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摆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8782发布日期:2020-05-22 21:24阅读:10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线摆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摆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向低能耗与高环保方向的不断发展,各大知名主机厂开始寻找探究其它方法和采取其它有效技术措施主动地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高压共轨电喷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有助于减少柴油/汽油机的尾气排放量,并具有改善噪声、降低燃油消耗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由于整体共轨的形状复杂系数高,成型工序需要多个工步完成,比如辊锻、预成型、终成型以及切边等等,所以行业内共轨的常规制造方法为手动模锻的方式。但是手动转移模块的过程中存在人工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差等问题,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摆动机构,该机构实现了高压共轨的自动化夹取,产品一致性好,精度高,保证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摆动机构,包括固定齿轮、电机一、齿轮一、电机二、齿轮二、机械旋转臂、机械夹爪和连接臂,所述电机一与所述齿轮一连接,所述电机一用于带动所述齿轮一运动,所述齿轮一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齿轮一用于带动所述连接臂运动,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机械旋转臂连接,所述连接臂用于固定所述机械旋转臂,并带动所述机械旋转臂绕所述固定齿轮旋转,且所述齿轮一与所述固定齿轮连接,所述固定齿轮与所述电机二连接,所述电机二与所述齿轮二连接,所述电机二用于带动所述齿轮二运动,所述齿轮二与所述机械旋转臂连接,所述齿轮二用于带动所述机械旋转臂运动,所述机械旋转臂与所述机械夹爪连接,所述机械旋转臂用于带动所述机械夹爪运动,所述机械旋转臂包括固定板、旋转圆筒和轴承,所述齿轮二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旋转圆筒和机械夹爪,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旋转圆筒连接,所述旋转圆筒用于带动所述机械夹爪旋转,所述旋转圆筒与所述轴承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械夹爪包括气缸顶柱、铰链、铰链臂和钳口,所述气缸顶柱与所述铰链连接,所述气缸顶柱用于带动所述铰链运动,进而控制所述钳口张开或闭合,所述铰链与所述铰链臂连接,所述铰链用于连接所述气缸顶柱与所述铰链臂,所述铰链臂与所述钳口连接,所述钳口用于夹持高压共轨,所述铰链臂上设有铰链柱,所述铰链柱位于所述钳口和所述铰链之间,所述铰链柱用于支撑所述铰链臂,便于所述气缸顶柱带动所述钳口张开和闭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齿轮包括旋转齿轮和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一端与所述旋转齿轮的连接,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旋转臂用于限制所述齿轮二,防止所述齿轮二从所述旋转齿轮上分离,所述旋转齿轮用于限制所述齿轮一和所述齿轮二的运动轨迹。

优选地,所述钳口末端呈v型,便于夹取高压共轨。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齿轮一与所述第一臂连接,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连接,所述第二臂与所述机械旋转臂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用于协同配合所述机械旋转臂绕所述旋转齿轮旋转。

优选地,所述机械旋转臂上设有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所述铰接点一和所述铰接点二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端,所述铰接点一和所述铰接点二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板,保证所述机械夹爪的运动方向。

该机构工作时,电机一和电机二工作,分别带动齿轮一和齿轮二绕旋转齿轮运动,旋转臂、第一臂和第二臂工作,配合机械旋转臂转动,同时气缸顶柱伸出,钳口张口夹住高压共轨后,气缸顶柱缩回,夹住高压共轨,与此同时旋转电机带动旋转圆筒旋转,机械夹爪在轴承内旋转一定角度,并在机械旋转臂的带动下运动到指定位置,将高压共轨放置到下一个工位后,气缸顶柱再次伸出,钳口张开,放下高压共轨,此时高压共轨放置动作完成。

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的一种直线摆动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以机械化的工作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手工放置产品的工作过程,提供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产品的产量,同时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机械夹取的工作模式,保证了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相比传统的设备,提升了产品的生产节拍,降低了生产线在同等产出情况下的能耗和排放,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直线摆动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机械夹爪的正视图。

