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线材避空结构的指纹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1589发布日期:2020-08-07 17:32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线材避空结构的指纹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线材避空结构的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的指纹锁的开锁方式一般是在门把手上设置指纹识别头,用户将手指按压在其上并通过指纹认证后,对门把手进行下压、上提来实现锁的开闭。指纹锁需要用到各种电路元件,例如指纹识别头会连接有相应的线材,并连接到电路板上。

门把手在日常使用中会频繁转动,线材也相应会受到带动,由于指纹锁的内部结构偏复杂,零件数量较多,安装较紧凑,没有足够的避让空间提供给线材,导致线材经常折弯、挠曲。在本行业中,对于生产使用,一般要求具有10万次的循环寿命,而线材本身受其疲劳极限的限制,部分厂家采用普通的常规材料线材,其指纹锁通常达不到10万次的循环寿命使用要求,所以另外一些厂家为了达到该要求,会选用高规格材质的线材,制造成本相应会增大很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线材避空结构的门锁,其可以使连接到门把手和电路主板上的连接线材得到充足的避让空间,不容易发生折弯和挠曲。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线材避空结构的指纹锁,包括:门把手、指纹头组件、锁具面板、连接线材、把手接头以及电路主板;所述门把手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锁具面板的外侧,所述指纹头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门把手的内部,所述电路主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锁具面板的内侧,所述把手接头固定连接于所述门把手,并设置于所述电路主板的下方;所述把手接头上开设有贯通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开口两侧分设有凸筋结构,所述凸筋结构之间形成避空位;所述连接线材的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指纹头组件上,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槽、经过所述避空位并连接到所述电路主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筋结构包括为两个对称的弧状凸起结构,所述避空位呈扇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线材避空结构的指纹锁还包括游离件垫块;所述游离件垫块与所述把手接头固定连接并联动转动,所述游离件垫块上设置有第一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线材避空结构的指纹锁还包括游离件;所述游离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游离件垫块内,所述游离件上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凸台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之间形成销孔。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线材避空结构的指纹锁还包括离合销以及离合销驱动机构;所述离合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离合销升降,所述离合销活动插接于所述把手接头内,并位于所述销孔的下方;所述离合销适于与所述销孔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线材避空结构的指纹锁还包括离合销推片,所述离合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离合销推片升降,所述离合销推片呈弧形片状结构,并设置于所述离合销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销驱动机构为微型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接头内设置有容腔,所述游离件垫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把手接头的所述容腔内,所述游离件垫块活动插接于所述游离件和所述把手接头内。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线材避空结构的指纹锁还包括锁具封板,所述锁具封板、所述游离件、所述游离件垫块、所述把手接头和所述门把手依次通过安装螺栓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为:在门把手上设置有贯通的过线槽,过线槽的开口两侧设置有凸筋结构,凸筋结构之间形成避空位,使连接线材的一端连接到指纹头组件上,另一端依次穿过过线槽、经过避空位并连接到电路主板上;在用户下压或上提门把手时,带动连接线材产生一定的转动角度(不大于90度),连接线材可以在避空位内自由活动,不会和把手接头之间产生干涉,使连接线材不容易发生折弯和挠曲,实现了有效的保护,采用普通的常规线材就可以达到要求的循环寿命次数,而不需要采用高成本材质的线材,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洁,相关的零部件较少,组装方便,减少了装配工作量,降低了综合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把手接头与连接线材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把手接头的正视图;

图6为游离件与游离件垫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0、门把手;20、指纹头组件;30、锁具面板;40、连接线材;50、把手接头;51、过线槽;52、凸筋结构;53、避空位;60、电路主板;70、游离件垫块;71、第一凸台;80、游离件;81、第二凸台;82、销孔;90、离合销;100、离合销驱动机构;110、离合销推片;120、锁具封板;130、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线材避空结构的指纹锁,包括有:门把手10、指纹头组件20、锁具面板30、连接线材40以及电路主板60。门把手10可转动地连接在锁具面板30的外侧;指纹头组件20固定在门把手10的内部,用于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电路主板60固定设置在锁具面板30的内侧,用于处理识别指纹信息等工作;把手接头50固定连接在门把手10的端部,并设置在电路主板60的下方,其位于锁具面板30的内侧,当门把手10进行转动时把手接头50也会发生同步转动,具体地,把手接头50和门把手10之间通过安装螺栓130连接;参阅图4-图5,把手接头50上开设有贯通的过线槽51,过线槽51的轴向方向水平,用于引出连接线材40,过线槽51的开口两侧还分设有凸筋结构52,凸筋结构52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纳空间的避空位53;连接线材40用于连接指纹头组件20和电路主板60,供指纹信息传输到电路主板60处,其一端固定连接到指纹头组件20上,另一端依次穿过过线槽51、经过避空位53并连接到电路主板60上。

