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动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4422发布日期:2020-06-09 19:1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动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电动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这个门的设备。门锁的分类很多,在各个场合对门锁的要求不一样,普通家庭一般用防盗门锁,安全性高而且价格比较便宜,而在现代,许多场合的门上都安装了电动锁,具有省时省力、方便开关和不需要使用者携带钥匙的特点,而现有的电动锁的自我防护能力很低,很容易被人从外部破坏,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破坏电动锁的控制系统和内部结构来强行开锁,这类电动锁的锁紧能力很低,只需要损坏门锁就可以开门进入,同时不具备自动识别靠近者身份的功能,安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门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锁壳、操作总成、保险总成、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安装在门的内部,所述锁壳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保险总成,两个所述保险总成分别镶嵌在门框的内侧左右两端,所述锁壳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固定有两个固定台,两个所述固定台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属设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t形滑轨,下侧的所述固定台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上侧输出轴连接主动斜齿轮,所述锁壳的内部后侧通过轴承与传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壳的内部前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侧面后端套接有从动斜齿轮,所述从动斜齿轮和主动斜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轴的侧面前端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锁壳的内部还设有两个齿条,两个所述齿条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t形滑条,两个所述t形滑条分别与两个所述t形滑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均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上侧的所述齿条的右端连接导向杆,下侧的所述齿条的左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导向杆,所述锁壳的内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块i安装有两个导向筒,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筒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头,两个所述连接头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主锁舌,所述主锁舌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靠近所述连接头,所述锁壳的左右两个均设有两个通口,四个所述通口分别与四个所述主锁舌滑动连接,所述锁壳的内部左上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i,所述锁壳的内部右下侧安装有另一个所述电动伸缩杆i,所述锁壳的内部左下侧设有主限位筒,所述锁壳的内部右上侧设有另一个所述主限位筒,所述锁壳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块ii安装有两个主滑动筒,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i的伸缩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滑动筒滑动连接,所述锁壳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定位装置,所述锁壳的前侧安装有所述操作总成,所述锁壳的后侧安装有控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总成包括安装箱、滑动轨、保护装置、卡扣、控制装置、侧板、单片机,所述安装箱安装在所述锁壳的前侧,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所述滑动轨,所述安装箱的顶部设有所述保护装置,所述安装箱的前侧左右两端均设有所述侧板,所述安装箱的前侧设有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安装箱的底部下侧安装有所述卡扣,所述安装箱的后侧安装有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外部电源、所述电动伸缩杆i、所述伺服电机、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屏、键盘、指纹识别器、rfid识别器,所述安装箱的前侧分别安装有所述显示屏、键盘、指纹识别器、rfid识别器,所述显示屏、所述键盘、所述指纹识别器、所述rfid识别器均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收纳腔、电动伸缩杆iii、主保护板、卡接头、转动头、滚轮,所述安装箱的顶部设有所述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内部后侧安装有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iii,两个电动伸缩杆iii的前端均设有所述转动头,两个所述转动头均与所述主保护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主保护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