图3为一种直线摆臂机构的旋转后的示意图。

1、电机一;2、齿轮一;3、电机二;4、齿轮二;5、机械旋转臂;6、机械夹爪;7、连接臂;8、固定齿轮;9、固定板;10、旋转圆筒;11、轴承;12、气缸顶柱;13、铰链;14、铰链臂;15、钳口;16、旋转齿轮;17、旋转臂;18、第一臂;19、第二臂;20、旋转电机;21、铰链柱;22、铰接点一;23、铰接点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直线摆动机构,包括固定齿轮8、电机一1、齿轮一2、电机二3、齿轮二4、机械旋转臂5、机械夹爪6和连接臂7,所述电机一1与所述齿轮一2连接,所述电机一1用于带动所述齿轮一2运动,所述齿轮一2与所述连接臂7连接,所述齿轮一2用于带动所述连接臂7运动,所述连接臂7与所述机械旋转臂5连接,所述连接臂7用于固定所述机械旋转臂5,并带动所述机械旋转臂5绕所述固定齿轮8旋转,且所述齿轮一2与所述固定齿轮8连接,所述固定齿轮8与所述电机二3连接,所述电机二3与所述齿轮二4连接,所述电机二3用于带动所述齿轮二4运动,所述齿轮二4与所述机械旋转臂5连接,所述齿轮二4用于带动所述机械旋转臂5运动,所述机械旋转臂5与所述机械夹爪6连接,所述机械旋转臂5用于带动所述机械夹爪6运动,所述机械旋转臂5包括固定板9、旋转圆筒10和轴承11,所述齿轮二4与所述固定板9连接,所述固定板9用于固定所述旋转圆筒10和机械夹爪6,所述固定板9与所述旋转圆筒10连接,所述旋转圆筒10用于带动所述机械夹爪6旋转,所述旋转圆筒10与所述轴承1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夹爪6包括气缸顶柱12、铰链13、铰链臂14和钳口15,所述气缸顶柱12与所述铰链13连接,所述气缸顶柱12用于带动所述铰链13运动,进而控制所述钳口15张开或闭合,所述铰链13与所述铰链臂14连接,所述铰链13用于连接所述气缸顶柱12与所述铰链臂14,所述铰链臂14与所述钳口15连接,所述钳口15用于夹持高压共轨,所述铰链臂14上设有铰链柱21,所述铰链柱21位于所述钳口15和所述铰链13之间,所述铰链柱21用于支撑所述铰链臂14,便于所述气缸顶柱12带动所述钳口15张开和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齿轮8包括旋转齿轮16和旋转臂17,所述旋转臂17一端与所述旋转齿轮16的连接,所述旋转臂17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9连接,所述旋转臂17用于限制所述齿轮二4,防止所述齿轮二4从所述旋转齿轮16上分离,所述旋转齿轮16用于限制所述齿轮一2和所述齿轮二4的运动轨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钳口15末端呈v型,便于夹取高压共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7包括第一臂18和第二臂19,所述齿轮一2与所述第一臂18连接,所述第一臂18与所述第二臂19连接,所述第二臂19与所述机械旋转臂5连接,所述第一臂18和所述第二臂19用于协同配合所述机械旋转臂5绕所述旋转齿轮16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旋转臂5上设有铰接点一22和铰接点二23,所述铰接点一22和所述铰接点二23位于所述固定板9的两端,所述铰接点一22和所述铰接点二23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板9,保证所述机械夹爪6的运动方向。

该机构工作时,电机一1和电机二3工作,分别带动齿轮一2和齿轮二4绕旋转齿轮16运动,旋转臂17、第一臂18和第二臂19工作,配合机械旋转臂5转动,同时气缸顶柱12伸出,钳口15张口夹住高压共轨后,气缸顶柱12缩回,夹住高压共轨,与此同时旋转电机20带动旋转圆筒10旋转,机械夹爪6在轴承11内旋转一定角度,并在机械旋转臂5的带动下运动到指定位置,将高压共轨放置到下一个工位后,气缸顶柱12再次伸出,钳口15张开,放下高压共轨,此时高压共轨放置动作完成。

如上所述,该实用新型的一种直线摆动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以机械化的工作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手工放置产品的工作过程,提供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产品的产量,同时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机械夹取的工作模式,保证了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相比传统的设备,提升了产品的生产节拍,降低了生产线在同等产出情况下的能耗和排放,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因此该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种种缺陷,具有高的产业利用价值和实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