优选地,参阅图4-图5,把手接头50的凸筋结构52包括两个对称的弧状凸起结构,形成的避空位53呈扇形状。连接线材40从该扇形槽的较窄开口处伸入,并从较宽开口处伸出,这种实施方式可以给连接线材40提供足够的避让容纳空间。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游离件垫块70;参阅图6。游离件垫块70和把手接头50固定连接并联动转动,游离件垫块70上设置有第一凸台71。

进一步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游离件80。参阅图6,游离件80活动设置在游离件垫块70内,游离件80上设置有第二凸台81,第二凸台81的一侧与第一凸台71抵接。

当用户在往一个方向转动门把手10时,会带动游离件垫块70同步转动,从而使第二凸台81压动第一凸台71转动,驱动游离件80发生转动;往反方向转动时,第二凸台81会远离第一凸台71,因此游离件80不会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游离件80会和锁舌存在一定的传动连接结构(图未示),游离件80的转动可以带动锁舌作伸缩运动,从而使锁舌进行锁合或解锁,由于此部分的连接结构是行业内的通用技术,不在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范围内,因此不在此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只需知道游离件80如何产生转动即可。

基于上述的原理,在一种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6,门把手10在往逆时针转动时为上提的开门操作,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为下压的关门操作。同时,第一凸台71抵接在第二凸台81的顺时针方向上。当用户上提把手时,门把手10、把手接头50、游离件垫块70同步逆时针转动,第二凸台81推动第一凸台71,从而使游离件80也发生转动,经过传动后驱动锁舌上锁。相反地,当用户下压门把手10时(在没有通过指纹认证的情况下),门把手10、把手接头50、游离件垫块70同步顺时针转动,第二凸台81远离第一凸台71,因此游离件80不动,也就不能驱动锁舌开锁。在仅当指纹认证通过后,下压门把手10才能进行开锁,但该开锁采用到的是另外的结构,而不是通过游离件垫块70推动游离件80,具体会在下文中详细阐述。

优选地,参阅图6,第二凸台81至少包括两个第二凸台81,第二凸台81之间形成销孔82。进一步优选,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离合销90以及离合销驱动机构100,离合销驱动机构100用于驱动离合销90升降,离合销90活动插接于把手接头50内,并位于销孔82的下方,离合销90适于与销孔82插接配合。

进一步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离合销推片110,离合销90驱动机构驱动离合销推片110升降,离合销推片110呈弧形片状结构,并设置于离合销90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离合销90驱动机构为微型电机。

在用户通过指纹认证后,电路主板60得到相应的信号,驱动微型电机工作,离合销推片110上升并顶动离合销90,离合销90插入到销孔82内,此时离合销90同时插接在把手接头50和游离件80内;此时用户下压把手,门把手10、把手接头50顺时针转动,通过离合销90的转接带动,游离件80也同步发生转动,实现锁舌的开锁。

优选地,把手接头50内设置有容腔,游离件垫块70固定设置在把手接头50的容腔内,游离件垫块70活动插接与游离件80和把手接头50内。更具体地说,第一凸台71和第二凸台81均插接在把手接头50的容腔内,安装更加紧凑,能减小锁具整体的厚度。同时,在游离件垫块70与把手接头50后,和避空位53进一步形成避空槽,供连接线材40活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锁具封板120,锁具封板120、游离件80、游离件垫块70、把手接头50和门把手10依次连接,实现锁具整体的安装。

通过对上述实施例的详细阐述,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把手10上设置贯通的过线槽51,过线槽51的开口两侧设置有凸筋结构52,凸筋结构52之间形成避空位53,使连接线材40的一端连接到指纹头组件20上,另一端依次穿过过线槽51、经过避空位53并连接到电路主板60上;在用户下压或上提门把手10时,带动连接线材40产生一定的转动角度(不大于90度),连接线材40可以在避空位53内自由活动,不会和把手接头50之间产生干涉,使连接线材40不容易发生折弯和挠曲,实现了有效的保护,采用普通的常规线材就可以达到要求的循环寿命次数,而不需要采用高成本材质的线材,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洁,相关的零部件较少,组装方便,减少了装配工作量,降低了综合成本。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