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保险柜及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5119发布日期:2020-08-28 15:5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保险柜及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险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藏式保险柜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柜,是指一种收藏东西用的家具,主要包括橱柜、衣柜、酒柜与电视柜等,其中保险柜,根据功能主要分为防火保险柜及防盗保险柜、防磁保险柜、防火防磁保险柜和防火防盗保险柜等,每一种保险柜都有其国家标准,市面上的保险柜多为前两种,依据不同的密码工作原理,防盗保险柜有分为机械保险和电子保险两种,前者的特点是价格比较便宜,性能比较可靠,而电子保险柜是将电子密码、ic卡等智能控制方式的电子锁应用到保险柜中,其特定是使用方便。

现有的保险柜通常为独立存在的个体,也即完整的保险柜设置于墙内或地面的方式,或者采用在衣柜下设置机械保险柜的方式,但该方式并不能对电子保险柜进行隐蔽设置,导致现有保险柜的隐蔽性不高的问题,同时现有的保险柜仅针对大型家具才能完成隐蔽设置,导致小户型家居中不能设置隐藏保险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保险柜及其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保险柜通常为独立个体,或者仅能采用将机械保险柜进行隐藏设置的方式,导致保险柜安全性下降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小户型家居中难以设置保险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隐藏式保险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柜体、第二柜体与锁销;所述第一柜体与第二柜体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锁销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柜体的移动路径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柜体与第二柜体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锁销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上朝向所述第二柜体的端面上;所述第二柜体的下端面形成有盲孔;所述锁销可伸缩移动,在所述锁销伸长时,所述锁销的一端抵靠所述盲孔的底端设置,在所述锁销收缩时,所述锁销脱离所述盲孔。

优选地,包括感应装置与控制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控制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上朝向所述第一柜体的一端端面;所述第一柜体、控制装置与第二柜体的高度之和至多等于所述壳体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柜体与第一柜体自上而下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柜体与第二柜体可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柜体与第二柜体的一端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可紧密设置,且构成所述壳体的一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面板的下端部设置有扣合部;所述隔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可抵靠所述第二面板的内侧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上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第二柜体内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将所述第二柜体分隔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储物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隐藏式保险柜的控制系统,包括前述的保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为电动锁销;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感应装置以及锁销电性连接;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接收掌纹信息,并将所述掌纹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判断所述掌纹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掌纹一致;还用于在判断到所述掌纹信息与预设掌纹一致时,控制所述锁销收缩。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内设置有报警模块;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判断到所述掌纹信息与预设掌纹不一致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启动。

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保险柜隐蔽设置于柜体结构内,且采用锁销限制保险柜的开启,可实现保险柜的隐蔽作用,同时在保险柜隐蔽设置的前提下,还提高了保险柜的安全性能;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感应装置,进行感应检测,当检测结果匹配时,可解除锁销,但还需用过扣合部拉动第二柜体才能获取保险柜内的物品,在不法分子高科技破解后,若无拉动动作,仍难以获取保险柜内物品,进一步提高了保险柜的安全性;

第三,本实用新型中保险柜的面板由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构成,且第二面板上无把手,可进一步提高保险柜的隐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柜闭合状态的侧面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柜开启状态的侧面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柜控制系统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保险柜通常为独立个体,或者仅能采用将机械保险柜进行隐藏设置的方式,导致保险柜安全性下降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小户型家居中难以设置保险柜的问题。

如图1与图2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隐藏式保险柜,其主要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柜体10、第二柜体20以及锁销30;第一柜体10与第二柜体20滑动设置于壳体内;锁销30活动设置于第二柜体20的移动路径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柜体10作为可正常抽拉的柜体结构,而第二柜体20只有在锁销30收缩的情况下才可以抽拉,因此可将第二柜体20作为保险柜结构,用于收纳贵重物品,同时,也可将本实施例中通过锁销30限制柜体的移动的方案结合于现有的柜体结构上,为现有柜体结构加设保险柜,确保了本实施例中保险柜结构的灵活性。

更具体地,第一柜体10与第二柜体20间设置有隔板40;缩小的一端固定设置于隔板40上朝向第二柜体20的端面上;第二柜体20的下端面形成有盲孔;锁销30可伸缩移动,且在锁销30伸长时,锁销30的自由端抵靠盲孔的底端设置,在锁销30收缩时,锁销30脱离盲孔。

在本实施例中,锁销30伸长时,其端部与盲孔的底端抵靠设置,因此第二柜体20的移动受锁销30限制,其位置保持固定,而当锁销30收缩时,其完全脱离盲孔,也即第二柜体20的移动不受限,此时第二柜体20处于可开启状态。

优选但不限定的是,盲孔的内径应略大于锁销30的直径,确保当第二柜体20移动至设定位置附近时,锁销30可设置于盲孔内,避免锁销30不能进入盲孔的情况出现,进一步确保本实施例的安全性。

