的第一作用面,所述第一作用面与所述滑动板的滑动方向呈倾斜设置,锁扣能够与所述第一作用面抵接,且沿所述第一作用面朝向所述开口处移动;及

弹性件,一端抵持所述底座,另一端抵持所述滑动板,在锁扣沿所述第一作用面朝向所述开口处移动的过程中,锁扣能够推动所述滑动板沿正向滑动并使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以使锁扣从所述开口处脱离并进入所述收容槽;当锁扣进入所述收容槽后,所述弹性件恢复形变推动所述滑动板沿反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楔形块能够阻挡锁扣脱出所述收容槽。

上述锁闭机构及锁合装置,其中锁闭机构包括底座、滑动板和弹性件,底板开设有收容槽,且收容槽的开口处包括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具有第一作用面,锁扣能够沿第一作用面滑动,且带动滑动板相对底座滑动,以使锁扣收容于收容槽,当锁扣收容于收容槽时,弹性件带动滑动板复位,使得第一楔形块阻挡锁扣脱出收容槽。上述锁闭机构可以安装于门或窗,其中锁闭机构可以安装于门扇或窗扇,锁扣可以安装于门框或窗框,当锁闭机构遇强风等突发情况时,锁闭机构朝锁扣一侧移动,此时锁扣沿第一作用面滑动至收容槽且不会脱落于收容槽,以使锁扣与锁闭机构呈锁合状态,从而实现门窗的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的开口处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块相对的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具有朝向所述的收容槽的第二作用面,所述第二作用面与所述滑动板的滑动方向呈倾斜设置,锁扣能够与所述第二作用面抵接,且沿所述第二作用面朝向所述开口处移动,以使锁扣脱离所述收容槽,在锁扣沿所述第二作用面朝向所述开口处移动的过程中,锁扣能够推动所述滑动板沿反向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闭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滑动板设有凸起,当锁扣容置于所述收容槽时,锁扣还能够推动所述滑动板沿正向滑动,以使所述凸起抵紧所述限位件并限制所述滑动板沿反向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部和由所述限位部的相对的两端延伸而出的延伸部,所述限位部朝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凸设于所述延伸部,所述限位部的形状呈弧形;当锁扣推动所述滑动板沿正向滑动时,所述凸起能够挤压所述限位部并由所述限位部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以抵持所述限位部;所述底座匹配所述限位件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容置于所述限位槽,另一端凸出所述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闭机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底座开设有滑槽,所述紧固件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板,另一端穿设所述滑槽以引导所述滑动板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设有两个,每一所述滑槽对应设有与所述滑动板连接的所述紧固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锁扣沿所述第一作用面朝向所述开口处移动的过程中,锁扣能够推动所述滑动板滑动并压缩所述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板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槽的槽底设置定位柱,所述弹簧一端套设于所述定位柱,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收容槽相互连通,锁扣能够沿所述第一作用面滑动,且通过所述收容槽进入所述容置槽。

一种锁合装置,包括锁扣和上述所述的锁闭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锁合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锁合装置中的锁闭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锁闭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锁闭机构的爆炸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锁闭机构的滑动板的立体图;

图6为图4所示的锁闭机构的限位件的立体图;

图7为图1所示的锁合装置的打开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8为图1所示的锁合装置的锁合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9为图1所示的锁合装置的锁合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10为图1所示的锁合装置的锁合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11为图1所示的锁合装置的锁合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图四;

图12为图1所示的锁合装置的锁合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图五;

图13为图1所示的锁合装置的锁合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图六;