所述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轨滑动连接,所述主保护板另一端设有所述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卡扣卡接,所述电动伸缩杆iii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险总成包括保护壳、副限位筒、固定杆、副滑动筒、电动伸缩杆ii、伸入口,两个所述保护壳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两个所述伸入口,所述保护壳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所述电动伸缩杆ii,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还设有所述副滑动筒,所述电动伸缩杆ii的伸缩端连接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副滑动筒滑动连接,所述保护壳的内部下侧固定有所述副限位筒,所述电动伸缩杆ii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红外接收头、红外发射头,所述锁壳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所述红外发射头,两个所述保险总成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所述红外接收头,所述红外接收头和所述红外发射头均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伸缩杆iii带动主保护板,可以保护电动锁,防止电动锁被破坏,避免不法分子通过破坏电动锁控制系统的方式来开锁,通过rfid识别器可以自动识别使用者是否具备开锁权限,方便识别使用者的同时加强了电动锁的安全性,可以实现自我保护,通过键盘可以使使用者通过密码开锁,同时通过指纹识别器识别用户身份,具有双重识别保险,防止密码意外泄露导致的陌生人开锁,安全性更强,通过红外接收头和红外发射头可以识别门是否被合并到正确位置,避免电动锁在不正确的位置关锁,防止损坏门框和门板,通过电动伸缩杆i插入第一限位孔和主限位筒中,可以对电动锁进行内部固定,避免锁被意外撬开,保证锁被破坏后让保持关闭,不会轻易打开,通过电动伸缩杆ii带动固定杆插入第二限位孔中,可以从外部固定电动锁,不法分子想要强行进入时,需要将整个门框破坏才能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前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后侧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总成前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总成后侧示意图。

图中:1-锁壳、2-操作总成、201-安装箱、202-滑动轨、203-保护装置、2031-收纳腔、2032-电动伸缩杆iii、2033-主保护板、2034-卡接头、2035-转动头、2036-滚轮、204-卡扣、205-控制装置、2051-显示屏、2052-键盘、2053-指纹识别器、2054-rfid识别器、206-侧板、207-单片机、3-保险总成、301-保护壳、302-副限位筒、303-固定杆、304-副滑动筒、305-电动伸缩杆ii、306-伸入口、4-定位装置、401-红外接收头、402-红外发射头、5-固定块i、6-导向杆、7-主限位筒、8-固定台、9-主滑动筒、10-电动伸缩杆i、11-固定块ii、12-连接头、13-导向筒、14-第一限位孔、15-通口、16-第二限位孔、17-主锁舌、18-传动齿轮、19-齿条、20-传动轴、21-t形滑条、22-t形滑轨、23-伺服电机、24-从动斜齿轮、25-主动斜齿轮、26-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门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锁壳1、操作总成2、保险总成3、定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安装在门的内部,所述锁壳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保险总成3,两个所述保险总成3分别镶嵌在门框的内侧左右两端,所述锁壳1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固定有两个固定台8,两个所述固定台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属设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t形滑轨22,下侧的所述固定台8上安装有伺服电机23,所述伺服电机23的上侧输出轴连接主动斜齿轮25,所述锁壳1的内部后侧通过轴承与传动轴2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20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壳1的内部前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20的侧面后端套接有从动斜齿轮24,所述从动斜齿轮24和主动斜齿轮25啮合,所述传动轴20的侧面前端套接有传动齿轮18,所述锁壳1的内部还设有两个齿条19,两个所述齿条19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t形滑条21,两个所述t形滑条21分别与两个所述t形滑轨22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19均与所述传动齿轮18啮合,上侧的所述齿条19的右端连接导向杆6,下侧的所述齿条19的左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导向杆6,所述锁壳1的内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块i5安装有两个导向筒13,两个所述导向杆6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筒13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杆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头12,两个所述连接头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主锁舌17,所述主锁舌17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