优选但不限定的是,锁销30可设置于壳体的内侧面,盲孔也可设置于第二柜体20的侧面,锁销30的设置位置仅需保证位于第二柜体20的移动路径上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保险柜还包括感应装置60与控制装置50;感应装置60与控制装置50固定设置于隔板40上朝向第一柜体10的一端端面;第一柜体10、控制装置50与第二柜体20的高度之和至多等于壳体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感应装置60与控制装置50固定设置于隔板40的一端面,且第一柜体10、控制装置50与第二柜体20的高度之和至多等于壳体的高度,可知本实施例中,第一柜体10、第二柜体20与控制装置50可全部设置于壳体内,且采用不同的高度,以极大可能占据壳体内的空间,且尽量减少第二柜体20的存在感,提高第二柜体20内物品的安全性。

更具体地,第二柜体20与第一柜体10自上而下水平设置,且第一柜体10与第二柜体20可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柜体10与第二柜体20的一端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面板11与第二面板21;第一面板11与第二面板21可紧密设置,且构成壳体的一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1与第二面板21的设置,当第一面板11与第二面板21处于不开启状态时,可以构成壳体的侧面,同时将灰尘等颗粒物质隔绝于第一面板11与第二面板21外。

优选地,结合前述内容,第一面板11与第二面板21之和应等于壳体的高度,因此第一面板11覆盖控制装置50以及第一柜体10,进而实现将控制装置50进行隐藏的功能,此时只有当第一面板11开启至预设位置时,感应装置60才能被触碰,保证了第二柜体20开启的隐秘性。

优选地但不限定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柜体20作为保险柜结构,为了保证其隐蔽性,可将第二面板21油漆成与壳体的颜色一致,且令第二面板21与壳体间的缝隙尽量缩小,可造成第二面板21所在区域与壳体为一体设置的错觉,同时为了加大视觉效果,可以令第一面板11的颜色与壳体的颜色不同以进行区分,以保证第二柜体20的隐蔽性。

更具体地,第二面板21的下端部设置有扣合部22;隔板4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壳体内,另一端可抵靠第二面板21的内侧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40仅用于设置锁销30以及控制装置50与感应装置60,同时将隔板40的一端抵靠第二面板21的内侧设置,也即在第二柜体20不开启的状态下,不能直接发现隔层的设置,也有助于隐蔽第二柜体20。

更具体地,第一面板1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把手12。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12的设置有助于使用者可通过把手12直接拉动第一柜体10,进而令第一柜体10的抽拉更为方便,令本实施例的保险柜也可以用于正常的储物功能,例如床头柜等。

优选但不限定的是,第二柜体20内设置有隔层,隔层将第二柜体20分隔成大小相同的两个储物区。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隐藏式保险柜的控制系统,包括前述保险柜,锁销30为电动锁销;控制装置50分别与感应装置60以及锁销30电性连接;其中感应装置60,用于接收生物信息,并将生物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50;控制装置50,用于判断生物信息是否与预设信息一致;还用于在判断到生物信息与预设信息一致时,控制锁销30收缩。

优选但不限定的是,生物信息包括掌纹信息、指纹信息与声纹信息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柜体的具体结构采用不同的生物信息进行识别,控制装置50在判断到生物信息与预设信息一致时,直接控制锁销30收缩,此时第二柜体20无限制,但使用者仍需通过扣合部22将第二柜体20抽拉移动。

优选地,控制装置50内还可加设下述功能:在锁销30开启后的一段预设时间内,若第二柜体20无开启,则锁销30伸长,对第二柜体20重新进行锁定,同时,也可令锁销30收缩后,当第二柜体20开启再关闭时,锁销30可自动锁定第二柜体20,在此不对其作具体限定。

更具体地,控制装置50内设置有报警模块;控制装置50,还用于在判断到生物信息与预设信息不一致时,控制报警模块启动。

在本实施例中,若生物信息与预设信息不一致,则可确定试图开启人员为不法分子,因此直接启动报警模块,报警模块可包括扬声器,也可将报警模块设置为直接拨打报警电话,或者与其余模块相连,将当前地理位置、环境、图像等信息传输至预设对象,完成报警流程,再次不对报警模块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正常情况下,第一柜体10与第二柜体20关闭,此时外边看起来为正常的柜体结构,例如床头柜,当第一柜体10开启时,使用者可通过感应装置60与控制装置50,令锁销30收缩,并从扣合部22将第二柜体20抽拉移动,完成开启保险柜的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隐藏式保险柜及其控制系统,主要通过将第二柜体进行隐藏,并设置限位机构的方式,令第二柜体可作为保险柜存在,极具隐蔽性,且满足小户型家居中对于保险柜的需求的前提下,仍能保证户型空间。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