图14为图1所示的锁合装置的打开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锁合装置10,该锁合装置10可以安装于门或窗上,以使门或窗可以实现自动锁闭。其中以锁合装置10安装在窗为例,锁合装置10包括锁扣200和锁闭机构100,锁扣200可以安装于窗框上,锁闭机构100可以安装于窗扇上,当位于窗扇上的锁闭机构100遇到强风等突发情况时,窗扇受到环境的影响朝向窗框的一侧靠拢,此时锁扣200可以与锁闭机构100配合以锁紧,使得窗扇和窗框自动锁合。在一实施例中,该锁闭机构100包括底座110、滑动板120和弹性件130,底座110大概呈矩形状,滑动板120也大概呈矩形状,并且滑动板120的尺寸可以小于底座110的尺寸,使得滑动板120可以在底座110的表面滑动。弹性件130是一端抵持底座110,另一端抵持滑动板120,其中弹性件130可以为弹簧等可以实现弹性形变的元件,当滑动板120朝正向滑动于底座110时,滑动板120可以挤压弹性件130。具体地,滑动板120相对底座110沿正向滑动时,其正向方向与底座110的竖直方向稍有偏差,即正向方向可以为该竖直方向沿逆时针旋转大约6度的方向,该方向可以防止锁扣200与锁闭机构100的自锁,即防止锁扣200与锁闭机构100接触时不能推动滑动板120滑动。其中,正向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角度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效果的角度,并不限于以上角度范围。

参考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滑动板120开设有贯穿滑动板120侧端面的收容槽121,并且收容槽121在侧端面形成开口123,该开口123的宽度小于收容槽121的最大宽度,锁扣200可以从开口123处进入收容槽121,其中,收容槽121的开口123处形成有第一楔形块1231,第一楔形块1231是类似倒三角形的形状,该第一楔形块1231具有背离收容槽121的第一作用面1235,第一作用面1235与滑动板120的滑动方向呈倾斜设置,使得锁扣200可以沿第一作用面1235移动。结合图7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当锁闭机构100朝向锁扣200靠近时,锁扣200首先可以抵接第一作用面1235,之后沿第一作用面1235移动至开口123处,在锁扣200沿第一作用面1235朝向开口123处移动的过程中,锁扣200可以推动滑动板120沿正向滑动,其中滑动板120朝正向滑动的过程可以压缩弹性件130,使得弹性件130发生形变,此时锁扣200便可以从开口123处脱离并且进入收容槽121。结合图9,进一步地,当锁扣200进入收容槽121之后,滑动板120失去锁扣200给与滑动板120的抵持力,使得弹性件130恢复形变且释放弹性势能,以给与滑动板120反向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滑动板120反向滑动,第一楔形块1231阻挡锁扣200从开口123处脱出收容槽121。其中,反向即为与正向相反的方向。

上述锁闭机构100及锁合装置10,其中锁闭机构100包括底座110、滑动板120和弹性件130,底板开设有收容槽121,且收容槽121的开口123处包括第一楔形块1231,第一楔形块1231具有第一作用面1235,锁扣200能够沿第一作用面1235滑动,且带动滑动板120相对底座110滑动,以使锁扣200收容于收容槽121,当锁扣200收容于收容槽121时,弹性件130带动滑动板120复位,使得第一楔形块1231阻挡锁扣200脱出收容槽121。上述锁闭机构100可以安装于门或窗,其中锁闭机构100可以安装于门扇或窗扇,锁扣200可以安装于门框或窗框,当锁闭机构100遇强风等突发情况时,锁闭机构100朝锁扣200一侧移动,此时锁扣200沿第一作用面1235滑动至收容槽121且不会脱落于收容槽121,以使锁扣200与锁闭机构100呈锁合状态,从而实现门窗的自动关闭。

参考图3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滑动板120开设有复位槽127,复位槽127的槽底设置定位柱129,同时底座110上也可以开设滑动槽,复位槽127与滑动槽相互连通,弹性件130可以为弹簧,弹簧一端套设于定位柱129,另一端容置于滑动槽且与滑动槽的槽壁抵接,使得滑动板120滑动于底座110时,滑动板120可以压缩弹性件130。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10可以不开设滑动槽,此时底座的一侧可以设置抵接板,弹簧一端套设定位柱129,另一端可以直接与底座的抵接板抵接,同样可以使得滑动板120压缩弹簧,此时锁扣200进入收容槽121。在一实施例中,进入收容槽121后,滑动件120由于弹簧的作用力反向滑动,以使锁扣200不脱离收容槽121。具体地,其中收容槽121的槽壁可以抵接锁扣200,还可以不抵接锁扣200,当收容槽121的槽壁抵接锁扣200时,由于抵接的作用力此时锁扣200便不容易从收容槽121内脱离,当收容槽121的槽壁不抵接锁扣200时,则可以通过第一楔形块1231阻挡锁扣200从开口123处脱出收容槽121。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10还设有容置槽115,容置槽115与收容槽121相互连通,当锁扣200能够沿第一作用面1235滑动进入收容槽121后,可以继续滑落至容置槽115。

