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塑板生产线的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941发布日期:2020-05-22 21:34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挤塑板生产线的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塑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挤塑板生产线的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的挤塑板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切割完成之后,挤塑板被均匀的横向断开,切好的挤塑板呈均匀间断的线状排布在传动带上,由传送带传输至中转区域进行中转运输;

但是现在有新的挤塑板生产技术,其中在切割过程中添加了纵向切割的改装,使得在不更换挤塑模具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不同宽度的挤塑板,这时被切割好的挤塑板是呈方阵状排布在传送带上的,则原有的中转运输装置将不能对方阵排列的挤塑板进行中转运输,若是在此基础上对中转运输装置进行改装,显而易见的,能方阵式中转运输的中转运输装置结构将更复杂,并且在生产线替换为不用纵向切割的生产时,就会造成中转运输装置的机械资源浪费;

所以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相对于改造中转运输装置而言,改装传送系统是更为可行的,因此在挤塑板的传输过程中,有必要将方阵排布的挤塑板重新排列,以方便原有的中转运输装置中转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挤塑板生产线的传输系统,能够将方阵状排列的挤塑板排列成间断线状,使得中转运输装置可以不改进也能匹配适用对纵向切割后的挤塑板进行中转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挤塑板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传输辊床,所述传输辊床包括两个驱动边框和若干均匀连接于所述驱动边框之间的传送辊,其特征是:所述传输辊床上设有辅助排列机构,所述辅助排列机构包括沿着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拦截挡板和偏转挡板,所述拦截挡板对应设于两个所述传送辊一端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拦截挡板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拦截挡板升高或降低,所述升降机构配设有感应开关;所述偏转挡板倾斜的设置于所述传送辊上方,所述偏转挡板用于偏转挤塑板的传输路径。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和两个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拦截挡板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应开关为红外感应开关。

优选的,所述感应开关包括升高开关和降低开关,所述电动伸缩杆分别与所述升高开关和所述降低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应开关设于远离所述偏转挡板的驱动边框顶部,所述升高开关设于所述拦截挡板的前方,所述降低开关设于所述拦截挡板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降低开关和所述拦截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挤塑板的纵向长度。

优选的,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驱动边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应开关的底部设有吸盘,所述感应开关通过吸盘连接于所述驱动边框顶部。

优选的,所述偏转挡板靠近所述拦截挡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边框的顶部,所述偏转挡板的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穿过所述传送辊之间的间隙支撑所述偏转挡板,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支撑于地面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对应设于两个传送辊之间的间隙的中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拦截装置能够拦截挤塑板,使得并列的挤塑板得以错位分布;在使得挤塑板错位分布之后,利用偏转挡板的偏转作用,将被拦截过的挤塑板偏转到相邻的两个未被拦截过的挤塑板之间,依次达成将方阵排列的挤塑板重新排布呈间断线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和拦截挡板示意图。

图中:1、驱动边框;11、传送辊;2、拦截挡板;21、电动伸缩杆;22、底座;3、升高开关;31、降低开关;4、偏转挡板;4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挤塑板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传输辊床,挤塑板的传输方向对应了挤塑板的纵向切割方向,传输辊床设在了切割区域和中转区域之间,承担起挤塑板的运输功能,并且整个传输过程中,以靠近切割区域的方向为前,以靠近中转区域的方向为后,本实施例中,设定的挤塑板只经过一道纵向切割,所以本实施例中切割后形成的挤塑板方阵只有两列,而本实用新型要做的便是将这两排挤塑板重新排列为一排,即呈现为线型排布。

如图1和图2所示,传输辊床包括两个驱动边框1和均匀连接于驱动边框1之间的传送辊11,传输辊床上设有辅助排列机构,辅助排列机构包括沿着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拦截挡板2和偏转挡板4;

如图1所示,拦截挡板2对应设于两个传送辊11一端之间的间隙中,此时拦截挡板2设置在传输辊床的一侧,若拦截挡板2升起,则将传输辊床路径的一半都拦截起来,使得拦截的一边的挤塑板停滞原位,实现拦截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拦截挡板2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拦截挡板2升高或降低,升降机构包括底座22和两个电动伸缩杆21,两个电动伸缩杆21的顶端分别与拦截挡板2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21的底端与底座22固定连接,升降机构配设有感应开关,其中感应开关为红外感应开关,此处采用红外感应开关的原理为:挤塑产出的挤塑板是带有一定的温度的,即使在切割和运输过程中有温度的降低,但是挤塑板本身所持有的温度值仍是较为显著的,所以可以利用红外感应开关来感应挤塑板的温度,进而能够感应到挤塑板的位置,在实际使用中是完全可行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感应开关包括升高开关3和降低开关31,电动伸缩杆21分别与升高开关3和降低开关31电性连接,在实际接入控制电路时,升高开关3被触发对应到电动伸缩杆21升高的动作,降低开关31被触发对应到电动伸缩杆21降低的动作,感应开关设于远离偏转挡板4的驱动边框1顶部,升高开关3设于拦截挡板2的前方,降低开关31设于拦截挡板2的后方,降低开关31和拦截挡板2之间的距离大于挤塑板的纵向长度;

结合两个感应开关的位置,当挤塑板进入到升高开关3感应区域后,升高开关3被触发,此时电动伸缩杆21升高,也就是拦截挡板2升高,由于传输辊床是持续工作的,所以靠近拦截挡板2一边的挤塑板将会运动到拦截挡板2前方并被拦截;远离拦截挡板2的一排挤塑板仍然继续传输,当降低开关31感应区域进入了挤塑板时,降低开关31将被触发,此时电动伸缩杆21降低,也就是拦截挡板2降低,被拦截的挤塑板恢复自由,开始运输,由于降低开关31和拦截挡板2之间的距离大于挤塑板的纵向长度,所以此时原本并列的两个挤塑板已经错开了一段距离,且该段距离大于挤塑板的纵向长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偏转挡板4倾斜的设置于传送辊11上方,偏转挡板4用于偏转挤塑板的传输路径,偏转挡板4靠近拦截挡板2的一端固定于驱动边框1的顶部,偏转挡板4的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杆41,支撑杆41的顶端穿过传送辊11之间的间隙支撑偏转挡板4,支撑杆41的底端支撑于地面上,支撑杆41对应设于两个传送辊11之间的间隙的中部;

结合偏转挡板4的位置,可以得出,当已经错位分布的挤塑板运动到偏转挡板4的位置,将会受到偏转挡板4的阻挡作用,并且是不完全阻挡,此时挤塑板仍然会继续向中转区运动,但是在偏转挡板4的作用下,发生横向的角度和位置偏移,直至从偏转挡板4的后端脱离,在挤塑板能够完全脱离偏转挡板4时,挤塑板已经完成了从拦截挡板2一侧运动到另一侧的横向位置变动,此时原本被拦截过的挤塑板将会和未被拦截过的挤塑板运行在同一侧的路径,从而形成间断的线性排布,更方便中转区域的运作。

具体的,感应开关与驱动边框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感应开关的底部设有吸盘,感应开关通过吸盘连接于驱动边框1顶部,方便根据挤塑板纵向长度的不同,改变感应开关的位置,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挤塑板的重新排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