孔14和第二限位孔16,所述第一限位孔14靠近所述连接头12,所述锁壳1的左右两个均设有两个通口15,四个所述通口15分别与四个所述主锁舌17滑动连接,所述锁壳1的内部左上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i10,所述锁壳1的内部右下侧安装有另一个所述电动伸缩杆i10,所述锁壳1的内部左下侧设有主限位筒7,所述锁壳1的内部右上侧设有另一个所述主限位筒7,所述锁壳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块ii11安装有两个主滑动筒9,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i10的伸缩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滑动筒9滑动连接,所述锁壳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定位装置4,所述锁壳1的前侧安装有所述操作总成2,所述锁壳1的后侧安装有控制开关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总成2包括安装箱201、滑动轨202、保护装置203、卡扣204、控制装置205、侧板206、单片机207,所述安装箱201安装在所述锁壳1的前侧,所述安装箱20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所述滑动轨202,所述安装箱201的顶部设有所述保护装置203,所述安装箱201的前侧左右两端均设有所述侧板206,所述安装箱201的前侧设有所述控制装置205,所述安装箱201的底部下侧安装有所述卡扣204,所述安装箱201的后侧安装有所述单片机207,所述单片机207分别与外部电源、所述电动伸缩杆i10、所述伺服电机23、所述控制开关26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205包括显示屏2051、键盘2052、指纹识别器2053、rfid识别器2054,所述安装箱201的前侧分别安装有所述显示屏2051、键盘2052、指纹识别器2053、rfid识别器2054,所述显示屏2051、所述键盘2052、所述指纹识别器2053、所述rfid识别器2054均与所述单片机207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装置203包括收纳腔2031、电动伸缩杆iii2032、主保护板2033、卡接头2034、转动头2035、滚轮2036,所述安装箱201的顶部设有所述收纳腔2031,所述收纳腔2031的内部后侧安装有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iii2032,两个电动伸缩杆iii2032的前端均设有所述转动头2035,两个所述转动头2035均与所述主保护板203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主保护板203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所述滚轮2036,两个所述滚轮2036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轨202滑动连接,所述主保护板2033另一端设有所述卡接头2034,所述卡接头2034与所述卡扣204卡接,所述电动伸缩杆iii2032与所述单片机207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险总成3包括保护壳301、副限位筒302、固定杆303、副滑动筒304、电动伸缩杆ii305、伸入口306,两个所述保护壳30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两个所述伸入口306,所述保护壳301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所述电动伸缩杆ii305,所述保护壳301的内部还设有所述副滑动筒304,所述电动伸缩杆ii305的伸缩端连接所述固定杆303,所述固定杆303与所述副滑动筒304滑动连接,所述保护壳301的内部下侧固定有所述副限位筒302,所述电动伸缩杆ii305与所述单片机207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红外接收头401、红外发射头402,所述锁壳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所述红外发射头402,两个所述保险总成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所述红外接收头401,所述红外接收头401和所述红外发射头402均与所述单片机207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锁壳1安装在门板的内部,两个保险总成3分别安装在门框的内部左右两侧,使两侧的伸入口306与通口15的位置对应,接通电源,当使用者从外部进入时,使用者身上带有rfid标签,靠近操作总成2时,rfid识别器2054持续向外发射识别波,会激励rfid标签,而rfid标签会产生回馈信号并发送给rfid识别器2054,rfid识别器2054将接收到的反馈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输送给单片机207,根据预先设定,单片机207控制电动伸缩杆iii2032启动,拉动主保护板2033,而主保护板2033通过滚轮2036沿着滑动轨202进入收纳腔2031,露出控制装置205,使用者可以通过键盘2052输入预先设定的密码,并通过指纹识别器2053验证指纹,过程中显示屏2051会由单片机207控制,显示出密码是否正确的提示,当所有验证都通过后,根据预先设定,单片机207控制电动伸缩杆ii305启动,带动固定杆303移动,从副限位筒302中抽出,沿着副滑动筒304移动,过程中从第二限位孔16中抽出,使主锁舌17可以自由移动,同时启动电动伸缩杆i10收缩,从主限位筒7中抽出,沿着主滑动筒9移动,而过程中从第一限位孔14中抽出,不再限制主锁舌17移动,解除限制后,启动伺服电机23带动主动斜齿轮25转动,从而使从动斜齿轮24通过传动轴20带动传动齿轮18转动,传动齿轮18带动两个齿条19沿着t形滑轨22移动,可以带动导向杆6沿着导向筒13移动,从而带动两个主锁舌17移动,两个主锁舌17从伸入口306中退出,缩进通口15内,使门可以正常打开,而内部的使用者想要外出,可以直接通过控制开关26打开门锁,在关门时,当两侧的红外接收头401均接收到对应的红外发射头402所发射的红外信号时,红外接收头401将红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单片机207,根据预先设定,单片机207控制伺服电机23启动,将门锁锁住。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