参考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锁闭机构100还包括限位件140,限位件140连接于底座110,其中,底座110开设有限位槽111,限位件140的一端容置于限位槽111,另一端凸出限位槽111,即限位件140是通过限位槽111与底座110连接。结合图10,在一实施例中,锁扣200还可以通过窗框的执手控制,即执手可以控制锁扣200在窗框上的移动,当锁扣200通过开口123进入收容槽121之后,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执手,使得锁扣200可以抵持收容槽121的槽壁以推动滑动板120继续沿正向滑动且压缩弹性件130。进一步地,滑动板120朝向限位件140的一侧设有凸起125,当滑动至凸起125抵紧凸出于限位槽111的限位件140时,凸起120抵接限位件140的作用力大于弹性件130对滑动板120的作用力,即凸起125可以限制滑动板120沿反向滑动。由于锁扣200在容置于收容槽121的同时,凸起125与限位件140抵接,因此当用户松开执手时,滑动板120也不会往反向滑动,此时锁扣200与锁闭机构100锁合更加稳固,同时还可以防止门或窗被撬开以保护用户的居住安全。

参考图4、图5和图6,进一步地,限位件140包括限位部141和由限位部141的相对的两端延伸而出的延伸部143,限位部141朝滑动板120的一侧凸设于延伸部143,限位部141的形状呈弧形,使得限位件的形状类似拱形。在一实施例中,限位槽111和限位件140的形状相互匹配,即限位槽111可以包括弧形槽和条形槽,弧形槽和条形槽相互连通,限位部141的部分结构容置于弧形槽,延伸部143的部分结构容置于条形槽。在一实施例中,当锁扣200推动滑动板120沿正向滑动时,滑动板120压缩弹性件130,凸起125能够挤压限位部141,使得限位部141有轻微变形,并且凸起125可以经过限位部141,且由限位部14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此时凸起125便可以卡接在另一端,即另一端为限位部141与延伸部143相交的表面,从而限制滑动板120沿反向滑动。

参考图5,在一实施例中,收容槽121的开口123处还形成有与第一楔形块1231相对的第二楔形块1233,第二楔形块1233具有朝向的收容槽121的第二作用面1237,并且第二作用面1237与滑动板120的滑动方向呈倾斜设置。结合图11-图14,在一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将窗户打开时,通过操作执手,执手带动锁扣200往反向移动,以使锁扣200抵接收容槽121的槽壁,同时给与滑动板120往反向滑动的作用力,使得凸起125与限位件140失去配合,同时弹性件130也从压缩状态变成张开状态,以使滑动板120相对于底座110往反向滑动,此时锁扣200也可以从收容槽121内沿第二作用面1237朝向开口123处移动,用户在利用外力将窗扇朝远离窗框的一侧推动,此时锁扣200完全脱离收容槽121,窗扇与窗框实现分离即窗户呈打开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锁闭机构100还包括紧固件150,其中紧固件150可以为铆钉,底座110开设有滑槽113,滑槽113为条形槽并且可以设有两个,每一滑槽113对应设有与滑动板120连接的紧固件150,该紧固件150一端连接滑动板120,另一端穿设滑槽113,使得滑动板120可以沿滑槽113的延伸方向移动,多个滑槽113可以使得滑动板120在底座110上的滑动更加牢固。可以理解的是,紧固件150的一端可以贯穿滑动板120并且凸出于滑动板120,此时凸出的一部分紧固件150可以通过铆压实现与滑动板120的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