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换装置的盘体及其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2782发布日期:2020-06-09 20:46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快换装置的盘体及其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夹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换装置的盘体及其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化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技术也需要不断提升,在机器人本体上,除了控制系统,执行器外,快换盘是确保机器人稳定性的关键技术。工业机器人快换盘原理:一个机器人快换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主侧和工具侧,两侧设计可以自动锁紧连接同时可以连通和传递例如电信号、气体、水等等介质。大多数的机器人连接器使用气体锁紧主侧和工具侧。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为自动更换工具并连通各种介质提供了极大的柔性。工具快换装置的主侧安装在一台机器人上,cnc设备上或者其他结构上。工具侧安装在工具上,例如抓具、焊枪或毛刺清理工具等。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也被称为自动工具转换装置(atc)、机器人工具转换、机器人连接器、机器人连接头等等。

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快换盘(atc,也称智能手腕装备系统)的主体结构(主侧和工具侧的盘体)多采用为六边形,六边形结构最多这能停靠6种功能模块配置,当需要增加大于6种功能模块配置时,原来的六边形结构无法满足要求,而单纯增加边数,容易导致功能模块配置的安装强度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安装较多功能模块配置的快换装置的盘体及其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换装置的盘体,其特征在于:盘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将盘体的侧壁分割为若干侧壁段,盘体上开设于若干组安装孔,安装孔的轴向与盘体中部的通道的轴向平行,每组组安装孔对应设置于一侧壁段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快换装置的盘体结构通过设置沿通道的轴向设置的安装孔,安装较为方便,且安装孔分布于盘体的端面,因而安装孔的数量可以设置较多,并且主体的侧壁段以及凹槽可以有效抵住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和盘体的接触面更大,且连接螺栓数量也可以得到保障,因而设置较多的功能模块配置,每个功能模块配置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也可以得到保障。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盘体的一端面固定有凸台盘,凸台盘的侧壁相对盘体的侧壁靠内。凸台盘的设置,使得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可以抵在凸台盘的侧壁上,提高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侧壁段分为长侧壁段和短侧壁段,长侧壁段和短侧壁段依次间隔分布于盘体的侧壁。

进一步,作为优选,盘体的侧壁开设有12个凹槽,凹槽将盘体的侧壁分割为12个侧壁段。

进一步,作为优选,每组组安装孔由二个安装孔构成。

一种快换装置的盘体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盘体,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搭在盘体的端面上,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上开设有装配孔,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和盘体通过穿过装配孔和安装孔进行锁紧固定。

进一步,作为优选,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的内侧端面抵在凸台盘的侧壁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上具有抵在侧壁段上的第一接触面。

进一步,作为优选,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上具有嵌入凹槽的第二接触面。

进一步,作为优选,安装于盘体上的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的前段呈扇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快换装置的盘体结构通过设置沿通道的轴向设置的安装孔,安装较为方便,且安装孔分布于盘体的端面,因而安装孔的数量可以设置较多,并且主体的侧壁段以及凹槽可以有效抵住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和盘体的接触面更大,且连接螺栓数量也可以得到保障,因而设置较多的功能模块配置,每个功能模块配置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也可以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盘体装配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盘体装配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盘体装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盘体1,凹槽11,安装孔12,通道13,长侧壁段14,短侧壁段15,凸台盘2,凸台盘的侧壁21,装配孔351,第一接触面352,第二接触面353,功能模块配置31、32、33、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盘体1的侧壁开设有十二个凹槽11,凹槽11将盘体1的侧壁分割为十二个侧壁段。盘体1上开设于若干组安装孔12,每组组安装孔12由二个安装孔12构成。安装孔12的轴向与盘体1中部的通道13的轴向平行,每组组安装孔12对应设置于一侧壁段的内侧。所述盘体1的一端面一体式固定有凸台盘2,凸台盘的侧壁21相对盘体1的侧壁靠内。侧壁段分为长侧壁段14和短侧壁段15,长侧壁段14和短侧壁段15依次间隔分布于盘体1的侧壁。

参见图1-3,各个功能模块配置31、32、33、34安装如下方式安装于盘体1上,功能模块配置31、32、33、34的主体搭在盘体1的端面上,功能模块配置31、32、33、34的主体上开设有装配孔351,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和盘体1通过穿过装配孔351和安装孔12进行锁紧固定。功能模块配置31、32、33、34的主体的内侧端面抵在凸台盘的侧壁21上。安装于盘体1上的功能模块配置31、32、33、34的主体的前段呈扇形,从而有利于容纳更多的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

功能模块配置32、34的主体上具有抵在侧壁段上的第一接触面352。功能模块配置32、34的主体上具有嵌入凹槽11的第二接触面353。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快换装置的盘体,其特征在于:盘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将盘体的侧壁分割为若干侧壁段,盘体上开设于若干组安装孔,安装孔的轴向与盘体中部的通道的轴向平行,每组组安装孔对应设置于一侧壁段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装置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一端面固定有凸台盘,凸台盘的侧壁相对盘体的侧壁靠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装置的盘体,其特征在于:侧壁段分为长侧壁段和短侧壁段,长侧壁段和短侧壁段依次间隔分布于盘体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装置的盘体,其特征在于:盘体的侧壁开设有12个凹槽,凹槽将盘体的侧壁分割为12个侧壁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装置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每组组安装孔由二个安装孔构成。

6.一种快换装置的盘体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盘体,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搭在盘体的端面上,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上开设有装配孔,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和盘体通过穿过装配孔和安装孔进行锁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的内侧端面抵在凸台盘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上具有抵在侧壁段上的第一接触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上具有嵌入凹槽的第二接触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于盘体上的功能模块配置的主体的前段呈扇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换装置的盘体及其装配结构。快换装置的盘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将盘体的侧壁分割为若干侧壁段,盘体上开设于若干组安装孔,安装孔的轴向与盘体中部的通道的轴向平行,每组组安装孔对应设置于一侧壁段的内侧。本实用新型快换装置的盘体可以设置较多的功能模块配置,每个功能模块配置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也可以得到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蔡枝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利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